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新世纪第4版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新世纪第4版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新世纪第4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袁嘉丽,刘永琦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233569
  • 页数:296 页
图书介绍:此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免疫学”,详细探讨免疫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及其生物学作用;较完整的勾勒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轮廓与过程;简略介绍免疫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下篇为“病原生物学”,总体描述病原生物、感染、病原生物控制、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分别阐明医学病毒、医学细菌、医学真菌、医学寄生虫的生物学特性(涵盖形态结构、基因及编码产物、遗传变异、致病性等)与相适应的人体免疫作用;有选择地介绍各类重要的致病病毒、细菌、真菌与寄生虫之特点与危害(包括其发现与描述、基因与结构、致病性与临床表现,检测与防治等)。以期通过这样的表述框架,使学习者获得进入免疫学学术领域所必须的某种引领;探讨病原生物学奥秘所应当持有的基本要素;进一步从事临床医学学习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日常生活中维护健康生存所依赖的科学常识。
上一篇:瑜伽女神 优雅瘦下一篇:咽喉秘集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新世纪第4版》目录

上篇 免疫学基础 1

第一章 免疫学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概述 1

一、免疫的概念和功能 1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 2

三、免疫的类型 2

四、免疫学的发展历程 3

第二节 免疫器官与组织 6

一、中枢免疫器官 6

二、外周免疫器官 7

三、淋巴细胞归巢和淋巴细胞再循环 9

第二章 抗原 10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属性 10

一、抗原的概念和性能 10

二、抗原的特异性 10

第二节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2

一、抗原的理化和结构性质 12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3

三、抗原进入机体的方式、剂量及应答效果 13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 13

一、根据抗原的性能分类 13

二、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3

三、根据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辅助分类 14

四、根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分类 15

五、其他的抗原分类 15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激活物 15

一、超抗原 15

二、丝裂原 16

三、佐剂 16

四、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17

第三章 免疫分子 1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18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8

二、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 22

三、免疫球蛋白(Ab)的生物学功能 22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及其医学意义 24

五、人工制备抗体 25

第二节 补体系统 26

一、补体的概念和性质 26

二、补体的组成与命名 26

三、补体的激活途径 27

四、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30

第三节 MHC及其编码分子 30

一、HLA复合体的基因结构与遗传特点 31

二、HLA的结构和分布 32

三、HLA的生物学功能 34

四、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35

第四节 其他免疫分子 36

一、细胞因子 36

二、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 39

三、黏附分子 40

第四章 免疫细胞 42

第一节 固有免疫细胞 42

一、单核/巨噬细胞 43

二、NK细胞 44

三、树突状细胞 44

四、中性粒细胞 45

五、自然杀伤T细胞 45

六、γδT细胞 45

七、B1细胞 46

八、其他固有免疫细胞 46

第二节 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作用 47

一、抗原提呈细胞 47

二、抗原提呈作用 49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细胞 52

一、T淋巴细胞 52

二、B淋巴细胞 56

第五章 免疫应答 59

第一节 固有免疫应答 59

一、固有免疫应答的识别 59

二、固有免疫应答的效应 61

三、固有免疫的作用时相及应答特点 66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 67

一、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67

二、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75

第六章 免疫病理 81

第一节 超敏反应 81

一、Ⅰ型超敏反应 81

二、Ⅱ型超敏反应 83

三、Ⅲ型超敏反应 85

四、Ⅳ型超敏反应 87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 88

一、自身免疫病的特征与分类 88

二、自身免疫病的发病机制 89

三、常见自身免疫病 90

四、自身免疫病的防治原则 91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91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92

二、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93

三、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 93

第四节 肿瘤免疫 94

一、肿瘤抗原 94

二、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94

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95

四、肿瘤的免疫诊断、预防及治疗 96

第五节 移植免疫 97

一、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 97

二、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99

三、移植排斥反应防治原则 100

第七章 免疫学应用 101

第一节 免疫诊断 101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101

二、免疫细胞检测 103

三、免疫分子检测 104

第二节 免疫预防 105

一、人工免疫的类型 105

二、疫苗 106

三、计划免疫 107

第三节 免疫治疗 107

一、特异性免疫治疗 108

二、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109

第四节 中药的免疫治疗作用 110

一、中药的免疫增强作用 110

二、中药的免疫抑制作用 110

三、中药配伍增效减毒作用及其免疫机制 111

下篇 病原生物学 113

第八章 病原生物学绪论 113

第一节 病原生物与病原生物学 113

一、病原生物 113

二、病原生物学 114

第二节 医学微生态 114

一、生物间的生存关系 115

二、寄生关系 115

三、人体微生态系 116

四、感染 117

第三节 病原生物学发展历程 118

第四节 病原生物控制与生物安全 121

一、病原生物的控制 121

二、生物安全 128

第五节 中医药与病原生物学 130

第九章 细菌学总论 132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结构 132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32

