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陆召军,庄勋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4111014
- 页数:288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1
第二节 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3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研究特点 6
第四节 流行病学的应用 7
第五节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10
第六节 流行病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3
第七节 医学生学习流行病学的意义 14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16
第一节 疾病频率的测量指标 16
一、计量单位 16
二、常用测量指标 17
第二节 疾病的流行强度 20
一、散发 20
二、暴发 21
三、流行 21
四、大流行 21
第三节 疾病分布的描述 21
一、人群分布 21
二、地区分布 24
三、时间分布 26
四、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 27
第三章 病因与病因推论 29
第一节 病因 29
一、病因概念 29
二、疾病发生的多因性 30
三、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 31
四、病原、宿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32
第二节 病因推论 33
一、假设的建立 33
二、病因与疾病的联系 34
三、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 35
四、判断因果联系标准应用实例 37
第四章 现况研究 39
第一节 概述 39
第二节 现况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39
一、目的 39
二、现况研究的种类 40
三、调查对象与数量 42
四、调查表的编制和资料收集方法 43
五、实施调查 46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分析和结果解释 46
一、资料整理 46
二、资料分析 46
第四节 现况研究的优缺点 47
第五节 偏倚与控制 47
一、偏倚的概念及方向 48
二、偏倚的种类与控制 48
第六节 实例 51
第五章 队列研究 54
第一节 概述 54
一、队列研究的概念 54
二、队列研究的特点 55
三、队列研究的用途 55
四、队列研究的种类 55
五、实例 吸烟与肺癌的研究—Doll和Hill 56
第二节 队列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57
一、明确研究目的和检验假设 57
二、确定研究因素 57
三、选择研究对象 57
四、样本含量估计 59
五、资料的来源与收集 59
六、偏倚及其控制 60
第三节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 61
一、率的计算 61
二、暴露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 61
第四节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63
一、优点 63
二、缺点 63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64
第一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64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64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65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用途 65
第二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66
一、研究步骤 66
二、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67
三、样本含量的估计 69
四、资料的来源与收集 70
第三节 资料的整理与结果分析 71
一、均衡性检验 71
二、成组比较法资料分析(包括匹配和非匹配资料) 71
三、病例对照研究分级资料分析 73
四、病例对照研究1∶1配对资料分析 74
五、混杂因素作用的估计与分层分析 75
第四节 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 77
一、选择偏倚及其控制 77
二、信息偏倚及其控制 78
三、混杂偏倚及其控制 79
第五节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79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79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 79
第七章 社区干预实验 81
第一节 社区干预实验概述 81
一、社区干预实验的定义 81
二、社区干预实验的发展简史 81
三、社区干预实验的特点 82
第二节 社区干预实验的策略与措施 83
一、策略 84
二、实验措施 84
第三节 社区干预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84
一、拟定干预实验计划 84
二、确定干预实验的目标和目标人群 85
三、确定干预实验现场(社区)及实验人群 85
四、样本含量的估计 86
第四节 社区干预实验的资料收集与分析 87
一、跟踪监测 87
二、横断面调查 87
三、分析和评价 87
第五节 社区干预实验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 88
一、主要优点 88
二、主要缺点 89
三、应注意的问题 89
第六节 社区干预实验研究实例 89
第八章 临床试验 94
第一节 概述 95
第二节 临床试验的设计与实施 95
一、临床试验的三个基本要素 95
二、临床试验的三项原则 96
三、临床试验常用的设计方法 98
四、确定受试对象人数 101
第三节 临床试验效应的评价 101
一、评价原则 102
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102
三、主要评价指标 103
四、医德问题 103
第四节 随机对照试验实例 103
一、目的 104
二、受试对象 104
三、药品和用药方案 104
四、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04
五、细菌学检查及药敏测定 104
六、结果 104
七、结论 107
第九章 诊断试验与筛检 108
第一节 诊断试验与评价 108
一、概述 108
二、诊断试验指标 108
三、诊断试验的评价 109
第二节 诊断试验策略 113
一、截断值的确定 113
二、联合试验 115
三、提高诊断试验效率的策略 116
四、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选择诊断试验策略 117
第三节 疾病筛检 117
一、筛检原则 117
二、筛检目的 118
三、筛检种类 118
四、筛检试验的评价 119
五、筛检效果评价 119
六、筛检规划评价的偏倚 119
第十章 传染病流行病学 121
第一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122
一、传染病发生与传播的基本条件 122
二、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 122
三、疫源地及流行过程 128
四、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28
第二节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129
一、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策略 129
二、传染病的预防 130
三、传染病的控制 131
第三节 免疫预防 135
一、计划免疫 135
二、扩大免疫规划 137
三、预防接种 137
四、计划免疫监测与评价 140
第十一章 疾病预防和监测 141
第一节 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和措施 141
