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损伤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亦璁,孟继懋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0
- ISBN:7117010985
- 页数:768 页
目录 1
第一篇 总论 1
第一章 创伤后周身反应陈加尔 1
一、创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 2
(一)创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3
(二)创伤后内分泌系统的反应 4
(三)创伤后其他内分泌方面的变化 7
二、创伤后的代谢改变 7
(一)创伤后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 8
(二)创伤后蛋白代谢的改变 10
(三)创伤后脂肪代谢的改变 11
(四)了解创伤后代谢反应的重要性 12
三、创伤后周身免疫防御功能改变 13
(一)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免疫防御机制 13
(二)创伤后免疫防御功能的改变 14
(三)了解创伤后免疫防御功能改变的重要性 19
二、主要体征和典型体征 21
一、询问病史的要点 21
第二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 王亦璁 21
三、借助而不是依赖X线诊断 22
四、了解损伤形成的全过程 26
五、不要忽略多发损伤、合并损伤及损伤并发症 27
六、诊断既要及时,又要作为一个过程 28
七、把误诊和漏诊率减少到最低限度 29
(一)骨折本身的条件 34
二、骨折的创伤解剖 34
一、了解创伤解剖的目的 34
第三章 骨与关节损伤的创伤解剖 王亦璁、荣国威、孟继懋 34
(二)周围组织对骨折的影响 37
(三)骨折对周围组织的影响 37
三、对创伤机制的分析 40
四、对骨折发展趋势的判断和估计 41
(一)近期的判断和估计 42
(二)远期的估计 48
(一)维持关节稳定的三个因素 51
五、关节稳定性的维持 51
(二)各主要关节稳定性的维持 53
六、关节脱位的创伤解剖 59
(一)相应的骨端相互关系的变化 59
(二)关节囊撕裂 61
(三)韧带损伤 61
(四)肌肉肌腱损伤 61
(五)骨膜下骨化 61
(六)神经血管的并发症 63
(一)骨折需要复位的理由 65
第四章 骨折复位 孟继懋、王亦璁 65
一、骨折是否需要复位 65
(二)不需要复位的骨折 66
(三)复位并非只有利而无弊 66
二、把复位的要求与可能统一起来 66
(一)人体正常运动功能的基础 66
(二)解剖复位与功能复位 70
(一)复位的时机 72
三、手法复位 72
(二)复位方案的制定 74
(三)手法复位的要领 74
第五章 骨折固定 郭子恒、王亦璁、苏碧兰 82
一、骨折为什么要固定 82
二、固定方法的理想要求 82
三、骨折外固定 83
(一)石膏固定 83
(二)牵引 87
(三)夹板局部固定 95
四、骨折内固定 98
(一)螺丝钉固定 98
(二)钢板螺丝钉固定 101
(三)髓内针固定 103
(四)其他特殊部位骨折的内固定 105
(五)内固定手术的适应证 105
(一)不为常规所束缚 106
五、固定方法的选择 106
六、固定方法的正确运用 106
(二)使用严格、操作准确 107
(三)密切观察、及时调整 107
第六章 功能锻炼王亦璁 108
一、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108
二、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 109
(一)上肢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 109
(二)下肢功能锻炼的主要目标 110
三、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 112
四、有利的和不利的主动活动 113
五、肢体重力作用的利用 114
六、过渡阶段的锻炼 115
七、效果的检验 116
八、充分发挥患者的作用 118
第七章 骨骺部位的损伤 苏碧兰王亦璁 119
一、长骨骨骺的发育与组织结构 119
(一)长骨骨骺的发育 119
(二)骺板的组织结构 120
(三)骨骺部位的血液供应 121
(四)长骨的纵向生长能力 123
(五)骨化中心的显现与愈合年龄 123
二、骨骺部位损伤的分型 123
三、怎样正确地诊断骨骺部位的损伤 124
(一)儿童关节部位损伤首先应考虑骨骺损伤 124
(二)以X线片上显影部位的异常作为诊断的线索 124
(三)通过临床检查对X线片所见加以印证 126
(四)四肢各关节骨骺损伤的诊断要点 128
四、骨骺部位损伤的治疗原则 130
五、骨骺部位损伤的预后 130
第八章 骨折愈合、迟延愈合及不愈合荣国威 134
一、骨折的愈合过程 134
二、骨折局部条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137
