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用电阻率表征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动力学及性能
用电阻率表征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动力学及性能

用电阻率表征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动力学及性能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魏小胜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2953258
  • 页数:165 页
图书介绍:本专著分上下两篇。上篇是针对混凝土水化机理的研究。书稿详细介绍混凝土水化机理及用电阻率变化表征混凝土水化的基本原理,并详细地描述了试验的方法及过程,并对测定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下篇是用电阻率变化来描述和分析混凝土体积变形的基本方法。
《用电阻率表征水泥混凝土结构形成动力学及性能》目录

1 电阻率的基本概念及测试方法 1

1.1 电阻率和电导率的基本概念 1

1.2 水、海水以及水泥浆液相的导电性能和离子特性 3

1.3 多孔材料的电阻率 8

1.4 有电极电阻率测试方法 10

1.5 无接触电极电阻率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11

1.5.1 无接触电极电阻率测试仪基本组成 11

1.5.2 无接触电极电阻率测试仪操作步骤 12

1.6 无接触电极电阻率测试的优点 17

2 电阻率法表征水灰比和水泥强度等级对水泥浆水化过程的影响 20

2.1 水灰比和龄期对孔隙率的影响 21

2.2 试验材料、配合比及测试方法 23

2.3 水灰比对水泥浆体电阻率曲线的影响 24

2.4 24h电阻率和抗压强度的关系 26

2.5 水灰比对水泥浆体电阻率微分曲线的影响及特征点的物理意义 27

2.6 水泥浆体电阻率时间对数曲线和结构形成动力学参数 31

2.7 水化减速期动力学参数Km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32

2.8 不同水泥等级对水泥浆体电阻率曲线的影响 33

2.9 水灰比为0.4的水泥浆体24h的电阻率与水泥胶砂强度间的关系 35

2.9.1 电阻率测试 36

2.9.2 水泥胶砂的拌制和抗压强度测试 36

2.9.3 水泥净浆电阻率与胶砂强度的关系 37

2.10 本章小结 38

3 基于电阻率曲线特征点的计算机模拟 42

3.1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水泥水化研究进展 42

3.2 水泥水化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46

3.2.1 随机生成水泥基材料的二维微观结构 47

3.2.2 计算机模拟水泥颗粒的生长过程 48

3.2.3 确定水泥水化模拟中的速率参数 51

3.3 计算机模拟不同水灰比水泥水化的实例 53

3.4 本章小结 55

4 用电阻率法和水化热法表征水化动力学过程的内在关系 59

4.1 前言 59

4.2 实验 61

4.2.1 原材料和样品制备 61

4.2.2 电阻率测试 62

4.2.3 水化热和抗压强度 63

4.3 结果与讨论 63

4.3.1 基于电阻率和水化热发展的水化阶段的比较 63

4.3.2 粉煤灰掺量和不同水泥对水泥浆体电阻率的影响 65

4.3.3 粉煤灰掺量和不同水泥对水泥浆体水化热的影响 67

4.3.4 基于电阻率和水化热的水化动力学参数及比较 67

4.3.5 24h的水化热和24h的电阻率的相互关系 72

4.3.6 水化热方法和电阻率方法的对比 73

4.4 本章小结 74

5 基于电阻率法的计算机模拟缓凝剂对水泥水化影响的研究 76

5.1 引言 76

5.2 原理和方法 76

5.2.1 缓凝剂的缓凝机理 76

5.2.2 基于电阻率法的计算机模拟 77

5.3 试验材料和方法 78

5.3.1 试验材料及样品配合比 78

5.3.2 试验方法 79

5.4 结果与讨论 80

5.4.1 缓凝剂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80

5.4.2 缓凝剂对抗压强度和水化度的影响 80

5.4.3 水泥浆体的电阻率发展曲线和电阻率微分曲线 82

5.4.4 计算机模拟掺有缓凝剂浆体的水泥水化过程 85

5.4.5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掺有缓凝剂浆体的微观结构变化 90

5.5 本章小结 91

6 用电阻率法确定混凝土结构形成的发展阶段及其动力学参数 94

6.1 材料准备和测试方法 96

6.1.1 原材料 96

6.1.2 混凝土配合比及混凝土的配制 96

6.1.3 电阻率测试方法 97

6.2 测试结果和讨论 98

6.2.1 水灰比为0.4和0.5时不同骨料含量对电阻率的影响 98

6.2.2 基于电阻率微分曲线划分混凝土的结构形成阶段 99

6.2.3 相同水灰比条件下不同骨料体积分数对特征点的影响 102

6.2.4 相同骨料体积分数条件下不同水灰比对峰值点的影响 103

6.2.5 电阻率时间对数曲线和混凝土结构形成动力学参数 103

6.3 本章小结 108

7 用电阻率法确定混凝土凝结时间 111

7.1 凝结的定义和重要性 111

7.2 用贯入阻力法测量凝结时间 112

7.3 用电阻率表征凝结时间 113

7.4 混凝土的非正常凝结 118

8 相分布、化学收缩和自收缩 122

8.1 变形的类型 122

8.2 Powers公式及基于水化度的相组成 123

8.3 化学收缩 128

8.3.1 化学收缩的概念 128

8.3.2 化学收缩测试方法 130

8.3.3 化学收缩与水化过程的关系 131

8.3.4 化学收缩与电阻率的关系 133

8.4 自收缩 135

8.4.1 自收缩的概念 135

8.4.2 自收缩的测试方法 136

8.4.3 起点测定时间对自收缩结果的影响 138

8.4.4 自收缩的机理 139

8.4.5 自收缩和化学收缩的内在关系 140

8.4.6 自收缩的影响因素 141

9 由粉煤灰水泥浆体认识电阻率表征化学收缩及自收缩的关系 149

9.1 实验 151

9.1.1 原材料与水泥基浆体配制 151

9.1.2 凝结时间和抗压强度的测定 152

9.1.3 电阻率测试 152

9.1.4 化学收缩测试 153

9.1.5 自收缩测试 153

9.2 结果与讨论 154

9.2.1 水泥浆体的电阻率ρ(t)、结构密实速率常数K及抗压强度f之间的关系 154

9.2.2 水泥浆体的化学收缩及其与电阻率的关系 155

9.2.3 自收缩发展曲线及其与电阻率的关系 157

9.2.4 自收缩与线性化学收缩的比例关系 159

9.3 本章小结 161

编后记 1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