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学 理论·方法·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邱均平,文庭孝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74458
- 页数:408 页
第一篇 理论篇 3
第1章 科学评价概述 3
1.1 科学评价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3
1.1.1 科学评价活动的产生 3
1.1.2 科学评价活动的发展 4
1.1.3 科学研究领域的科学评价活动 4
1.1.4 科学评价活动的发展趋势 9
1.2 科学评价的内涵 13
1.2.1 科学评价的含义 13
1.2.2 科学评价的原概念 13
1.2.3 科学评价的相关概念 18
1.2.4 科学评价活动的性质与特点 27
1.3 科学评价活动的意义 30
1.3.1 科学评价活动的起因 31
1.3.2 科学评价活动的作用与价值 32
1.3.3 科学评价活动的主要功能 34
1.4 科学评价活动的原则与类型 37
1.4.1 科学评价活动的基本原则 37
1.4.2 科学评价活动的主要类型 40
1.5 科学评价系统 44
1.5.1 科学评价系统的要素与内容 44
1.5.2 科学评价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关系 45
参考文献 46
第2章 评价学的理论基础 52
2.1 价值理论 53
2.1.1 哲学价值理论 54
2.1.2 经济学价值理论 55
2.1.3 价值理论与科学评价 57
2.2 认识理论 58
2.2.1 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的区别 58
2.2.2 价值认识与事实认识的联系 59
2.2.3 认识理论与科学评价 60
2.3 计量学理论 61
2.3.1 文献计量学理论 63
2.3.2 科学计量学理论 66
2.3.3 知识计量学理论 69
2.3.4 经济计量学理论 70
2.3.5 计量学理论与科学评价 71
2.4 比较与分类理论 72
2.4.1 比较理论 72
2.4.2 分类理论 73
2.4.3 比较、分类与科学评价 75
2.5 信息管理科学理论 75
2.5.1 信息管理理论 76
2.5.2 信息管理与科学评价 77
2.6 系统科学理论 79
2.6.1 系统论概述 79
2.6.2 系统论与科学评价 80
2.7 科学管理与决策理论 82
参考文献 82
第3章 评价学的学科构建 87
3.1 评价学构建的意义 87
3.1.1 科学技术健康发展的需要 88
3.1.2 科学管理与科学决策的需要 88
3.1.3 科学评价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 89
3.1.4 科学评价理论发展的需要 89
3.1.5 科学评价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90
3.2 评价学的兴起与发展 90
3.2.1 评价学产生的背景 90
3.2.2 评价学研究的现状 92
3.2.3 评价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92
3.3 评价学的学科体系 99
3.3.1 评价学的研究对象 99
3.3.2 评价学的研究内容 100
3.3.3 评价学的体系结构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4章 评价学的理论体系 104
4.1 评价学的理论来源 104
4.1.1 哲学领域的评价理论 104
4.1.2 经济学领域的评价理论 105
4.1.3 信息管理科学领域的评价理论 107
4.1.4 科技管理领域的评价理论 107
4.1.5 科学学领域的评价理论 111
4.1.6 管理学领域的评价理论 111
4.2 评价学的理论构成 112
4.2.1 基于学科的理论体系 112
4.2.2 基于过程的理论体系 113
4.2.3 基于应用的理论体系 113
参考文献 115
第二篇 方法篇 119
第5章 评价学方法论 119
5.1 评价学方法论的意义 119
5.2 评价学方法论概述 120
5.2.1 科学研究方法 120
5.2.2 方法论及其构成 121
5.2.3 方法论与评价学 122
5.3 评价学方法论的内容 123
5.3.1 评价学方法论的层次结构 123
5.3.2 评价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123
5.4 评价学方法的分类与比较分析 124
5.4.1 评价方法的分类 124
5.4.2 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126
5.4.3 对评价方法的认识 127
参考文献 129
第6章 广义的评价方法 131
6.1 评价的程序 131
6.1.1 以委托方为主体的具体评价流程 132
6.1.2 以评价方为主体的具体评价流程 134
6.2 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的一般方法 135
6.2.1 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内涵及意义 136
6.2.2 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的原则 136
6.2.3 评价指标体系形成的方法和程序 137
6.3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方法 143
6.3.1 指标权重的内涵与意义 143
6.3.2 指标权重确定的原则 144
6.3.3 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144
6.4 评价信息获取和数据处理方法 145
6.4.1 评价信息及其获取方法 145
6.4.2 评价数据信息处理方法 148
参考文献 149
第7章 评价学的定性方法 152
7.1 同行评议法 152
7.1.1 同行评议法概述 152
7.1.2 同行评议法的主要形式 153
7.1.3 同行评议法的应用领域 156
7.1.4 同行评议法的优缺点 156
7.1.5 同行评议法的新发展 157
7.2 案例研究法 158
7.2.1 案例研究法及其特点 158
7.2.2 案例研究法的主要类型 159
7.2.3 案例研究法的主要应用 159
7.2.4 案例研究法的优缺点 160
7.3 德尔菲法 161
7.3.1 德尔菲法及其特点 162
7.3.2 德尔菲法的实施步骤 162
7.3.3 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164
7.3.4 德尔菲法的演变与发展 165
7.4 标杆分析法 166
7.4.1 标杆分析法及其特点 166
7.4.2 标杆分析法的作用及应用领域 168
7.4.3 标杆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172
7.4.4 标杆分析法的基本要求 176
7.4.5 标杆分析法的发展趋势 177
7.5 调查研究法 177
7.5.1 调查研究法及其类型 178
7.5.2 常用的调查研究法及其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 178
参考文献 182
第8章 评价学的定量方法 185
8.1 文献计量法 185
8.1.1 文献计量学方法及其特点 186
8.1.2 文献计量法的指标 187
8.1.3 文献计量法的主要应用 188
8.1.4 文献计量法的优缺点 189
8.1.5 文献计量法的新发展 191
8.2 经济计量法 191
8.2.1 经济计量法及其特点 192
8.2.2 经济计量法的主要内容 193
8.2.3 经济计量法的主要方法 193
参考文献 194
第9章 评价学的综合方法 196
9.1 层次分析法 196
9.1.1 层次分析法及其特点 196
9.1.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196
9.1.3 层次分析法实施的基本步骤 198
9.1.4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203
9.2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204
9.2.1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及其特点 205
9.2.2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关键问题 205
