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宗教通史  修订版  下
中国宗教通史  修订版  下

中国宗教通史 修订版 下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牟钟鉴,张践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0465560
  • 页数:95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宗教,包括原始宗教和崇拜,传统宗法性宗教、道教、民间宗教,由国外传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论述了各种宗教的起源、发展或传入、传播的过程,各种宗教的教义、教派仪式仪轨等;各种宗教之间、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交锋、融会。
《中国宗教通史 修订版 下》目录

第六章辽、宋、金、西夏时期的宗教 441

第一节概述 441

第二节辽朝宗教 442

一民族传统信仰及其汉化倾向 442

(一)木叶山崇拜与天地崇拜相结合 443

(二)祭祖与丧葬仪式 444

(三)祭孔与倡导儒学 444

二佛教的流行及其社会影响 445

(一)辽朝统治者与佛教 445

(二)辽朝佛教的流派、人物及其著述 447

(三)佛教与辽朝社会文化 449

第三节宋朝宗教 450

一国家宗教祀典的修订 450

(一)祭天地 451

(二)社稷、岳渎、九宫神、文宣武成及诸祠 453

(三)宗庙与凶服 454

(四)地方祭祀 455

二禅、教并重与儒、佛合流 456

(一)宋王朝的佛教政策与佛教的发展 456

(二)宋代的译经和刻藏 458

(三)宋代禅宗的新发展 459

(四)天台宗的师承及其“山家”、“山外”之争 466

(五)宋代其他诸宗 468

(六)契高、智圆融会儒释的理论 471

(七)佛教与宋代文明 474

三道教的兴旺 476

(一)统治者对道教的提倡 477

(二)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 480

(三)符箓派道教的衍化 482

(四)宋朝道教对理学的影响 483

四摩尼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与袄教的状况 484

(一)摩尼教 484

(二)伊斯兰教 486

(三)犹太教 487

(四)袄教 488

第四节金朝宗教 488

一女真宗教旧俗和国家宗教礼制的建立 488

(一)萨满教 489

(二)接受中原宗教礼制 489

(三)宗教旧俗的保存 491

二佛教的继续流行 492

(一)金代有限度扶持佛教的政策 492

(二)金代佛教诸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493

(三)佛教与金代文化事业 495

三河北新道教教派的出现和发展 496

(一)全真道 496

(二)太一教 502

(三)大道教(后称真大道教) 503

第五节西夏宗教 506

一西夏统治者与佛教 506

二西夏的赎经、译经与印经 509

三西夏的僧人、流派和僧官制度 511

四佛教与西夏社会文化 514

第六节西藏佛教的再弘传及宗派的形成 516

一后弘期佛教著名人物及其贡献 516

二藏传佛教诸派及其理论 519

(一)宁玛派 519

(二)噶当派 520

(三)萨迎派 521

(四)噶举派 522

(五)其他小流派 522

第七章元朝的宗教 525

第一节概述 525

第二节官方宗教礼仪的建设与特点 526

一郊天 526

二宗庙 526

三太社、太稷 527

四宣圣 527

五岳、镇、海、渎 528

六蒙古旧俗 528

第三节汉、藏佛教的发展与帝师制度 529

一元朝帝王的崇佛政策 529

二汉地佛教的发展及其管理制度 530

三汉地佛门诸宗的流传 532

四藏传佛教的发展与帝师制度 535

五佛教与元代社会文化 539

第四节云南上座部佛教的传入与发展 540

一上座部佛教的传入 540

二理论与经典 541

三教派、僧阶与寺院制度 543

四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族社会 545

第五节全真道的繁荣与江南道教的流行 547

一邱处机与全真道的隆盛 547

二江南正一道的繁荣景象 552

三江南流行的净明道 553

第六节也里可温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的振兴 556

一也里可温教——基督教的再次传入 556

二伊斯兰教的好时光 558

三犹太教有所发展 562

第七节白莲教的崛起与元末社会变革 562

一白莲教的产生与发展 563

二元末白莲教起义 563

第八章明朝的宗教 565

第一节概述 565

第二节国家宗教祀典的后期发展与完备 566

一郊祀 567

二社稷、日月、先农、先蚕、高禖 568

三神祇坛和天上、地下诸神 569