(一)局部的血液供应 137
(二)骨折端的接触 138
(三)人为的干扰 139
(二)感染 139
三、为什么会发生迟延愈合和不愈合 139
(一)骨折端间不利于骨折愈合的应力干扰 139
四、对骨愈合的临床判断 140
(一)区别膜内骨化和软骨内骨化 140
(二)骨折正常愈合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140
(三)迟延愈合的征象 141
(四)判断不愈合的依据 142
(五)时间的概念 143
五、如何促进骨折的正常愈合 144
(一)排除干扰,促使骨折愈合过程的正常进行 144
(二)有关骨折愈合因素的实验研究 145
六、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146
(一)移植骨的作用 146
(二)植骨术成功的条件 146
(三)植骨术的方法 147
二、充分估计儿童的发育矫形能力 154
一、骨折畸形愈合——非功能位愈合 154
第九章 骨折畸形愈合王亦璁 154
三、骨折畸形愈合引起的功能障碍 155
(一)关节活动受限 155
(二)肢体各关节之间运动的不协调 155
(三)平衡失调与步态失常 156
(四)肌肉作用的削弱 156
四、功能障碍的代偿 157
(一)关节代偿 157
(二)体位代偿 157
(三)平衡代偿 158
五、和畸形愈合有关的晚期并发症 158
(一)关节的劳损 158
(二)创伤性关节炎 158
(三)代偿部位的劳损 159
(四)迟发性神经炎 159
(一)功能的矫形 160
(二)有选择的矫形 160
六、矫形术的应用 160
(五)自发性肌腱断裂 160
(三)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 161
(四)矫形并不意味骨折再复位 161
(五)各类畸形造成的主要功能障碍及其矫形方法 162
七、其他改进功能的方法 169
(一)上肢关节 169
(二)下肢关节 170
八、防止畸形愈合的发生 173
第十章 开放骨折王亦璁郭子恒 175
一、正确辨认开放骨折的皮肤损伤 175
(一)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176
(二)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177
(三)潜在性开放骨折 178
二、彻底清创是治疗开放骨折的关键 180
三、在开放骨折中使用内固定的重要性 181
(一)使用内固定有利于防止感染及创面处理 181
(三)开放骨折的内固定和其他的固定方法 182
(二)使用内固定有利于术后处理及后期的恢复 182
四、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185
(一)无张力下的直接缝合 187
(二)利用植皮术消灭创面 188
(三)延期闭合伤口,消灭创面 193
五、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199
六、开放骨折感染的早期处理 200
(一)开放骨折形成感染的主观因素 200
(二)感染的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 201
(三)开放骨折感染的早期处理 202
第十一章 关节损伤蔡汝宾 203
一、关节的基本结构和性能 203
(一)关节软骨 203
(二)滑膜 204
(三)滑液 204
(四)纤维囊及韧带 204
(五)其他结构 204
(三)关节正常运动的基本条件 205
(二)关节运动的协同和制约 205
二、关节的运动和检查法 205
(一)关节运动的类型 205
(四)关节检查法 206
三、韧带损伤 207
(一)损伤机制及好发部位 207
(二)损伤类型及诊断 207
(三)治疗 207
(一)准确复位与“模造” 208
(二)内固定与外固定 208
四、关节内骨折 208
(三)软骨面损伤的处理 209
(四)晚期治疗 209
五、关节脱位 209
(一)诊断要点 209
(二)治疗 210
六、习惯性脱位 211
(一)原因 211
七、开放性关节损伤 212
(二)治疗 212
八、创伤性滑膜炎 213
(一)临床表现 213
(二)治疗 213
第十二章 多发骨关节损伤蔡汝宾 215
一、概况 215
二、伤因及损伤特点 215
(一)压砸伤 216
(二)交通伤 216
(三)坠落伤 216
(四)机器伤 216
(五)生活伤 216
三、并发症及合并损伤 217
(一)并发症 217
(二)合并损伤 217
(一)躯干及其邻接部位的损伤 218
(二)同一肢体多发损伤 218
四、容易发生延迟诊断或漏诊的几种情况 218
(三)四肢末端小骨折 220
(四)神经损伤 220
(五)脏器损伤 220
五、治疗上存在的矛盾 220
(一)开放骨折并发休克 220
(二)同一肢体多发骨折脱位 221
(三)双侧股骨骨折 225
(二)有利于功能恢复 226
七、严重开放骨折的治疗特点 226
(四)截瘫合并下肢骨干骨折 226
(一)有利于患者的抢救治疗 226
六、骨折内固定的地位 226
