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上  第2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上  第2版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上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振鹤主编;周振鹤,李晓杰,张莉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9129670
  • 页数:595 页
图书介绍:本卷依据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分三编对秦、西汉、东汉的行政区划变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述。第一编为秦代政区,重点对秦郡进行了探究。第二编为西汉政区,主要涉及西汉郡国及其属县的变迁。第三编为东汉政区,着重考证了东汉郡国及其属县的变迁。本卷并附有大量图表,以直观地展示秦汉时期政区的变迁过程。
上一篇:武则天传 下下一篇:外国史学史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汉卷 上 第2版》目录

第一编 秦代政区 3

绪言 3

一、秦代疆域 3

二、秦代地方行政制度 4

三、秦代政区研究的学术史 6

四、研究方法 8

上篇 秦郡研究 12

第一章 关中地区诸郡 12

第一节 京师地区 13

第二节 陇右地区 15

第三节 巴蜀地区 18

第二章 山东北部诸郡 20

第一节 故韩魏河北地区 20

第二节 故赵地区 22

第三节 故燕地区 28

第三章 山东南部诸郡 31

第一节 故韩魏河南地区 31

第二节 故楚淮汉以北地区 34

第三节 故齐地区 35

第四章 淮汉以南地区 39

第一节 故楚淮汉以南地区 39

第二节 故百越地区 44

附章 楚汉之际诸侯疆域 48

第一节 十八诸侯封域 48

第二节 项羽西楚国封域 54

第三节 楚汉之际诸侯疆域变迁 55

下篇 秦代置县考析 57

第一章 秦县数目估测及分布 57

第一节 秦县数目估测 57

第二节 秦县分布 59

第二章 秦县考证 60

第二编 西汉政区 101

绪言 101

一、研究西汉政区的基本文献 101

二、西汉政区研究的基本方法 105

上篇 西汉疆域与政区概述 109

第一章 西汉疆域及地方行政制度 109

第一节 西汉疆域变迁 109

第二节 西汉之地方行政制度 110

一、西汉郡县制度 112

二、西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制度 116

三、汉简所见之西汉县乡亭里制度 118

第二章 西汉郡国建置沿革 121

第一节 西汉前期郡国沿革 121

一、高帝时期郡国沿革 121

二、孝惠吕后时期郡国沿革 143

三、文帝时期郡国沿革 145

四、景帝时期郡国沿革 150

第二节 汉武帝时期郡国沿革 162

一、武帝时期郡国沿革简述 162

二、内郡与诸侯王国之沿革 165

三、西南夷地区置郡 171

四、西北地区新置诸郡 178

五、岭南地区诸郡 190

六、朝鲜地区四郡 206

第三节 西汉后期郡国沿革 221

一、昭宣时期郡国沿革 221

二、元成时期郡国沿革 224

三、哀平时期郡国沿革 229

下篇 西汉郡国沿革考证 232

凡例 232

第一章 司隶部地区郡县沿革 235

第一节 京兆尹(渭南郡)、左冯翊(河上郡)、右扶风(中地郡)(附:隐形郡——太常“郡”)、弘农郡沿革 235

第二节 河内郡沿革 246

第三节 河东郡沿革 249

第四节 河南郡沿革 253

第二章 豫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258

第一节 颍川郡(前韩国)沿革 258

第二节 汝南郡(国)沿革 262

第三节 沛郡沿革 267

第四节 梁国(砀郡、后吕国)沿革 272

第三章 兖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281

第一节 淮阳郡(国)沿革 282

第二节 东郡沿革 286

第三节 陈留郡[后济川郡(国)、济阳国]沿革 289

第四节 济阴郡(国)(定陶国)沿革 292

第五节 山阳郡(国)(昌邑国)沿革 295

第六节 东平国(郡)(济东国、大河郡)沿革 299

第七节 城阳国(郡)沿革 300

第八节 泰山郡(附:济北国)沿革 302

第四章 青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310

第一节 平原郡沿革 310

第二节 济南郡(国)(博阳郡、前吕国、前济川国)沿革 315

第三节 齐郡(国)(临淄郡)、千乘郡、甾川国沿革 320

第四节 胶东国(郡)、东莱郡沿革 327

第五节 高密国[胶西郡(国)]、北海郡沿革 332

第五章 徐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340

第一节 东海郡、泗水国沿革 340

第二节 琅邪郡(国)沿革 348

第三节 临淮郡沿革 356

第四节 广陵国(郡)(东阳郡、荆国、吴国、江都国)沿革 360

第五节 楚国(彭城郡)沿革 362

第六节 鲁国(薛郡)沿革 365

第六章 扬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368

第一节 会稽郡沿革 368

第二节 丹扬郡(鄣郡)(附:广德国)沿革 372

第三节 九江郡、六安国沿革 374

第四节 后庐江郡[衡山郡(国)]、豫章郡(附:前庐江郡)沿革 378

