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硫酸生产分析规程
硫酸生产分析规程

硫酸生产分析规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化学工业部化肥司组织编写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02511350
  • 页数:681 页
图书介绍:
《硫酸生产分析规程》目录

第一篇 分析方法基础理论与基本操作 1

第一章 化学分析通则 1

第一节 百分率与百万分率的表示方法 1

第二节 溶液 1

第三节 分析方法中一此些用语的含义 2

第二章 仪器分析方法与物性测定方法 4

第一节 可见分光光度法 4

第二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

第四节 示波极谱法 16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 22

第五节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25

二、氟含量的测定 32

第六节 pH值测定法 38

第七节 密度、相对密度测定法 46

第八节 粒度测定法 58

第一节 试剂的规格与等级 60

第三章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60

第二节 试剂的保存和贮存方法 61

第三节 基准试剂 63

第四节 标准滴定溶液制备方法 63

第五节 标准液制备方法 79

第六节 制剂及制品制备方法 84

第七节 纯水的制取 93

第四章 容量器皿的校准 98

第一节 滴定管的校准 100

第二节 移液管与容量瓶的校准 101

第三节 气体计量仪器的校准和使用 102

第五章 安全守则 106

第一节 分析室一般安全守则 106

第二节 易燃、易腐蚀和有毒物品的使用 106

第三节 一般伤害的救护 108

第四节 现场采样安全注意事项 108

第六章 分析误差和数据处理 109

第一节 误差与偏差 109

第二节 准确度与精密度 115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16

第七章 取样方法 120

第一节 硫铁矿的取样方法 120

第二节 工业硫磺试样的采取 123

第三节 硫酸的取样方法 125

第四节 气体的取样方法 125

第五节 流体二氧化硫的取样 136

第七节 取样规则 137

第六节 工业固体亚硫酸铵的取样 137

第八章 分析方法基础理论 138

第一节 硫及硫铁矿的分布 138

第二节 铁的分析 140

第三节 砷的分析 146

第四节 氟的分析 150

第五节 铜的分析 158

第六节 铅的分析 161

第七节 锌的分析 163

第八节 汞的分析 166

第九节 硒的分析 167

第十节 镉的分析 170

第十一节 二氧化硫的分析 170

第十二节 三氧化硫和酸雾的分析 174

第十三节 氮氧化物的分析 175

第十四节 水分的分析 176

第十五节 钒的分析 178

第二篇 原材料与成品分析 179

第一章 硫铁矿和硫精矿测定方法 179

第一节 矿样的采取及制备 179

第二节 矿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179

第三节 矿中有效硫的测定 180

第四节 矿中铁含量的测定 184

第五节 矿中砷的测定 186

第六节 矿中氟的测定 190

第七节 矿中铜的测定 192

一、示波极谱法 192

二、双环已酮草酰二腙比色法 194

第八节 矿中铅的测定 197

一、示波极谱法 197

二、EDTA容量法 198

第九节 矿中锌的测定 201

一、示波极谱法 201

二、PAN比色法 203

第十节 矿中碳的测定 206

第二章 工业硫磺的测定方法 209

第一节 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209

第二节 硫含量的测定 209

第三节 水分的测定 209

第四节 灰分的测定 210

第五节 酸度的测定 211

第六节 有机物的测定 212

第七节 砷的测定 216

一、AgDDC分光光度法 216

二、古蔡法 219

第八节 铁的测定 221

第九节 粉状硫磺筛余物的测定 223

第三章 工业硫酸的测定方法 224

第一节 取样方法 224

第二节 硫酸含量的测定 224

一、硫酸含量的测定 224

二、游离硫酸酐含量的测定 225

第三节 灼烧残渣的测定 227

第四节 铁的测定 228

第五节 砷的测定 230

一、AgDDC分光光度法 230

二、古蔡法 232

第六节 三氧化二氮的测定 234

第七节 二氧化硫的测定 236

第八节 氯化物的测定 238

一、电位滴定法 238

二、氯化银目视比浊法 241

第九节 透明度的测定 242

第十节 色度的测定 243

第四节 锰含量的测定 244

第三节 灼烧残渣含量的测定 244

第一节 取样方法 244

第二节 硫酸含量的测定 244

第四章 蓄电池用硫酸的测定方法 244

第五节 铁含量的测定 246

第六节 砷含量的测定 246

第七节 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246

第八节 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247

第九节 铵含量的测定 250

第十节 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255

第十一节 铜含量的测定 255

第一节 取样方法 256

第十二节 还原性高锰酸钾物质含量的测定 257

第二节 残渣的测定 259

第十三节 色度的测定 259

第五章 液体二氧化硫的测定方法 259

第十四节 透明度的测定 259

第三节 水分含量的测定 260

第四节 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264