(一)创面的延期一期闭合 227
(二)外固定器的使用 227
第十三章 病理性骨折荣国威 228
一、诊断 228
(一)病史中的线索 228
(二)体格检查 230
(四)同位素骨扫描 233
(三)化验检查 233
(五)X线检查 234
(六)活体组织病理检查 235
二、引起病理性骨折的原因 235
三、治疗原则 236
一、急救复苏组织的建立 238
二、急救复苏常规 238
第十四章 严重创伤的急救复苏姚天樵 238
三、创伤性休克 239
(一)诊断 239
(二)治疗 241
四、创伤后并发症的处理 243
(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243
(二)成人呼吸困难综合征 244
(三)感染 245
(二)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246
(一)发病原因 246
一、发病原因与发病机制 246
第十五章 脂肪栓塞综合征姚天樵 246
二、临床表现与分型 248
(一)典型脂肪栓塞综合征(又称非暴发型、亚急性或完全型) 248
(二)亚临床脂栓(不完全型) 249
(三)暴发型脂栓(急性) 250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250
(一)诊断 250
(二)鉴别诊断 250
四、预防 250
五、治疗 251
六、预后 251
第十六章 筋膜间隔区综合征与挤压综合征崔甲荣 252
一、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252
二、挤压综合征 254
(一)发病情况 254
(二)发病机理 254
(四)处理要点 255
(三)诊断要点 255
第十七章 周围神经损伤王澍寰 258
一、周围神经的显微结构 258
二、神经损伤后的退变与再生 260
三、神经损伤的种类 261
四、神经损伤的原因 262
五、临床症状及检查法 263
七、神经损伤的修复 265
六、神经损伤的处理原则 265
八、移植神经的来源 269
九、影响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 270
十、麻痹肢体的处理 271
十一、个别神经损伤 271
第十八章 四肢血管损伤王澍寰 277
一、血管损伤处理的发展概况 277
二、血管损伤诊断的主要依据 278
三、急救措施 279
(三)血管的修复 280
(二)筋膜减张术 280
四、手术治疗 280
(一)手术指征 280
五、术后处理 286
六、四肢血管损伤的结果 287
附:骨折的预防蔡汝宾 289
一、伤因分析 289
二、预防措施 291
第一节 肩关节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荣国威 294
一、骨性结构 294
第十九章 肩部损伤翟桂华 294
第二篇 各论 294
二、关节囊与韧带 295
三、肌肉 296
四、运动 297
五、盂肱关节的负荷 300
第二节 锁骨骨折翟桂华 301
第三节 肩锁关节脱位 305
(四)肌肉动力移位 309
(三)锁骨外端切除术 309
(一)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韧带修复或重建 309
(二)喙锁间内固定、韧带修复或重建 309
第四节 肩胛骨骨折 310
一、肩胛体骨折 311
二、肩胛冈骨折 312
三、肩胛颈骨折 312
四、肩胛盂骨折 313
五、肩峰骨折 313
六、喙突骨折 314
第五节 肱骨近端骨折 314
(一)轻度移位骨折(“一部分骨折”) 316
(二)“二部分骨折” 317
(三)“三部分骨折” 318
(四)“四部分骨折” 318
(五)骨折脱位 318
(六)肱骨头骨折 318
第六节 肱骨上端骨骺分离荣国威 319
第七节 肩关节脱位翟桂华 320
一、创伤性肩脱位 321
二、肩关节前脱位 321
三、肩关节前脱位及其并发症 325
四、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肩部骨折 327
(一)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327
(六)肩脱位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 328
(五)喙突骨折 328
(四)肩脱位合并肩峰骨折 328
(三)肩脱位合并肩盂骨折 328
(二)前脱位合并肱骨头骨折 328
(七)肩脱位合并肱骨解剖颈骨折 329
(八)肩脱位合并小结节骨折 329
(九)肩脱位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 330
五、肩关节陈旧性前脱位 330
六、复发性肩关节半脱位 336
七、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337
八、肩关节后脱位 343
十、肩(盂肱关节)关节上方脱位 347
十一、非创伤性肩关节脱位 347
(一)自发性(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347
