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核心考点 2019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9
- ISBN:9787567911956
- 页数:535 页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1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
第一节 整体观念 1
第二节 辨证论治 1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2
第一节 精气学说的概念 2
第二节 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2
第三节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3
第一节 阴阳的概念 3
第二节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4
第三节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5
第一节 五行学说的概念 5
第二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5
第三节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6
第五单元 藏象学说 7
第六单元 五脏 7
第一节 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7
第二节 五脏之间的关系 8
第三节 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五液和季节的关系 8
第七单元 六腑 9
第一节 六腑的生理功能 9
第二节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9
第八单元 奇恒之腑 10
第一节 脑 10
第二节 女子胞 10
第九单元 精、气、血、津液、神 10
第一节 精 10
第二节 气 11
第三节 血 11
第四节 津液 12
第五节 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2
第十单元 经络 13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述 13
第二节 十二经脉 14
第三节 奇经八脉 14
第四节 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5
第五节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用 16
第十一单元 体质 16
第一节 体质的概念和构成 16
第二节 体质学说的应用 17
第十二单元 病因 17
第一节 六淫 17
第二节 疠气 18
第三节 七情内伤 18
第四节 饮食失宜 18
第五节 劳逸失度 19
第六节 痰饮 19
第七节 瘀血 20
第十三单元 发病 20
第一节 发病的基本原理 20
第二节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21
第三节 发病类型 21
第十四单元 病机 22
第一节 邪正盛衰 22
第二节 阴阳失调 22
第三节 精、气、血失常 23
第四节 津液代谢失常 24
第五节 内生“五邪” 25
第六节 疾病传变 25
第十五单元 防治原则 26
第一节 预防 26
第二节 治则 26
第十六单元 养生与寿夭 27
第一节 养生 27
第二节 生命的寿夭 27
第二部分 中医诊断学 28
第一单元 绪论 28
第二单元 望诊 28
第一节 望神 28
第二节 望面色 29
第三节 望形态 30
第四节 望头面五官 31
第五节 望皮肤 34
第六节 望排出物 36
第七节 望小儿指纹 36
第三单元 望舌 37
第一节 舌诊原理与方法 37
第二节 正常舌象 38
第三节 望舌质 38
第四节 望舌苔 40
第五节 舌象综合分析 41
第四单元 闻诊 42
第一节 听声音 42
第二节 嗅气味 44
第五单元 问诊 45
第一节 问诊内容 45
第二节 问寒热 46
第三节 问汗 47
第四节 问疼痛 48
第五节 问头身胸腹 49
第六节 问耳目 50
第七节 问睡眠 50
第八节 问饮食与口味 51
第九节 问二便 53
第十节 问经带 54
第六单元 脉诊 55
第一节 脉诊概说 55
第二节 正常脉象 57
第三节 常见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57
第七单元 按诊 59
第八单元 八纲辨证 61
第一节 概述 61
第二节 表里 62
第三节 寒热 62
第四节 虚实 63
第五节 阴阳 64
第六节 八纲证候间的关系 65
第九单元 气血津液辨证 67
第一节 气病辨证 67
第二节 血病辨证 69
第三节 气血同病辨证 71
第四节 津液病辨证 72
第十单元 脏腑辨证 73
第一节 心与小肠病辨证 73
第二节 肺与大肠病辨证 76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79
第四节 肝与胆病辨证 83
第五节 肾与膀胱病辨证 85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87
第七节 脏腑辨证各相关证候的鉴别 90
第三部分 中药学 92
第一单元 中药的药性 92
第一节 四气 92
第二节 五味 92
第三节 升降浮沉 93
第四节 归经 93
第五节 毒性 94
第二单元 中药的配伍 94
第三单元 中药的用药禁忌 95
第四单元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95
第一节 剂量 95
第二节 中药的用法 96
