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
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

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孔润年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4914
  • 页数:49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宝鸡文理学院孔润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文化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批准号:11XZX011)的结项成果。经过课题组共同努力,历经四年艰苦调研写作,吸取国家社科规划办专家组匿名初评和复评的意见,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现有成果,并定名为《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全书约48万字(电脑统计),结构为:一个总论和十四章分论。其中总论旨在概述本课题研究背景和全书主要理论观点。分论的第1-4章探讨文化建设的方法论和价值观问题;第5-6章探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继承优良道德传统的问题;第7-11章探讨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伦理问题;第12-14章探讨科技、教育、文艺领域和文化生产、传播、消费环节中的伦理问题,以及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问题。
《文化建设的伦理审视》目录

第一章 文化建设的伦理之维 1

一 “文化”概念的内涵和伦理维度 1

二 文化建设与其他建设的关系 4

(一)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4

(二)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 9

(三)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11

(四)文化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13

三 文化建设需要形神兼备 15

(一)文化之“形”与文化之“神” 16

(二)以马克思文化哲学思想为指导 17

(三)抵制文化的“三俗”之风 20

四 开辟文化伦理学的研究方向 27

(一)文化伦理学研究的背景、问题和意义 27

(二)文化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31

第二章 文化建设的格局架构和价值自觉 35

一 文化建设的格局架构 36

(一)构建“一体多样”“一主多元”的和谐文化格局 36

(二)形成核心、边缘、共享“三层组合”的文化架构 46

(三)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尊重、包容、和谐 52

二 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 58

(一)从价值哲学角度认识文化建设 58

(二)从文化哲学高度认识文化建设 63

(三)文化价值的相对性与普世性 67

(四)文化价值的“义利之辨” 71

第三章 文化建设的价值标准 76

一 政治价值标准 76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双为”方向 78

(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78

(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79

(四)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路径遵循 80

二 科学价值标准 81

(一)尊重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81

(二)用辩证思维处理好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82

(三)尊重规律,坚持文化的继承和创新 83

(四)扩大开放,积极推进中外文化交流 84

(五)以人兴文,营造爱才、聚才和用才之风 85

三 道德价值标准 88

(一)把握以人为本和为人民服务的核心 89

(二)坚持“合乎人道、有益社群、保护生态、尊重信仰”的原则 92

(三)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96

四 审美价值标准 100

(一)坚持人民本位的审美观念 100

(二)提升文化建设的审美价值 101

(三)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103

(四)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 104

第四章 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体系 106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 107

(一)两个方面:“价值存在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 107

(二)三个层次:理想信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品格 108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德性维度 111

三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文化建设的现状 118

四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看文化建设的特性 121

(一)文化的自觉性 121

(二)文化的先进性 123

(三)文化的和谐性 124

(四)文化的凝聚性 126

五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 128

第五章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 133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意义和近代转型 13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133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近代转型 136

(三)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准 140

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定位和“雅俗之辨” 143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边缘化 143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雅俗之辨” 144

三 关于儒学研究与儒教信仰的问题 148

(一)“儒学”与“儒教”的概念 149

(二)儒学是一个整体,可以从不同学科和层面解读 152

四 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和谐共生 155

(一)尊重文化类型及价值信仰多元多样的客观事实 155

(二)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157

(三)文化共生的时代呼唤哲学思维 160

第六章 继承中国优良道德传统的问题 163

一 对“三纲”“五常”的再认识 164

二 “孝”德的发祥、演变和价值 166

(一)“孝”德的起源和发祥地 167

(二)传统孝德的基本内涵 172

(三)孝德的历史演变和现代价值 176

三 传统女性伦理思想的演变 181

(一)《周易》中的女性伦理思想 182

(二)孟子的女性伦理思想 183

(三)《列女传》的女性伦理思想 184

(四)隋唐时期的女性伦理氛围 185

(五)宋明理学的女性伦理思想 187

(六)近代女性伦理观念的演变 188

四 对传统角色伦理的再认识 190

五 经济伦理与儒商人格 194

第七章 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建设 199

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要求 199

二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实践探索 202

三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伦理取向 208

(一)认识公益性文化的伦理属性 208

(二)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 209

(三)培养文化事业和文化市场管理人才 210

四 弘扬伦理精神,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 211

(一)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212

(二)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满足人民群众对网络文化的新期待 212

(三)以阵地建设为依托,打造影响广泛的网络文化平台 213

(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提高网络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14

