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原光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62082781
  • 页数:3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一本适合高等学校的管理心理学教材。本书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着重于管理者心理剖析和理论应用,力求突出可操作性。内容分为十章,包括(1)导论;(2)个性心理与管理;(3)个性倾向性与管理;(4)心理过程与管理;(5)群体心理与管理;(6)团队心理与管理;(7)领导心理与管理;(8)被领导者心理与管理;(9)激励心理与管理;(10)组织心理与管理。本书囊括了管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研究方法、基础知识、理论框架,并对近年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管理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导论 1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1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二、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第二节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方法 6

一、学科特点 6

二、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7

三、研究方法 10

第三节 管理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14

一、西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4

二、我国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19

三、我国管理心理学研究现状 21

第二章 个性与管理 26

第一节 个性概述 26

一、个性的定义 26

二、个性倾向性 26

三、心理特征 27

四、个性的特征 27

第二节 气质的差异与管理 29

一、气质及其差异 29

二、气质差异的应用 33

第三节 能力差异与管理 36

一、定义 36

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6

三、能力的分类 37

四、能力差异 42

五、应用原则 43

第四节 性格差异与管理 45

一、性格及差异 45

二、性格的影响 52

三、应用 53

第三章 知觉的管理分析 59

第一节 知觉 59

一、定义与分类 59

二、知觉的特性 60

三、影响知觉的因素 66

第二节 社会知觉 70

一、社会知觉的定义与特征 70

二、社会知觉分类与管理 71

三、社会知觉偏差与管理 79

第四章 态度与管理 88

第一节 态度概述 88

一、态度的含义 88

二、态度的组成成分 90

三、态度的类型 91

四、态度的特性 93

五、态度的影响 95

第二节 态度与价值观 97

一、概念 98

二、价值观的作用 98

三、价值观的分类 100

第三节 态度的改变 105

一、影响态度改变的主要因素 106

二、态度改变的理论 108

三、改变态度的方法 120

第五章 人性假设理论及其相应管理理论 128

第一节 人性理论概述 128

一、关于人的本性 128

二、人性理论的涵义与意义 130

第二节 “经济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 136

一、“经济人”人性假设 136

二、X理论的基本内容 136

三、相应管理措施和方法 137

四、对“经济人”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 138

第三节 “社会人”人性假设及相应的管理理论 140

一、“社会人”人性假设理论的涵义 140

二、“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霍桑实验 141

三、“社会人”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 142

四、对“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 142

五、“社会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借鉴意义 143

第四节 “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 144

一、“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与Y理论的涵义 144

二、“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与Y理论影响下的管理活动的特点 145

三、对“自我实现人”的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 146

第五节 “复杂人”的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理论 147

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147

二、“复杂人”的人性理论的基本内容 147

三、超Y理论及其意义 148

四、对“复杂人”人性假设理论的简要评析 149

第六节 Z理论与家族式管理 150

一、Z理论的主要内容 150

二、家族式管理的优缺点 153

第六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158

第一节 管理中的人际关系 158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158

二、理论介绍 159

三、原则 161

四、意义 162

五、特性 163

第二节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164

一、接近性 164

二、相似性 165

三、互补性 165

四、相互性 165

五、个体特征 165

第三节 群体心理与管理 166

一、群体的定义 166

二、群体理论 167

三、群体的功能 171

四、群体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171

五、群体心理的特征 172

六、工作群体心理的特点 174

七、群体心理的具体形态 175

第四节 群体内部关系管理 176

一、竞争与合作 176

二、群体的规范和压力 178

三、消除个体与群体意见分歧的方法 181

四、群体的凝聚力 181

五、群体的士气 184

第五节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间关系的调整 186

一、非正式群体概述 187

二、影响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因素 187

三、非正式群体存在的意义 188

四、非正式群体的特性和作用 189

五、调谐正式和非正式群体关系 191

第七章 激励与内容型激励理论 196

第一节 激励和激励理论概述 196

一、概念 196

二、特征 198

三、激励的作用 198

四、激励的类型 200

五、激励的原则 201

六、激励的一般过程模式 202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203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04

二、阿德弗的ERG理论 212

三、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216

四、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220

第八章 过程型激励理论 229

第一节 期望理论及应用 229

一、期望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29

二、期望理论的理论基础 230

三、期望理论的基本内容 230

四、期望理论的应用 234

五、评价 238

六、启示 238

第二节 目标设置理论及应用 239

一、目标设置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239

二、目标设置理论的内容 240

三、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 246

四、评价 248

第三节 公平理论 249

一、公平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249

二、亚当斯的分配公平理论 250

三、西波特和沃尔克的程序公平理论 254

四、互动公平理论 255

五、公平理论对管理的启示 256

第九章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263

第一节 强化理论及其应用 263

一、强化的概念 263

二、强化的类型 264

三、强化的原则 265

第二节 挫折理论及应用 267

一、概念 267

二、挫折理论的内容 267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269

四、挫折心理的表现 270

五、克服方法 272

第三节 归因理论 273

一、归因的定义 273

二、归因的内容 274

三、如何归因——几个主要的归因理论 274

四、归因偏差 279

五、归因理论的管理应用 280

第四节 工作倦怠及其应对策略 284

一、工作倦怠的概念 284

二、工作倦怠的症状 285

三、工作倦怠的分类 286

四、工作倦怠的来源 286

五、影响工作倦怠的因素 287

六、工作倦怠的预防 289

第五节 工作压力应对 290

一、压力的概念 290

二、员工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 291

三、压力的作用 294

四、如何进行压力调适 295

后记 3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