四历代帝王、圣贤、功臣之祀 570

五宗庙 571

六丧礼与丧服 572

第三节汉地佛教的延续与藏传佛教的改革 573

一明代统治者的佛教政策与管理制度 574

二宗喀巴的宗教改革与明王朝的奖掖政策 577

三禅宗两大派系及其代表人物 580

(一)“国初第一宗师”——梵琦 580

(二)临济名僧德宝、圆悟和法藏 581

(三)曹洞名僧慧经、元来与元贤 586

四明代其他诸宗 590

(一)净土宗 590

(二)天台宗 591

(三)华严宗 591

(四)唯识宗 592

(五)律宗 593

五明末佛教四大家 593

(一)云栖袾宏 593

(二)紫柏真可 595

(三)憨山德清 597

(四)蕅益智旭 599

六佛教在社会文化中的辐射与延伸 601

(一)禅宗与王阳明心学 601

(二)佛教与文学 603

第四节道教的世俗化与符箓派的荣盛 605

一明王室与道教 606

二道教教派与思想 609

三道教与社会生活、文学艺术 613

四《正统道藏》与《万历续道藏》 615

第五节基督教的再传入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 616

一传教士想方设法进入中国 616

二利玛窦的天主教儒学化策略 619

三南京教案——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第一次冲突 621

四“三柱石”护教之功与明末教会复兴 623

五基督教与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 625

第六节伊斯兰教的新发展和儒化倾向 630

一明王朝与伊斯兰教 630

二经堂教育的兴起 634

三汉文译著的出现 636

四穆斯林与明朝文化 638

第七节民间宗教的活跃与发展 641

一明代民间宗教概况与白莲教的演变 641

二罗教及其衍支东西大乘教与老官斋教 644

三黄天教和弘阳教 648

四三一教及其特点 651

五明代民间宗教的共性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653

第九章清朝前期的宗教 657

第一节概述 657

第二节国家宗教祭祀与民间祖先崇拜 658

一坛制、祭设与仪注 659

二尊孔与祭孔 661

三满族宗教旧俗的保存和演化 663

四贵族与平民之祭祖与丧礼 665

第三节佛教的发展与转衰 668

一清廷对佛教的推崇与管理 668

二禅宗的派系流衍 672

三汉地其他各宗 673

(一)律宗 673

(二)净土宗 674

(三)华严宗 674

(四)天台宗 675

(五)唯识宗 675

四藏传佛教的发展及清廷的管理 675

第四节道教的延续与道教文化的扩散 679

一正一道的衰落 679

二全真道的中兴 680

三《道藏辑要》和新道书 683

四道教文化在民间的扩散 684

第五节民间宗教在镇压中继续勃兴 687

一发展概况与清廷的禁灭政策 687

二八卦教的兴衰(含清水教、天理教) 689

三其他教派的活动 694

四民间宗教的社会文化意义 698

第六节伊斯兰教的演进与苦难 699

一清廷对伊斯兰教的政策 700

二伊斯兰教中国教派和门宦的形成 702

三伊斯兰教汉文译著的活跃 705

四伊斯兰教与回民起义 708

第七节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冲突及清廷的禁教 710

一清初传教事业顺利发展 710

二教会内部“礼仪之争”与康熙政策的转变 712

三雍、乾、嘉三朝的禁教与教案 715

四东正教及基督新教的传入 717

第十章清朝后期的宗教 721

第一节概述 721

第二节宗法性传统宗教的晚景 722

一国家宗教祀典的若干变动 722

二祭孔的升格和孔府的祭祀 723

三民间祭天祭祖及其他宗教风俗 725

四宗法性传统宗教的终结 727

第三节佛教僧团的衰落与佛学研究的勃兴 728

一清后期佛教流衍大势 728

二佛教宗派的苟延 730

三居士成为佛学的主流 732

四世俗学者的佛学研究 734

五动荡社会中的藏传佛教 737

第四节道教的衰微和延续 739

一道光以后正一道天师状况 739

二晚清之全真道 740

三道教文化继续向社会扩散 744

第五节伊斯兰教的厄运和搏进 748

第十一章民国时期的宗教 778

第一节概述 778

第二节佛教的“复兴”与改良运动 780

一开始向现代宗教形态过渡的佛教 780

(一)佛教组织的现代化努力 780

(二)佛教活动的现代化努力 782

(三)抗日战争后佛教再趋衰微 785

一穆斯林起义与清廷的高压政策 748

二伊斯兰教教派和门宦的流变 752

(一)依黑瓦尼(又译为“伊赫瓦尼”)的创建和发展 752

(二)西道堂的创建 753

(三)若干重要门宦的后期传承 754

三伊斯兰经学与汉文译著的成就 755

(一)汉译《古兰经》 755

(二)汉阿文并重的译著活动 756

第六节近代社会矛盾漩涡中的基督教 758

一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的作用 758

二基督教各派在华传布状况 759