九、肩(盂肱关节)关节下脱位 347
(二)先天性肩关节脱位(发育性肩脱位) 348
第八节 肩部其他少见的关节脱位 348
一、肩胛骨脱位 348
二、肩胛带脱位 349
第九节 肩袖损伤荣国威 350
三、锁骨全脱位 350
第二十章 上臂损伤焦玉琛 354
第一节 肱骨干骨折 354
一、应用解剖 354
二、损伤机制 354
三、骨折的分类 355
四、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55
五、治疗方法 355
(一)闭合治疗 355
(二)手术治疗 356
(一)桡神经损伤 357
六、合并症 357
(二)血管损伤 358
(三)迟延愈合和不愈合 358
(四)晚期并发症 360
第二节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断裂 361
一、肱二头肌断裂 361
二、肱三头肌断裂 361
(一)肱骨远端 362
(二)肱骨远端关节面 362
第二十一章 肘部损伤 362
第一节 肘关节的功能解剖雍宜民 362
(三)尺骨的滑车切迹 363
(四)桡骨头的杯形面 363
(五)肘关节韧带 363
(六)肘关节的屈肌 364
(七)肘关节的伸肌 364
(八)肘关节的屈伸运动 365
第二节 肱骨髁上骨折高国训 367
一、损伤机制及类型 367
(一)伸展型 367
(二)屈曲型 367
二、诊断 367
(九)肘关节的表面标志 367
四、合并症 368
(一)Volkmann缺血挛缩 368
三、治疗 368
(二)畸形愈合及携带角异常 369
(三)肱动脉破裂 369
(四)神经损伤 369
第三节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苏碧兰 369
一、损伤机制 370
二、创伤解剖 370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70
(一)肱骨外髁骨骺分离(或称外髁骨折) 371
(四)肱骨髁间骨折 372
(二)肘关节脱位 372
(三)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 372
(五)肱骨髁上骨折 373
四、治疗与预后 373
第四节 肱骨髁间骨折门振武 373
一、治疗方法的演变 373
二、骨折类型 374
(一)伸直内翻型 374
(二)屈曲内翻型 375
三、治疗方法及适应证 376
(一)闭合复位外固定 376
(二)开放复位内固定 376
(三)尺骨鹰嘴牵引加闭合复位 377
(四)功能疗法 377
(五)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的特点 377
(六)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合并症 377
(八)预后 378
四、陈旧损伤的治疗 378
(七)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378
(一)开放复位内固定 379
(二)肘关节融合术 379
(三)肘内翻矫正术 379
第五节 肱骨内上髁骨折王承武 379
一、损伤机制及创伤解剖 379
二、临床表现 380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380
一、损伤机转及损伤类型 381
四、治疗 381
第六节 肱骨内髁骨折门振武 381
二、治疗 382
三、预后 383
第七节 肱骨外髁骨折范源 383
一、分型与病理 384
二、临床表现 386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386
(三)旋转移位型、骨折脱位型 387
(二)侧方移位型 387
四、治疗 387
(一)骨折无移位型 387
五、后遗症 388
六、并发症的处理 389
(一)骨折不愈合 389
(二)肘内翻、肘外翻畸形 390
(三)迟发性尺神经炎,尺神经麻痹 390
七、关于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治疗 390
(一)完全骨折(Hahn-Steinthal骨折) 391
(三)肱骨小头关节软骨挫伤 391
(二)部分骨折(Kocher-Lorenz骨折) 391
一、肱骨小头的解剖特点 391
二、损伤机转及骨折类型 391
第八节 肱骨小头骨折门振武 391
三、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392
四、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 394
五、预后 394
第九节 尺骨鹰嘴骨折门振武 394
三、治疗 395
二、有关诊断的几个问题 395
一、伤因及损伤类型 395
(二)有移位的骨折 395
(一)无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 395
(一)功能位制动 396
(二)闭合复位外固定 396
(三)开放复位内固定 396
