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指导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梁锡元等编
  • 出 版 社: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2452·1
  • 页数:230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呻吟语下一篇:中国道教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学指导》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一、目的要求 1

二、内容提要 1

(一)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6

(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 8

三、思考与练习 9

四、选题解答 12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 14

一、目的要求 14

二、内容提要 14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4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16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19

(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21

三、思考与练习 23

四、选题解答 25

第三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27

一、目的要求 27

二、内容提要 27

(一)意识的起源 27

(二)意识的本质 29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 32

三、思考与练习 34

四、选题解答 37

第四章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39

一、目的要求 39

二、内容提要 39

(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39

(二)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41

(三)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44

(四)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 46

三、思考与练习 48

四、选题解答 51

第五章 对立统一规律 53

一、目的要求 53

二、内容提要 53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53

(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5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58

三、思考与练习 61

四、选题解答 65

第六章 质量互变规律 69

一、目的要求 69

二、内容提要 69

(一)质、量、度 69

(二)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72

(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复杂性 74

三、思考与练习 75

四、选题解答 78

第七章 否定之否定规律 80

一、目的要求 80

二、内容提要 80

(一)肯定和否定 80

(二)否定之否定 82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85

三、思考与练习 86

四、选题解答 89

第八章 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 90

一、目的要求 90

二、内容提要 90

(一)现象与本质 90

(二)内容与形式 92

(三)原因与结果 94

(四)偶然性与必然性 96

(五)可能性与现实性 97

三、思考与练习 100

四、选题解答 103

第九章 认识和实践 105

一、目的要求 105

二、内容提要 105

(一)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105

(二)实践及其特点和形式 107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07

(四)认识的辩证运动 109

(五)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112

三、思考与练习 114

四、选题解答 117

第十章 真理 118

一、目的要求 118

二、内容提要 118

(一)客观真理 118

(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120

(三)实践在检验认识的真理性中的作用 123

三、思考与练习 127

四、选题解答 129

第十一章 社会发展是自然的历史过程 133

一、目的要求 133

二、内容提要 133

(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经过长期发展,自然历史地形成的特殊物质系统 133

(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36

(三)人类社会是按其自身固有规律发展的客观过程 139

三、思考与练习 141

四、选题解答 143

第十二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46

一、目的要求 146

二、内容提要 146

(一)生产力 146

(二)生产关系 149

(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151

三、思考与练习 153

四、选题解答 155

第十三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157

一、目的要求 157

二、内容提要 157

(一)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57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160

(三)社会基本矛盾的辩证运动 162

三、思考与练习 166

四、选题解答 169

第十四章 阶级、国家、革命 172

一、目的要求 172

二、内容提要 172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 172

(二)国家 175

(三)社会革命 178

(四)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79

三、思考与练习 183

四、选题解答 186

第十五章 社会意识 190

一、目的要求 190

二、内容提要 190

(一)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 190

(二)社会意识的构成 192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即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195

三、思考与练习 199

四、选题解答 201

第十六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04

一、目的要求 204

二、内容提要 204

(一)在“谁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204

(二)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05

(三)、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206

(四)、个人和群众的关系 208

三、思考与练习 212

四、选题解答 215

第十七章 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 217

一、目的要求 217

二、内容提要 217

(一)社会进步 217

(二)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18

(三)人类的解放 220

三、思考与练习 224

四、选题解答 227

附录 各章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参考) 22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