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中国通史史论辞典
中国通史史论辞典

中国通史史论辞典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俪生 郑宝琦
  • 出 版 社: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2
  • ISBN:
  • 页数:999 页
图书介绍:
《中国通史史论辞典》目录

分类词目表 1

正文 1

序言 赵?生 1

分类词目表 1

考古 1

元谋人的年代 1

金牛山猿人的发现及其意义 1

山顶洞人的种族 2

新石器早期文化 2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规律 3

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成就 3

凡例 4

新石器诸文化的族属 4

仰韶文化的渊源 5

仰韶文化的社会性质 5

仰韶文化刻划符号的性质 6

仰韶文化的葬俗 7

姜寨遗址 8

河姆渡文化 8

龙山文化的再认识 9

青铜器与红铜器之关系 10

大汶口文化的命名与分期 10

?师商城的性质 11

郑州商城的性质 11

?城台西村商代遗址 12

殷墟文化的分期 13

西安老牛坡商代遗址 13

殷墟妇好墓 14

“司母戊”鼎的年代 15

周原遗址 15

周原甲骨 16

利?铭文解 17

东周时代的文化圈 19

中山王陵“兆域图” 19

秦都雍城遗址 20

秦公钟铭文解 21

曾国考 21

青川秦墓木牍 21

秦都咸阳遗址 23

温县盟誓遗址 23

秦代的陶文 24

秦始皇陵殉葬墓 25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 25

秦兵马俑坑 26

秦始皇陵刑徒墓 27

秦汉长城遗迹 27

汉长安城遗址 28

西汉帝陵的位置和规制 28

汉代“黄肠题凑”墓 29

北京大葆台汉墓 29

汉代的玉衣 30

杨家湾汉墓 30

满城汉墓 31

马王堆汉墓 32

马王堆帛书 33

江陵凤凰山汉墓 33

?池周围的滇族墓葬 34

洛阳烧沟汉墓 35

汉壁画墓 36

汉画像石墓 36

东汉洛阳城郊刑徒墓地 36

辽阳三道壕西汉村落遗址 37

居延烽燧遗址 38

江陵汉简 38

阜阳汉简 39

临沂汉简 39

居延汉简 40

巩县铁生沟汉代冶铁遗址 41

汉“阳信家”铜器 41

汉代的农业考古资料 42

汉代的纺织品 42

西汉的古纸 43

孔望山东汉摩崖造像 44

褒斜道东汉石刻 44

曹魏邺城勘察 45

汉魏洛阳城勘察 45

西晋帝陵位置 46

安徽亳县曹氏宗族墓 46

吐鲁番出土十六国文书 47

吉林集安高句丽墓制 48

拓跋鲜卑石室 48

北魏帝陵勘察 48

北周李贤墓 49

南京象山东晋王氏墓群 49

六朝青瓷 50

萨珊玻璃器的发现与研究 51

六朝陵墓埋葬制度 51

北魏至唐石窟性质的变化 52

石窟造像中的三世佛 53

各石窟遗迹的相互关系 53

中国石窟寺艺术的产生 54

敦煌莫高窟 54

隋唐长安城遗址勘察 55

隋唐洛阳城遗址勘察 55

隋唐洛阳含嘉仓遗址 56

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唐代丝锦 56

唐关中十八陵 57

唐墓规制 57

渤海上京龙泉府遗址 58

唐代金银器 58

渤海贞惠与贞孝公主墓 59

泉州宋代海船 59

宋代墓葬 59

西夏帝陵 60

巩县宋陵 60

辽中京遗址勘察与发掘 61

元大都勘察 61

明十三陵 61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 63

古代史总论 63

原始社会史分期 65

中国奴隶社会上限问题 67

我国奴隶社会特征和向封建过渡的标志 67

中国封建社会史分期 68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何时 70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程度 72

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 73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研讨 75

农民战争性质 77

农民战争后新王朝措施的性质 79

农民战争中皇权主义问题 81

农民政权研究 82

农民战争与平均主义思想 84

农民战争中宗教作用的评价 86

民族战争的性质 88

民族和亲问题 88

爱国主义概念和内容 89

汉民族形成和发展问题 90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 91

民族英雄的概念 92

中国封建社会分裂时期的内聚性 92

中国历代基层组织及个体家庭的早期特征 93

历史发展动力 93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质疑 95

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 96

“清官”生存的社会土壤辨 98

地主阶级的历史作用 99

“清官”历史作用 100

中国古代封建经济结构问题 101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问题 102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特点 104