第五单元 解表药 97
第一节 概述 97
第二节 发散风寒药 97
第三节 发散风热药 98
第六单元 清热药 99
第一节 概述 99
第二节 清热泻火药 100
第三节 清热燥湿药 100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101
第五节 清热凉血药 102
第六节 清虚热药 103
第七单元 泻下药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第二节 攻下药 104
第三节 润下药 105
第四节 峻下逐水药 105
第八单元 祛风湿药 105
第一节 概述 105
第二节 祛风寒湿药 106
第三节 祛风湿热药 106
第四节 祛风湿强筋骨药 107
第九单元 化湿药 107
第一节 概述 107
第二节 具体药物 108
第十单元 利水渗湿药 108
第一节 概述 108
第二节 利水消肿药 109
第三节 利尿通淋药 109
第四节 利湿退黄药 110
第十一单元 温里药 110
第一节 概述 110
第二节 具体药物 110
第十二单元 理气药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第二节 具体药物 111
第十三单元 消食药 112
第十四单元 驱虫药 113
第一节 概述 113
第二节 具体药物 113
第十五单元 止血药 114
第一节 概述 114
第二节 凉血止血药 114
第三节 化瘀止血药 115
第四节 收敛止血药 115
第五节 温经止血药 116
第十六单元 活血化瘀药 116
第一节 概述 116
第二节 活血止痛药 116
第三节 活血调经药 117
第四节 活血疗伤药 118
第五节 破血消癥药 118
第十七单元 化痰止咳平喘药 118
第一节 概述 118
第二节 温化寒痰药 119
第三节 清热化痰药 119
第四节 止咳平喘药 120
第十八单元 安神药 121
第一节 概述 121
第二节 重镇安神药 121
第三节 养心安神药 121
第十九单元 平肝息风药 122
第一节 概述 122
第二节 平抑肝阳药 122
第三节 息风止痉药 123
第二十单元 开窍药 123
第一节 概述 123
第二节 具体药物 124
第二十一单元 补虚药 124
第一节 概述 124
第二节 补气药 125
第三节 补阳药 126
第四节 补血药 127
第五节 补阴药 127
第二十二单元 收涩药 128
第一节 概述 128
第二节 固表止汗药 129
第三节 敛肺涩肠药 129
第四节 固精缩尿止带药 129
第二十三单元 攻毒杀虫止痒药 130
第一节 概述 130
第二节 具体药物 130
第四部分 方剂学 131
第一单元 总论 131
第一节 方剂与治法 131
第二节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131
第三节 剂型 132
第二单元 解表剂 132
第一节 概述 132
第二节 辛温解表 133
第三节 辛凉解表 133
第四节 扶正解表 134
第三单元 泻下剂 134
第一节 概述 134
第二节 寒下 135
第三节 温下 135
第四节 润下 135
第四单元 和解剂 136
第一节 概述 136
第二节 和解少阳 136
第三节 调和肝脾 137
第四节 调和肠胃 137
第五单元 清热剂 137
第一节 概述 137
第二节 清气分热 138
第三节 清营凉血 138
第四节 清热解毒 138
第五节 清脏腑热 139
第六节 清虚热 140
第六单元 祛暑剂 140
第一节 概述 140
第二节 祛暑解表 140
第三节 祛暑益气 141
第七单元 温里剂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第二节 温中祛寒 141
第三节 回阳救逆 142
第四节 温经散寒 142
第八单元 表里双解剂 143
第一节 概述 143
第二节 解表清里 143
第三节 解表攻里 143
第九单元 补益剂 144
第一节 概述 144
第二节 补气 144
第三节 补血 145
第四节 气血双补 145
第五节 补阴 145
第六节 补阳 146
第七节 阴阳双补 146
第十单元 固涩剂 147
第一节 概述 147
第二节 固表止汗 147
第三节 涩肠固脱 147
第四节 涩精止遗 148
第五节 固崩止带 148
第十一单元 安神剂 148
第一节 概述 148
第二节 重镇安神 149
第三节 滋养安神 149
第十二单元 开窍剂 150
第一节 概述 150
第二节 凉开 150
第三节 温开 151
第十三单元 理气剂 151
第一节 概述 151
第二节 行气 151
第三节 降气 152
第十四单元 理血剂 152
第一节 概述 152
第二节 活血祛痰 153
第三节 止血 154
第十五单元 治风剂 154
第一节 概述 154
第二节 疏散外风 155
第三节 平息内风 155
第十六单元 治燥剂 156
第一节 概述 156
第二节 轻宣外燥 156
第三节 滋阴润燥 156
第十七单元 祛湿剂 157
第一节 概述 157
第二节 燥湿和胃 157
第三节 清热祛湿 158
第四节 利水渗湿 158
第五节 温化寒湿 159
第六节 祛湿化浊 159
第七节 祛风胜湿 159
第十八单元 祛痰剂 160
第一节 概述 160
第二节 燥湿化痰 160
第三节 清热化痰 161
第四节 润燥化痰 161
第五节 温化寒痰 161
第六节 化痰息风 162
第十九单元 消食剂 162
第一节 概述 162
第二节 消食化滞 162
第三节 健脾消食 163
第二十单元 驱虫剂 163
第五部分 中医内科学 164
第一单元 肺系病证 164
第一节 感冒 164
第二节 咳嗽 165
第三节 哮病 166
第四节 喘证 168
第五节 肺痈 169
第六节 肺痨 170
第二单元 心系病证 171
第一节 心悸 171
第二节 胸痹 172
第三节 不寐 174
第三单元 脑系病证 175
第一节 头痛 175
第二节 眩晕 176
第三节 中风 177
第四节 痫病 179
第五节 痴呆 180