第五节 砷含量的测定 264

第一节 大型硫酸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6

第三篇 生产控制分析 266

第一章 硫酸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266

第二节 中、小型硫酸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67

第三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测定要求 268

第四节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核算 270

第二章 接触法硫酸生产控制分析 275

第一节 生产控制分析项目 275

第二节 硫铁矿与矿渣分析 279

一、水分含量的测定 279

二、有效硫的测定 280

三、总硫的测定 283

四、碳含量的测定 285

五、粒度筛析 285

一、外部取样法 287

第三节 炉气中尘的测定 287

二、内部取样法 290

三、冶炼烟气中尘含量的测定 293

1.外部取样灼烧温度校正法 293

2.滤膜测尘法 296

3.尘的间接测定法 298

第四节 炉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301

第五节 炉气中三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304

一、棉塞法 308

第六节 炉气中酸雾含量的测定 308

二、滤板法 311

第七节 炉气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314

第八节 炉气中砷、氟含量的测定 317

一、砷含量的测定 319

1.茜素磺酸钠比色法 320

2.铬青R比色法 321

3.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323

第九节 炉气中硫蒸气含量的测定 324

第十节 尾气中三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328

第十一节 冷却水酸度的测定 329

第十二节 废水和稀酸的分析 331

一、废水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331

1.碘量法 331

2.中和法 332

二、废水中总酸度的测定 334

三、废水中总硫含量的测定 335

一、比重法 337

第十三节 循环酸浓度的测定 337

第十四节 氨法尾气回收的母液分析 339

一、亚硫酸铵含量的测定 339

二、中和法 339

二、比重的测定 340

三、总亚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341

四、分解塔母液酸度的测定 342

五、母液中和后含氨量的测定 343

六、母液中各成分的分别测定 344

第十五节 氨法尾气回收放空废气的分析 349

七、生产固体亚硫酸铵的生产控制分析 349

一、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350

二、尾气中各主要组织的测定 350

三、废气中总氨量的测定 353

第三章 硫磺制酸生产控制分析 355

第一节 工业硫磺纯度分析 355

第二节 焚硫炉出口和余热锅炉出口气体中三氧化硫和水分的联合测定 355

第三节 其它分析 360

第一节 控制分析项目 361

第二节 循环酸浓度的测定 361

第四章 塔式法硫酸生产控制分析 361

第三节 混酸的分析 363

第四节 气体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368

第五节 气体中氧含量的测定 373

第六节 生酸塔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375

第七节 尾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测定 379

一、二磺酸酚法(快速法) 379

二、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383

第二节 气体中高浓度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387

第一节 分析项目、地点与方法 387

第五章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控制分析 387

第三节 气体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389

第六章 工业固体亚硫酸铵的生产控制分析 392

第一节 取样方法 392

第二节 一水亚硫酸铵含量的测定 392

第三节 亚硫酸氢铵或碳酸氨铵含量的测定 393

第四节 硫酸铵含量的测定 394

第五节 游离水含量的测定 395

2.国外硫酸厂尾气排放标准 397

1.硫酸厂尾气排放标准 397

一、尾气排放标准 397

第一章 有害物质排放标准与环境标准 397

第四篇 废气、废水以及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分析 397

第一节 硫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97

二、废水排放标准 398

1.硫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398

2.国外硫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 399

三、车间空气中有害物容许浓度 399

第二节 环境质量标准 400

一、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400

