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微生物与农业的关系 1
二、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农业微生物学的悠久历史 2
三、解放后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的飞跃发展 3
四、向微生物科学深度和广度进军 4
第一编 农业微生物学基础 6
第一章 微生物的基本类群 6
第一节 细菌 6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 6
二、细菌细胞的构造 8
三、细菌的菌落特征 12
四、细菌的繁殖 12
第二节 放线菌 13
一、放线菌的形态构造 14
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 15
三、放线菌的繁殖 16
第三节 真菌 17
一、酵母菌 17
二、霉菌 19
第四节 病毒 23
一、病毒的基本特征 23
二、细菌病毒——噬菌体 23
三、昆虫病毒 26
小结 30
第二章 微生物的培养 32
第一节 微生物的营养 32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32
二、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营养类型 34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37
四、微生物的培养基 38
第二节 外界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43
一、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43
二、干湿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44
三、氢离子浓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44
四、渗透压对微生物的影响 45
五、灭菌与消毒 46
第三节 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51
一、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本质 51
二、微生物的呼吸类型 52
三、微生物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与利用 55
第四节 微生物的发酵生产 63
一、微生物发酵的类型和产品 63
二、发酵生产的一般工艺过程 64
三、发酵生产的管理 67
第三章 菌种的选育 76
第一节 菌种的筛选 76
一、取样 76
二、增殖培养 77
三、分离纯化 78
四、性能测定 78
第二节 微生物的育种 79
一、微生物育种的理论根据 79
二、微生物育种的方法 80
第三节 菌种的保藏与复壮 82
一、菌种的保藏 82
二、菌种的衰退与复壮 83
第四章 微生物在植物营养元素转化中的作用 85
第一节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 85
一、土壤是微生物生活的良好环境 85
二、根际微生物和附生微生物 87
第二节 微生物在氮素转化中的作用 88
一、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88
二、有机肥料的氨化作用 93
三、微生物的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 96
第三节 微生物在碳素转化中的作用 98
一、纤维素的分解 99
二、果胶质的分解 100
第四节 微生物在矿质营养元素转化中的作用 101
一、硫化作用与反硫化作用 101
二、磷的转化 103
三、钾的转化 104
第二编 农业微生物制品的生产和应用 105
第一章 微生物肥料 105
第一节 根瘤菌肥 106
一、根瘤菌的生物学特性 106
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作用 107
三、根瘤菌肥的土法生产 107
四、根瘤菌肥的应用 112
第二节 “5406”菌肥 113
一、“5406”放线菌的生物学特性 114
二、“5406”菌肥的作用 116
三、“5406”菌肥的土法生产 117
四、“5406”菌肥的应用 124
第二章 微生物农药 126
第一节 微生物杀虫剂 126
青虫菌 127
一青虫菌的生物学特性 127
二、青虫菌对害虫的致病作用 128
三、青虫菌的土法生产 128
四、青虫菌的应用 133
白僵菌 136
一、白僵菌的生物学特性 136
二、白僵菌对害虫的致病作用 139
三、白僵菌的土法生产 140
四、白僵菌的应用 145
第二节 农用抗菌素 147
春雷霉素 149
一、春雷霉素及其产生菌的特性 150
二、春雷霉素的土法生产 153
三、春雷霉素在防治稻瘟病上的应用 158
井岗霉素 160
一、井岗霉素及其产生菌的特性 160
二、井岗霉素的土法生产 162
三、井岗霉素的效价测定 165
四、井岗霉素在防治水稻纹枯病上的应用 171
庆丰霉素 172
一、庆丰霉素及其产生菌的特性 172
二、庆丰霉素的土法生产 173
三、庆丰霉素在防治稻瘟病上的应用 178
“878”农抗菌素 179
一、“878”农用抗菌素及其产生菌的特性 179
二、“878”的土法生产 179
三、“878”的效价测定 180
四、“878”在防治棉苗炭疽病上的应用 181
第三节 微生物除草剂 182
鲁保一号 182
一、“鲁保一号”菌的特性 182
二、“鲁保一号”的土法生产 183
三、“鲁保一号”质量检定 185
四、“鲁保一号”的应用 185
第三章 微生物与植物激素 187
“九二○” 187
一、“九二○”和赤霉菌的特性 187
二、“九二○”的土法生产 190
三、“九二○”土法产品的含量测定 196
四、“九二○”在农业上的应用 200
第三编 农业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204
一、培养基的配制 204
二、高压蒸汽灭菌和干热灭菌 207
三、微生物的接种培养 210
四、显微镜的使用 215
五、细菌形态的观察 222
六、放线菌形态的观察 228
七、酵母菌形态的观察 229
八、霉菌形态的观察 230
九、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测定 231
十、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测定 232
十一、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检验 237
十二、菌种的分离筛选 243
十三、微生物的育种 245
十四、菌种的复壮 247
十五、菌种保存 248
十六、抗菌素效价的微生物测定——管碟法 249
附录一、土设备简介 254
附录二、玻璃器具的准备 257
附录三、接种室的设置和使用管理 259
附录四、度量衡单位命名制 262
附录五、常用染色液和封盖剂的配制 263
附录六、常用消毒剂的配制 265
附录七、常用溶液的配制 266
附录八、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269
参考资料:微生物分类简介 275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生物化学》田余祥主编 2020
- 《微生物培养与显微检验》李晶主编 2018
- 《灭绝生物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编著 2018
- 《食品微生物学教程》李平兰主编 2019
- 《海州湾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晁敏主编 2018
- 《微生物学》杨革主编 2018
-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王英明,徐德强主编 2019
- 《生物化学实验技术 第2版》陈鹏,郭蔼光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