三基督教与太平天国 761

四风起云涌的教案浪潮与义和团运动 764

五另一个侧面的评说 767

第七节民间宗教与秘密会社 769

一八卦教的后期演变及其与农民运动的关系 769

二天地会、哥老会与太平军、辛亥革命 770

三义和团运动与民间宗教信仰 773

四真空教、斋教与一贯道 775

(一)真空教 775

(二)斋教 776

(三)一贯道 776

二敦煌藏经洞的发现与敦煌学的兴起 785

三佛教大师的活动与思想 787

(一)敬安 787

(二)月霞 788

(三)谛闲 789

(四)省元与印光 789

(五)太虚 790

(六)圆瑛 793

(七)弘一 794

四著名学者卓有成效的佛学研究 796

(一)欧阳渐 796

(二)韩清净 798

(三)梁启超 798

(四)杨度 799

(五)熊十力 801

(六)汤用彤 802

(七)陈垣 802

(八)吕澂 803

五藏传佛教在诸多矛盾中艰难发展 803

第三节道教的衰微与复苏 807

一政治时运影响道教命运 807

二道教学者重建道教理论的努力 810

(一)陈撄宁 810

(二)易心莹 816

(三)岳崇岱 817

三近代教外道教学术研究的兴起 819

四民国道教与民间文化 820

第四节伊斯兰教的新气象 822

一进入转折和动荡时期的中国穆斯林 822

二穆斯林宗教社会团体的产生与发展 824

三伊斯兰学术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825

四伊斯兰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教育的转变 829

五著名中国穆斯林学者的活动和贡献 830

六民国时期重要地区的伊斯兰教状况 835

(一)西北甘、宁、青、陕的伊斯兰教 835

(二)新疆的伊斯兰教及杨增新的宗教政策 836

(三)北平、上海、云南等地的伊斯兰教 840

第五节民间宗教信仰概貌 842

一宗法性传统宗教的余波与散化 842

二民间秘密宗教的流衍与公开化 845

(一)黄天道 846

(二)在理教 846

(三)先天道 848

(四)真空道 848

(五)皈一道 848

(六)普渡道 850

(七)圣贤道 851

(八)九宫道 851

(九)同善社 852

(十)一贯道 854

(十一)一心天道龙华圣教会 856

(十二)红枪会 857

三民间宗教风俗种种 858

(一)岁时节令中的宗教风俗 859

(二)人生礼仪中的宗教风俗 859

(三)行业诸神 860

(四)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禁忌 861

(五)神庙香火与算命、看相、跳神 862

第六节基督教加速发展及其社会作用 864

一基督教顺利发展的内外条件 864

(一)教会传教策略的改变 864

(二)社会文化氛围的改善 865

二基督教各派的流布 866

(一)基督新教的传教活动及发展状况 866

(二)天主教的中国化努力及其发展状况 869

(三)东正教的兴衰 871

三基督教与民国政治 872

四基督教文化、福利事业的发展及其贡献 877

第十二章中国少数民族宗教简介 881

第一节民族传统宗教 881

一萨满教 882

二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宗教 887

(一)佤族的原始宗教 887

(二)白族的“本主”崇拜 888

(三)彝族毕摩、苏尼的巫术活动 889

(四)纳西族的东巴教与《东巴经》 891

第二节道教与少数民族 892

第三节佛教与少数民族 895

一藏传佛教 895

(一)西藏的寺院与僧侣修习制度 895

(二)佛教与藏族社会 897

(三)藏传佛教与蒙族社会 900

二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少数民族 905

第四节基督教与少数民族 907

第五节伊斯兰教与少数民族 909

第十三章中国宗教史的简要回顾 914

第一节中国宗教史的发展阶段 914

一原始时期 914

二三代时期 915

三秦汉时期 915

四魏晋至宋元时期 916

五明清时期 916

六民国时期 917

第二节中国宗教的历史特点 917

一原生型宗教的连续存在和发展 917

二皇权始终支配教权 918

三多样性和包容性 919

四人文化和世俗化 920

五三重结构的衔接与脱节 922

(一)官方信仰 922

(二)学者信仰 922

(三)民间信仰 923

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有明显差异 923

第三节中国宗教的历史作用 924

一宗教与中国政治 924

二宗教与中国经济 927

三宗教与中国哲学 929

四宗教与中国道德 931

五宗教与中国文学艺术 934

六宗教与中国科学技术 936

七宗教与中国民俗 938

八宗教与内外文化交流 939

主要参考书目 942

修订版后记 95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