针灸歌诀800首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明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01577574
- 页数:318 页
第一章 概说 1
第一节 针灸学的产生与发展 1
1.针灸疗法的起源 1
2.历代医家及医著 1
3.中国针灸走向世界 2
4.现代针灸学的发展 4
5.针灸手段的扩展 4
6.针灸治疗作用的认识 5
第二节 针法 6
1.古今针具 6
2.毫针 7
3.毫针的选择与检修 8
4.针具的保存与消毒 10
5.针刺练习 10
6.进针法 10
7.针刺的方向 11
8.针刺的角度 12
9.针刺的深度 12
10.基本行针手法 13
11.辅助行针手法 15
12针刺单式补泻法 15
13.针刺复式补泻法 17
14.得气 18
15.催气运气法 18
16.出针方法 18
第三节 灸法 19
1.火热灸及无热灸 19
2.艾灸 19
3.艾炷 20
4.艾条 20
5.瘢痕灸 20
6.无瘢痕灸 21
7.隔姜灸 21
8.隔蒜灸 22
9.隔盐灸 22
10.隔附子饼灸 23
11.温和灸 23
12.雀啄灸 24
13.温针灸 24
14.温灸器灸 25
15.天灸 25
16.灯火灸 26
17.灸法须知 26
第四节 针灸的临床应用 27
1.针灸的适应证 27
2.针灸的禁忌证 27
3.疗程与间隔 28
4.病人的体位 28
5.进针前准备 33
6.晕针及处理 33
7.滞针及处理 33
8.弯针及处理 34
9.折针及处理 34
10.血肿及处理 35
11.严防刺伤重要脏器 35
第五节 针灸处方 36
1针灸治疗原则 36
2.针灸处方的组成 36
3.针灸处方的基本法则 36
4.针灸处方组成的基本规则 37
5.常用的配穴方法 38
第二章 经络 41
第一节 十二经 41
一、手太阴肺经 41
二、手阳明大肠经 43
三、足阳明胃经 45
四、足太阴脾经 47
五、手少阴心经 49
六、手太阳小肠经 50
七、足太阳膀胱经 51
八、足少阴肾经 55
九、手厥阴心包经 57
十、手少阳三焦经 58
十一、足少阳胆经 60
十二、足厥阴肝经 62
第二节 奇经八脉 64
一、督脉 64
二、任脉 66
三、冲脉 67
四、带脉 69
五、阳?脉 71
六、阴? 71
七、阳维脉 73
八、阴维脉 74
第三章 腧穴 77
第一节 十四经穴 77
一、手太阴肺经 77
1.中府 77
2.云门 77
3.天府 77
4.侠白 78
5.尺泽 79
6.孔最 79
7.列缺 80
8.经渠 80
9.太渊 81
10.鱼际 82
11.少商 82
二、手阳明大肠经 82
1.商阳 82
2.二间 82
3.三间 83
4.合谷 83
5.阳溪 84
6.偏历 85
7.温溜 85
8.下廉 86
9.上廉 86
10.手三里 86
11.曲池 86
12.肘髎 87
13.手五里 88
14.臂臑 88
15肩髃 88
16巨骨 88
17.天鼎 90
18扶突 90
19禾髎 90
20.迎香 90
三、足阳明胃经 91
1.承泣 92
2.四白 92
3.巨髎 92
4.地仓 92
5.大迎 93
6.颊车 93
7.下关 94
8.头维 94
9.人迎 95
10.水突 95
11.气舍 95
12.缺盆 95
13.气户 96
14.库房 96
15.屋翳 96
16.膺窗 96
17.乳中 97
18.乳根 97
19.不容 98
20.承满 98
21.梁门 98
22.关门 98
23.太乙 98
24.滑肉门 99
25.天枢 99
26.外陵 99
27.大巨 99
28.水道 100
29.归来 100
30.气冲 100
31.髀关 100
32.伏免 101
33.阴市 101
34.梁丘 101
35.犊鼻 102
36.足三里 102
37.上巨虚 102
38.条口 102
39.下巨虚 103
40.丰隆 103
41.解溪 103
42.冲阳 104
43.陷谷 104
44.内庭 105
45.厉兑 105
四、足太阴脾经 106
1.隐白 106
2.大都 107
3.太白 107
4公孙 107
5.商丘 107
6.三阴交 107
7.漏谷 108
8.地机 108
9.阴陵泉 109
10.血海 110
11.箕门 110
12.冲门 110
13.府舍 111
14.腹结 111
15.大横 111
16.腹哀 111
17.食窦 112
18.天溪 113
19.胸乡 113
20.周荣 113
21.大包 113
五、手少阴心经 114
1.极泉 114
2.青灵 114
3.少海 115
4.灵道 116
5.通里 116
6.阴郄 117
7.神门 117
8.少府 118
9.少冲 118
六、手太阳小肠经 119
1.少泽 119
2.前谷 120
3.后溪 120
4.腕骨 120
5.阳谷 120
6.养老 121
7.支正 121
8.小海 122
