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日本通史
日本通史

日本通史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建民,刘予苇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市: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309002377
  • 页数:504 页
图书介绍:
《日本通史》目录
标签:通史 主编

第一章 从“野蛮”向“文明”的飞跃——大和国家的由来和发展 1

第一节 原始时代的日本 1

一 日本列岛的形成和原始日本人 1

二 旧石器时代的生产活动 3

三 绳纹文化和农耕的出现 4

四 弥生文化及其特征 6

第二节 邪马台国和古大和国 7

一 公元一世纪前后日本文化发展的多元化 7

二 邪马台国的兴衰 9

三 古大和国的形成和发展 11

第三节 大和国统一日本 13

一 古坟文化和大和国的建立 13

二 倭五王统治时期的内政与外交 14

三 氏姓制和部民制 16

三 氏姓制和部民制 16

第二章 大化改新——由贵族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折 19

第一节 推古朝改革 19

一 六世纪时的社会矛盾 19

二 圣德太子摄政及其改革 20

三 汉文化的传入及飞鸟文化 21

第二节 大化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23

一 大化改新前夕的社会危机 23

二 大化政变与新政权的建立 24

三 壬申之乱和新政权的巩固 25

第三节 确立封建制度的诸项措施 27

一 中央及地方官僚制度的改革 27

二 班田制及租庸调的实施 28

三 律令的制定和封建制度的确立 30

第四节 中日之间的第一次战争——白江口战役 31

一 七世纪中叶的东亚形势 31

二 大化新政权的外交政策和白江口海战 32

三 白江口战后的反省 33

第三章 皇权至上——奈良、平安时期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和发展 35

第一节 天皇极权政治的确立 35

一 “治国安民”的基本国策 35

二 光仁、桓武之治 36

第二节 经济和文化 38

一 经济的繁荣 38

二 文化的兴盛 40

三 奈良、平安文化与唐文化 41

第三节 与东亚诸国的睦邻关系 43

一 奈良、平安前期的外交策略 43

二 遣唐使的兴衰 44

三 与新罗、渤海国的关系 45

第四章 天皇·外戚·武士——天皇权威的衰落和武士势力的勃兴 47

第一节 孕育武士的经济基础 47

一 班田制瓦解与庄园的出现 47

二 庄园的发展及其经营方式的变化 48

三 庄园制下的民众生活 50

四 庄园的本质和特点 52

第二节 皇权旁落与摄关政治 54

一 藤原氏外戚专权 54

二 摄关政治 56

三 皇室与摄关政治的斗争 59

第三节 武士阶层的登台 61

一 武士与武士团的形成 61

二 武士集团(源平两氏)的抬头 62

三 保元、平治之乱 66

四 平氏专权 68

第五章 挟天皇而令天下——镰仓、室町幕府的统治 70

第一节 镰仓幕府的建立及其统治 70

一 源赖朝为建立政权的斗争 70

二 镰仓幕府的组织机构和北条氏执政 72

三 公武力量的转变 74

四 双轨制政治 76

第二节 镰仓幕府的衰落 78

一 “忽必烈征伐”及军民的顽强抵抗 78

二 御家人制度的瓦解与镰仓幕府灭亡 80

第三节 武家政治的展开与室町幕府统治 82

一 公武势力的反复较量 82

二 武士在动乱中的松散联合 83

三 倭寇与勘合贸易 86

四 农村自治体的形成与农民起义 88

第四节 镰仓文化与室町文化 90

一 贵族文化的衰落与武家文化的兴起 90

二 佛教的创新与复兴 92

三 北山文化和东山文化 94

四 文化的大众性和地方化 95

第六章 混战与统一——从“群雄割据”到织丰统一日本 98

第一节 战国大名的统治政策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98

一 群雄割据与大名领国制的形成 98

二 兵农分离和对农民的强制政策 100

三 “富国安民”及工农商业的发展 101

第二节日本统一和织丰政权 102

一 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统一事业 102

二 织丰政权巩固统治的措施 104

三 欧洲文化的直接传入 106

四 安土·桃山时期的文化 108

第三节 丰臣秀吉的亚洲政策及其活动 110

一 丰臣秀吉称霸亚洲的构想 110

二 两次发动侵朝战争 111

三 迷梦扑灭的教训 112

第七章 幕藩体制——江户幕府的兴盛与衰落 115

第一节 幕藩体制和锁国政策 115

一 江户幕府的建立和德川家康的统治 115

二 幕藩体制的确立与封建等级制度 117

三 从禁教到锁国 120

四 锁国政策的影响 122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幕藩体制的动摇 123

一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23