二、细菌的结构 133

三、细菌的形态学检查 138

第二节 细菌的生理 139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139

二、细菌的新陈代谢 142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43

第三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45

一、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 145

二、细菌遗传与变异的物质基础 145

三、细菌变异的机制 147

四、细菌遗传与变异在医学上的应用 149

第四节 细菌感染与免疫 150

一、细菌的感染 150

二、抗细菌免疫 153

三、免疫逃逸 154

第五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155

一、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 155

二、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157

第十章 常见致病细菌 158

第一节 球菌 158

一、葡萄球菌属 158

二、链球菌属 161

三、奈瑟菌属 164

第二节 肠道杆菌 166

一、埃希菌属 167

二、沙门菌属 169

三、志贺菌属 172

第三节 厌氧性细菌 174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174

二、无芽胞厌氧菌 176

第四节 分枝杆菌 177

一、结核分枝杆菌 177

二、麻风分枝杆菌 180

第五节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82

一、放线菌属和诺卡菌属 182

二、支原体 183

三、衣原体 183

四、立克次体 185

五、螺旋体 185

第十一章 病毒学总论 189

第一节 病毒的形态结构 189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89

二、病毒的结构 190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遗传与变异 191

一、病毒的增殖 191

二、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194

第三节 病毒感染与免疫 195

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与类型 195

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196

三、抗病毒免疫 198

第四节 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与防治原则 200

第十二章 常见致病病毒 204

第一节 呼吸道病毒 204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204

二、冠状病毒 208

第二节 消化道病毒 210

一、肠道病毒 210

二、急性胃肠炎病毒 212

第三节 肝炎病毒 213

一、甲型肝炎病毒 213

二、乙型肝炎病毒 214

三、其他常见肝炎病毒 219

第四节 疱疹病毒 220

一、单纯疱疹病毒 221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22

三、人巨细胞病毒 223

第五节 逆转录病毒 224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224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227

第十三章 真菌学 230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与结构 230

一、真菌的形态 230

二、真菌的结构 232

第二节 真菌的增殖与培养 233

一、真菌的生长条件 233

二、真菌的增殖 233

三、真菌的人工培养 234

第三节 真菌的感染与免疫 234

一、真菌感染 234

二、抗真菌免疫 235

第四节 常见致病真菌 236

一、皮肤感染真菌 236

二、皮下感染真菌 237

三、深部感染真菌 237

第五节 非感染性真菌病 241

一、真菌过敏反应 241

二、真菌毒素中毒 241

三、真菌毒素与肿瘤 242

第十四章 医学寄生虫学概述 243

第一节 寄生虫的形态与结构 244

一、线虫的形态与结构 244

二、吸虫的形态与结构 245

三、绦虫的形态与结构 246

四、原虫的形态结构 246

五、节肢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247

第二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 248

一、线虫的生活史类型 248

二、吸虫的生活史类型 249

三、绦虫的生活史类型 249

四、原虫的生活史类型 250

五、节肢动物的生活史类型 250

第三节 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 250

一、寄生虫的传播方式 251

二、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 251

三、抗寄生虫免疫 252

第十五章 常见致病寄生虫 253

第一节 常见致病线虫 253

一、似蚓蛔线虫 253

二、十二指肠钩口线虫与美洲板口线虫 255

三、蠕形住肠线虫 258

第二节 常见致病吸虫 259

一、华支睾吸虫 259

二、日本裂体吸虫 261

第三节 常见致病绦虫 265

一、链状带绦虫 265

二、肥胖带绦虫 268

三、细粒棘球绦虫 269

第四节 常见致病原虫 270

一、疟原虫 270

二、刚地弓形虫 275

三、阴道毛滴虫 277

第五节 常见致病节肢动物 278

一、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278

二、常见医学节肢动物及其传播的疾病 279

中英名词对照索引 28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