9.2.3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 206
9.2.4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主要方法 207
9.2.5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的主要应用 211
9.2.6 综合评价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211
9.3 知识图谱分析法 213
9.3.1 知识图谱概述 213
9.3.2 知识图谱的原理与方法 216
9.3.3 知识图谱的软件与工具 218
9.3.4 知识图谱分析法的主要应用 219
参考文献 225
第三篇 实践篇 231
第10章 国家竞争力评价 231
10.1 WEF&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231
10.1.1 WEF&IMD的产生与发展 231
10.1.2 WEF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232
10.1.3 IMD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242
10.1.4 WEF&IMD评价体系的比较分析 260
10.2 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 261
10.2.1 国家竞争力的博弈论解释 261
10.2.2 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263
10.2.3 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综合合成方法 264
10.3 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 266
10.3.1 国家科技竞争力概述 266
10.3.2 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现状 267
10.3.3 国家科技竞争力的表现与要素 268
10.3.4 国家科技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与方法 271
参考文献 273
第11章 大学评价 275
11.1 中国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 275
11.1.1 中国大学评价现状 275
11.1.2 基本理念与做法 277
11.1.3 基本指标与方法 281
11.1.4 评价特色和结果分析 283
11.2 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 287
11.2.1 基本理念与做法 287
11.2.2 基本指标与方法 289
11.2.3 评价特色与结果分析 291
11.3 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 294
11.3.1 基本理念与做法 294
11.3.2 基本指标与方法 297
11.3.3 评价特色与结果分析 298
参考文献 301
第12章 科研机构评价 302
12.1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 302
12.1.1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概况 302
12.1.2 中国科学院研究所评价实践 303
12.1.3 评价方法与指标 308
12.1.4 未来评价走向 310
12.2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价 311
12.2.1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价概况 311
12.2.2 评价方法与指标 312
12.2.3 评价特点分析 315
1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价 317
12.3.1 思路与基本原则 317
12.3.2 评价指标与方法 318
12.3.3 评价结果及分析 322
12.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评价 327
12.4.1 思路与基本原则 327
12.4.2 具体做法 328
12.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332
参考文献 336
第13章 企业竞争力评价 337
13.1 《财富》世界企业排行 337
13.1.1 《财富》世界企业排行的产生与发展 337
13.1.2 《财富》世界500强评选的指标与方法 338
13.1.3 《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的特点 341
13.2 《福布斯》全球企业排行 342
13.2.1 《福布斯》全球企业排行的产生与发展 342
13.2.2 《福布斯》全球企业排行的指标与方法 342
13.3 《商业周刊》全球企业排行 344
13.3.1 《商业周刊》全球企业排行的产生与发展 344
13.3.2 《商业周刊》全球1000大企业评选的指标与方法 344
13.3.3 《商业周刊》全球1000大企业排名的特点 345
13.4 三大杂志企业排行的比较与评价分析 346
13.4.1 整体比较与评价分析 346
13.4.2 三大杂志2009年企业排名比较 346
参考文献 348
第14章 学术期刊评价 349
14.1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意义、理念和做法 349
14.1.1 研究背景 349
14.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356
14.1.3 具体做法 358
14.2 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的特色与结果分析 362
14.2.1 评价特色 362
14.2.2 评价结果分析 364
参考文献 367
第15章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 368
15.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现状 368
15.1.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理论研究 368
15.1.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实践 371
15.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类型 373
15.2.1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373
15.2.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分类 374
15.3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分类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 375
15.3.1 学术论文类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75
15.3.2 研究报告类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78
15.3.3 学术著作类研究成果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384
15.3.4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信息获取的渠道与方式 388
15.4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主体分析 389
15.4.1 书刊编辑 390
15.4.2 学术同行 391
15.4.3 社会受众 392
15.4.4 科研管理者 393
15.4.5 科研评价中介机构 394
参考文献 396
参考文献 398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