(五)以人才建设为支撑,培养素质优秀的网络队伍 214

(六)以加大执法为途径,净化网络信息环境 215

五 培养良好职业精神,加强新闻队伍作风建设 217

(一)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 217

(二)开展“走、转、改”,要做到“六个解决好” 219

第八章 对大众文化和文化场馆的审视 221

一 辩证认识大众传媒与大众文艺的关系 221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艺相互催生 221

(二)大众传媒与大众文艺相互依存 223

(三)大众传媒与大众文艺相互促进 225

二 图书馆建设中的伦理问题——以高校馆为例 228

(一)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228

(二)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12345” 232

(三)图书馆工作的伦理意蕴 242

三 文化馆、博物馆建设中的伦理问题 245

(一)文化馆建设中的伦理问题 245

(二)博物馆建设中的伦理问题 247

第九章 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建设 254

一 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内涵和政策取向 255

(一)“文化产业”概念的形成 255

(二)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取向 257

二 明确文化产业的地位、意义和发展思路 259

(一)文化产业的地位 259

(二)文化产业的意义 261

(三)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 264

三 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266

(一)文化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与经济发展相融合 266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273

四 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伦理导向 279

第十章 对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审视 283

一 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伦理审视 283

(一)“旅游”概念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 283

(二)“旅游”与“文化”的关系 285

(三)休闲旅游中的“文化旅游” 286

(四)对旅游业失范现象的伦理审视 290

(五)加强旅游伦理建设,提升旅游行业整体水平 297

二 发展动漫产业的伦理审视 301

(一)中国动漫业的发展现状 301

(二)动漫产业与文化产业 304

(三)动漫产业的伦理问题 305

(四)构建动漫产业的道德规范 309

三 古城重建的伦理审视 311

(一)古城上演重建风 311

(二)争相进行巨资“穿越” 313

(三)“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误识 317

第十一章 文化体制改革的伦理问题 321

一 深入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322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323

(二)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论述 325

二 推动文化创新和建立文化市场新体系 330

(一)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要有新突破 330

(二)深化文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331

(三)文化法制建设要有新突破 334

(四)建立文化产业研发基地和产业集聚示范区 335

(五)依靠高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和业态 336

(六)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337

(七)加快文化领域的结构调整 338

三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春潮涌动 339

(一)大型国有文化单位成功“转制”为新型市场主体 340

(二)政府部门转变职能,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342

(三)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 342

(四)文化体制改革带动了地方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345

第十二章 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350

一 文化生产的特点和规律 350

(一)文化生产的由来 350

(二)文化生产的特点 352

(三)文化生产的规律 354

二 文化传播中的伦理问题 360

(一)影响文化传播的因素 360

(二)文化传播的作用 361

(三)文化传播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362

(四)跨文化传播的历史和学科 363

(五)文化传播中的软实力 366

(六)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 367

(七)新闻出版业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370

三 文化消费中的伦理问题 371

(一)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 371

(二)文化消费的内容和价值实现 377

(三)中国文化消费的问题和原因 382

(四)发展文化消费的对策建议 386

第十三章 教育、科技和文艺中的伦理问题 390

一 教育事业中的伦理问题 390

(一)教育遭遇经济——对教育精神的追问 391

(二)对教育性质的拷问——公益性与产业性 395

(三)公平与效率——教育的价值追求 398

二 科技事业中的伦理问题 401

(一)科技发展的伦理评价 402

(二)科技活动的伦理规范 406

三 文艺事业中的伦理问题 412

(一)文艺与道德的关系 413

(二)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421

(三)民间文艺的审美、保护和创新 425

第十四章 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发展 434

一 文化压抑与人的文化自觉 435

(一)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 435

(二)现代化建设与人文精神 438

(三)伦理建设与社会和谐 442

二 文化纠结与人的文化自信 445

(一)存在于“文化自信”背后的“文化纠结” 445

(二)伴随“文化纠结”的文化虚无、文化盲从和文化创新 448

(三)“文化自信”包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451

(四)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中国化和大众化 453

三 文化建设与人的文化发展 464

(一)文化人的身份自觉与使命担当 464

(二)文化人的使命意识与书院教育 470

(三)文化人的精神追求与职业操守 473

参考资料 480

后记 4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