第七章 冀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383

第一节 魏郡沿革 383

第二节 清河郡(国)沿革 389

第三节 信都国(郡)[广川郡(国)]沿革 395

第四节 广平国(郡)(平干国)沿革 399

第五节 钜鹿郡沿革 405

第六节 河间国(郡)沿革 408

第七节 赵国(邯郸郡)沿革 411

第八节 常山郡(国)[恒山郡(国)]、真定国沿革 414

第九节 中山国(郡)沿革 418

第八章 荆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421

第一节 南阳郡沿革 421

第二节 南郡(临江国)、江夏郡沿革 429

第三节 长沙国(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沿革 436

第九章 益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447

第一节 巴郡沿革 447

第二节 蜀郡(附:汶山郡、沈黎郡)沿革 450

第三节 汉中郡沿革 454

第四节 广汉郡沿革 455

第五节 犍为郡、牂柯郡(附:象郡)沿革 457

第六节 武都郡、越嶲郡沿革 460

第七节 益州郡沿革 463

第十章 并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466

第一节 太原郡(国)(后代国、后韩国)沿革 466

第二节 代郡(前代国)沿革 469

第三节 雁门郡、定襄郡、云中郡沿革 471

第四节 上党郡沿革 476

第十一章 凉州刺史部地区郡县及西域都护府沿革 478

第一节 陇西郡沿革 478

第二节 天水郡沿革 481

第三节 安定郡沿革 483

第四节 金城郡沿革 485

第五节 酒泉郡、敦煌郡、张掖郡、武威郡(附:西海郡)沿革 487

第六节 西域都护府沿革 492

第十二章 幽州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498

第一节 勃海郡沿革 498

第二节 广阳国(郡)(燕国)沿革 502

第三节 涿郡沿革 507

第四节 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沿革 512

第五节 乐浪郡、玄菟郡(附:真番郡、临屯郡、苍海郡)沿革 518

第十三章 朔方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523

第一节 朔方郡、五原郡沿革 523

第二节 北地郡沿革 525

第三节 上郡、西河郡沿革 528

第十四章 交趾刺史部地区郡县沿革 535

第一节 郁林郡、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沿革 535

第二节 南海郡、苍梧郡、合浦郡(附:儋耳郡、珠崖郡)沿革 538

第十五章 西汉两个断代的郡国县道分布 543

第一节 吕后二年(前186)郡国属县分布 543

第二节 成帝元延三年(前10)郡国属县分布 552

附 三个郡级层面的断代政区分布 563

附章 王莽新朝政区沿革 566

第一节 新朝行政体系及制度 566

第二节 新莽时期政区概况 569

第三编 东汉政区 599

绪言 599

一、东汉政区研究的相关史料 599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600

三、《续汉书·郡国志》的断限 601

四、本编研究的基本框架 602

五、本编的撰写凡例 602

上篇 东汉疆域与政区沿革概述 605

第一章 东汉疆域及地方行政制度 605

第一节 东汉疆域 605

第二节 东汉之地方行政制度 606

第二章 东汉郡国建置沿革概述 612

第一节 光武帝时期 612

第二节 明帝时期 614

第三节 章、和、殇、安诸帝时期 614

第四节 顺、冲、质、桓诸帝时期 617

第五节 灵、少、献三帝时期 618

第三章 东汉各断代年限的行政区划 620

第一节 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郡国辖区 620

第二节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郡国辖区 627

第三节 汉献帝兴平二年(195)郡国辖区 635

下篇 东汉郡国沿革考证 644

第一章 司隶校尉部所辖郡国沿革 644

第一节 河南尹沿革 644

第二节 河内郡沿革 648

第三节 河东郡沿革 650

第四节 弘农郡(国)沿革 653

第五节 京兆尹沿革 656

第六节 左冯翊(左翊国)(附:左内史郡)沿革 659

第七节 右扶风[附:汉安(汉兴)郡]沿革 662

第二章 豫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667

第一节 颍川郡沿革 667

第二节 汝南郡(国)(附:西平国、阳安郡、弋阳郡)沿革 673

第三节 淮阳(陈)郡(国)沿革 683

第四节 梁郡(国)沿革 686

第五节 沛郡(国)(附:谯郡)沿革 690

第三章 兖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695

第一节 陈留郡(国)沿革 695

第二节 东郡沿革 699

第三节 济阴郡(国)(附:城阳国、离狐郡)沿革 702

第四节 东平郡(国)[附:任城国(郡)]沿革 706

第五节 泰山郡[附:嬴郡、济北国(郡)]沿革 710

第六节 山阳郡(国)沿革 715

第四章 青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719

第一节 济南郡(国)沿革 719