二 城下町的繁荣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125

三 城乡阶级关系的变化 127

四 农民、市民对封建统治的声讨 128

第三节 江户时代的文化 131

一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131

二 兰学的勃兴 133

三 东西方文化的撞击及其意义 134

第八章 资本主义浪潮的冲击——幕末的日本与世界 138

第一节 封建社会的衰败 138

一 资本主义因素的萌发 138

二 社会诸矛盾的激化 139

三 幕府改革的失败 140

四 统治危机的加深 142

第二节 被震惊的日本 144

一 欧美势力东渐 144

二 “洋学”的兴盛 145

三 “一朝船舶炮声来” 147

四 开国后的半殖民地危机 149

第三节 倒幕维新运动 151

一 “尊王攘夷”与“公武合体” 151

二 “开港倒幕”与“强藩割据” 153

三 幕府再次征伐长州的失败 155

四 “船中八策”与“大政奉还” 156

第九章 历史的转折——明治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159

第一节 “王政复古”政变与戊辰战争 159

一 “小御所会议”与迫令将军“辞官纳地” 159

二 “鸟羽、伏见之战”与江户开城投降 161

三 血战会津与攻克五棱廓 162

第二节 明治政府的成立及其施政纲领 164

一 “五条誓约”与“五榜禁令” 164

二 《政体书》与太政官制 165

三 改元、迁都与树立天皇权威 167

第三节 废除封建旧制与强化政治统治 169

一 从“奉还版籍”到“废藩置县” 169

二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171

三 镇压农民起义与平定士族叛乱 172

四 对外用兵以扬“国威” 174

第十章 推进资本主义近代化——从明治改革到确立近代天皇制 177

第一节 “三大方针”及其实施 177

一 岩仓使团出使欧美 177

二 “文明开化”与改革教育 178

三 “殖产兴业”与初步工业化 180

四 “富国强兵”与“鹿呜馆外交” 183

第二节 首次民主运动的兴衰 184

一 “明六社”与启蒙运动的开展 184

二 《建议书》与自由党的建立 186

三 “私拟宪法”与武装斗争事件 188

四 自由民权运动的性质与作用 189

第三节 明治宪法体制的确立 191

一 “明治十四年政变”与实行内阁制 191

二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与颁行 192

三 近代天皇制的确立 193

第四节 明治维新的成败 195

一 明治维新的性质 195

二 明治维新的地位与影响 197

第十一章 战争风云与争霸东亚——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 199

第一节 走向军国主义与“大陆政策” 199

一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199

二 早期“大陆政策”的出笼 202

三 日英新约的签订 203

第二节 东亚风云突变 204

一 挑起甲午战争 204

二 黄海之战与威海之战 206

三 《马关条约》的签订 208

四 资本主义的急速发展 209

第三节 早期帝国主义战争 211

一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 211

二 东亚政治格局与日俄的战争计划 212

三 战争进程与结局 214

四 战争的性质及其影响 216

第十二章 登上世界强国地位——产业革命的完成与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218

第一节 帝国主义的形成及其特点 218

一 产业革命的完成 218

二 日本帝国主义的特点 221

三 与各列强关系的变化 222

第二节 工农民主运动的开展 224

一 近代工人运动的开始 224

二 早期社会主义运动的勃兴 226

三 大正民主运动的展开 228

第三节 远东宪兵与强盗 229

一 军国主义的形成与特点 229

二 吞并朝鲜 231

三 对中国台湾的殖民统治及向大陆的侵略 232

四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出兵西伯利亚 235

第十三章 走向何处的抉择——向民主主义发展还是转向法西斯主义 237

第一节 面向新的历史转折 237

一 以暴挫富的“米骚动” 237

二 危机接踵而至 239

三 民主运动和工农运动的发展 240

四 陷于国际孤立境地 244

第二节 各种政治力量的动向 245

一 “政党政治”的实现 245

二 “裁减军备”和“协调外交” 247

三 日本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众斗争的发展 249

四 思想文化的进步与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251

第三节 金融危机和政治反动 254

一 经济在困境中增长 254

二 垄断的加强与地主制的动摇 256

三 金融危机与田中义一内阁的建立 257

第十四章 走上毁灭之路——发动侵华战争和推行国家法西斯化 260

