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编

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焦连三,白健君等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222
  • ISBN:7561305559
  • 页数:338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历史新编》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1919年5月-1923年5月) 7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诞生前的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 8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 8

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破产 9

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1

第二节 五四运动,中国工人运动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12

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12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3

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14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工人运动的兴起 19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19

二、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21

三、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22

第二章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1923年6月-1927年7月) 25

第一节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26

一、党制定统一战线政策 26

二、国共合作的实现 28

三、革命新局面的形成 29

一、五卅运动和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32

第二节 全国革命运动高潮 32

二、统一战线中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33

三、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探索 35

四、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38

五、工农运动的深入发展 40

第三节 大革命由胜利转向失败 42

一、党的汉口特别会议 42

二、“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44

三、大革命的失败 46

第三章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 50

第一节 坚持革命,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51

一、革命进入低潮和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 51

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56

三、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58

四、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 60

第二节 党为巩固扩大红军和农村根据地而斗争 63

一、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63

二、党在白区工作的恢复和土地革命的深入发展 66

三、“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和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67

一、“九一八”事变,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71

第三节 反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斗争,红军长征的胜利 71

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出现及其危害 72

三、红军开始长征,遵义会议的召开 77

四、挫败张国焘的分裂主义,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78

第四节 党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 82

一、华北事变和“一二九”运动 82

二、瓦窑堡会议 83

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85

四、党为早日实现对日抗战而斗争 88

第四章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 91

第一节 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92

一、抗日战争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92

二、洛川会议,党的全面抗战路线 94

三、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开展 96

四、党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99

五、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反对王明右倾投降主义 102

第二节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 106

一、相持阶段的新形势,打退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 106

二、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108

三、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 111

四、打退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 113

第三节 战胜严重困难,巩固解放区 115

一、解放区的严重困难,党的基本政策 115

二、延安整风运动 116

三、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 121

四、解放区军民粉碎日寇进攻的英勇斗争 122

第四节 解放区军民的对日反攻,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23

一、敌后解放区军民的局部反攻 123

二、制止国民党第三次反共高潮 124

三、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125

四、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27

五、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30

第五章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133

第一节 争取和平民主,准备自卫战争 134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形势和党的方针 134

二、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而斗争 137

三、党为准备自卫战争而斗争 142

第二节 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145

一、全面内战爆发,党关于打败蒋介石的战略思想和政治、军事方针 145

二、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 147

三、国民党统治区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涨 149

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51

第三节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 151

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整军运动 153

三、党关于夺取全国胜利的各项政策 154

第四节 伟大的战略决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58

一、伟大的战略决战,党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 158

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163

三、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66

第六章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1949年10月-1956年8月) 172

第一节 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 173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形势和党的任务 173

二、解放大陆,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174

三、党的七届三中全会,恢复国民经济的战略策略方针 176

四、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其他社会改革运动 178

五、党的发展和整顿。国民经济恢复任务的完成 183

第二节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87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187

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0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191

四、粉碎高岗、饶漱石的反党分裂活动 192

五、争取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3

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4

第三节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 194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6

三、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7

四、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和历史经验 199

五、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 201

第七章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年9月-1966年4月) 203

第一节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204

一、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204

二、党的八大,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205

三、八大路线的继续发展,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新学说 209

四、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 212

第二节 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和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215

一、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215

二、“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7

三、初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220

四、“反右倾”斗争和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 224

第三节 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继续探索 226

一、“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的制定与贯彻 226

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230

三、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左”倾错误的再度发展 234

四、调整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十年经济建设的成就 238

第八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5月-1976年10月) 243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全国大动乱 244

一、“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背景及其酝酿 244

二、“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247

三、全国动乱和二月抗争 250

四、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 254

第二节 林彪集团的覆灭和纠正“左”倾错误努力的受挫 257

一、九大后的“斗、批、改”运动 257

二、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258

三、周恩来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及其受挫 261

四、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264

第三节 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粉碎江青集团的胜利 265

一、“批林批孔”运动和江青“组阁”阴谋的失败 265

二、1975年的全面整顿及其反复 267

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 271

四、“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 273

第九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6年10月-1992年10月) 279

第一节 历史的伟大转折 280

一、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 280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的伟大转折 282

三、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287

四、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 292

第二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和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94

一、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94

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296

三、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298

四、实行对外开放战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301

五、整党和精神文明建设 303

六、“一国两制”的政治构想与实践 306

一、党的十三大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07

第三节 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的基本路线 307

二、1989年政治风波的平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 311

三、在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中前进 313

四、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315

第四节 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317

一、邓小平南巡谈话。党中央决定加快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步伐 317

二、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态势 320

三、党的十四大。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前进 324

结束语 330

后记 33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