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钟启泉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1760185
  • 页数:32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师范院校中小学教育专业的主干课教材,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况、政策、目标和内容、开发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以及当前的课程改革等一系列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1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涵义 2

课程 2

教学 5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0

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 10

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 14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1

课程与教学关系概述 21

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28

第二章 课程与教学政策 33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政策概述 34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涵义 34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特征 34

课程与教学政策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36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类型及价值取向 39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类型 39

课程与教学政策的价值取向 42

理想的课程与教学决策模式 44

第三节 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政策 47

我国当代课程与教学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47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的特点 52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 55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56

课程与教学目标概述 56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 59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63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内容 68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涵义与取向 68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 73

第四章 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 82

第一节 课程开发 83

课程开发的涵义 83

校本课程的开发 88

第二节 课程设计及其取向 95

课程设计与课程开发 95

课程设计的取向 96

课程设计:目标的确定 104

课程设计:内容的选择 108

第三节 教学设计及其模式 110

教学设计的本质 111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13

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模式 116

第五章 课程与教学的组织 129

第一节 课程组织的涵义和准则 130

课程组织的涵义 130

课程组织的准则 132

第二节 课程组织的基本取向 133

学科取向的课程组织 134

学习者取向的课程组织 135

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组织 136

混合取向的课程组织 137

第三节 课程的组织结构 138

课程的纵向组织结构 138

课程的横向组织结构 142

第四节 教学组织 154

教学组织的涵义和类型 155

班级授课组织 155

分组教学组织 158

个别化教学组织 159

第六章 课程与教学的实施 165

第一节 课程实施 166

课程实施及其本质 166

课程实施的基本观点 168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71

第二节 改善课程实施的策略:课程行动研究 175

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 176

课程行动研究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 178

对课程行动研究的需要 181

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阶段 183

课程行动研究的方法技术 185

课程行动研究的问题与争论 187

第三节 教学过程 189

教学过程的涵义及特点 189

教学过程的本质 190

第四节 教学方法 193

教学方法的涵义和作用 193

教学方法的演变 194

教学方法的分类 198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的改革 203

第一节 课程改革及其基本问题 204

课程改革的涵义 204

课程改革的动因 206

课程改革的模式 208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11

第二节 当代中外课程改革 215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回顾 215

当代西方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19

中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222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 227

第三节 教学改革及其基本理念 229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29

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 230

第四节 当代中外教学改革 235

当代西方教学改革的趋势 235

我国当前的教学改革 238

第八章 课程与教学的评价 249

第一节 课程评价及其产生与发展 250

课程评价的涵义 250

课程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253

课程评价的对象 256

第二节 课程评价的类型 258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58

内部人员评价与外部人员评价 259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 259

目标本位评价与目标游离评价 259

第三节 课程评价的模式 260

课程评价的模式化研究 260

课程评价模式的取向 261

有代表性的课程评价模式 262

第四节 课程评价的方法和过程 268

课程评价的基本方法 268

课程评价的组织过程 271

第五节 教学评价的涵义、对象和原则 272

教学评价的涵义 272

教学评价的对象 273

教学评价的原则 274

第六节 教学评价的途径和方法 277

教的评价 277

学的评价 278

第七节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改革 282

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282

对我国课程与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 285

第九章 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 289

第一节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 290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及原因分析 290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反思 295

当代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趋势 298

第二节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透视 301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主要流派 301

当代西方课程与教学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315

主要参考文献 319

后记 32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