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口腔生物化学
口腔生物化学

口腔生物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学东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561422946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外科学下一篇:妇科学
《口腔生物化学》目录

第一章 牙体组织 1

第一节 釉质 1

一、 无机成分 1

二、 有机成分 4

三、 釉质晶体学 14

四、 影响釉质化学组成的因素 19

五、 釉基质蛋白水解酶及其作用 19

第二节 牙本质 21

一、 无机成分 22

二、 有机成分 24

三、 牙本质形成中蛋白质和酶的生物学作用 30

第三节 牙骨质 32

一、 牙骨质活性蛋白的组成 33

二、 牙骨质活性蛋白的作用 34

三、 牙骨质活性蛋白的作用机制 35

第二章 牙周组织 36

第一节 胶原 36

一、 胶原的组成与构型 36

二、 胶原的种类和分布 37

三、 胶原的理化特性 38

四、 胶原类型改变的意义 39

五、 胶原的非结构性功能 39

第二节 牙周组织胶原 40

一、 正常牙周组织的胶原组成 40

二、 牙周病过程中牙龈胶原的改变 41

三、 胶原与新附着 42

一、 蛋白多糖的结构和分布 43

第三节 牙周组织蛋白多糖 43

二、 蛋白多糖的相互作用与功能 45

三、 不同牙周组织中的蛋白多糖 46

四、 蛋白多糖的隆解与牙周病变过程中蛋白多糖的变化 47

第四节 牙周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 48

一、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种类和生化特性 48

二、 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的调节 51

三、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牙周病中的作用 52

第五节 骨细胞代谢调节与骨吸收 55

一、 骨组织的动态变化 55

二、 骨吸收过程细胞控制的生化机制 56

三、 白细胞介素-1与骨代谢 57

四、 前列腺素与骨代谢 59

一、 碱性磷酸酶 60

第六节 矿化相关蛋白与牙周组织的关系 60

二、 I型胶原 61

三、 骨钙素 61

四、 骨粘边素 61

五、 骨桥素 62

六、 骨涎蛋白 62

第三章 口腔黏腊组织 63

第一节 口腔黏腊组织的结构特征 63

一、 上皮层 63

二、 上皮下层 64

三、 基底膜 64

第二节 口腔黏膜组织的能源物质代谢 64

一、 糖代谢 65

二、 脂类代谢 67

三、 蛋白质代谢 67

第三节 口腔黏膜皮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组织更新 70

一、 上皮细胞分裂部位 71

二、 上皮细胞循环周期 71

三、 上皮更新时间 72

四、 上皮细胞周期过程中的生物化学 72

五、 上皮细胞周期的调控 72

六、 上皮细胞周期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 73

第四节 基底腊 73

一、 基底膜的组织结构特征 73

二、 基底膜的生物化学特征 74

三、 基底膜的生物学功能 75

四、 基底膜异常与口腔黏膜疾病 75

二、 弹力纤维 76

一、 胶原纤维 76

第五节 口腔黏膜结缔组织 76

三、 结缔组织基质 77

第四章 牙齿表面沉积物 81

第一节 牙菌斑 81

一、 牙菌斑的形成和生物化学特性 81

二、 牙菌斑内微生物的物质代谢活动 93

三、 牙菌斑内的矿物转换 123

第二节 牙石 126

一、 牙石的化学组成 126

二、 牙石的分类和结构 127

三、 牙石的形成 128

四、 牙石矿化的机制 129

五、 牙石的危害性 131

第一节 唾液的化学组成 132

第五章 唾液 132

一、 无机成分 133

二、 有机成分 136

第二节 唾液的化学作用 155

一、 消化和味觉作用 156

二、 清洁作用 156

三、 缓冲作用 156

四、 保护作用 157

第三节 唾液在维护口腔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157

一、 唾液对口腔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157

二、 唾啐对细菌在口腔中黏附和定居的影响 159

第四节 唾液糖类清除率 162

一、 唾液糖类清除率的体外实验 163

二、 唾液糖类清除率的体内试验 164

一、 不同腺体 165

三、 口腔不同部位糖类清除速度差异 165

第五节 影响唾啐组成的因素 165

二、 唾液流率 166

三、 年龄因素 167

四、 刺激物的性质 167

五、 刺激持续的时间 168

六、 血浆成的影响 168

七、 唾液采集的时间和方法 169

第六节 唾液与口腔常见疾病 170

一、 唾液口腔疾病发生的关系 170

二、 唾啐生化指标测定的诊断学意义 173

第六章 龈沟液 175

第一节 龈沟液的形成和定量 175

三、 有机成分 177

二、 电解质 177

第二节 龈沟液的化学组成 177