第四单元 脾胃病证 181
第一节 胃痛 181
第二节 痞满 182
第三节 呕吐 183
第四节 噎膈 184
第五节 呃逆 185
第六节 腹痛 186
第七节 泄泻 187
第八节 痢疾 188
第九节 便秘 189
第五单元 肝胆病证 190
第一节 胁痛 190
第二节 黄疸 191
第三节 积聚 192
第六单元 肾系病证 194
第一节 水肿 194
第二节 淋证 195
第三节 癃闭 196
第七单元 气血津液病证 198
第一节 郁证 198
第二节 血证 199
第三节 痰饮 201
第四节 消渴 203
第五节 内伤发热 204
第六节 虚劳 205
第七节 癌病 206
第八单元 肢体经络病证 207
第一节 痹证 207
第二节 痿证 209
第三节 颤证 209
第四节 腰痛 210
第六部分 中医外科学 212
第一单元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212
第一节 内治法 212
第二节 外治法 212
第二单元 疮疡 213
第一节 疖 213
第二节 疗 214
第三节 痈 216
第四节 发 217
第五节 丹毒 217
第六节 走黄与内陷 218
第三单元 乳房疾病 219
第一节 乳痈 219
第二节 乳癖 220
第三节 乳核 221
第四节 乳岩 222
第四单元 瘿 223
第一节 气瘿 223
第二节 肉瘿 223
第三节 石瘿 224
第五单元 瘤、岩 224
第一节 脂瘤 224
第二节 血瘤 225
第三节 肉瘤 226
第四节 失荣 227
第六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228
第一节 蛇串疮 228
第二节 疣 228
第三节 癣 229
第四节 脂溢性皮炎 230
第五节 油风 231
第六节 虫咬皮炎 232
第七节 疥疮 232
第八节 湿疮 233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 234
第十节 药毒 235
第十一节 瘾疹 236
第十二节 牛皮癣 237
第十三节 白疕 237
第十四节 淋病 238
第十五节 尖锐湿疣 239
第七单元 肛门直肠疾病 240
第一节 痔 240
第二节 息肉痔 242
第三节 肛隐窝炎 243
第四节 肛痈 243
第五节 肛漏 244
第六节 肛裂 245
第七节 脱肛 246
第八节 锁肛痔 247
第八单元 泌尿男性疾病 248
第一节 子痈 248
第二节 子痰 249
第三节 尿石症 250
第四节 慢性前列腺炎 251
第九单元 周围血管疾病 252
第一节 概论 252
第二节 股肿 253
第三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254
第四节 筋瘤 255
第五节 臁疮 256
第六节 脱疽 256
第十单元 其他外科疾病 258
第一节 毒蛇咬伤 258
第二节 肠痈 258
第七部分 中医妇科学 260
第一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260
第一节 外生殖器 260
第二节 内生殖器 260
第二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 261
第一节 月经的生理 261
第二节 带下生理 263
第三节 妊娠生理 264
第四节 产褥生理 264
第五节 哺乳生理 265
第三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265
第一节 病因 265
第二节 病机 266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269
第一节 常用内治法 269
第二节 常用外治法 272
第五单元 月经病 273
第一节 概述 273
第二节 月经先期 274
第三节 月经后期 275
第四节 月经先后无定期 276
第五节 月经过多 277
第六节 月经过少 278
第七节 经期延长 279
第八节 经间期出血 280
第九节 崩漏 281
第十节 闭经 284
第十一节 痛经 285
第十二节 经行乳房胀痛 287
第十三节 经行头痛 288
第十四节 经行感冒 289
第十五节 经行身痛 290
第十六节 经行泄泻 290
第十七节 经行浮肿 291
第十八节 经行吐衄 292
第十九节 经行情志异常 292
第二十节 绝经前后诸证 293
第六单元 带下病 294
第一节 概述 294
第二节 带下过多 294
第三节 带下过少 295
第七单元 妊娠病 296
第一节 概述 296
第二节 妊娠恶阻 297
第三节 妊娠腹痛 297
第四节 胎漏、胎动不安 298
第五节 滑胎 299
第六节 子肿 300
第七节 妊娠小便淋痛 301
第八单元 产后病 302
第一节 概述 302
第二节 产后发热 303
第三节 产后腹痛 304
第四节 产后身痛 305
第五节 产后恶露不绝 306
第九单元 妇科杂病 307
第一节 概述 307
第二节 癥瘕 307
第三节 盆腔炎 308
第四节 不孕症 310
第五节 阴痒 312
第六节 阴挺 313
第十单元 计划生育 314
第一节 避孕 314
第二节 人工流产 315
第三节 经腹输卵管结扎术 316
第八部分 中医儿科学 318
第一单元 儿科学基础 318
第一节 小儿年龄分期 318
第二节 小儿生长发育 318
第三节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321
第四节 儿科四诊特点 321
第五节 儿科治法概要 326
第二单元 儿童保健 328
婴儿期保健 328
第三单元 新生儿疾病 330
胎黄 330
第四单元 肺系病证 331
第一节 感冒 331
第二节 乳蛾 332
第三节 咳嗽 333
第四节 肺炎喘嗽 334
第五节 哮喘 336
第六节 反复呼吸道感染 338
第五单元 脾系病证 339
第一节 鹅口疮 339
第二节 口疮 340
第三节 泄泻 342