中国封建经济思想的“三大教条” 106

中国经济史上的三个转折 106

封建专制主义制度与小农经济 106

关于井田制的讨论 107

中国文化的特点 108

人口因素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 110

历史与认识 111

历史研究中应用国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法论的研讨 111

封建制的停滞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缓慢 111

历史研究中的逆向考察 113

历史比较研究的局限性与应当注意的问题 113

阶级分析法不是史学研究的唯一方法 114

历史的多层次研究 115

论社会主义史德 116

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制高点 116

先秦 117

原始居民种属 117

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规范 118

父系家庭公社研究 118

华夏族起源 119

先秦宗教制度形成于何时 120

先秦史官制度 121

先秦姓氏制度 122

先秦士的身份 122

先秦民族问题 123

先秦国野制度 124

先秦战车制度 125

先秦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基础 125

先秦谏议理论与专制主义之关系 126

奴隶社会中女子的社会地位 126

商是否是方国联盟王朝 127

商代王位继承制 127

商代是否有嫡妾制度 130

殷代王权与神权的关系 130

商代军制 131

释“余一人” 132

商帝乙征人方在何处 133

殷契“?田”释义 133

殷?屡迁原因 134

西周部族国家形态 136

西周封国的政区性质 136

西周春秋国家政体辨 137

西周分封制评价 138

西周监国制度析 139

西周是否存在“国”、“野”之制 140

西周用鼎制度 141

西周世族的探讨 142

周人尊夏说 143

西周对殷民的政策 143

“古不墓祭”说 145

周代司徒职分考辨 145

西周是否“刑不上大夫” 146

封建考源 147

墟旦解 147

周原甲骨与殷周关系 148

武王伐纣年代新考 148

周武王惨?纣尸因由解 149

周共和前各王在位年辨析 149

“朋友”考 150

谥法探源 150

古爵名有无定称 151

中?解 152

有教无类解 153

老子的哲学思想 153

春秋“信”观念的兴衰 154

春秋时代法律制度的变革 155

春秋战国时期的选官制度 156

春秋战国家长制奴隶制残余考察 157

春秋时期的步兵制度 157

孟子思想阶级实质 158

孟子思想评述 159

庄子哲学思想范畴 160

韩非人口思想 160

左徒职责 161

楚国君位继承制 161

战国封君与食邑述考 162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奴隶”辨析 162

名田制与军功爵制的关系 163

秦仕进制度 164

战国变法运动的性质 164

商鞅变法的性质及作用 165

秦国客卿述论 166

战国时期家长制家庭公社衰落原因 166

农业的起源 167

先秦田税彻法内容 168

先秦工商食官制度 169

卜辞“王其田”辨 170

寽的当量 170

周代军赋制度之演变 170

西周土地交易性质 171

西周币制探论 171

西周商业兴盛说 172

战国授田性质 172

“大斗出,小斗进”辨析 173

晋“作爰田”性质 174

“初税亩”新探 174

战国货币用金探论 175

战国商品经济发展程度 176

战国衡制 176

商周“人殉”的身份 177

“众”、“众人”社会身份 177

商代“臣”的身份 178

卜辞中“工”与“百工”的身份 179

氓的身份 180

“庶人”社会身份 181

人鬲的身份 182

西周民的社会地位 182

“国人”的成份 183

春秋奴隶考辨 184

春秋“皂隶牧圉”的阶级属性 185

“夏人大迁徙”说 186

夏代民族关系 186

夏族起源 187

夏商周是否同族 187

殷代人种 188

周族起源 189

周族先民图腾考 189

周族与淮夷的关系 190

莱夷考 191

?狁考 192

越族族源 193

祝融八姓考辨 194

吴越同族说 194

中山国之族姓 195

少皋、皋陶、伯益名称与地望 196

“鯀、禹治水无功过之分”说 196

夏启“荒淫无度”说质疑 197

殷纣王评价 198

帝辛 198

妇好辨 198

周武王死岁考 199

周公是否称王 200

秦襄公述论 200

庄?考 201

吕不韦评价 201

环渊其人 202

殷周“帝”、“天”观念探讨 203

商孤竹考 204

殷代卢方考 204

商代别都 205

《山海经》中“昆仑”在何处 205

牧野之城考 206

周原卜辞之“楚子”是谁 206

荆楚释名 207

杞己纪是否一国 208

《左传》作者再探 208

蔡国考 209

都江堰古史新论 210

西周交通探论 210

商文化起源于何处 211

东夷文化的历史地位 212

先周文化的渊源 213

吴文化 213

齐国同姓通婚考 214

经学与中国文化之关系 215

秦汉 216

秦汉统治思想的变化 216

“汉承秦制”辨析 216

秦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17

秦汉乡、里、亭的关系 218

秦汉御史大夫的职掌 218

秦汉地主阶级的变化 219

秦汉重农抑商的历史作用 219

秦汉重农抑商的性质 219

秦统一前的社会性质 220

秦兵马俑坑主人是谁 221

秦郡县制和汉郡国并行制评价 221

秦尚水德辨 222

“居”与“居作”析 223

“?”与“?赎”辨析 223

秦律的实质 223

属邦律 224

?代的计首赐爵 224

?朝官制“尊右卑左”析 225

?同轨议 225

书同文议 226

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226

“更名民曰黔首”释义 227

“焚书坑儒”历史作用辨析 228

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229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解 230