9.肩贞 122
10.臑俞 123
11.天宗 123
12.秉风 123
13.曲垣 124
14.肩外俞 124
15.肩中俞 124
16.天窗 124
17.天容 126
18.颧髎 126
19.听宫 126
七、足太阳膀胱经 126
1.睛明 126
2.攒竹 130
3.眉冲 130
4.曲差 130
5.五处 130
6.承光 131
7.通天 131
8.络却 131
9.玉枕 131
10.天柱 132
11.大杼 132
12.风门 132
13.肺俞 132
14.厥阴俞 133
15.心俞 133
16.督俞 133
17.督俞 133
18.肝俞 134
19.胆俞 134
20.脾俞 134
21.胃俞 135
22.三焦俞 135
23.肾俞 135
24.气海俞 135
25.大肠俞 136
26.关元俞 136
27.小肠俞 136
28.膀胱俞 137
29.中膂俞 137
30.白环俞 137
31.上髎 137
32.次髎 138
33.中髎 138
34.下髎 138
35.会阳 138
36.承扶 139
37.殷门 139
38.浮郄 139
39.委阳 139
40.委中 140
41.附分 141
42.魄户 141
43.膏肓 141
44.神堂 141
45.譩譆 142
46.膈关 142
47.魂门 142
48.阳纲 142
49.意舍 143
50.胃仓 143
51.肓门 143
52.志室 143
53.胞肓 145
54.秩边 145
55.合阳 145
56.承筋 145
57.承山 146
58.飞扬 146
59跗阳 146
60.昆仑 146
61.仆参 147
62.申脉 147
63.金门 148
64.京骨 148
65.束骨 148
66.足通谷 148
67.至阴 149
八、足少阴肾经 149
1.涌泉 149
2.然谷 150
3.太溪 151
4.大钟 152
5.水泉 152
6.照海 152
7.复溜 153
8.交信 153
9.筑宾 153
10.阴谷 154
11.横骨 154
12.大赫 155
13.气穴 155
14.四满 156
15.中注 156
16.肓俞 156
17.商曲 156
18.石关 156
19.阴都 157
20.腹通谷 157
21.幽门 157
22.步廊 157
23.神封 158
24.灵墟 159
25.神藏 159
26.彧中 159
27.俞府 159
九、手厥阴心包经 160
1.天池 161
2.天泉 161
3.曲泽 162
4.郄门 162
5.间使 163
6.内关 163
7.大陵 163
8.劳宫 163
9.中冲 164
十、手少阳三焦经 165
1.关冲 165
2.液门 165
3.中渚 167
4.阳池 167
5.外关 168
6.支沟 168
7.会宗 168
8.三阳络 168
9.四渎 169
10.天井 170
11.清冷渊 170
12.消泺 170
13.臑会 170
14.肩髎 171
15.天髎 172
16.天牖 172
17.翳风 173
18.瘈脉 173
19.颅息 174
20.角孙 174
21.耳门 174
22耳和髎 174
23.丝竹空 175
十一、足少阳胆经 175
1.瞳子髎 175
2.听会 175
3.上关 176
4.颔厌 177
5.悬颅 177
6.悬厘 177
7.曲鬓 177
8.率谷 178
9.天冲 178
10.浮白 178
11.头窍阴 178
12.完骨 179
13.本神 180
14.阳白 180
15.头临泣 180
16.目窗 180
17.正营 181
18.承灵 181
19.脑空 181
20.风池 181
21.肩井 182
22.渊腋 182
23.辄筋 183
24.日月 183
25.京门 184
26.带脉 184
27.五枢 185
28.维道 185
29.居髎 185
30.环跳 185
31.风市 187
32.中渎 187
33.膝阳关 187
34.阳陵泉 187
35.阳交 188
36.外丘 188
37.光明 189
38.阳辅 189
39.悬钟 189
40.丘墟 190
41.足临泣 190
42.地五会 191
43.侠溪 191
44.足窍阴 192
十二、足厥阴肝经 192
1.大敦 193
2.行间 193
3.太冲 193
4.中封 194
5.蠡沟 194
6.中都 195
7.膝关 195
8.曲泉 196
9.阴包 196
10.足五里 197
11.阴廉 197
12.急脉 197
13.章门 198
14.期门 198
十三、任脉 199
1.会阴 199
2.曲骨 199
3.中极 199
4.关元 199
5.石门 200
6.气海 200
7.阴交 200
8.神阙 201
9.水分 202
10.下脘 202
11.建里 202
12.中脘 202
13.上脘 203
14.巨阙 203
15.鸠尾 203
16.中庭 203
17.膻中 204
18.玉堂 204
19.紫宫 204