第四节 厌食 343
第五节 积滞 344
第六节 疳证 345
第七节 贫血 346
第六单元 心肝病证 348
第一节 汗证 348
第二节 病毒性心肌炎 349
第三节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350
第四节 惊风 351
第七单元 肾系病证 353
第一节 水肿 353
第二节 尿频 355
第三节 遗尿 356
第八单元 传染病 357
第一节 奶麻 357
第二节 风痧 358
第三节 丹痧 358
第四节 水痘 360
第五节 手足口病 361
第六节 痄腮 362
第七节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63
第九单元 虫证 364
蛔虫病 364
第十单元 其他疾病 366
第一节 紫癜 366
第二节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367
第九部分 针灸学 369
第一单元 经络系统 369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369
第二节 十二经脉 369
第三节 奇经八脉 371
第四节 十五络脉 371
第五节 十二经筋 371
第二单元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72
第一节 经络的作用 372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372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372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373
第一节 主治特点 373
第二节 主治规律 373
第五单元 特定穴 374
第六单元 腧穴的定位方法 375
第七单元 手太阴肺经、腧穴 376
第八单元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377
第九单元 足阳明胃经、腧穴 378
第十单元 足太阴脾经、腧穴 380
第十一单元 手少阴心经、腧穴 381
第十二单元 手太阳小肠经、腧穴 382
第十三单元 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383
第十四单元 足少阴肾经、腧穴 384
第十五单元 手厥阴心包经、腧穴 385
第十六单元 手少阳三焦经、腧穴 386
第十七单元 足少阳胆经、腧穴 387
第十八单元 足厥阴肝经、腧穴 389
第十九单元 督脉、腧穴 390
第二十单元 任脉、腧穴 391
第二十一单元 奇穴 392
第二十二单元 毫针刺法 393
第一节 针刺准备 393
第二节 进针方法 393
第三节 针刺角度和深度 394
第四节 行针与得气 394
第五节 针刺补泻 395
第六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表现 395
第七节 针刺注意事项 397
第二十三单元 灸法 398
第一节 灸法的作用 398
第二节 灸法的种类 398
第三节 灸法的注意事项 399
第二十四单元 拔罐法 399
第二十五单元 其他针法 400
第二十六单元 治疗总论 400
第一节 针灸治疗作用 400
第二节 针灸处方 401
第二十七单元 内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402
第一节 头痛 402
第二节 中风 402
第三节 眩晕 403
第四节 面瘫 403
第五节 不寐 404
第六节 感冒 404
第七节 哮喘 405
第八节 胃痛 405
第九节 呕吐 406
第十节 便秘 406
第十一节 腰痛 406
第十二节 痹证 407
第二十八单元 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407
第一节 月经不调 407
第二节 痛经 408
第三节 崩漏 408
第四节 绝经前后诸证 409
第五节 遗尿 409
第二十九单元 皮外、骨伤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410
第一节 瘾疹 410
第二节 蛇串疮 410
第三节 颈椎病 411
第四节 落枕 411
第五节 漏肩风 412
第六节 扭伤 412
第三十单元 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 413
第一节 目赤肿痛 413
第二节 耳鸣耳聋 413
第三节 牙痛 414
第四节 咽喉肿痛 414
第三十一单元 急症的针灸治疗 415
第一节 晕厥 415
第二节 内脏绞痛 415
第十部分 诊断学基础 416
第一单元 症状学 416
第一节 发热 416
第二节 胸痛 417
第三节 腹痛 418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 419
第五节 咯血 420
第六节 呼吸困难 420
第七节 水肿 421
第八节 呕血与黑便 422
第九节 黄疸 423
第十节 抽搐 423
第十一节 昏迷 423
第二单元 问诊 424
第三单元 检体诊断 424
第一节 基本检查法 424
第二节 全身状态检查 425
第三节 皮肤检查 427
第四节 淋巴结检查 428
第五节 头部检查 429
第六节 颈部检查 431
第七节 胸壁及胸廓检查 431
第八节 肺和胸膜检查 432
第九节 心脏、血管检查 434
第十节 腹部检查 435
第十一节 肛门、直肠检查 437
第十二节 脊柱与四肢检查 438
第十三节 神经系统检查 438
第四单元 实验室诊断 440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 440
第二节 血栓与止血检查 440
第三节 肝脏病实验室检查 441
第四节 肾功能检查 443
第五节 常用生化检查 445