第一节 经济大危机和“九·一八”事变 260

一 经济大危机带来的严峻局势 260

二 “先内后外”与“先外后内”之争 262

三 挑起“九·一八”事变和扶植“满洲国” 265

四“排外热”与反战斗争 266

第二节 国家法西斯化的加强 268

一 急进右翼与军部扼杀政党政治 268

二 法西斯压制与思想文化斗争 270

三 非常时期财政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72

四 救济农村与农村经济更生运动 274

第三节 军部政治支配地位的确立 276

一 军部、新官僚和财阀的结合 276

二 “二·二六”事件 278

三 广田内阁与军部支配地位的确立 280

四 民众的反军情绪与军部的对策 282

第十五章 陷入战争泥潭——从全面侵华战争到太平洋战争 284

第一节 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284

一 侵略华北的挫折与“七·七”事变 284

二 所谓“不扩大”的真相 286

三 “速战速决”的破产和日军暴行 287

四 精神总动员运动与《国家总动员法》 289

第二节 南进与近卫新体制 291

一 进退两难的困境 291

二 南进与德日意三国同盟 293

三 近卫新体制的建立 294

四 战时经济的进展 295

第三节 挑起太平洋战争 298

一 日美谈判与日本偷袭珍珠港 298

二 “大东亚共荣圈”的谎言与现实 300

三 东条独裁和翼赞体制的加强 301

四 文化统制与法西斯战争文化 303

第十六章 大日本帝国的崩溃——从节节败退到无条件投降 306

第一节 战争形势的转变 306

一 在太平洋上的败退 306

二 在中国、缅甸战场的被动与挣扎 309

三 战时经济的恶化与对策 310

四 厌战情绪和反东条活动 312

第二节 战败投降 314

一 陷入盟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重围 314

二 本土决战还是及早媾和 315

三 最后的绝望与被迫投降 317

第十七章 复兴基础的奠定——战后改革和国家体制民主化 320

第一节 美国的占领与非军国主义化 320

一 美国单独占领 320

二 严厉的非军事化政策 321

三 各种政治势力的重新组合 323

四 民主社会主义的抬头 324

第二节 农地改革与解散财阀 326

一 根除封建残余的决心 326

二 美日统治集团的不同对策 327

三 农地改革的完成 329

四 解散财阀的积极意义 331

第三节 制定新宪法与政治民主化体制的确立 333

一 五大改革与政治生活民主化 333

二 新宪法的制定 335

三 民主化国家体制的确立 336

第十八章 从战争废墟上重新堀起——政治独立与经济复兴 339

第一节 旧金山体制与被占领状态的结束 339

一 媾和方式之争 339

二 旧金山体制的确立 340

三 重新面向世界 342

第二节 走出险恶处境 343

一 生活在恐慌虚脱之中的日本国民 343

二 超重点投资的倾斜生产方式 345

三 经济九原则与道奇路线 346

四 “半岛风云”与日本经济复苏 348

第三节自民党的建立与经济的全面恢复和起飞 349

一 善为己谋的日本人 349

二 吉田时代的终结与自由民主党的建立 350

三 经济的全面恢复 353

四 经济起飞与神武、岩户景气 354

五 方兴未艾的民主运动 356

第十九章 经济高速发展与经济大国——保守政权的隆盛期 359

第一节 《倍增计划》超额完成 359

一 经济学界的大辩论 359

二 《倍增计划》与全部就业 360

三 涉足欧美市场后的烦恼 362

第二节 经济超高速发展的到来 363

一 “保守政权”与经济超高速发展 363

二 赤字预算和57个月的超高速经济发展 365

三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367

第三节 官民学的经济狂热 369

一 举国上下齐动手 369

二 教育现代化与国民素质 371

三 日本成了经济大国 372

第四节 全方位外交政策 374

一 日美平起平坐的伙伴关系 374

二 曲折多舛的日苏关系 376

三 中日关系的新篇章 378

第二十章 从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技术引进型”的终结和“自主开发型”的起步 381

第一节 “稳定增长”取代“高速增长” 381

一 石油危机与“高速增长”的结束 381

二 经济稳定增长期的到来 383

三 奠定成为“政治大国”的经济实力 385

第二节 从田中内阁到竹下登内阁 387

一 《日本列岛改造论》的早产和田中内阁的崩溃 387

二 从三木、福田内阁走向大平、铃木内阁 389

三 中曾根的鹰派内阁和“政治大国”梦 392

四 自民党的总裁争夺战和竹下登内阁的成立 394

第三节 七、八十年代的对外关系与防卫政策 397

一 旋转于主轴上的日美摩擦 397

二 相互猜疑的日苏关系 399

三 日本不能成为“亚洲孤儿” 401

四 中日两国必须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404

余章中国学者的日本史研究概述 407

附录 44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