徐福东渡日本的性质 232

刘、项的分封性质异同辨 233

刘邦是否是农民起义领袖 233

楚汉战争性质 234

项羽失败原因 234

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胜利原因 234

独尊儒术与王霸杂治的关系 235

汉初黄老思想的社会作用 235

“天人三策”产生时间辨 236

王莽改制与经学关系 237

汉代儒法关系 237

汉初经济政策的性质 238

西汉盛衰之界 238

汉代的部曲 239

豪强地主的形成时间 239

汉代“任子”制度的作用 240

西汉官制“尊右卑左”析 241

啬夫的职责 242

汉爵的等级和种类 242

盐铁会议政论评说 243

汉武帝轮台诏评价 243

萧何是否作律九章 244

汉律的性质 244

西汉酷吏的作用评价 244

秦汉刑徒有无刑期 245

王莽改制的评价 246

“柔道”释义 247

东汉党争中的外戚属性 248

东汉党争中宦官的评价 248

《四民月令》的属性 248

秦汉徙豪民政策的评价 249

秦国土地所有制形式 249

“使黔首自实田”析 250

头会箕敛的含义 251

秦半之赋的含义 251

秦始傅起役年龄 252

秦有无“七科谪” 252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253

?弘羊的经济思想 254

贡禹的经济思想 255

王莽的经济思想 256

汉代土地所有制形态 256

名田的含义和性质 257

汉代封国食邑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258

汉封国食邑制的性质 259

假民公田释义 259

分田劫假的含义 260

公田的经营形态 261

汉代公田的性质 261

赵充国屯田成绩评估 262

王田制的形式 262

汉代买地券辨析 263

汉始傅起役年龄 264

董仲舒论秦汉赋役章断句 265

正卒的含义和服役年限 266

汉代有无“戍边三日”制 266

汉代有无水税 267

汉代田税征收法 267

汉代赋税类型 268

西汉献费内涵 268

汉文帝免除田租的年代 269

假税的含义 270

算赋的定额 271

口钱的征收对象和起征年龄 271

算?钱的性质 272

?算是不是财产税 272

汉武帝的抑商政策评价 273

汉武帝盐铁官营的原因 273

汉武帝货币改制的作用 274

王莽货币改制的作用 275

汉代“禁民二业”政策评价 275

汉代农业劳动率 276

汉代的生产力水平 276

汉代粮食亩产量 277

汉“亩价一金”辨 278

汉金非铜 278

东汉有无庄园经济 279

东汉的货币经济有无衰落 279

臣邦人的属性 280

百姓的阶级属性 280

邦客的阶级属性 280

“葆子”释义 281

秦汉士伍的身份 281

游侠的阶级属性 282

闾左的身份 282

苍头军的阶级属性 283

秦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284

秦末农民起义的阶级觉悟 285

“张楚”释义 286

秦末农民起义的性质 286

小农的历史地位 287

六国贵族称王评价 287

汉代农业领域中主要劳动者的身份 288

汉代奴婢的来源 288

汉代奴婢的数量 289

汉代奴婢在社会生产中的比重 290

汉代奴婢的社会地位 291

汉代的客和宾客的阶级属性 292

更始政权的性质 293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的评价 293

“私属”制的性质 295

刘秀在反莽起义中的身份 295

刘秀在反莽起义中的作用 296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析 297

秦人的起源 298

张鲁政权的性质 298

秦统一岭南的兵力 299

汉匈和亲政策评论 300

汉对匈奴战争政策的评价 300

呼韩邪单于附汉的作用 301

南越国的性质 301

“匈奴不灭,无以为家”说评析 301

昭君和番评说 302

西南夷的族属 302

汉代乌孙的原住地及西迁过程 303

西汉与乌孙的关系 303

戊己校尉建置情况 304

东汉羌人起义的性质 304

秦始皇评价 305

子婴世系辨析 306

吕不韦的死因 307

李斯评价 307

李斯杀韩非原因考辨 308

王绾评价 308

张耳、陈余评价 309

项羽的历史作用评价 310

徐福即日本神武天皇辨 311

吕后评价 312

陆贾评价 312

曹参评价 313

韩信谋反关中辨 313

汉武帝晚年变化的评价 314

彭越之死 314

卫青评价 315

霍去病评价 316

霍光评价 317

刘?评价 318

桑弘羊死因辨 318

?谭评价 319

西汉的人口估计 320

汉代乌孙人口 320

汉代道教形成时间 321

佛教何时输入中国 321

汉用煤冶铁起始时间 322

云南牛耕的起源 322

徐福东渡着陆的地点 323

匈奴故地考辨 323

碣石考 324

汉代的长城 325

汉玉门关地望考辨 325

秦汉关中的地域范围 326

东汉后黄河安流析 326

南越国的地理位置 327

西域都护的建置年代 327

丝绸之路始辟时间 328

敦煌郡建置年代 328

隶书的起源 329

《陈涉世家》评析 329

司马迁思想所属 329

司马迁思想的阶级倾向 330

司马迁之死是否与《报任安书》有关 331

司马迁生年考辨 332

陆贾思想所属 333

贾谊思想所属 334

贾谊的民本思想 335

《吕氏春秋》的思想所属 335

《淮南子》的思想属性 336

汉代太学考 336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337

董仲舒哲学思想的历史作用 338

《太平经》的思想倾向 339

《太平经》的属性 340

王充著述存佚考 340

王充命定论思想分析 341

王充政治倾向评价 341

黄老之学思想属性 342

魏晋南北朝 344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地位 344

魏晋南北朝社会性质 345

魏晋南北朝的土地制度 346

魏晋南北朝奴婢的地位 347

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 348

魏晋南北朝佃客的身份 349

魏晋南北朝部曲的身份 350

魏晋南北朝的三省制 352

魏晋南北朝都督制评述 352

魏晋南北朝监察制度 353

魏晋南北朝的官俸 354

魏晋质任制度 355

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 355

两晋南北朝官员致仕制度 356

魏晋南北朝财政管理体制 356

魏晋南北朝坞壁的性质与作用 357

魏晋南北朝士族庄园经济 358

士族门阀形成的时间 360

士族门阀形成的原因与基础 360

士族门阀的含义 361

士族门阀地主的特征 361

士族门阀地主衰落的原因 362

士族门阀地主的历史地位 363

士族、世族、势族的关系 364

庶族、素族、寒门的关系 364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的特点 365

魏晋南北朝汉族士人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的作用 366

魏晋南北朝各少数民族政权的性质 366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367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战争的性质 368

