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石云霞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0948126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本书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成就、经验及不足,主要从十个方面,即“十个结合”来具体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研究》目录

第一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 1

一、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发展“老祖宗” 2

(一)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2

(二)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6

(三)“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的重大意义 9

二、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11

(一)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12

(二)必须坚持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14

(三)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1

三、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24

(一)坚持“相结合”,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24

(二)坚持“相结合”,要以“实践”为基础 25

(三)坚持“相结合”,要以“创新”为灵魂 27

第二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 29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0

(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30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34

(三)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及其根本原因 38

二、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根本原则 40

(一)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40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经验 42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致性 44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辩证结合 45

(一)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在四项基本原则指导下不断深入进行 46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在改革开放中不断获得新的时代内涵 48

(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50

第三章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结合 53

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54

(一)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54

(二)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7

(三)不断从人民中吸取智慧、凝聚力量 59

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61

(一)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及其辉煌实践 61

(二)党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 64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69

三、人民利益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出发点和归宿 71

(一)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72

(二)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前提和基础 74

(三)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76

(四)按照人民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78

第四章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 86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 86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计划经济体制 87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体制 94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98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辩证关系 105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 105

(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对立统一 109

三、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更好地结合起来 115

(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意义 115

(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的路径 116

第五章 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相结合 121

一、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经济基础变革同上层建筑改革相结合的历史 122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22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123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阶段 125

二、既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又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30

(一)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131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133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 136

三、经济基础变革和上层建筑改革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138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138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改革成功的保障 141

(三)立足现实、循序渐进是改革成功的科学路径 142

(四)创新改革理论是改革成功的行动指南 143

(五)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改革成功的重要条件 144

第六章 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 147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辩证互动关系 147

(一)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基础条件 148

(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定因素 151

(三)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辩证互动 154

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的现状分析 156

(一)经济增长与教育发展的失衡 156

(二)社会生产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失衡 157

(三)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失衡 161

三、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有机结合 163

(一)优先发展教育是实现其和谐统一的“结合点” 163

(二)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是维护其有机结合的精神支撑 166

(三)健全民主法制是促使其共同提高的制度保证 170

(四)确立共同理想是保证其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 171

第七章 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 174

一、公平与效率及其辩证关系 176

(一)公平与社会公平 176

(二)效率 179

(三)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180

二、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 182

(一)提高效率是促进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182

(二)促进社会公平是提高效率的根本保证 185

三、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任务 188

(一)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189

(二)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相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 192

第八章 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 199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自主发展道路的基本分析 199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在世界市场条件下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伟大设想 200

(二)列宁关于苏俄加紧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和先进技术的宝贵思想 202

(三)毛泽东关于中国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论述 204

二、“依附论”对拉美发展模式的理论反思及其启示意义 206

(一)“依附论”对拉美发展模式的理论反思 207

(二)“依附论”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落后国家发展问题的重要启示 212

三、坚持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 216

(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理论创新 216

(二)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主要成就 221

(三)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的普适意义 223

第九章 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相结合 228

一、改革发展稳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局性意义 228

(一)改革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 228

(二)发展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231

(三)稳定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234

(四)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关系 236

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37

(一)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稳定的主体、力量源泉和根本基础 237

(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最终体现 241

(三)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43

三、把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工作提高到新水平 244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根本方针 244

(二)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48

第十章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相结合 251

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252

(一)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 252

(二)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54

(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5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25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动着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自觉成为执政党 25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迅速发展 26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对党的建设提出新要求 262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 265

(一)紧紧围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265

(二)通过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267

(三)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 270

参考文献 27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