二、地面水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 400

一、中和法 401

第二章 尾气分析 401

第一节 二氧化硫和硫酸雾(包括三氧化硫)的测定 401

二、氯冉酸钡法 403

三、碘量法 407

第二节 氮氧化物的测定 409

第三章 废水分析 409

第一节 砷的测定 409

第二节 氟的测定 410

第三节 汞的测定 412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14

第四节 铅的测定 414

二、双硫脘比色法 416

第五节 镉的测定 419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19

二、镉试剂--曲来通(Triton)×100光度法 420

第六节 铜的测定 423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23

二、双环已酮草酰二脘(BCO)比色法 424

第七节 锌的测定 426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26

二、双硫脘比色法 428

第八节 悬浮物的测定 431

第九节 pH值的测定 432

第四章 硫酸厂环境中有害毒物的分析 433

第一节 二氧化硫和硫酸雾的测定 433

第二节 氮氧化物的测定 433

第三节 大气中颗粒状物质的测定 434

第四节 砷的测定 441

第五节 镉的测定 441

1.氟离子电极法 442

二、气体中氟化物的测定 442

一、水中氟化物的测定 442

第八节 氟的测定 442

第七节 铅的测定 442

第六节 汞的测定 442

2.氟试剂比色法 448

第五篇 其它分析 452

第一章 钒催化剂的化学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能测定 452

第一节 分析样品的准备 452

第三节 烧失量的测定 453

第二节 水分的测定 453

第四节 五氧化二钒含量的测定 454

第五节 硫酸钾含量的测定 455

一、火焰光度法 455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57

第六节 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 458

第七节 三氧化二铁含量的测定 459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459

第八节 砷含量的测定 462

一、古蔡法 462

二、AgDDC分光光度法 463

第九节 活性和热稳定性测定 465

第十节 机械强度测定 469

第二章 安全动火分析 469

第一节 空气中氨含量的测定 470

第二节 煤气中氧含量的测定 471

第三节 酸罐动火时易燃易爆气体的分析 473

第四节 可燃性气体的测定 473

第三章 油品的分析 474

第一节 酸值的测定 474

第二节 机械杂质的测定 476

第三节 水分的定性测定 478

第四节 水分的定量测定 478

第四章 锅炉水质分析 480

第一节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480

第二节 中压锅炉水质标准 482

第四节 悬浮固形物的测定 484

第三节 全固形物的测定 484

第五节 溶解固形物和灼烧减少固形物的测定 488

第六节 pH值的测定 490

二、磺基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491

第七节 氯化物的测定 493

第八节 碱度的测定 495

第九节 硬度的测定 504

第十节 磷酸盐的测定 509

第十一节 溶解氧的测定 511

第十二节 油的测定 514

第十三节 腐殖酸盐的测定 515

附录 517

一、计算公式的推导 517

(一)转化率计算公式推导 517

(二)吸收率计算公式推导 519

(三)气体取样体积换算公式的推导 521

(一)工业硫酸与发烟硫酸 523

二、世界各主要工业国硫和硫酸的国家标准 523

(二)蓄电池用硫酸 526

(三)液体二氧化硫 533

(四)工业硫磺 534

(五)工业亚硫酸氢铵标准 536

三、硫酸比重-浓度对照表 537

(一)1~100%硫酸浓度-比重对照表 537

(四)75%硫酸浓度-比重对照表 541

(五)65%硫酸浓度-比重对照表 545

四、硫酸浓度与密度对照表 548

五、发烟硫酸中游离三氧化硫含量(%)对照表 549

六、发烟硫酸浓度比重对照表 553

七、发烟硫酸含量(%)换算表 555

八、转化器入口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换算表 556

九、转化器出口气体中二氧化硫含量换算表 562

十、转化率对照表 566

(一)一次转化率对照表 566

(二)二次转化率对照表 616

(三)总转化率 636

十一、被水蒸汽饱和的潮湿气体体积换算为0℃及101.325KPa(即760毫米汞柱)干燥状态时所用的换算系数K值 644

十二、1.01325×105Pa压力下空气饱和时水蒸汽压力和含湿量 656

十三、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25℃) 659

十四、无机酸和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 661

十五、氧化还原标准电极电位(25℃)表 664

十六、金属氢氧化物沉淀pH值 666

十七、酸碱指标剂(按pH变色次序排列) 667

十八、常用氧化还原指标剂 672

十九、常用酸和氨水的近似当量 673

二十、容量分析常用等物质的量 674

(一)酸碱滴定法 674

(二)氧化还原滴定法 676

二十一、分析用分样筛号及孔径 679

二十二、硫酸的浓度(d?)在不同温度和在不同比重时比重计的校正系数(F) 6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