第六节 酶学检查 447
第七节 免疫学检查 448
第八节 尿液检查 451
第九节 粪便检查 453
第十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454
第十一节 脑脊液检查 455
第五单元 心电图诊断 455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 455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456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电图 457
第六单元 影像诊断 460
第一节 超声诊断 460
第二节 放射诊断 461
第七单元 病历与诊断方法 466
第十一部分 内科学 468
第一单元 呼吸系统疾病 468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468
第二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468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469
第四节 肺炎 469
第五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470
第二单元 循环系统疾病 471
第一节 心力衰竭 471
第二节 慢性心力衰竭 471
第三节 心律失常 472
第四节 原发性高血压 473
第五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474
第六节 心绞痛 474
第七节 心肌梗死 475
第三单元 消化系统疾病 475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 475
第二节 胃癌 476
第三节 肝硬化 476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 477
第四单元 泌尿系统疾病 477
第一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477
第二节 尿路感染 478
第五单元 血液系统疾病 478
第一节 缺铁性贫血 478
第二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479
第三节 急性白血病 479
第六单元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 480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80
第二节 糖尿病 480
第七单元 结缔组织病 481
类风湿关节炎 481
第八单元 神经系统疾病 481
第一节 脑梗死 481
第二节 脑出血 482
第九单元 常见急危重症 483
第一节 心脏骤停 483
第二节 休克 483
第三节 上消化道出血 484
第四节 急性中毒 484
第十二部分 传染病学 486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 486
第一节 感染 486
第二节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486
第三节 传染病的特征 487
第四节 传染病的诊断 488
第五节 传染病的治疗 488
第六节 传染病的预防 489
第二单元 病毒感染 489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489
第二节 流行性感冒 491
第三节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92
第四节 艾滋病 493
第五节 流行性出血热 493
第六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494
第三单元 细菌感染 495
第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495
第二节 伤寒 496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 497
第四节 霍乱 498
第四单元 消毒与隔离 499
第一节 消毒 499
第二节 隔离 500
第三节 医院感染 500
第十三部分 医学伦理学 501
第一单元 概述 501
第一节 伦理学与医学伦理学 501
第二节 医学模式与医学目的 501
第二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502
第一节 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502
第二节 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 502
第三节 生命伦理学 503
第三单元 医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503
第一节 生命论 503
第二节 人道论 504
第三节 美德论 504
第四节 功利论 504
第五节 道义论 505
第四单元 医学道德的规范体系 505
第一节 医学道德原则 505
第二节 医学道德规范 506
第三节 医学道德范畴 506
第五单元 医患关系道德 507
第一节 医患关系概述 507
第二节 医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508
第三节 医患冲突与沟通 508
第六单元 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道德 509
第一节 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学道德原则 509
