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燕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313545
  • 页数:34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之一。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目录

第一章 免疫学导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简史 1

一、免疫学经验时期 1

二、经典免疫学(微生物免疫)时期 2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2

四、免疫学研究与应用展望 4

第二节 免疫概述 4

一、基本范畴与概念 4

二、固有免疫概述 6

三、适应性免疫概述 8

第二章 免疫识别的分子基础 10

第一节 白细胞分化抗原 11

第二节 免疫原 12

一、抗原 12

二、MHC分子 15

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 21

第三节 抗原受体 21

一、B细胞抗原受体 22

二、T细胞抗原受体 22

第四节 黏附分子 25

一、黏附分子的分类 25

二、黏附分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26

第五节 模式识别受体 27

一、PRR的分类 27

二、几类重要的PRR 28

三、PRR的识别特点 29

第三章 免疫器官与免疫细胞 30

第一节 免疫器官 30

一、中枢免疫器官 31

二、外周免疫器官 33

第二节 免疫细胞 35

一、抗原特异性细胞 35

二、抗原提呈细胞 38

三、其他免疫细胞 39

第四章 免疫效应分子 42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 42

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42

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与类别转换 44

三、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45

四、五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特性 46

五、人工抗体 46

第二节 补体系统 48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48

二、补体系统的命名 49

三、补体的激活与调控 49

四、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51

第三节 细胞因子 51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 52

二、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 55

第五章 免疫应答 57

第一节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58

一、抗原的提呈与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58

二、T细胞的活化 59

三、T细胞介导的免疫效应 60

第二节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62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62

二、再次免疫应答 64

附: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64

第三节 免疫耐受 65

一、诱导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65

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66

三、免疫耐受的诱导与终止 67

第六章 免疫应答的调节 69

第一节 免疫应答反应类型的调节 69

一、抗原对免疫应答反应类型的调节 69

二、细胞因子与感染对免疫应答反应类型的调节 69

第二节 免疫应答反应强度的调节 70

一、免疫细胞对免疫应答反应强度的调节 70

二、免疫分子对免疫应答反应强度的调节 72

第三节 整体水平的调节 73

一、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应答的调节 73

二、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74

第七章 免疫病理 75

第一节 超敏反应 75

一、Ⅰ型超敏反应 76

附:类过敏反应 77

二、Ⅱ型超敏反应 78

三、Ⅲ型超敏反应 79

四、Ⅳ型超敏反应 81

第二节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病 82

一、概述 82

二、常见自身免疫病举例 85

第三节 免疫缺陷病 86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86

二、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87

第四节 免疫增殖 88

一、概述 88

二、常见免疫增殖性疾病举例 89

第八章 免疫学实验技术及其应用 90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90

一、抗原抗体反应特点及影响因素 90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91

第二节 免疫细胞及其功能有关测定 95

一、免疫细胞的鉴定与分离 95

二、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95

三、吞噬细胞功能测定 97

四、细胞因子的检测 97

五、补体及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测定 98

第三节 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 98

一、免疫学诊断 98

二、免疫学监测 99

第九章 免疫治疗学 100

第一节 主动免疫疗法 100

一、疫苗 100

二、主动免疫疗法的应用 102

第二节 被动免疫与过继免疫疗法 103

一、抗体治疗 103

二、细胞因子治疗 105

三、细胞、器官治疗 106

第三节 免疫调节疗法与抗炎治疗 106

一、免疫调节疗法 106

二、抗炎治疗 108

第十章 医学病原生物学导论 111

第一节 医学病原生物学绪论 111

一、医学病原生物与人类健康 111

二、医学病原生物学的范畴 112

三、病原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113

四、病原生物学发展概况 114

第二节 病原生物的生态学基础 116

一、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流动 116

二、生物的种间关系 116

三、人体的微生物环境 118

第三节 病原生物的代谢与繁殖 121

一、病原生物的代谢 121

二、病原生物的生长繁殖周期 122

三、病原生物的人工培养 123

第四节 病原生物的遗传学基础 125

一、病原生物的遗传物质 125

二、遗传与变异的基本机制与效应 127

三、病原生物变异的医学意义 131

第五节 病原生物的控制 132

一、物理方法 132

二、化学方法 135

第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概述 138

第一节 病原生物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38

一、病原生物造成的感染 138

附:医院获得性感染 139

二、病原生物致病基本机制 140

三、宿主的免疫作用 141

四、病原生物的免疫逃避 143

第二节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144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144