一、 细胞成分 177

第三节 龈沟液中的特殊组分及其意义 178

一、 胶原酶及其相关分子 178

二、 组织蛋白酶样活性酶和中性蛋白酶 179

三、 碱性磷酸酶 179

四、 β葡萄糖苷酸酶和芳基硫酸酯酶 179

五、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79

六、 乳酸脱氢酶 180

七、 溶酶体酶 180

八、 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 180

九、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181

十、 抗体 181

十一、 结缔组织分解产物 181

一、 龈沟液的抗菌防御功能 182

十二、 龈沟液中的菌斑成分 182

第四节 龈沟液的功能 182

二、 龈沟液在牙周病变活动性判断中的特殊地位 183

第七章 钙磷代谢与生物矿化 184

第一节 钙磷代谢 184

一、 钙磷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184

二、 血钙与血磷 185

三、 钙、磷的生理功能 187

四、 钙磷代谢的调节 187

第二节 生物矿化 188

一、 生物矿物化的概念及种类 188

二、 生物矿化与钙磷代谢的关系 188

三、 牙本质与釉质的生物矿化 192

二、 氟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194

一、 氟的理化特性 194

第八章 氟与氟化物代谢 194

第一节 人体氟代谢 194

三、 氟与机体系统疾病 196

第二节 口腔氟储库 197

一、 唾液氟 197

二、 菌斑氟 197

三、 牙体硬组织氟 198

四、 口腔软组织氟 199

第三节 氟的防龋机制 199

一、 全身用氟 199

二、 局部用氟 200

三、 影响菌斑氟作用的因素 205

二、 氟对釉质发育的影响 206

一、 釉质发育的基本过程和特征 206

第四节 氟与釉质发育 206

第九章 口腔微量元素 211

第一节 人体组织中的微量元素 211

一、 微量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211

二、 微量元素的来源 214

三、 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 216

四、 微量元素的吸收和排泄 218

五、 微量元素的主要生物学作用 218

第二节 口腔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 218

一、 牙齿硬组织 219

二、 唾液 220

三、 牙菌斑 220

二、 锶 221

一、 氟 221

第三节 口腔常见微量元素及其作用 221

三、 锌 222

四、 钼 223

五、 硒 224

六、 其他微量元素 224

第十章 羟磷灰石 228

第一节 羟磷灰石的基本概况 228

一、 羟磷灰石在人体的分布 228

二、 羟磷灰石的人工合成 229

第二节 羟磷灰石的理化性质 230

一、 羟磷灰石的机械性质 230

二、 羟磷灰石的物理性质 230

三、 羟磷灰石的化学性质 231

二、 羟磷灰石与血液的反应 232

第三节 羟磷灰石的生物化学性质 232

一、 羟磷灰石与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糖的反应 232

三、 羟磷灰石与唾液成分的反应 233

四、 羟磷灰石与涎石及牙体组织的再矿化 233

五、 羟磷灰石与涎石及牙结石的形成 233

六、 羟磷灰石对钙磷代谢及硬组织的矿化 234

第四节 羟磷灰石与组织细胞的反应 235

一、 羟磷灰石与培养细胞的反应 235

二、 羟磷灰石与骨组织的反应 235

三、 羟磷灰石与皮肤和肌肉组织的反应 236

四、 羟磷灰石与牙髓组织的反应 236

五、 羟磷灰石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236

第五节 羟磷灰石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236

一、 骨组织替代材料 236

二、 牙种植体和牙种值体的表面涂层 237

三、 其他牙科材料 238

第十一章 口腔生物化学常用分析技术 240

第一节 生化实验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240

一、 血液 240

二、 唾液 241

三、 牙菌斑 241

四、 龈沟液 241

五、 组织样品 242

第二节 无机成分的分析 242

一、 钙测定 243

二、 磷测定 244

三、 氟化物测定 245

第三节 牙菌斑pH值的测定 247

二、 离体测定 248

一、 活体测定 248

第四节 细菌有机酸的分析 249

一、 气相色谱法 249

二、 离子色谱法 251

第五节 细菌细胞外多糖的测定 253

第六节 内霉素的测定 255

一、 家兔热源实验法 255

二、 鲎实验法 255

第七节 细菌酶活性测定 257

一、 菌斑α-淀粉酶 257

二、 蔗糖酶 258

三、 葡萄糖基转移酶 260

四、 唾液酸酶 261

五、 过氧化物酶 262

六、 乳酸脱氢酶 26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