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建军著
  • 出 版 社: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07145462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中国共产党是十分重视并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作者抓住“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个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中心线索,分三个层面,九个方面对共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论述作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对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分析。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历史经验研究》目录

引言 1

一、论题缘起与意义 1

二、概念阐释与综述 5

(一)“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8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11

第一章 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15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问题的初步探索 16

(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的初步探索 16

(二)理想与现实的背离:经济增长曾一度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导向 24

(三)第一代领导集体认识和处理发展本质问题的经验教训 28

二、改革开放时期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的认识深化 32

(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认识的逐步深化 32

(二)理论与实践的偏差:经济发展绝对化对邓小平发展本质认识的曲解 38

(三)第二代领导集体认识和处理发展本质问题的深刻启示 41

三、新时期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的科学揭示 42

(一)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的全面阐释 42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本质的理论创新 45

(三)借鉴与超越的统一: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吸收西方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对发展本质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回答 48

四、经验启示: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 51

(一)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本质认识的理论升华 51

(二)以人为本是党推进社会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科学理念 52

(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科学发展 53

第二章 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55

一、毛泽东:从初步“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 55

二、邓小平: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0

(一)经济富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 64

(二)政治民主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64

(三)精神文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64

三、新时期社会发展目标的全面整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7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 68

(二)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整体性目标 72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性目标 74

四、我国社会发展目标认识的深化和转换 76

(一)由“理想”到“现实”的转换 76

(二)由“重物”到“重人”的转换 79

(三)由“片面”到“全面”的转换 81

五、经验启示: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84

(一)从推进入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出发,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84

(二)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出发,就必须积极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85

(三)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出发,就必须努力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公平发展的社会环境 85

(四)从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终极目标出发,就必须建构一种更加科学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86

第三章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主体意识 88

一、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主体思想 89

(一)战争与革命时代背景下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主体内涵的界定 89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识和处理发展主体问题的历史贡献 92

二、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主体思想 98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主体内涵的拓展 98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认识和处理发展主体问题的实践创新 100

三、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主体思想 103

(一)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主体内涵的把握 103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认识和处理发展主体问题上的理论飞跃 105

四、经验启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主体意识的有效体现 111

(一)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 112

(二)必须坚持发展依靠人民 113

(三)必须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15

第四章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 117

一、落后就要挨打——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价值的定位 117

(一)“落后就要挨打”的提出及其内涵 117

(二)毛泽东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定位发展价值的历史背景 119

(三)“落后就要挨打”从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对发展价值的阐释 122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第二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价值的定位 127

(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提出及其内涵 127

(二)邓小平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定位发展价值的原因探析 129

(三)“发展才是硬道理”对发展价值的定位 132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价值的定位 137

(一)“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提出及其内涵 137

(二)江泽民从执政合法性基础的角度来定位发展价值的因素分析 138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执政合法性高度对发展价值的解读 142

四、经验启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发展的价值旨归 148

(一)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148

(二)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制度保障 149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政治保证 150

第五章 一个很有意义的榜样——中国共产党选择发展道路的历史经验 152

一、制度架构: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 153

(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原因及历史条件 154

(二)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社会主义改造 156

(三)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启示 160

二、体制转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161

(一)毛泽东开始了中国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探索 162

(二)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失误探因 165

(三)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拓 170

三、模式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设计与推进 174

(一)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 175

(二)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 179

(三)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设计 181

四、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道路问题经验的历史启示 184

(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185

(二)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不断促进生产力特别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 185

(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开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186

(四)必须不断扩大党内民主,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187

第六章 一个世纪性难题的破解——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阶段问题的历史经验 188

一、“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基本设想 189

(一)“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论断的提出 189

(二)“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论断的含义 193

(三)“社会主义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论断的指导意义 194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历史贡献 19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9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科学内涵 202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依据和价值 204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对新时期社会发展阶段的崭新定位 20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07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09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定位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211

四、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阶段问题经验的历史启示 213

(一)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自觉性 213

(二)必须坚持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现实社会,避免把社会发展的可能性阶段与现实性阶段等同起来 214

(三)必须始终遵循社会发展阶段客观规律,在实践中把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统一起来 215

第七章 一个千年之谜的创造性破译——中国共产党把握社会发展动力的历史经验 217

一、矛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动力——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在社会发展动力问题上的理论贡献 219

(一)毛泽东探索社会发展动力问题的时代背景 219

(二)以毛泽东为核心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发展动力思想 220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实践创造 227

(一)邓小平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的时代背景 227

(二)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动力思想 228

三、创新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对党的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丰富发展 236

(一)江泽民探索社会发展动力的时代背景 236

(二)以江泽民为核心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动力思想 237

四、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动力问题经验的历史启示 246

(一)必须全面分析和深刻把握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247

(二)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248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50

第八章 一个超越国界的价值诉求——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环境问题的历史经验 251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国内环境 252

(一)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252

(二)“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256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论断 260

二、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营造持久和平的国际环境 262

(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263

(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67

(三)倡导“和谐世界”新理念 270

三、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273

(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方针 274

(二)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 276

(三)“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278

四、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环境问题经验的历史启示 279

(一)和谐思维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钥匙 279

(二)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 281

(三)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 283

第九章 一个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战略问题的历史经验 284

一、“两步走”:曲折探索时期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最后抉择 286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曲折探索 286

(二)“两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291

(三)实施“两步走”战略的重大意义 292

二、“三步走”: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的适时调整 294

(一)改革开放时期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的适时调整 294

(二)“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 297

(三)实施“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意义 300

三、“新三步走”:新时期党的社会发展战略的深层分解 301

(一)“新三步走战略”深化了对“三步走战略”的认识 302

(二)“新三步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色 306

(三)实施“新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意义 308

四、深入总结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发展战略问题经验的历史启示 310

(一)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10

(二)必须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统一的原则确立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312

(三)必须坚持科学性和可行性统一的原则选择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13

(四)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313

结束语 315

参考文献 318

后记 33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