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化的原因 369

魏晋南北朝佛教发展的原因 369

三国时期的自耕农经济 370

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爱国主义特点 371

十六国时期的胡汉分治 371

十六国时期社会经济状况 372

十六国时期的官制 372

东晋南朝黄籍与白籍的身份 373

东晋南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374

东晋南朝的土断 374

南北朝寺院的依附关系 375

南北朝寺院经济兴起原因 376

南北朝寺院经济与世俗地主经济比较 376

南北朝“干”的身份 377

南朝的典签 378

南朝租调制度 378

南朝寒人掌机要 379

北朝的租调制度 380

北朝的士族 381

官渡之战是否是以少胜多的战例 383

曹魏政权的阶级基础 383

官渡之战袁败曹胜的原因 384

孙刘联盟的历史考察 384

赤壁之战地点 384

赤壁之战规模 385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 385

刘备东征评价 386

夷陵之战双方参战兵力 386

蜀汉南中政策性质 387

刘备三顾茅庐目的 387

蜀汉兴亡原因 388

孙吴奉邑制度 389

孙吴兵制 389

孙吴灭亡原因 390

司马懿政变原因与评价 390

西晋建年质疑 391

八王之乱爆发原因 391

刘渊起兵性质 392

前秦政权性质 393

前秦灭代时间 393

后秦姚氏兄弟生卒年 394

东晋北府兵创立与特点 394

西魏、北周府兵制度的渊源和性质 394

祖逖北伐原因及作用 395

王敦之乱起因 396

北魏前期的中央官制 396

北魏兵制 397

北魏的一国两制 398

北魏太武帝灭佛原因 399

北魏食邑制度 400

崔浩被诛原因 400

北魏孝文帝改革 401

西魏灭亡时间 403

北齐灭亡原因 403

曹魏屯田的时间 404

曹魏屯田的形式 404

曹魏屯田农民的赋役负担 405

曹魏屯田机构的最高官员 405

曹魏屯田制中的“分田之术”析 406

曹魏屯田制评价 406

曹魏租调制度 407

孙吴屯田制度 408

西晋占田制的渊源 409

西晋占田与课田的性质 409

西晋占田与课田的实施范围 410

西晋占田与课田的计算单位 410

西晋占田与课田的关系 411

西晋占田与课田的剥削方式 411

西晋租调征收方式 412

北魏均田制创立的背景 413

北魏均田制实施时间 414

北魏均田制的性质 415

北魏均田制实施程度 415

北魏均田制评价 416

北魏、西魏麻田的性质 416

北魏桑田析 417

僧祇户与佛图户的身份 418

东晋租调征收方式 418

北魏“平齐民”与“平齐户”身份 419

部曲与佃客的身份 420

隶户与杂户的地位 420

张鲁政权评价 421

李特、李雄武装斗争性质 422

北魏六镇起义原因与性质 423

北魏僧侣起义的性质 424

孙?、卢循武装斗争的性质 424

唐寓之武装斗争的性质 425

山越族的含义及与东吴的关系 426

?族族源 427

氐族族源 428

拓跋鲜卑早期国家的性质 428

鲜卑族在历史上的作用 429

柔然族源 430

柔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 430

柔然与北魏的关系 430

高?族源 431

南朝荆郢蛮族属 432

羌族族源 432

豆莫娄考释 433

鄯善国的社会性质 433

卢水胡族源与分布 433

吐谷浑在历史上的作用 434

稽胡族源 434

南朝对蛮族的统治政策 435

曹操评价 436

曹操统一北方评价 437

曹操征乌桓的性质与作用 437

曹操是否继承黄巾起义的事业 437

曹操的思想构成 438

曹操“唯才是举”评价 438

曹植评价 439

曹操是否为杰出的军事家 439

高柔评价 440

刘备评价 441

诸葛亮评价 441

关羽评价 443

刘禅评价 444

傅玄评价 444

华陀姓名和生卒年考 444

石勒评价 445

苻坚评价 446

王猛评价 446

魏道武帝评价 446

魏太武帝评价 447

冯太后评价 447

李冲评价 448

孝文帝评价 448

元澄评价 449

苏绰评价 449

宇文泰评价 450

北周武帝评价 450

宇文邕 451

王导评价 451

谢安评价 452

桓温评价 452

刘裕的出身 453

梁武帝评价 453

王俭评价 454

三国人口 454

十六国北朝的人口 454

东晋南朝的户口 456

道教的改革者 456

魏晋玄学的定义与特征 456

魏晋玄学形成的背景 457

魏晋清谈的含义 457

魏晋玄学的评价 458

裴松之《三国志》注的价值 459

《晋律》评述 459

夷州的地理位置 460

南北大运河形成于曹魏 460

隋唐五代 461

隋唐五代奴婢的性质 461

府兵制的性质 461

开皇之治是否存在 462

开皇之治史料质疑 463

隋速亡原因 463

杨玄感起兵的性质 464

日本遣唐使是否携带国书 465

科举制始于何时 465

唐朝政权的性质 466

进士科的地位 467

唐代士族与庶族之关系 468

唐代士族的作用 469

晋阳起兵首谋 469

玄武门之变性质 470

政事堂设置年代 471

唐高祖让位真相 471

唐代内外官俸料钱的变化始于何时 472

唐高宗武则天长驻洛阳的原因 472

武周代唐的性质 473

永徽年间皇后废立之性质 474

武则天是否废御史监军制 475

永泰公主死因 475

郭子仪“家人三千”的身份 476

唐代宦官的属性 476

唐代宦官专权的根本原因 477

唐代宦官专权与皇权之关系 478

唐代宦官专权是否是相权和皇权矛盾的产物 479

唐代宦官的评价 479

安史之乱的提法 480

马嵬兵变的发动者 480

唐节度使始置年代 481

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 481

永贞革新 483

永贞革新代表哪个阶层 483

二王八司马事件评价 483

牛李党争质疑 484

牛李党争始于何时 484

牛李党争评价 485

牛李党争的焦点 485

隋代储积充盈的原因 487

隋大业中垦田数质疑 488

唐初社会经济繁荣的根本原因 488

唐代前期土地所有制形式 489

唐代均田制是否实施 492

唐代均田制实施范围 493

唐代均田制中永业田的性质 493

唐代的部田与常田 495

唐代僧尼受田的时间 495

唐代自田的性质 496

均田制破坏的根本原因 497

唐代后期土地所有制形式 498

唐代定户等财产中是否包括土地 499

租庸调与户等有无关系 500

租庸调与均田制是否有关系 501

租庸调数量 502

唐代的资课 503

唐代前期和籴推行的范围 504

唐代的力役 504

唐代前期和籴是否带有强制性 505

唐代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05

唐代是否存在庄园制 506

唐代关中地区是否产丝绢 508

唐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509

两税法中“两税”的原义 509

两税法的主要内容 510

两税法是否减轻了剥削量 511

五代十国商品经济 512

两税法是否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12

隋末农民大起义发源于山东、河北的原因 513

隋末农民起义是否反佛 515

瓦岗军起义年代 515

刘黑闼起兵的性质 516

王仙芝起义年代 517

黄巢起义年代 518

王仙芝是否受降 519