第二节 平原郡(国)(附:乐陵郡)沿革 724

第三节 千乘(乐安)郡(国)沿革 728

第四节 齐国(郡)沿革 731

第五节 北海郡(国)(附:高密国、胶东国、淄川国)沿革 733

第六节 东莱郡(附:长广郡)沿革 741

第五章 徐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745

第一节 琅邪郡(国)[附:城阳国(郡)、东莞郡、东安郡]沿革 745

第二节 鲁国(郡)、东海郡(国)(附:利城郡、昌虑郡)沿革 757

第三节 楚郡(楚国、彭城国)沿革 764

第四节 临淮郡[附:下邳国(郡)、东城郡]沿革 766

第五节 广陵郡(国)[附:泗水国(郡)]沿革 776

第六章 冀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779

第一节 魏郡沿革 779

第二节 钜鹿(国)郡(附:广平国、广宗国、廮陶国)沿革 785

第三节 常山郡(国)(附:真定国)沿革 791

第四节 中山郡(国)[附:博陵郡(国)]沿革 795

第五节 信都郡(乐成国、安平国)(附:河间国、章武郡)沿革 801

第六节 清河(甘陵)郡(国)(附:广川国)沿革 810

第七节 赵国(郡)沿革 813

第七章 幽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815

第一节 勃海郡(国)沿革 815

第二节 涿郡沿革 819

第三节 上谷郡[附:广阳郡(国)]沿革 824

第四节 渔阳、右北平、辽西三郡沿革 827

第五节 辽东郡(附:辽东属国、辽西中辽郡)沿革 831

第六节 玄菟、乐浪二郡(附:带方郡)沿革 837

第八章 并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842

第一节 上党郡(附:乐平郡)、太原郡(国)(附:新兴郡)沿革 842

第二节 雁门郡、代郡(国)沿革 849

第三节 云中郡(附:定襄郡)沿革 855

第四节 五原、朔方二郡沿革 860

第五节 上郡、西河、北地三郡沿革 864

第九章 凉州刺史部所辖诸郡及西域都护府沿革 874

第一节 陇西郡沿革 874

第二节 天水(汉阳)郡(附:南安、永阳二郡)沿革 879

第三节 金城郡(附:西平郡)沿革 884

第四节 安定郡(附:新平郡)沿革 888

第五节 武威、张掖[附: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西海郡)、西郡]、酒泉、敦煌四郡沿革 891

第六节 西域都护(长史)府沿革 899

第十章 益州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 905

第一节 汉中(汉宁)郡(附:西城、上庸、房陵三郡)沿革 905

第二节 巴(永宁)郡[附:巴东属国、固陵郡(巴东郡、江关都尉)、巴(巴西)郡、宕渠郡]沿革 911

第三节 广汉郡[附:广汉属国(阴平郡)、梓潼郡]沿革 921

第四节 蜀郡[附:蜀郡属国(汉嘉郡)、汶山郡]沿革 924

第五节 犍为郡[附:犍为属国(朱提郡)、江阳郡]沿革 930

第六节 牂柯郡沿革 936

第七节 越巂郡沿革 937

第八节 益州郡(附:永昌郡)沿革 939

第九节 武都郡沿革 943

第十一章 荆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946

第一节 南阳郡(国)(附:章陵郡、南乡郡)沿革 946

第二节 南郡(江陵国)[附:襄阳郡、临江(宜都)郡、固陵郡]沿革 955

第三节 江夏郡(平春国)(附:蕲春郡、西陵郡)沿革 961

第四节 零陵、桂阳二郡沿革 965

第五节 武陵郡、长沙郡(国)(附:汉昌郡)沿革 970

第十二章 扬州刺史部所辖郡国沿革 976

第一节 九江郡(附:阜陵国)沿革 976

第二节 丹阳郡(附:新都、临川二郡)沿革 983

第三节 庐江郡(六安国)(附:六安国)沿革 990

第四节 会稽郡(附:吴郡)沿革 993

第五节 豫章郡(附:庐陵、彭泽、鄱阳三郡)沿革 1003

第十三章 交趾刺史部所辖诸郡沿革 1012

第一节 南海、苍梧二郡沿革 1012

第二节 郁林郡、合浦郡[附:高兴(高凉)郡]沿革 1016

第三节 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沿革 1019

附篇 新莽东汉易代之际割据政权势力范围考述 1023

第一章 更始政权 1023

第一节 更始政权直接控制地区 1023

第二节 更始政权间接控制地区 1030

第二章 豫、兖、青、徐、幽、冀诸州地区各地域性政权之势力范围 1033

第一节 刘永政权 1033

第二节 董宪政权(附:庞萌政权) 1035

第三节 张步政权 1036

第四节 王郎政权 1037

第五节 彭宠政权(附:张丰政权) 1038

第三章 并、朔、凉三州地区各地域性政权之势力范围 1040

第一节 卢芳政权 1040

第二节 隗嚣政权 1041

第四章 益、荆、扬三州地区各地域性政权之势力范围 1043

第一节 公孙述政权 1043

第二节 延岑政权(附:关中割据群) 1045

第三节 秦丰政权(附:南阳割据群) 1047

第四节 田戎政权 1049

第五节 李宪政权 1050

附录 1053

一、西汉政区 1053

1.西汉属郡不明的县邑侯国 1053

2.《汉书·地理志》与出土文献中之郡县名称异写表 1062

3.西汉郡国建置沿革表 1067

二、东汉政区 1109

1.东汉初期县邑省并及复置表 1109

2.《汉书·地理志》与《续汉书·郡国志》同地异书表 1114

3.东汉郡国建置沿革表 1119

主要参考文献 115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