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时清亮,潘炳力主编;吴峰敏,郑英丽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122273369
- 页数:233 页
第1章 绪论 1
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1.1 什么是分析化学 1
1.1.2 分析化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1.1.3 分析化学的作用 1
1.2 分析方法的分类 2
1.2.1 化学分析方法 2
1.2.2 仪器分析方法 3
1.3 分析化学的发展简史 3
1.4 分析化学的发展 3
1.4.1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4
1.4.2 分析化学的研究热点 4
第2章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5
2.1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5
2.1.1 取样的基本原则 5
2.1.2 取样操作方法 6
2.1.3 湿存水的处理 7
2.2 试样的分解 7
2.2.1 无机物的分解 8
2.2.2 有机物的分解 10
2.3 测定方法的选择 11
2.4 分析结果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 12
思考题与习题 14
第3章 定性分析 15
3.1 导言 15
3.1.1 反应进行的条件 15
3.1.2 鉴定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16
3.1.3 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17
3.1.4 系统分析和分别分析 17
3.2 阳离子分析 18
3.2.1 常见阳离子的分组 18
3.2.2 第一组阳离子的分析 18
3.2.3 第二组阳离子的分析 20
3.2.4 第三组阳离子的分析 25
3.2.5 第四组阳离子的分析 29
3.2.6 两酸两碱系统分组方案 31
3.2.7 阳离子Ⅰ~Ⅳ组H2S系统分析简图 32
3.3 阴离子分析 32
3.3.1 阴离子的分析特性 32
3.3.2 分析试液的制备 33
3.3.3 阴离子的初步试验 33
3.3.4 阴离子的分别鉴定 35
3.4 定性分析的一般步骤 37
3.4.1 试样的外表观察和准备 37
3.4.2 初步试验 37
3.4.3 阳离子分析 38
3.4.4 阴离子分析 38
3.4.5 分析结果的判断 38
思考题与习题 38
第4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39
4.1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39
4.1.1 准确度与误差 39
4.1.2 精密度与偏差 40
4.1.3 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41
4.1.4 误差的分类及减免误差的方法 42
4.1.5 随机误差的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43
4.1.6 有限次测定中随机误差服从t分布 44
4.1.7 公差 46
4.2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47
4.2.1 可疑数据的取舍 47
4.2.2 显著性检验 49
4.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50
4.3.1 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 51
4.3.2 数字修约规则 51
4.3.3 数字运算规则 52
4.4 标准曲线的回归分析 53
4.5 Excel在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54
思考题与习题 58
第5章 滴定分析 60
5.1 滴定分析概述 60
5.2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 60
5.2.1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 60
5.2.2 滴定反应的条件 61
5.2.3 滴定方式 61
5.3 标准溶液 62
5.4 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 62
5.4.1 物质的量浓度 62
5.4.2 滴定度 63
5.5 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64
5.5.1 被测组分的物质的量nA与滴定剂的物质的量nB的关系 64
5.5.2 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的计算 65
5.5.3 计算示例 66
思考题与习题 68
第6章 酸碱滴定法 70
6.1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酸碱质子理论 70
6.1.1 酸碱定义 70
6.1.2 酸碱反应 71
6.1.3 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 71
6.1.4 酸碱解离平衡及相对强弱 71
6.2 不同pH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73
6.2.1 一元酸 73
6.2.2 二元酸 74
6.2.3 三元酸 74
6.3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75
6.3.1 质子条件 75
6.3.2 一元弱酸(碱)溶液pH的计算 77
6.3.3 两性物质溶液pH的计算 78
6.3.4 其他酸碱溶液pH的计算 80
6.4 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83
6.4.1 指示剂法 83
6.4.2 电位滴定法 86
6.5 一元酸碱的滴定 87
6.5.1 强碱滴定强酸 87
6.5.2 强碱滴定弱酸 89
6.5.3 强酸滴定弱碱 91
6.6 多元酸、混合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92
6.6.1 多元酸的滴定 92
6.6.2 混合酸的滴定 94
6.6.3 多元碱的滴定 95
6.7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95
6.7.1 酸标准溶液 95
6.7.2 碱标准溶液 96
6.8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计算示例 97
6.8.1 应用示例 97
6.8.2 计算示例 100
6.9 酸碱滴定法终点误差 102
6.9.1 滴定强酸的终点误差 102
6.9.2 滴定弱酸的终点误差 103
6.10 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 104
6.10.1 非水滴定中的溶剂 104
6.10.2 溶剂的性质 105
6.10.3 拉平效应和区分效应 105
6.10.4 非水溶液滴定条件的选择 106
6.10.5 非水滴定的应用 106
思考题与习题 107
第7章 配位滴定法 112
7.1 导言 112
7.2 乙二胺四乙酸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113
7.2.1 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 113
7.2.2 乙二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114
7.3 影响乙二胺四乙酸配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116
7.3.1 乙二胺四乙酸的酸效应 116
7.3.2 金属离子的配位效应 117
7.3.3 条件稳定常数 118
7.3.4 配位滴定中适宜酸度范围的选择 119
7.4 配位滴定曲线 121
7.5 配位滴定的金属指示剂 122
7.5.1 金属指示剂 122
7.5.2 金属指示剂的要求 122
7.5.3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123
7.6 混合离子的配位滴定方法 123