黄巢是否乞降 520

黄巢起义军流动作战评价 522

大齐政权性质 522

唐末农民战争中“均平”称号评价 523

唐末农民战争是否提出过土地问题 525

吐蕃社会性质 526

朱温降唐的性质 526

回纥汗国社会性质 527

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 529

南诏的族属 529

南诏社会性质 531

突厥社会性质 532

西突厥汗国的创始者 533

西突厥汗国时期阿波可汗的辖地 535

阿波可汗的封地 535

渤海国社会性质 536

阿波可汗的牙帐 536

隋文帝评价 537

隋文帝是否实行重租政策 538

隋文帝时是否轻徭 538

隋炀帝评价 539

杨坚 539

隋炀帝开运河的目的 540

隋炀帝开凿运河评价 541

隋炀帝侵略高丽质疑 541

李密评价 542

杨广 542

鉴真东渡前是否巳失明 543

唐高祖评价 543

唐高祖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矛盾中的态度 544

李建成评价 545

李渊 545

李?受重用的原因 546

唐高宗评价 546

武则天评价 547

高力士评价 549

韦皋评价 550

朱温建梁后措施评价 550

冯道评价 551

石敬?与契丹关系的评价 551

隋代的户口 553

一行的祖父 554

唐代“风筝”涵义 554

雕版印刷始于何时 555

《唐律疏议》制作年代 556

《唐六典》的性质 557

《唐六典》编撰的缘因 557

《唐六典》在唐代是否施行 558

《顺宗实录》的作者 558

唐代轮台的地理位置 559

杜甫笔下公孙大娘的“舞剑器” 560

唐代马球运动来源 562

宋辽金元 563

宋朝的历史地位 563

元朝的历史地位 564

宋代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566

宋代是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567

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 569

金元社会制度是否逆转 570

宋金时代民族英雄的概念 572

陈桥兵变前镇定二州是否谎报军情 573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析 573

斧声烛影之谜 574

宋太祖先南后北方针的争议 575

北宋的重文轻武政策 576

宋代通判的职能与作用 577

宋代参知政事和枢密使是否分割中书事权 577

宋代的科配是否就是差役 578

宋代官员致仕制度评价 578

宋代馆阁制度 579

宋代封驳制度的作用 579

宋代“内患”的含义 580

宋代募兵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580

宋代差遣制度的作用 581

宋代的中书事权 582

宋代衙前 583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 584

宋代祠禄官制度 585

宋代民办公证书铺 586

北宋转运使是否小官任大事 587

宋徽宗政和以前三衙军职有无品级 587

元丰改制前官品恩荫制的依据 587

宋代的闲官制度 588

宋代相权是否削弱 589

宋代封弥制始行于省试的时间 590

宋代封弥制度 591

宋代誊录法创行时间 591

宋代皇权是否加强 592

庆历新政性质 593

宋代党争性质 594

王安石变法评价 595

保甲法评价 596

元祐更化的争议 597

保马法作用 597

南宋孝宗时台湾地区政权机构的设立 598

南宋总领所是否是户部派出机构 599

绍兴和议的决策人是谁 600

金兀术遗秦桧书的真实性 601

宋朝第二次收兵权的性质 602

辽国的捺钵和斡鲁朵的关系 603

投下军州性质 603

辽国诸行宫都部署是否宫官 604

辽朝政治体制非“二元制” 604

金代实行通检推排的实质 605

宋金战争中的“拐子马” 606

元代探马赤军性质 607

元代投下的性质 607

宋代的度牒 608

北宋是否积贫 609

北宋入中制度背景 610

宋代租佃官田的“二地主” 611

宋代的诡名挟户 611

宋代的诡名挟佃 612

宋代是否已有货币地租 613

北宋漕运评价 614

宋代钱荒原因 615

宋代官田包佃制 616

青苗法评价 617

均输法的作用 618

农田水利法评价 619

方田均税法评价 619

市易法是否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620

免役法评价 621

辽金二税户产生的时间和性质 622

元朝对私有土地典卖的管理 623

元朝对官田转佃的管理 624

北宋的士兵起义 625

王小波李顺起义是否提出过“均贫富”的口号 626

李顺死于何年 626

王小波李顺起义爆发地点 627

宋江投降与从征方腊史实考辨 629

方腊的籍贯和出身成分 630

朱仙镇战役是否存在 631

女真完颜阿骨打反辽性质 632

南宋绍兴九年金人归还陕西、河南的原因和目的 632

夏国建立前后党项的社会性质 633

西夏李德明攻破西凉府在何时 634

尚波于部是否属于党项族 634

宋王韶攻熙河与吐蕃禹藏花麻降西夏是否同一时间 635

折逋游龙钵是否两个人 635

吐蕃族首领木征是否投附西夏 635

青唐羌是否属于西夏 636

宋太祖评价 636

赵匡胤 637

宋太宗评价 637

赵光义 638

赵普评价 638

杨业评价 640

曹彬评价 640

杨业生于何年 643

杨业的籍贯 644

杨业之死应由谁负责 645

欧阳修是否反对王安石变法 647

吕惠卿评价 648

曾布评价 649

张浚评价 650

宋徽宗的死所 650

韩侂胄评价 651

岳飞镇压杨么是否是“污点” 651

金太祖是怎样的民族英雄 652

阿骨打 653

完颜亮评价 653

成吉思汗评价 654

元世祖评价 656

忽必烈 656

文天祥评价 656

宋代婚姻不问阀阅析 657

宋代的继承法 658

张载哲学思想评价 659

明清 660

明清封建专制强化的原因及作用 660

民族市场是否形成 661

资本主义萌芽是否具有延续性 662

明清农业中是否存在经营性地主 662

雇佣劳动的性质 663

朱元璋政权性质转化的时间 664

明《太诰》析 666

明太祖强化皇权的后果 666

朱元璋对儒生的态度 667

明太祖对佛教的态度 668

明太祖文字狱考辨 668

靖难之役的性质 669

建文帝踪迹 670

永乐迁都得失论 671

永乐北伐评价 671

仁宣之治评价 672

内阁的实质和作用 672

厂卫 673

东林党的政治经济立场 673

佛满洲和伊彻满洲 674

满族入关前的社会分期 674

满族入关前的社会性质 675

清国号和族名考 677

萨尔浒之战 678

明与后金战争的性质 678

八旗建旗时间 679

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 680

清初社会的主要矛盾 681

清史分期 682

清前期的历史地位 683

康熙御门听政 684

奏销案 684

雍正嗣位和夺嫡说 685

军机处设置年代 686

查嗣庭案与“维民所止”试题 687

闭关政策 688

明初全国土地面积 689

皇庄始设年代 689

甲首轮充辨 690

鱼麟图册始造年代 691

行会性质 691

江南官田的所有制形态 692

江南市镇始于何时 693

商屯 694

江南是否重赋 694

“火佃”的性质 695

民养官马之患 695

明代棉纺织业是否仍以农村副业为主 696

明清徽州佃仆身份 697

白银大量使用的时间 697

