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比较研究:诗意论与诗言意义论=A COMPARATIVE STUDY CHINESE THEORY OF POETIC MEANING AND WESTERN THEORY OF LITERARY M
比较研究:诗意论与诗言意义论=A COMPARATIVE STUDY CHINESE THEORY OF POETIC MEANING AND WESTERN THEORY OF LITERARY M

比较研究:诗意论与诗言意义论=A COMPARATIVE STUDY CHINESE THEORY OF POETIC MEANING AND WESTERN THEORY OF LITERARY M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兴明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
  • 页数:401 页
图书介绍:
《比较研究:诗意论与诗言意义论=A COMPARATIVE STUDY CHINESE THEORY OF POETIC MEANING AND WESTERN THEORY OF LITERARY M》目录

引言 1

上篇 以诗意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 7

第一章 中西比较为何要研究意义论 7

第一节 中西比较的悖谬 8

第二节 于连的突破:“迂回”与“对视” 18

第三节“迂回”作为对中国示意方式的探索 25

第二章以“意”论诗:中西意义论论域的草描与中国诗意论的开端 39

第一节以“意”论诗 41

第二节“意”与意义 44

第三节 意义论诸维度 50

第四节 诗意论的发生:中国传统诗意论的语用转换 55

第三章 诗意的独特性:从“不尽之意”到境象论 64

第一节 诗意论的视角奠基 64

第二节“不尽之意” 78

第三节 境象论 93

中篇 以诗言意义论为重心的比较研究 111

第四章 言路比较一: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与中国诗意论 111

第一节 研究思路:以西方为重心的比较研究 111

第二节 索绪尔的奠基和意义论的转向 115

第三节 形式主义的“形式”标签、陌生化与文学的意义问题 123

第四节 布拉格学派与文学语言的自指性 128

第五节 横纵合轴和隐喻、转喻 134

第六节 第二涵义系统和意义的多元性 136

第七节 文学叙事学和意义结构 141

第八节 视角差异:意义领受的视角与研究的视角 152

第九节 意义论视角指向的恒定、漂移与知识演进 159

第五章 言路比较二:新批评与中国诗意论 171

第一节 文学作品:新批评文学意义论的逻辑起点 173

第二节 新批评文学意义论的独特内涵 177

第三节 语义杂多:新批评文学意义论的理论核心 186

第四节 语义层面的比较:“情感功能”、“语义结构”与“诗言情”、“意象”、“境界”等等 192

第五节 文本意义论与作为写作术的文本形式论 199

第六章 言路比较三:现象学、接受美学与中国诗意论 208

第一节 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意义论 209

第二节 海德格尔存在现象学的意义论 216

第三节 阐释学和接受理论的文学意义论 255

第四节 向内还原的两条路向:晚期海德格尔与老庄的意义论 261

第五节 现象学意义论与中国诗学的品鉴论传统 275

第六节 解释学、接受理论与中国诗学理解论的差异 294

下篇 诗意论比较的延伸研究 311

第七章 “心”的分析:中西意义论的分类学背景与传统诗意论的知识质态 311

第一节“心”的知识品质 314

第二节 中国诗意论的意义质态 327

第八章“兴”作为一种言语行为:“兴”的意向结构及效力演变的语用学分析 344

第一节 语用、语构:“兴”作为一种活动 345

第二节 原始的“兴”:行为构成与含义意向的扭曲 348

第三节 语用转型:从“讽谏”到“兴趣 354

附录 海德格尔将我们引向何方?海德格尔热与国内文艺研究后现代转向的思想进路 361

第一节 历史契机:从主体论到存在论的转向 363

第二节 再度发生的持续转变:从生存价值论到现代性批判 367

第三节 回返源始之域:海德格尔克服现代性危机的思想进路 373

第四节 跟随的错位:对海德格尔中国运用的几点反思 379

参考文献 384

索引 394

后记 4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