7.6.1 控制溶液酸度 124
7.6.2 掩蔽和解蔽方法的运用 126
7.6.3 其他配位滴定方法 128
7.7 配位滴定的滴定方式 128
7.7.1 直接滴定 129
7.7.2 返滴定 129
7.7.3 置换滴定 130
7.7.4 间接滴定 131
7.8 终点误差 131
思考题与习题 133
第8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36
8.1 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136
8.1.1 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 136
8.1.2 条件电极电位的影响因素 138
8.1.3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40
8.1.4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与影响因素 141
8.2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144
8.2.1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144
8.2.2 试样的预处理 147
8.3 高锰酸钾法 148
8.3.1 高锰酸钾法简介 148
8.3.2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49
8.3.3 应用示例 150
8.4 重铬酸钾法 151
8.5 碘量法 152
8.5.1 碘量法原理 152
8.5.2 标准溶液 153
8.5.3 碘量法的应用 154
8.6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56
8.6.1 硫酸铈法 156
8.6.2 溴酸钾法 156
8.6.3 亚砷酸钠-亚硝酸钠法 157
8.7 氧化还原滴定有关计算 158
思考题与习题 161
第9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165
9.1 重量分析概述 165
9.1.1 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及特点 165
9.1.2 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165
9.2 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66
9.2.1 沉淀平衡与溶度积 166
9.2.2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166
9.3 沉淀的类型和沉淀的形成 168
9.3.1 沉淀的类型 168
9.3.2 沉淀的形成 168
9.4 沉淀的纯度 169
9.4.1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169
9.4.2 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 171
9.5 沉淀条件的选择 171
9.5.1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71
9.5.2 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72
9.5.3 均相沉淀法 173
9.6 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与灼烧 173
9.6.1 沉淀的过滤与洗涤 173
9.6.2 沉淀的烘干与灼烧 174
9.7 重量分析的计算和应用示例 174
9.7.1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74
9.7.2 应用示例 175
9.8 沉淀滴定法概述 176
9.9 银量法确定终点的方法 176
9.9.1 莫尔法 176
9.9.2 佛尔哈德法 178
9.9.3 法扬司法 179
9.9.4 电位滴定法 180
思考题与习题 180
第10章 可见分光光度法 182
10.1 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83
10.1.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83
10.1.2 光的吸收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185
10.1.3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186
10.2 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187
10.2.1 仪器的基本构造 187
10.2.2 仪器的类型 188
10.3 显色反应及其条件的选择 190
10.3.1 显色反应的选择 190
10.3.2 显色剂的选择 190
10.3.3 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191
10.4 吸光度测量条件的选择 192
10.5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94
10.5.1 定量分析 194
10.5.2 示差分光光度法(量程扩展技术) 196
10.5.3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 197
10.5.4 配合物组成及其稳定常数的测定 198
思考题与习题 199
第11章 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200
11.1 沉淀分离法 200
11.1.1 无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200
11.1.2 有机沉淀剂沉淀分离法 202
11.1.3 共沉淀分离法 203
11.2 溶剂萃取分离法 204
11.2.1 分配系数、分配比和萃取效率、分离因数 205
11.2.2 萃取体系的分类和萃取条件的选择 206
11.2.3 有机物的萃取分离 208
11.3 色谱法 209
11.3.1 纸色谱 209
11.3.2 薄层色谱法 210
11.4 离子交换分离法 212
11.4.1 离子交换树脂 212
11.4.2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法 214
11.5 现代分离技术简介 216
11.5.1 固相萃取 216
11.5.2 液膜分离法 217
11.5.3 超临界流体萃取 218
思考题与习题 218
附录 220
附录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常数 220
附录2 常用酸溶液和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221
附录3 常用的缓冲液 222
附录4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224
附录5 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形成的配合物的稳定常数(lg KMY) 226
附录6 一些金属离子的lgαM(OH)值 226
附录7 标准电极电位表(18~25℃) 227
附录8 条件电极电位(?Θ′) 228
附录9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18℃) 229
附录10 国际相对原子质量表(2003年) 229
附录11 一些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30
参考文献 233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分析化学》陈怀侠主编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影响葡萄和葡萄酒中酚类特征的因素分析》朱磊 2019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仪器分析技术 第2版》曹国庆 2018
- 《有机化学实验》雷文 2015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生物化学》田余祥主编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