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
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

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河著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56400638
  • 页数:471 页
图书介绍:建筑具有文化地域性,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地域特征等在群体或者个体建筑空间方面的反映。一种文化长期以来形成的本质的东西,是古老纯粹、发育完善和独自生根的精髓,它是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最具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慢,并具有强大的持续传承能力。岭南文化产生于华夏文化和岭南百越文化的碰撞,核心深处保留着从百越时期流传下来的本土气质和风格。笔者尝试对岭南建筑文化源流做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力求对几千年来岭南这块背山面海的百越土地上的建筑文化做一个历史性全景展示。
《中国岭南建筑文化源流》目录

第一部分 异质地域下的岭南 1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岭南建筑发展的地理和文化背景 5

一、岭南建筑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 5

二、岭南建筑文化发展的中心——广州 9

第二节 岭南建筑文化发展的特点 11

一、岭南先民聚居空间向海性的特点 12

二、岭南古代城市融入中原建筑文化的建城轨迹 13

三、岭南宗教建筑发展的地域特色 14

四、岭南民居体系独特的发展轨迹 16

五、中西交融下的岭南近代建筑文化 17

六、当代岭南派建筑与岭南建筑学派 18

第三节 岭南建筑文化研究的意义及展望 21

第二章 岭南建筑文化发端的地域特性 25

第一节 岭南人 26

一、异质地域 26

二、岭南建筑起源考 27

第二节 地理生态对远古岭南聚居形态的影响 30

一、岭南贝丘与沙丘聚居形态 31

二、岭南“大分散,小聚合”的聚居形态 33

三、岭南先民的“水上聚居”形态 34

四、岭南聚落“在海性”和“向海性”的空间特征 36

第三节 青铜时代的岭南土邦小国 37

一、岭南酋邦的分布 37

二、岭南方国文明的初现 40

第二部分 岭南古代建筑三条独特的发展轨迹 43

第三章 岭南融入中原建筑文化的建城轨迹 47

第一节 秦汉时期中原建筑文化全面进入岭南 48

一、秦汉时期岭南政治文化形态 49

二、岭南城池的大规模修建 52

三、秦汉时期岭南建筑的军事化与政治化 56

四、师法中原礼制的南越都城建构 57

五、南越王墓 65

六、秦汉时期岭南地域文化在建筑上的表现 67

第二节 岭南不断成熟的城市营建 68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文化不断进入岭南 68

二、隋唐南汉时期的岭南建筑及海上贸易带来的外来文化 69

三、宋元时期岭南建筑与中原的同步发展 76

四、明清(1840年以前)时期岭南建城以及建筑多元文化的出现 82

第四章 岭南宗教建筑发展的地域特色轨迹 89

第一节 岭南寺观庙堂的兴起与特色 91

一、光孝寺 92

二、三元宫 97

三、南华寺 99

四、南海神庙 100

五、雷祖祠 102

六、潮州开元寺 102

七、大佛寺 105

八、梅庵 108

九、德庆学宫 110

十、佛山祖庙 112

十一、德庆悦城龙母祖庙 114

十二、镇海楼 116

十三、番禺学宫 117

十四、广裕祠 119

十五、番禺沙湾留耕堂 121

第二节 岭南塔幢建筑的兴盛 123

一、连州慧光塔 125

二、六榕寺与六榕花塔 126

三、仁化云龙寺塔 127

四、南雄珠玑石塔 127

五、澄迈美榔双塔 128

六、海康三元塔 130

第三节 伊斯兰教建筑的传入 130

一、怀圣寺与光塔 132

二、濠畔街清真寺 134

三、清真先贤古墓 135

第五章 岭南民居体系鲜明的个性轨迹 137

第一节 丰富多样的汉代广州住宅 140

一、干栏式住宅 140

二、曲尺式住宅 142

三、三合式住宅 143

四、楼阁式住宅 145

五、坞堡 147

六、仓、囷、井亭 147

七、秦汉时期岭南民居建筑独特的结构与装饰 150

第二节 广府民居 153

一、广府民系的传统聚落形态特点 154

二、广府民居的类型 157

三、广府民居的布局特征 164

四、广府宗祠的布局特征 169

第三节 潮汕民居 172

一、潮汕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式 174

二、潮汕民居的特征 176

第四节 客家民居 183

一、客家人的背景 183

二、客家民居法人的设计构思 183

三、客家民居的胎土与风水 184

四、客家民居的基本类型 185

五、客家民居建筑的特征 190

六、客家民居的渊源 191

第五节 岭南园林民居 192

一、余荫山房 192

二、梁园 194

三、清晖园 196

四、可园 200

第六节 岭南传统建筑的技术和工艺特色 203

一、岭南传统建筑的技术特色 203

二、岭南传统建筑的工艺特色 207

第三部分 岭南近现代建筑三个特殊的发展阶段 223

第六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227

第一节 澳门建城 228

一、澳门的形成与发展 229

二、澳门城市与建筑 231

三、澳门西洋建筑与岭南建筑近代化 236

第二节 西风渐进下的广州行商建筑 237

一、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237

二、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238

三、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240

第三节 广州行商庭园(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 244

一、潘家花园 244

二、潘长耀花园 247

三、伍家花园 249

四、海山仙馆 249

第四节 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252

一、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252

二、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266

三、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268

四、华侨对近代城市化的推动 277

第五节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281

一、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281

二、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285

三、开平碉楼 298

四、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黉宅第 301

第七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309

第一节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310

一、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310

二、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315

第二节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323

一、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323

二、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333

第三节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346

一、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346

二、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351

第八章 现代主义与岭南派建筑 357

第一节 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传播 358

一、岭南新建筑的产生 358

二、林克明及勷勤大学对现代主义的传播 360

三、第一代岭南建筑师对现代主义的实践 364

第二节 岭南派建筑的先驱——夏昌世 367

一、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368

二、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370

第三节 岭南派建筑的出现和繁荣 374

一、“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376

二、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379

三、佘畯南与莫伯治将岭南派建筑推上高峰 380

四、岭南派建筑的主流地位 389

五、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391

第九章 当代岭南建筑学派 405

第一节 从岭南派建筑到岭南建筑学派 406

一、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 406

二、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407

第二节 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 409

一、重大节事成为建筑创作的契机 409

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410

三、广州亚运建筑创作中的“岭南独秀” 412

第三节 源自勷勤大学的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与传承 416

一、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1932—1945) 417

二、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1945—1977) 418

三、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成熟期(1977—1999) 420

四、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时期(1999年至今) 422

结语 425

主要参考文献 437

主要参考期刊论文 442

图版目录 445

致谢 4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