第二节 临床诊断工作的道德要求 509
第三节 临床治疗工作的道德要求 509
第四节 临床某些科室的道德要求 510
第七单元 医学科研工作的道德 510
第一节 医学科研工作的基本道德要求 510
第二节 医学人体实验工作的道德 510
第八单元 医学道德的评价、教育和修养 511
第一节 医学道德评价 511
第二节 医学道德教育 511
第三节 医学道德修养 512
第九单元 生命伦理学 512
第一节 生命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及伦理原则 512
第二节 生命伦理学最新重要文献 514
第十四部分 卫生法规 516
第一单元 卫生法概述 516
第一节 卫生法的概念和渊源 516
第二节 卫生法的基本原则和作用 516
第二单元 卫生法律责任 517
第一节 卫生民事责任 517
第二节 卫生行政责任 517
第三节 卫生刑事责任 518
第三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518
第一节 执业医师的概念及职责 518
第二节 医师资格考试制度 519
第三节 医师执业注册制度 519
第四节 执业医师的权利、义务和执业规则 520
第五节 《执业医师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520
第四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522
第一节 概述 522
第二节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假药与劣药 522
第三节 特殊药品的管理 523
第四节 《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规、规章对医疗机构及其人员的有关规定 524
第五节 《药品管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 525
第五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525
第一节 概述 525
第二节 传染病预防与疫情报告 526
第三节 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 526
第四节 相关机构及其人员违反《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527
第六单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528
第一节 概述 528
第二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 528
第三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与信息发布 529
第四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 529
第五节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 530
第七单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530
第一节 概述 530
第二节 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置 531
第三节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532
第四节 医疗事故的处理与法律责任 532
第八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 533
第一节 概述 533
第二节 中医医疗机构与从业人员管理 533
第三节 中医药教育与科研 534
第四节 中医药发展的保障措施 534
第九单元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535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试卷全解 2015-2019 中药学专业知识 1》黄坤主编 2020
- 《2020老蒋绿皮书金榜题名系列 历年真题命题考点老蒋120句必背 考研英语 2》(中国)老蒋 2019
- 《2019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用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与解析 第3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研究组 2019
- 《2014年全新版浙江省人事考试参考用书 申论》曹文彪 2013
-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辅导教材 思维导图全解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师大教科文教材编写组 2020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麻醉科模拟试题及精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宝典编委会编 2019
- 《高中英语词汇考试指导》徐志江编著 2019
- 《英国皇家舞蹈学院舞蹈等级考试教材 组合与舞蹈 四级》陈婷译 2019
- 《中药学专业知识 1 国家执业药师考试指南 第7版 2019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 2018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