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
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

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爱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20333825
  • 页数:262 页
图书介绍:本书列入2017年度浙江省后期资助项目。本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是一个开放、发展的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始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目前在中国呈现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主义思想,未来将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表现为一种真正的人类共同体意识。本书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质定性为国际主义,既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身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也为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继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更重要的是,它在马克思恩格斯的阶级联合思想和自由人的联合思想之间架起了桥梁。本书以史为基,以论为主,回溯经典,聚焦现实,使全部研究形成一个普遍与特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完整结构。
《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论题缘起和研究价值 1

一 论题缘起 1

二 研究价值 3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国际主义问题的研究现状 5

一 国外研究现状 5

二 国内研究现状 12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主要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21

一 研究目标 21

二 主要内容与全书结构 22

三 研究方法 26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特点 27

一 研究重点 27

二 研究难点 28

三 主要特点 29

第一章 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阶级联合与自由人的联合 31

第一节 作为客观历史进程和主体自觉活动的世界历史 32

一 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看作客观的历史进程 32

二 马克思恩格斯将世界历史同时看作主体自觉活动的结果 34

第二节 自发世界历史走向自觉世界历史的“两个联合” 38

一 阶级联合是自觉世界历史的现实要求 39

二 自由人的联合是自觉世界历史的必然归宿 41

三 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联合”内在联系并渐进递嬗 42

第二章“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特性与内涵 45

第一节 基于“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特性 45

一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阶级特性 45

二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革命特性 47

三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实践特性 49

四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世界历史特性 51

五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共同体特性 53

第二节 基于“两个联合”的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内涵 54

一从“两个联合”视阈界定国际主义内涵 54

二 国际主义内涵的两个维度 55

三 两个维度国际主义的辩证统一 55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思想的超越性 58

一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对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超越性 58

二 人类共同体意识相对于资产阶级自由国际主义的超越性 61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 6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67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特征的把握 67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国际社会阶级冲突结构的定义 69

三 马克思恩格斯对“两个联合”实践主体的确定 72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73

一 马克思恩格斯阶级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74

二 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的联合的国际主义思想 80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的国际主义实践 84

一 国际(S)是无产阶级国际联合的重要组织形式 84

二 巴黎公社是国际的“精神”产儿 92

三 马克思恩格斯“两个联合”国际主义实践的教训反思 99

第四章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和实践 101

第一节 列宁斯大林发展国际主义思想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101

一 列宁斯大林对“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主题判定 101

二 列宁斯大林对国际社会阶级—民族冲突结构的定义 103

三 列宁斯大林对阶级联合实践主体范围的扩大 105

第二节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 107

一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 107

二 列宁关于“世界苏维埃共和国”的思想 117

三 斯大林对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扭曲 119

第三节 列宁斯大林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实践 123

一 列宁以共产国际作为无产阶级国际联合实践的主要舞台 123

二 斯大林打造了苏联版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模式 126

三 列宁斯大林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实践的教训反思 129

第五章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思想与实践 1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135

一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冷战背景下时代主题的不同判断 136

二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国际社会两极体系冲突结构的总体认知 137

三 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阶级联合实践主体的争论 139

第二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分化和论争 140

一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 140

二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分化 145

三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国际主义思想的论争 1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的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实践 155

一“苏联人民”——强制族际共同体化的国际主义变体 155

二“社会主义大家庭”——服务于苏联霸权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体 161

三 社会主义阵营时期社会主义国际主义实践的教训反思 163

第六章 后冷战时期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的形成 172

第一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国际主义思想转变的历史和逻辑前提 172

一 中国对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潮流的把握 172

二 中国对国际社会多元共生结构的定义 173

三 中国对“两个联合”过渡阶段实践主体范围的重新界定 176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中国国际主义思想的发展进程 177

一20世纪末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思想淡化与国际交往新局面 178

二21世纪初的“和谐世界”理念与“新国际主义”思潮 182

三 中共十八大“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提出 184

第七章“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主义思想概述 188

第一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前提、理论本质和过渡性质 188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前提 189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本质 189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渡性质 191

第二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与理论原则 192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192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容 194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原则 199

第三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符号和崭新特征 201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符号 201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特征 204

第八章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 209

第一节 中国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外交思想转变 210

一 国际主义主体范畴的转变 210

二 国际主义联合路径的转变 212

三 国际主义合作原则的转变 215

四 国际主义价值取向的转变 216

第二节 中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外交顶层设计 219

一 中国外交以“国际主义精神”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20

二 中国外交以“两个着眼点”切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21

三 中国外交以“三个层次”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22

四 中国外交以“四项原则”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23

五 中国外交以“五大领域”全面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224

第三节 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外交实践 225

一 中国以三洲联动的新丝路外交启动“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建设 225

二 中国以“亲诚惠容”的大周边外交启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 226

三 中国以“真实亲诚”的发展中国家外交启动中国—亚非拉命运共同体建设 227

四 中国以同舟共济的全方位亚太外交启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 229

第四节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推进路径与前景展望 230

一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困境 230

二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路径 233

三 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景展望 237

结语 自由人的联合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进路向 242

参考文献 24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