20.华盖 204
21.璇玑 205
22.天突 205
23.廉泉 205
24.承浆 205
十四、督脉 206
1.长强 206
2.腰俞 206
3.腰阳关 206
4.命门 206
5.悬枢 209
6.脊中 209
7.中枢 209
8.筋缩 209
9.至阳 210
10.灵台 210
11.神道 210
12.身柱 210
13.陶道 211
14.大椎 211
15.哑门 211
16.风府 212
17.脑户 212
18.强间 212
19后顶 212
20.百会 213
21前顶 213
22囟会 213
23.上星 213
24神庭 214
25.素髎 214
26.人中(水沟) 214
27.兑端 214
28.眼交 215
第二节 经外奇穴、新穴 216
一、头颈部 216
1.四神聪 216
2.印堂 216
3.太阳 217
4.头颞 217
5.鱼腰 218
6内睛明 218
7.上睛明下睛明 219
8球后 219
9.内迎香 219
10.上迎香 219
11.鼻环 220
12.定神 220
13.牵正 221
14.聚泉 221
15.金津、玉液 221
16.海泉 222
17.颊里 222
18.耳尖 223
19.健耳 223
20.后听宫 223
21.后听会 223
22.翳明 224
23.安眠 224
24.安眠1 225
25.安眠2 225
26.兴奋 226
27.新设 226
28.夹承浆 226
29.上廉泉 227
30.外金津、外玉液 227
31.扁桃体 228
32.增音 228
33.颈臂 229
二、胸腹部 229
1.龙颔 229
2.呃逆 230
3.提胃 230
4.升胃 231
5.脐中四边 231
6.长谷 231
7.止泻 231
8.三角灸 232
9.提托 232
10维胞 234
11.子宫 234
12.屈骨端 234
三、背腰骶部 234
1.定喘 234
2.冈下 235
3.臣觉 235
4.百劳 235
5.结核 235
6.血压点 237
7.胰俞 237
8.华佗 237
9.二椎下 237
10.巨阙俞 239
11.崇骨 239
12.癫癎 239
13.胃管下俞 239
14.四花 240
15.接脊 240
16.痞根 240
17.肘椎 241
18.下极俞 241
19.腰眼 241
20.腰目 241
21.十七椎下 242
22.玉田 242
23.尾翠 242
24.腰奇 242
25.环中 243
四、上肢部 243
1.十宣 243
2.十王 243
3.三商 243
4.四缝 245
5.八邪 245
6.中泉 246
7.威灵、精灵 246
8.外劳宫 246
9.中魁 248
10.大骨空 248
11.小骨空 248
12.虎口 248
13.五虎 249
14.拳尖 249
15.小天星 250
16扭伤 250
17.臂中 251
18.尺桡 251
19.泽前 251
20.二白 251
21.手逆注 252
22.肩前 252
23.肘尖 252
24.夺命 252
25.肩三针 254
26.臑上 255
27.抬肩 255
28.举臂 255
29.肩头 255
30.肩俞 255
五、下肢部 256
1.气端 256
2.八风 257
3.独阴 257
4.里内庭 257
5.女膝 257
6.治转筋 258
7.落地 258
8.纠内翻纠外翻 259
9.脑清 259
10.太阴 259
11.阑尾 259
12.胆囊 260
13.陵后 261
14.鹤顶 261
15.膝眼 261
16.髋骨 261
17.百虫窝 262
18.四强 262
19.新建 262
20.迈步 263
21.前进 263
22.为农 263
23.臀中 263
第四章 治疗 264
第一节 急救 264
1.休克 264
2.中暑 264
3.昏厥 264
4.昏迷闭证 265
5.昏迷脱证 265
6.溺水 265
7.电击 265
8.一氧化碳中毒 266
9.食物中毒 266
10.晕车晕船 266
第二节 常见症状的治疗 266
1.头痛 266
2.眩晕 267
3.耳鸣 267
4.耳聋 267
5.失眠 267
6.嗜睡 268
7.热证 268
8.多汗 268
9.无汗 269
10.咳嗽 269
11.失音 269
12.消化不良 269
13.呃逆 270
14.流涎 270
15.呕吐 270
16.泄泻 271
17.便秘 271
18.胃脘痛 271
19腹痛 271
20.黄疸 272
21.消渴 272
22.胁痛 272
23.胸痹 273
24.惊悸 273
25.痹证 273
26.痿证 274
27.腰痛 274
28.水肿 274
29.淋症 274
30.尿闭 275
31.遗尿 275
32.遗精 275
33.阳萎 276
34.咯血 276
35.呕血 276
36.尿血 277
第三节 常见疾病的治疗 277
一、传染病 277
1.流行性感冒 277
2.百日咳 277
3.腮腺炎 277
4.疟疾 278