一、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原则和思想 141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142
第二节 疾病监测 144
一、疾病监测的定义 144
二、疾病监测的历史和发展 145
三、疾病监测的目的 145
四、疾病监测的内容 146
五、疾病监测的种类 146
六、监测技术 147
七、疾病监测系统 148
八、疾病监测系统评估 149
第十二章 医院感染 150
第一节 医院感染的概述 150
一、医院感染定义 150
二、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151
三、医院感染的分类 152
第二节 医院感染中常见病原体的种类及其特性 152
一、医院感染常见病原体种类 152
二、医院感染中常见的细菌 152
三、医院感染中常见的其他病原体 153
四、医院感染病原体特性 153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流行过程 153
一、流行过程的三环节 153
二、流行类型 155
三、流行过程特征 156
第四节 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原因 157
一、由交叉感染引起的医院感染 157
二、侵入性诊治手段增多引发的医院感染 157
三、使用可抑制免疫的治疗方法引发医院感染 157
四、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抗菌化学药物 157
五、条件致病菌感染 158
六、易感病人增加 158
七、医院管理不当 158
第五节 医院感染的监测 159
一、医院感染监测的任务 159
二、医院感染监测的常用指标 159
第六节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60
一、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组织管理机构 160
二、平时的常规工作 160
三、医院感染发生时的措施 161
第十三章 心脑血管疾病流行病学 162
第一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63
一、地区分布 163
二、时间分布 164
三、人群分布 166
第二节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168
一、高血压 168
二、高脂血症 169
三、吸烟与饮酒 170
四、超重与肥胖 171
五、不合理膳食 172
六、体力活动不足 172
七、经济状况 172
八、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 173
九、遗传 173
第三节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174
一、一级预防 174
二、二级预防 175
三、三级预防 175
第十四章 恶性肿瘤流行病学 176
第一节 恶性肿瘤的流行特征 177
一、时间分布 177
二、空间分布 179
三、人群分布 180
第二节 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82
一、环境因素 182
二、机体因素 185
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185
第三节 恶性肿瘤的预防 186
一、一级预防 186
二、二级预防 187
三、三级预防 187
第十五章 性传播疾病流行病学 188
第一节 概述 188
一、主要性传播疾病的种类及其病原体 188
二、流行概况 189
第二节 流行特征 190
一、流行强度和流行趋势 190
二、地区分布特点 191
三、人群分布特征 191
四、流行模式 192
五、多重感染 192
六、生殖器外感染 192
七、艾滋病流行特征 192
第三节 传染源 193
一、妓女 194
二、性乱者 194
三、吸毒者 194
四、同性恋/双性恋者 194
五、供血者 194
第四节 传播途径 195
一、性接触传播 195
二、血源性传播 195
三、母婴传播 195
四、非性行为的直接接触传播 195
五、其他传播途径 196
六、人群易感性 196
第五节 流行因素 196
一、生物学因素 196
二、社会因素 196
三、心理学因素 197
第六节 预防策略与措施 197
一、策略 197
二、措施 198
第十六章 分子流行病学概述 200
第一节 分子流行病学概述 200
一、分子流行病学定义 200
二、分子流行病学的特点 200
三、分子流行病学现状 201
第二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内容 201
一、生物标志 201
二、暴露测量 202
三、效应测量 204
四、易感性测量 204
五、疾病防治效果评价 205
第三节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06
一、测量指标与标本采集 206
二、现场调查研究方法 207
三、实验室检测技术 207
四、研究设计与资料分析 208
第四节 分子流行病学应用前景 210
一、传染病预防控制 210
二、慢性非传染病预防控制 210
三、健康状态研究 211
第十七章 遗传流行病学 212
第一节 遗传流行病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12
第二节 疾病病因中遗传与环境的相对意义 213
第三节 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14
一、家系调查和系谱分析 214
二、双生子分析 215
三、半同胞及养子分析 216
四、Hardy-Weinberg平衡 216
五、遗传度及其估计 217
第四节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 220
一、检出致病基因携带者 220
二、婚姻、生育中的遗传预防 220
三、遗传咨询 221
四、监测 222
第十八章 伤害流行病学 223
第一节 伤害的概念及分类 223
一、伤害的概念 223
二、伤害的分类 224
第二节 伤害发生的基本条件及分布特征 226
一、伤害发生的基本条件 226
二、伤害的分布特征 227
三、伤害的测量指标 228
第三节 伤害的预防与控制 230
一、三级预防 230
二、Haddon伤害预防的十大策略及Haddon模型 231
三、伤害预防的四项干预措施(四“E”干预) 232
第十九章 循证医学 233
第一节 概述 233
一、循证医学的定义 233
二、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234
三、循证医学实践的基础 234
第二节 循证医学实践的步骤和方法 235
一、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 235
二、检索和收集有关的医学文献 235
三、严格评价相关证据 235
四、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235
第三节 Meta分析 236
一、Meta分析的定义 236
二、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 236
三、Meta分析常用统计模型和统计方法 237
四、偏倚的种类和控制 241
附录一 流行病学实习指导 242
实习一 疾病频率指标的测量 242
实习二 现况研究 245
实习三 病例对照研究 248
实习四 队列研究 251
实习五 诊断试验的评价 253
实习六 临床试验设计及评价 254
实习七 医学文献评价 256
实习八 预防接种效果评价 260
实习九 暴发调查 264
实习十 血清流行病学应用 269
实习十一 分子流行病学应用 273
实习十二 消毒及效果评价 278
附录二 流行病学专业常用词汇汉英对照 283
主要参考文献 288
- 《流行手风琴曲集》仲凯编著 2019
- 《小荧星艺术学校通用教程 流行舞初级教程》沈莹 2019
- 《流行音乐产业的符号学研究》刘小波著 2019
- 《牙髓病学 生物学与临床视角》(意)多米尼科·里库奇,(巴西)小约瑟·斯奎拉编;陈刚,殷欣,苏阳责编;刘贺,汪林译 2020
- 《中国流行音乐的历史演变与多元化风格探析》刘迪责编;赵亮 2020
- 《超易演奏 二胡流行金曲合集》孙亚男 2018
-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及演唱风格研究》袁文著 2019
- 《纸短琴长 吉他流行弹唱曲谱集》陈飞 2020
- 《流行微时光 当钢琴遇见动漫》陈思桦 2019
- 《传染病学》梁惠萍,唐忠梅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