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陶仙水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9
  • ISBN:9787122043207
  • 页数:13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简要介绍了定量化学分析基础知识、误差与数据处理之后,讲述了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分析化学》目录

1 绪论 1

1.1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

1.2分析方法的分类 2

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2

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2

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2

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2

1.3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 3

2 定量化学分析基础知识 4

2.1定量化学分析概论 4

滴定分析法 4

称量分析法 5

定量分析过程 6

2.2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6

滴定分析法对反应的要求 6

滴定方式 7

2.3标准溶液 7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7

基准物质 9

标准溶液的配制 9

2.4滴定分析有关计算 10

定量分析结果的表示 10

化学分析计算中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关系 11

滴定分析有关计算 11

2.5称量分析有关计算 15

思考题与习题 15

3 误差与数据处理 17

3.1误差的来源 17

系统误差及特点 17

随机误差及特点 18

3.2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20

准确度和误差 20

精密度与偏差 20

公差 22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2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23

3.3数据的处理 24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25

可疑值的取舍 27

思考题与习题 28

4 酸碱滴定法 30

4.1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30

酸碱质子理论 31

酸碱离解平衡 32

4.2有关溶液pH值的计算 33

强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4

一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5

多元弱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6

混合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37

两性物质溶液pH值的计算 38

4.3酸碱缓冲溶液及其pH值的计算 38

缓冲溶液的概念、分类、组成及用途 38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39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39

缓冲溶液的选择 40

4.4酸碱指示剂 40

酸碱指示剂的特点及其作用原理 41

指示剂变色的pH间隔 41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 43

4.5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44

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44

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47

多元酸(碱)的滴定 50

4.6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51

直接滴定法 51

间接滴定法 52

4.7非水溶液中的酸碱滴定(选学内容) 52

溶剂的种类和性质 53

物质的酸碱性强弱与溶剂的关系 53

标准溶液和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54

非水滴定的应用 55

思考题与习题 55

5 配位滴定法 57

5.1概述 57

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二钠盐 58

EDT 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 59

5.2配位平衡 59

稳定常数 59

条件稳定常数 61

5.3金属指示剂 63

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63

金属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64

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64

使用金属指示剂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65

5.4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65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65

酸效应曲线 67

5.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常用方法 68

控制溶液酸度 68

利用掩蔽和解蔽 69

利用化学分离法 71

改用其他配位剂 71

5.6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71

EDTA标准溶液的制备 71

配位滴定法的应用 72

思考题与习题 72

6 氧化还原滴定法 74

6.1电极电位 74

能斯特方程式 75

条件电极电位 75

6.2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进行的程度 7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因素 76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77

6.3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78

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 78

滴定的基本原理及指示剂的选择 80

6.4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81

6.5常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82

高锰酸钾法 82

重铬酸钾法 85

碘量法 86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88

思考题与习题 90

7 沉淀滴定法 92

7.1莫尔法 92

方法原理 92

注意事项 93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其应用 93

7.2福尔哈德法 94

直接滴定法 94

返滴定法 94

7.3法扬司法 95

思考题与习题 96

8 称量分析 97

8.1称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97

称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97

称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98

8.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98

沉淀的溶解度 98

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98

8.3沉淀的形成与纯净 100

沉淀的形成过程 101

沉淀引入杂质的原因及除去方法 102

8.4沉淀条件和称量形式的获得 103

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103

获得称量形式的方法——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 104

8.5有机沉淀剂的应用 104

有机沉淀剂的特点 105

有机沉淀剂的分类和应用实例 105

思考题与习题 106

9 常用的化学分离法简介 107

9.1沉淀分离法 108

用无机沉淀剂的分离法 108

用有机沉淀剂的分离法 109

共沉淀分离富集法 109

9.2萃取分离法 109

萃取分离的基本机理 109

萃取分离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110

9.3离子交换分离法 111

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和性质 111

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113

9.4色谱法 113

柱色谱法 114

纸色谱法 115

薄层色谱法 116

9.5挥发与蒸馏分离法 116

思考题与习题 117

附录 118

附录一 常用酸、碱溶液的相对密度和浓度 118

附录二 常用的缓冲溶液 119

附录三 部分弱酸、弱碱的离解常数 121

附录四 标准电极电位(??)及一些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122

附录五 金属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123

附录六 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18~25℃) 125

附录七 相对原子质量及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126

附录八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与判定 128

习题答案 134

参考文献 1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