弃农经商趋势辨 698

张居正改革的评价 699

一条鞭法的始行时间 699

一条鞭法的历史作用 700

一条鞭法的性质 700

广东三十六行 701

会馆的性质和作用 702

铺户买办制度 703

15—16世纪流民是否具有原始积累的性质 704

计丁授田和按丁编庄 705

牛录屯田和八旗旗地 706

牛录制与八旗制的承接 707

清前期的土地关系 708

清前期的地租形态 709

拖克索的性质 710

阿哈的身份 710

清代前期国内市场的性质 711

更名田评价 711

康熙年间的东南熟荒地 712

摊丁入亩的意义 712

“地丁合一”的意义 713

雍正养廉银制度 713

清中叶盐商没落的原因 714

乾隆时期的经营地主 715

田底、田面和永佃权的关系 716

井盐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717

榷关制度的评价 717

万历民变是否具有反封建的民主运动性质 718

李自成始称闯王考 719

李自成杀袁时中事件的性质 719

李自成由何处入豫 720

均田免粮辨 720

荥阳大会有无论 721

大顺政权性质 722

李自成开科取士评价 723

李岩有无其人 723

牛金星是否降清 724

张献忠是否“屠蜀” 725

李自成失败原因 726

山海关之战的兵力对比 727

李自成之归宿 728

《甲申三百年祭》评说 729

明王朝与哈密的关系 729

广西大藤峡起义 730

满族族源 730

清朝的民族政策 731

噶尔丹策零评价 733

喀尔喀蒙古南迁的原因 733

渥巴锡重返祖国 734

土司制度 735

改土归流 735

乾嘉时期苗民起义是否由于“改土归流” 735

明太祖评价 736

刘基评价 736

明成祖评价 737

朱棣 738

严嵩评价 738

海瑞评价 738

李自成的出生地 739

“冲冠一怒为红颜”真伪说 739

史可法是否是民族英雄 740

努尔哈赤评价 740

皇太极评价 742

努尔哈赤死因 742

皇太极继位问题 743

顺治帝评价 744

多尔衮评价 745

康熙帝评价 746

鳌拜辅政评价 747

雍正帝评价 748

乾隆帝评价 749

嘉庆帝评价 750

范文程评价 751

王阳明评价 752

王艮思想评价 752

李贽思想是否反封建 753

何心隐思想评价 753

利玛?地圆说传播的意义 754

乾嘉学派产生的原因 755

乾嘉学派的历史地位 756

清代人口发展规律研讨 756

清代前期丁数与人口的比例 758

福建人口移居台湾 759

货币史 760

货币的诞生 760

空首布诞生时间 760

白银货币的起始与扶沟银币的性质 761

齐刀币始铸时间与分期 762

齐刀币文字考释 763

春秋时期吴国货币形态 764

三孔布国别和铸行时间 764

方孔圆钱形制产生的原因 765

秦半两钱始铸时间 766

两甾钱的铸期和国别 767

高后八铢半两钱是否为秦半两钱的复行 768

汉武帝币制改革序次 769

?仄五铢钱研究 769

“蛇目半两”钱的成因与归类 770

白鹿皮币与中国纸币的起源 771

小五铢钱的铸期与性质 772

上林三官考 773

“上币”黄金的货币性质 773

新莽“布泉”的性质与铸期 774

新莽“国宝金匮直万”钱的性质与用途 775

东汉黄金减少的原因 776

汉佉二体钱研究 776

“定平一百”钱的铸期与归属 778

“太平百钱”铸造时代与铸地 778

“凉造新泉”研究 779

大齐通宝钱的铸期与铸主 780

开元通宝钱的分类与分期 781

开元通宝钱的铸造方法 782

高昌吉利钱的铸期、归属与性质 783

北宋钞版的纸币类型归属 784

两宋钞版真伪辨 785

辽钱上限 786

“临安府行用准贰伯文省”铜钱牌面值 786

“助国元宝”和“牡国元宝”的归属与铸主 787

“大朝金合”钱的归属 788

“承安宝货”研究 789

东喀喇汗朝“阿尔斯兰汗”钱研究 790

东喀喇汗朝“桃花石汗”钱研究 791

“至正元宝”权钞钱性质 791

大明通行宝钞研究 792

明朝嘉靖补铸钱辨 793

顺治钞贯论 794

崇祯通宝背满文钱官铸、私铸辨 794

漳州军饷银元铸造时间 795

太平天国钱币档次划分 796

太平天国银钱的制造、形态、职能与性质 797

户部官票与大清宝钞失败原因 799

“会风云”和“风云聚会”龙虎图钱性质 799

祺祥钱的铸造与颁行 800

左宗棠与“足壹银钱”等新疆银币的铸行 800

张之洞创办广东机器造币厂年份 801

科学中国近代史的诞生 803

近代总论 803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804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规范问题 805

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法 805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806

半殖民地与半封建之联系 807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因 808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时间 809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成的时间 810

中国半封建形成的时间 811

中国半封建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还是沉沦 811

半封建与半资本主义 811

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研究 812

中国近代史的下限 814

中国近代史的上限 814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标准 815

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分段 816

近代中国时代中心的研究 818

近代中国进步潮流的研究 819

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作用与意义 820

中国近代史爱国主义范畴 820

中国近代史爱国主义的特点 821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下限 821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分期标准 822

中国近代经济史的具体分段 823

中国有没有原始资本积累 825

中国原始积累开始的时间 825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826

中国民族资本企业的第一家 827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与形成的时间 827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阶层划分标准 828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的时间 828

买办资本与民族资本的关系 829

买办的概念 830

买办转化为民族资本家的标准 831

买办能否单独构成一个阶级 831

买办的历史作用 832

中国近代哲学史主线 832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主线 833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833