5.细菌性痢疾 278
6.病毒性肝炎 278
7.肺结核 279
8.布氏杆菌病 279
二、内科病 279
1.支气管炎 279
2.支气管哮喘 280
3.肺炎 280
4.急性胃炎 280
5.慢性胃炎 281
6.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81
7.胃下垂 281
8.胃扩张 282
9.胃酸过多 282
10.胃酸缺乏 282
11.急性肠炎 282
12.慢性肠炎 283
13.急性胃肠炎 283
14.肠痉挛 283
15.慢性肝炎 284
16.高血压 284
17.低血压 284
18.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85
19.风湿性心脏病 285
20.心脏神经官能症 285
21.心律失常 286
22.无脉症 286
23.急性肾小球肾炎 286
24.慢性肾小球肾炎 287
25.肾盂肾炎 287
26.贫血 288
27.单纯性甲状腺肿 288
28.甲状腺功能亢进 288
29.三叉神经痛 289
30.面神经麻痹 289
31.面肌痉挛 289
32.中风后遗症 290
33.截瘫 290
34.肋间神经痛 291
35.多发性神经炎 291
36.癫癎 291
37.神经衰弱 292
38.癔症 292
39.精神分裂症 292
三、外科病 293
1.疗疮 293
2.痈疽 293
3.丹毒 293
4.瘰疬 294
5.急性乳腺炎 294
6.阑尾炎 294
7.急性肠梗阻 295
8.胆囊炎 295
9.胆石症 295
10.胆道蛔虫症 295
11.急性胰腺炎 296
12.术后肠麻痹 296
13.尿道炎 296
14.膀胱炎 297
15.泌尿系统结石病 297
16.尿潴留 297
17.前列腺炎 298
18.痔疮 298
19.脱肛 299
20.颞颌关节炎 299
21.落枕 299
22.颈椎病 299
23.肩周炎 300
24.网球肘 300
25.腕关节痛 300
26.腰椎间盘脱出症 301
27.坐骨神经痛 301
28.腓肠肌痉挛 301
29.足跟足底痛 301
30扭伤 302
31.破伤风 302
32.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303
四、妇产科病 303
1.痛经 303
2.闭经 303
3.月经过多 304
4.崩漏 304
5.白带 304
6.妊娠呕吐 305
7.胎位不正 305
8.滞产 305
9.胎盘滞留 305
10.产后流血 306
11.产后腹痛 306
12.引产 306
13.乳少 306
14.子宫脱垂 307
15.盆腔炎 307
五、儿科病 307
1.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 307
2.小儿肠炎 307
3.小儿营养不良 308
4.小儿惊风 308
5.鹅口疮 308
6.脑发育不全、脑炎后遗症 309
六、五官科病 309
1.睑缘炎 309
2.上睑下垂 310
3.结膜炎 310
4.流泪 310
5.角膜炎 310
6.虹膜睫状体炎 311
7.白内障 311
8.青光眼 311
9.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 312
10.视网膜炎 312
11.近视 312
12.急性中耳炎 312
13.耳源性眩晕 313
14.鼻炎、鼻窦炎 313
15.急性扁桃体炎 313
16.梅核气 314
17.声带麻痹 314
18.牙痛 314
七、皮肤科病 314
1.神经性皮炎 314
2.银屑病 315
3.荨麻疹 315
4.湿疹 315
5.带状疱疹 315
6.斑秃 316
7.痤疮 316
8.外阴瘙痒 316
9.皮肤瘙痒症 316
参考文献 318
- 《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睢明河主编 2018
- 《最新国家标准 针灸穴位使用详解 第2版》睢明河 2018
-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赵吉平,李瑛主编;常小荣,倪光夏,崔瑾等副主编 2016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针灸独特疗法聚英》吴耀持 2018
- 《针灸人生》刘敏勇主编 2018
- 《针灸特色疗法学》严兴科,赵中亭主编 2018
- 《高中英语词汇背记歌诀》郑德才 2016
-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陈章妹,张琪,张建明主编 2018
- 《春华秋实 50载针灸研究征程中的苦与乐》韩济生,万有主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