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认识方法概论
临床认识方法概论

临床认识方法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肖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800201562
  • 页数:289 页
图书介绍:
《临床认识方法概论》目录

第一章 临床认识的特点和要求 1

第一节 认识和认识方法 1

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1

二、认识方法是取得认识成果的重要武器 4

第二节 临床认识对象的特点 6

一、病象的复杂性 7

二、病理的整体性 9

三、病程的动态性 12

四、病人的社会性 13

五、病人的能动性 17

第三节 临床认识的特殊要求 19

一、决断的紧迫性 19

二、决断的准确性 20

三、改正的及时性 20

四、借助外脑的必要性 21

五、讲究认识方法的重要性 22

一、询问性调查 24

第二章 搜集临床资料的方法 24

第一节 搜集临床资料的基本手段和要求 24

二、体格检查 26

三、辅助检查 29

第二节 搜集临床资料的艺术 30

一、假说的引导 31

二、偶然现象的捕捉 32

三、动态观察 34

第三节 重视影响资料收集的因素 36

一、临床工作的客观约束 36

二、医师主体因素的干扰 37

三、知识和经验缺陷的影响 39

第三章 临床逻辑思维方法 42

第一节 从误诊看诊断逻辑思维 42

一、病例介绍 43

二、本例误诊的思维方法 44

三、本例误诊的逻辑思路 47

第二节 诊断思维的基本逻辑思路和常用逻辑方法 49

一、诊断思维常用的形式逻辑方法 50

二、诊断思维中常用的辩证逻辑方法 59

三、疾病病因学和发病学因果规律的哲学联想 61

第三节 诊断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 62

一、收集事实材料阶级 63

二、分析定性阶段 63

三、联系综合阶段 65

四、判明病因阶段 67

五、确定诊断阶段 69

第四章 临床理论思维方法 72

第一节 医学理论是临床认识的指南 72

一、医学理论与疾病的理论模型 72

二、疾病的理论模型是临床认识的准绳 75

三、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 77

一、临床理论思维方法的内涵 80

第二节 临床认识中的理论思维方法 80

二、理论思维方法对临床认识的意义 82

三、理论思维方法与经验思维方法 88

第五章 临床认识中的数学方法 91

第一节 数学方法在认识中的意义 91

一、数学是科学抽象的手段 92

二、数学是计算的工具 93

三、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简洁精确的形式化语言 94

一、数量分析有助于正确诊断 96

第二节 临床认识需要定量化、精确化 96

二、实现临床自动诊断需要数量化 98

三、实现临床治疗的最优化需要数学方法 102

第三节 模糊数学与模糊思维在临床认识由的作用 104

一、什么是模糊数学 105

二、模糊数学在临床认识中的作用 107

三、模糊思维在临床认识中的意义 110

第六章 临床认识中的系统科学方法 113

第一节 系统论对临床认识方法的意义 113

二、系统论改变了临床思维方式 114

三、临床诊治的系统决策 117

四、耗散结构理论与临床认识方法 120

第二节 信息论为临床认识提供了新观念 123

一、信息和信息论 123

二、信息熵与疾病 124

三、人体信息代谢与疾病 126

第三节 控制论是认识人体和疾病的新钥匙 129

一、控制和控制论 129

四、医学信息学使临床认识信息化 129

二、反馈控制更新了对疾病的认识 131

三、系统辨识在临床诊治中的作用 134

四、控制论方法在临床认识中的应用 136

第七章 电子计算机是临床认识的得力助手 138

第一节 临床医学信息处理与判别 138

一、医学数据处理 139

二、医学图象处理与识别 141

三、生理信号处理与识别 143

第二节 临床辅助诊断 145

一、计算机辅助诊断的一般过程 145

二、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147

三、专家系统 149

第三节 临床监护与医院管理 150

一、临床监护 150

二、医院管理 152

第四节 电子计算机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主要矛盾 155

一、需求广泛性与应用局限性的矛盾 156

二、现代化设备与传统管理的矛盾 156

三、电子计算机与临床思维的矛盾 158

第八章 中西医结合对临床认识方法的意义 162

第一节 中西医学之间互相印证和补充 162

一、中西医学的特点 162

二、中西医学发展的互补需要 166

第二节 中西医结合的基本内容 171

一、思维方法与科学考察方法的结合 171

二、疾病防治上调动内因和控制外因的辩证结合 172

三、临床诊断上“辨病”与“辨证”的结合 174

四、治疗原则上“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结合 176

五、用药原则上的“攻”与“补”的结合 177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的基本要求和论治思维方式 179

一、中西医结合的基本要求 179

二、中西医结合的论治思维方式 181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特点 184

一、创造和创造性思维 184

第九章 临床认识中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184

二、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 186

三、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190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在临床认识中的作用 191

一、创造性思维能导致临床发现 191

二、创造性思维能克服认识“空白” 193

三、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开拓新的领域 195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捕捉机遇 197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锻炼 197

二、善于捕捉机遇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200

三、创造性思维与其它思维形式的关系 203

第一节 拟诊——初步假定阶段 209

一、临床拟诊的客观必然性 209

第十章 临床诊断中的假说方法 209

二、拟诊的必要条件和形成过程 211

三、拟诊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 212

第二节 确诊——诊断深化阶段 215

一、拟诊向确诊的转化 215

二、形成确诊的基本要求 218

三、确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20

第一节 误诊的基本原因 223

一、疾病的复杂性与误诊 223

第十一章 减少误诊的基本方法 223

二、诊断过程中的特殊矛盾与误诊 225

三、思维方法的弊病与误诊 226

四、经验和理论的不足与误诊 229

一、深入病房 231

二、广积知识 231

第二节 减少和避免误诊的基本方法 231

三、善于思考 232

四、从善如流 233

五、尊重实践 233

第一节 药物和手术在医学中的地位 235

一、药物和手术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 235

第十二章 药物和手术治疗的两重性 235

二、药物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工具 237

三、药物和手术效能的有限性 238

第二节 药物和手术治疗的副效应 240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 240

二、手术的副效应 245

第三节 科学地应用药物和手术 246

一、准确用药 246

二、合理用药 247

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248

五、加强术后处理和理 249

六、辅以心理治疗 249

四、制定最佳手术方案,设计最优术式 249

第一节 不治之症向可治之症的转化 251

一、不治之症的概念 251

第十三章 变不治为可治 防可治变不治 251

二、现在的一些不治之症正在向可治之症转化 253

三、不治之症向可治之症转化的条件 257

第二节 防止可治之症变为“不治之症” 260

一、可治之症可以转化为“不治之症” 260

二、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 262

第一节 情感、作风、道德 265

一、情感 265

第十四章 情感、作风、医德对临床认识的影响 265

二、作风 268

三、道德 269

第二节 情感、作风、道德与认识 271

一、情感与认识的关系 271

二、作风、道德与认识的关系 273

第三节 情感、医德、医疗作风与临床认识 276

一、鲜明的事实对比 276

二、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278

主要参考文献 286

一、系统和系统论 11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