中国近代文化史主线 834

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的对象 835

中国近代史研究如何突破 835

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突破口 836

鸦片战争史研究 837

闭关自守政策 837

鸦片战争 837

十三行名称由来 838

公行的贸易权限 839

禁烟之争是否形成派别 840

鸦片利益集团是否存在 841

虎门销烟诸问题考订 841

鸦片战争爆发日期辨析 842

《川鼻草约》是否签订考 843

三元里抗英斗争领导者 844

社学的性质和作用 844

《穿鼻草约》是否签订考 844

地主阶级改革派是否存在 846

鸦片战争失败原因 846

反对英国强租河南地斗争的年代 847

宣南诗社性质 847

道光帝评价 848

许乃济的禁烟态度 850

林则徐早年所受教育内容 851

林则徐的经济思想评价 851

林则徐的家庭出身 851

林则徐的“民惟邦本”是否是民本主义思想 852

林则徐的“民心可用”思想评价 852

林则徐的民族政策评价 853

林则徐死因 854

龚自珍思想的阶级属性 855

魏源经济思想的阶级属性 855

琦?的禁烟态度 856

穆彭阿评价 857

杨芳的抗英态度 857

裕谦抗英评价 858

海龄抗英评价 858

《道光洋艘征抚记》的作者和祖本 859

太平天国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861

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 861

太平天国能否称为革命 861

太平天国的失败原因 862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 862

太平天国政权的性质 863

太平天国的政体 865

天京事变的原因 867

天京事变的主要责任者 868

太平天国内讧的性质 870

逼封万岁问题 871

洪秀全密诏诛杨辨析 873

太平天国乡官成分析 874

太平天国的知识分子政策 875

太平天国的妇女政策 876

太平军滞留永安的原因 878

建都天京的评价 879

太平军北伐主将是谁 880

太平军北伐失败的原因 881

二破江西大营评价 882

第二次西征是否具有战略决战性质 883

第二次西征的最佳方略是什么 884

第二次西征失败的原因 884

太平军进攻上海的评价 886

第二次西征有没有进行 886

让域别走评价 888

拜上帝会考辨 889

金田起义日期 890

金田团营日期 891

常熟报恩牌坊碑序内容的评价 893

太平玉玺真伪辨 893

太平天国玉玺玺文读法 894

“八位万岁”的解释 895

太平天国与天地会的关系 896

太平天国与上海小刀会的关系 897

《哀牢夷雄列传》真伪辨 897

西北回民起义的性质 899

李永和蓝大顺起义与太平天国的关系 900

捻军斗争性质 901

捻产生的时间 901

《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902

《资政新篇》的评价 903

太平天国的土地政策 903

洪秀全评价 904

太平天国的田赋政策 904

杨秀清评价 905

韦昌辉评价 906

石达开出走的主要责任者 906

洪仁玕评价 907

《李秀成自述》评价 907

杜文秀评价 908

洪大全问题 908

张乐行评价 909

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 909

太平天国是否准壁画给人物 910

第二次鸦片战争史研究 910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911

辛酉政变评价 912

北京政变评价 912

祺祥政变评价 912

八里桥的地理位置考 912

叶名琛的和战态度 912

叶名琛被俘日期 913

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战役中的表现 914

冯婉贞抗敌考辨 914

胜保是否参与辛酉政变 915

洋务运动 916

洋务运动起迄年限 916

洋务运动的分期 916

洋务运动评价标准 917

洋务运动总评价 918

“中体西用”的内涵 921

“中体西用”评价 922

洋务派的阶级属性 923

洋务派与顽固派矛盾的性质 925

洋务运动与列强的关系 926

“洋员”聘用的利弊 927

洋务军事工业的性质 928

洋务企业的资本性质 929

洋务运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作用 930

洋务企业是否具有买办性 931

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 932

“十年专利”的作用 933

洋务派是否抵制外资 933

“十年专利”的性质 934

官督商办的评价 935

奕?评价 936

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的评价 936

曾国藩在天津教案中的表现 937

左宗棠“军阀”辨 938

左宗棠评价 939

李鸿章的洋务活动评价 939

张之洞评价 941

李鸿章筹办海防和海军评价 941

盛宣怀评价 942

刘铭传在抗法保台中的功过 943

刘铭传在台湾的政绩 943

郭嵩焘评价 944

丁日昌洋务思想评价 945

京师同文馆评价 945

“中体西用”思想来源 946

洋务派与地主阶级改革派有无继承关系 947

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的关系 948

洋务派与早期改良派思想有无联系 949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 951

中法战争史研究 951

清政府出兵越南的动机 951

清援越抵抗派的组成和作用 952

晚清清流派评价 952

清政府的“乘胜即收”政策析 953

刘永福抗法评价 953

岑毓英的抗法态度 954

潘鼎新的抗法态度 955

刘铭传治台功过 955

中日甲午战争总评论 955

中日甲午战争的起因 958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959

高升号开船时间如何泄露 960

“高升”号被击沉后,中国军队殉难人数 961

丰岛海战开战时间 961

丰岛海战时北洋舰队未派舰接应的责任者 962

黄海海战前日本舰队是否悬挂美国旗 963

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以何战斗队形接敌 963

黄海海战时中日参战舰队的力量对比 964

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的胜负论 965

北洋舰队是怎样的一支海军 966

北洋舰队中洋员的作用 967

北洋舰队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 968

甲午战争时期帝后党争性质 969

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否标志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970

台湾民主国的性质 971

台湾民主国在反割台斗争中的作用 972

台湾民主国的副总统是谁 973

台湾义军的首领是谁 973

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的是与非 974

方伯谦在丰岛海战中的表现 975

丁汝昌评价 976

旅顺危急时,北洋舰队未救援的责任者 977

日舰包围威海,丁汝昌未率队出击的原因 977

方伯谦被杀是否黄海海战中的一桩冤案 978

刘步蟾评价 978

邓世昌殉国情形及性质 980

丘逢甲在抗日保台中的作用 980

丘逢甲离台内渡评价 981

刘永福在台湾抗日的表现 982

刘坤一在甲午战争时期评价 983

吴大?在甲午战争时期评价 983

李光久在辽河战役中评价 984

依克唐阿在辽东战役中评价 984

戊戌变法 986

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 986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988

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 989

戊戌变法的历史教训 990

戊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991

戊戌变法的纲领 991

戊戌变法纲领改变的评价 992

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 993

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994

维新派变法方案的来源 994

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 995

《新学伪经考》评价 995

湖南维新运动发展的原因 996

南学会性质 996

《孔子改制考》评价 997

“公车”含义 997

《公车上书》的呈递 997

《公车上书》的签字人数 997

《上清帝第三书》评价 998

《公车上书》签字人数减少的原因 998

“第二次公车上书”研究 999

《日本变证考》研究 999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组织的性质 999

百日维新中维新派与帝党的关系 1000

戊戌变法时期有无开新与守旧的论战 1001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的论战对手主要是谁 1001

戊戌变法时期开新与守旧论战的中心 1002

帝后党争性质 1002

军机四卿评价 1002

维新派对外政策评价 1003

帝国主义对戊戌变法的态度 1004

英国政府为什么不支持变法 1004

广学会评价 1005

戊戌政变的直接原因 1005

戊戌政变发生的时间 1006

袁世凯告密传到北京的时间 1006

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1007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1007

袁世凯告密的时间和地点 1007

《戊戌奏稿》的改篡 1008

康有为总评价 1009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1010

康有为变法思想的渊源 1011

康有为维新思想体系形成时间 1012

康有为维新思想体系评价 1012

康有为变法主张与洋务思想的关系 1012

康有为在维新运动中是哪个阶级的代表 1013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所执行的政策 1014

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后评价 1014

康有为的世界观 1015

康有为的认识论 1015

《大同书》评价 1016

《大同书》成书年代 1017

《大同书》的主要思想渊源 1018

《大同书》所设想的“大同”世界评价 1019

康有为经济思想评价 1019

康有为的社会历史观 1020

梁启超的总评价 1021

梁启超早期思想评价 1021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与作用 1022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至1903年间评价 1023

梁启超的“新民说”评价 1024

梁启超在1904至辛亥年间评价 1025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后评价 1025