二、常用病原学检查方法 144

第三节 感染性疾病的流行与防治 146

一、感染性疾病流行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46

二、感染性疾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防治措施 147

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原则 147

附:病原生物的耐药机制及控制原则 148

第十二章 医学病毒学总论 149

第一节 病毒的生物学性状 150

一、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150

二、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 150

三、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152

四、病毒的增殖 152

第二节 病毒感染与抗病毒感染免疫 154

一、病毒的感染 155

二、抗病毒感染的免疫 157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159

一、病毒感染的检查 159

二、病毒感染的预防 161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161

第十三章 医学病毒各论 163

第一节 呼吸道感染病毒 163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163

二、麻疹病毒 165

三、其他呼吸道感染病毒 167

第二节 肠道病毒 168

一、脊髓灰质炎病毒 168

二、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 170

第三节 急性胃肠炎病毒 170

一、轮状病毒 171

二、其他胃肠炎病毒 171

第四节 肝炎病毒 172

一、甲型肝炎病毒 172

二、乙型肝炎病毒 173

三、丙型肝炎病毒 175

四、戊型肝炎病毒 176

五、其他肝炎病毒 177

第五节 黄病毒和出血热病毒 177

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177

二、其他黄病毒 179

三、汉坦病毒 179

四、其他出血热病毒 180

第六节 疱疹病毒 181

一、单纯疱疹病毒 181

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183

三、其他人疱疹病毒 184

第七节 逆转录病毒 185

一、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85

二、人类嗜T细胞病毒 188

第八节 其他病毒 189

一、狂犬病病毒 189

二、人乳头瘤病毒 190

附:朊粒 191

第十四章 医学细菌学总论 193

第一节 细菌的生物学性状 194

一、细菌的基本特征与形态 194

二、细菌的结构 195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与抗细菌感染免疫 201

一、细菌的致病性 201

二、抗细菌感染免疫 205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205

一、细菌感染的检查 205

二、细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207

第十五章 医学细菌学各论 208

第一节 病原性球菌 208

一、葡萄球菌属 208

二、链球菌属 211

三、奈瑟菌属 214

第二节 肠杆菌科 217

一、沙门菌属 219

二、志贺菌属 222

三、埃希菌属 224

四、其他肠道杆菌 226

第三节 弧菌 226

一、霍乱弧菌 227

二、其他致病性弧菌 229

第四节 螺杆菌和弯曲菌 229

一、螺杆菌属 229

二、弯曲菌属 230

第五节 厌氧性细菌 231

一、厌氧芽胞梭菌属 231

二、无芽胞厌氧菌 235

第六节 分枝杆菌 237

一、结核分枝杆菌 237

二、麻风分枝杆菌 240

第七节 其他医学重要细菌 241

一、棒状杆菌属 241

二、其他医学常见病原菌 243

第十六章 其他原核细胞微生物 245

第一节 支原体 245

第二节 衣原体 246

第三节 立克次体 248

第四节 螺旋体 250

一、钩端螺旋体 250

二、梅毒螺旋体 251

三、其他致病性螺旋体 252

第五节 放线菌 253

第十七章 医学真菌学 254

第一节 真菌概述 254

一、生物学性状 255

二、真菌致病性与抗真菌感染免疫 256

三、真菌感染的检查与防治原则 257

第二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 258

一、皮肤感染真菌 258

二、皮下感染真菌 259

三、深部感染真菌 260

四、机会致病性真菌 261

五、产毒真菌 262

第十八章 医学原虫学 264

第一节 医学原虫概述 264

一、原虫生物学概况 264

二、原虫感染的检查 266

第二节 腔道原虫 268

一、溶组织内阿米巴 268

附:其他消化道阿米巴 271

二、阴道毛滴虫 272

三、其他消化道原虫 273

第三节 血液和组织原虫 275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275

二、疟原虫 277

三、刚地弓形虫 283

四、其他组织原虫 286

第十九章 医学蠕虫学 287

第一节 医学蠕虫概述 287

一、吸虫 288

二、绦虫 288

三、线虫 289

第二节 消化道吸虫 290

一、华支睾吸虫 290

二、布氏姜片吸虫 292

三、其他消化道吸虫 293

第三节 血液和组织吸虫 295

一、日本血吸虫 295

附:尾蚴性皮炎 298

二、卫氏并殖吸虫 299

三、斯氏狸殖吸虫 301

第四节 消化道绦虫 302

一、链状带绦虫 302

二、肥胖带绦虫 305

三、其他消化道绦虫 306

第五节 组织绦虫 307

一、细粒棘球绦虫 307

二、其他组织绦虫 309

第六节 消化道线虫 310

一、似蚓蛔线虫 310

二、钩虫 312

三、毛首鞭形线虫 315

四、蠕形住肠线虫 316

五、其他消化道线虫(含棘头虫) 318

第七节 血液和组织线虫 318

一、丝虫 318

二、旋毛形线虫 322

三、其他组织线虫 324

第二十章 医学节肢动物学 326

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 326

一、生物学概况 326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327

三、医学节肢动物的防制 327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重要种类 328

一、医学昆虫 328

二、医学蜱螨类 333

附录一 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主要人CD分子的简要特征 336

附录二 人体各部位常见感染病症与病原 343

附录三 本书中一些常见(仅限于多章节较频繁出现的)缩写词的英汉对照 34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