梁启超与新文化运动 1026

梁启超后期思想体系的阶级属性 1027

梁启超思想体系评价 1027

梁启超民权思想评价 1028

梁启超史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时间 1029

梁启超史学思想的渊源 1029

梁启超的史学特点 1030

梁启超史学思想评价 1030

梁启超参加护国运动的动机 1031

梁启超护国运动中的政治角色 1031

谭嗣同政治思想评价 1032

谭嗣同是哪个阶级的代表 1032

谭嗣同不肯出亡的原因 1033

谭嗣同狱中题壁一诗中“昆仑”一词解释 1034

谭嗣同哲学思想的主要渊源 1034

谭嗣同哲学体系评价 1035

谭嗣同佛学思想评价 1037

严复在戊戌变法时期评价 1037

严复在戊戌后至辛亥前评价 1038

严复在辛亥革命后评价 1038

严复翻译《天演论》的时间 1039

《天演论》的作用是否与译者目的相符 1039

《天演论》是否在《国闻报》上发表过 1040

严复哲学思想体系评价 1040

黄遵宪评价 1041

严复教育救国思想评价 1041

黄遵宪家庭出身 1042

黄遵宪在维新运动中评价 1042

黄遵宪晚年思想评价 1042

杨锐评价 1043

刘光第评价 1043

杨深秀评价 1044

杨深秀被杀原因 1044

宋伯鲁与维新派的关系 1045

宋伯鲁“中体西用”口号评价 1045

宋伯鲁对帝国主义态度 1045

王照的政治身份 1045

陈宝箴在戊戌变法中的阶级属性 1046

陈宝箴支持时务学堂和南学会的动机 1046

翁同?对戊戌变法的态度 1047

翁同?是否举荐过康有为 1047

翁同?是被谁罢官的 1048

翁同?后期对维新派态度变化的原因 1048

光绪在甲午战争中的态度 1049

光绪是哪一派皇帝 1049

光绪是否了解“戊戌密谋” 1050

光绪帝在义和团运动中的评价 1051

光绪的死因 1051

义和团 1053

义和团运动是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1053

义和团运动是否是民族战争 1053

义和团运动是否反封建 1054

义和团运动与反帝反封建 1055

义和团运动是否具有封建蒙昧主义性质 1056

义和团运动是否是“奉旨造反” 1057

义和团勇敢精神的来源与作用 1059

义和团运动是否阻止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 1060

义和团运动是否是一次革命高潮 1061

义和团运动是否是进步潮流 1062

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的主因 1063

义和团笼统排外的原因 1064

义和团笼统排外的评价 1065

义和团的源流 1065

义和拳被改为义和团是何人所为 1067

“扶清灭洋”的含义 1068

“扶清灭洋”口号提出的原因 1068

“扶清灭洋”口号是否是斗争策略 1069

“扶清灭洋”口号的作用 1070

“扫清灭洋”口号评价 1070

义和团是否有严格的组织和纪律 1071

“扫清灭洋”口号是谁最早提出的 1071

山东义和团主力是否向直隶转移 1072

义和团是否镇压过白莲教 1073

清政府对义和团入京前的政策 1074

义和团进入北京的原因 1075

清政府对外宣战的原因 1076

清政府对外宣战的作用 1078

“灭洋”口号的首先提出者 1078

义和团围攻使馆事件的性质 1079

资产阶级与义和团运动 1080

义和团围攻使馆事件评价 1080

自立军起事的性质 1081

东南互保评价 1083

朱红灯评价 1084

毓贤评价 1085

聂士成评价 1085

杨儒评价 1086

清末新政 1088

清末新政的最主要目的 1088

清末新政的性质 1088

清末新政的后果 1089

清末新政史的上限 1090

清末新政史的下限 1090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 1091

清末留日学潮出现的主要原因 1092

清末留日学生高峰时期的人数 1092

清末新军的性质 1093

清末新军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1093

清末新军评价 1093

清末官制改革的总评价 1094

清末地方自治政策旅行的原因 1095

清末地方自治政策评价 1095

清末预备立宪评价 1095

五大臣考察宪政的评价 1096

《钦定宪法大纲》评价 1096

谘议局的性质 1097

立宪请愿运动的目的 1098

谘议局的作用 1098

立宪派的阶级基础 1099

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关系 1100

立宪派与清政府的矛盾性质 1100

立宪派在武昌起义前后转向革命的原因 1101

立宪派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1102

袁世凯新政评价 1102

辛亥革命 1104

列宁与辛亥革命研究 1104

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05

辛亥革命的性质 110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106

辛亥革命是否失败了 1107

辛亥革命的胜利是怎样取得的 1107

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 1108

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1108

辛亥革命史上限 1109

辛亥革命史下限 1110

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 1111

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形成 1112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 1112

兴中会成立的时间 1113

兴中会的性质 1113

光复会的来源 1114

光复会成立的时间与地址 1114

光复会的性质 1115

龙华会《章程》起草人 1116

龙华会《章程》起草时间 1116

龙华会《章程》的名称 1116

龙华会《章程》评价 1117

《苏报》案研究 1117

“谋略处”研究 1118

同盟会成立的时间 1119

同盟会的性质 1119

同盟会是否是团体联合 1120

同盟会的组织基础 1120

同盟会中部总会的评价 1121

共进会及其纲领评价 1122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之争的性质 1122

共进会改“平均地权”为“平均人权”评价 1123

共进会与文学社在武昌首义中谁起的作用更大 1124

萍浏醴起义的性质 1124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起义是否是军事冒险 1125

资产阶级革命派粤桂滇边境起义的战略估价 1126

资产阶级革命派城市起义评价 1126

资产阶级革命派有无根据地思想 1127

暗杀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1128

暗杀活动出现的原因 1128

武昌起义的主要原因 1129

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1129

武昌起义的首先发难者 1130

湖北军政府初期的性质 1131

湖北军政府演变的时间 1131

武昌首义中武汉资产阶级的表现 1131

辛亥革命时期和平光复评价 1132

辛亥革命时期宣布独立各省政权的估价 1132

湖南?延?政权性质 1133

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 1134

《临时约法》起草人新见 1135

南北议和评价 1135

优待清室退位条件评价 1135

国粹主义思潮评价 1136

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的时间 1137

无政府主义在中国的派别划分 1137

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评价 1138

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的原因 1138

民国初年无政府主义评价 1139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满”口号评价 1140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性质 1140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成分 1141

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待农民土地问题的态度 1142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是否形成了联合战线 1142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农民联系的媒介 1143

辛亥革命时期会党的作用 1143

中华民国工党的性质 1144

华侨政治思想估价 1144

华侨如何走向革命的 1145

华侨大资产阶级对革命的态度 1145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反帝思想 1146

袁世凯窃权与帝国主义的态度 1147

辛亥革命中日本志士评价 1147

孙文 1148

孙中山的家庭出身 1148

孙中山早期思想评价 1149

孙中山早期思想的阶级基础 1150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的目的 1150

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后思想估价 1151

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1151

孙中山在武昌起义中的作用 1152

孙中山对待义和团的态度 1153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有无反帝思想 1153

孙中山大亚洲主义思想评价 1154

孙中山“反满”口号评价 1154

孙中山军政、训政、宪政三时期学说评价 1155

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评价 1155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渊源 1156

孙中山与“五族共和”思想 1156

孙中山是否首先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 1157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容 1157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评价 1158

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的渊源 1158

孙中山“平均地权”提出的目的 1159

孙中山“平均地权”的范围 1159

孙中山“耕者有其田”思想产生的时间 1160

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性质 1160

孙中山是否首先发起对保皇派的批判 1161

孙中山战斗历程的阶段划分 1161

孙中山民元让位评价 1162

孙中山民元让位的原因 1162

孙中山哲学思想体系评价 1163

黄兴评价 1164

孙中山哲学体系是否形成 1164

黄兴怎样与孙中山相识 1165

黄兴在辛亥革命中的地位 1165

章太炎思想的阶级属性 1166

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关系 1167

章太炎与《民报》宗旨 1168

章太炎佛学思想的作用 1168

章太炎文学语言观评价 1169

章炳麟 1169

陈天华与《革命方略》 1169

陈天华是否被捕过 1169

陈天华对农民起义的认识 1170

《警世钟》和《猛回头》写作年代 1170

陈天华自杀的动机 1171

陈天华“文明排外”思想评价 1171

邹容的反帝思想 1172

邹容革命排满思想评价 1172

秋瑾被捕时表现 1173

秋瑾的生年 1173

宋教仁的政治主张 1174

宋教仁评价 1174

廖仲恺生年 1175

蔡元培教育思想评价 1175

廖仲恺早期思想评价 1176

朱执信后期思想评价 1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