(四)骨折块切除术 396
(五)陈旧骨折的治疗 397
四、预后 397
第十节 桡骨颈骨折高国训 397
一、病因 397
二、部位 397
三、移位 398
四、诊断 398
五、治疗 398
(一)伤因及损伤病理 399
一、肘关节后脱位 399
六、合并症 399
七、预后 399
第十一节 肘关节脱位门振武 399
(二)治疗及预后 400
二、肘关节前脱位 400
(一)伤因及损伤病理 400
(二)治疗及预后 400
三、肘关节侧方脱位 400
(一)伤因及病理 400
(二)治疗及预后 400
四、肘关节暴裂型脱位 401
(一)前后型 401
(二)内外型 401
(五)发育障碍所致桡骨头脱位 402
(一)肘关节后脱位合并尺骨冠状突骨折 402
六、肘关节骨折-脱位 402
(六)桡骨头半脱位(牵拉肘) 402
(三)先天性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 402
(四)麻痹性桡骨头脱位或半脱位 402
(二)Monteggia骨折脱位的一部分 402
(一)单纯桡骨头脱位 402
五、桡骨头脱位 402
(二)肘关节前脱位合并尺骨鹰嘴骨折 403
(三)肘关节外侧脱位合并内上髁骨折 403
(四)侧方撞击骨折-脱位 403
(五)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头骨折 403
(六)肘关节后脱位合并肱骨外髁背侧缘骨折 403
(七)肘关节后脱位合并桡骨干骨折 404
七、陈旧性肘关节脱位 404
(一)病理改变 404
(二)治疗 404
八、习惯性肘关节脱位 405
一、病因 406
二、病理及外伤机制 406
第十二节 桡骨头半脱位高国训 406
三、临床表现 407
四、诊断 407
五、治疗 407
第十三节 肘关节损伤后遗症门振武 407
一、肘内翻 408
(一)肘内翻的原因及发生机转 408
(二)肘部携物角改变的判断 408
(五)肘内翻的治疗 409
(三)肘及前臂制动位置对产生肘内翻的影响 409
(四)肘内翻畸形的预防 409
二、肘外翻 410
三、尺神经炎 411
四、肘关节骨化肌炎 412
第二十二章 前臂骨折雍宜民 414
第一节 前臂的功能解剖和生物力学雍宜民 414
一、桡骨 414
四、上尺桡关节 415
二、尺骨 415
三、前臂骨间膜 415
五、下尺桡关节 416
六、前臂的旋转肌 417
七、前臂的旋转运动 417
八、前臂的静力学 419
第二节 前臂双骨折 420
一、受伤机转 420
三、前臂骨折的分型 421
二、前臂双骨折的症状和体征 421
四、前臂骨折的治疗 422
五、预后 426
第三节 桡骨干骨折 426
第四节 尺骨干骨折 427
第五节 孟氏骨折(Monteggia sfracture) 427
一、分型 427
二、受伤机转 428
五、治疗方法 429
三、症状和体征 429
四、X线检查 429
六、预后 430
第六节 盖氏骨折(Galeazzi sfracture) 430
一、受伤机转 430
二、骨折分型 430
三、症状和体征 430
四、X线表现 431
五、治疗方法 431
六、预后 431
第七节 前臂开放性骨折 432
第八节 前臂骨折的合并症 432
一、迟缓愈合和不愈合 432
二、畸形愈合 433
三、交叉愈合 434
六、感染 435
七、再骨折 435
四、神经、血管损伤 435
五、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435
第九节 创伤后前臂旋转功能障碍 436
第十节 克雷氏骨折(Colle sfracture) 437
一、受伤机转 437
二、症状和体征 438
三、骨折的分类 439
四、治疗方法 439
一、受伤机转 442
二、骨折分类 442
第十一节 史密斯骨折(Smith sfracture) 442
五、合并症 442
三、症状和体征 443
四、治疗 443
第十二节 Barton s骨折(Barton sfracture) 444
第十三节 桡骨茎突骨折 445
第十四节 下尺桡关节脱位 445
第十五节 肌肉挛缩杨克非 446
一、前臂肌肉挛缩 446
二、手内在肌挛缩 448
第二十三章 腕及手部损伤王澍寰 450
第一节 腕部损伤 450
一、功能解剖 450
(一)腕骨 450
(二)腕关节韧带 450
(三)从腕骨柱形结构看关节活动 454
二、腕关节骨折与脱位 454
(一)舟骨骨折 454
(二)创伤性腕关节不稳 457
(三)其他腕骨损伤 459
第二节 手部骨折与脱位 460
一、拇指腕掌关节损伤 460
二、拇指掌骨骨折 461
(一)Bennett骨折-脱位 461
(二)Rolando骨折 461
(三)关节外骨折 461
(一)尺侧侧副韧带损伤 462
三、拇指掌指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 462
(二)桡侧侧副韧带损伤 463
(三)掌指关节背侧脱位 463
(四)关节囊掌侧板损伤 463
四、腕掌关节脱位 463
五、掌骨骨折 464
(一)掌骨头骨折 464
(二)掌骨颈骨折 465
六、掌指关节脱位及韧带损伤 466
(一)侧副韧带损伤 467
(二)掌指关节背侧脱位 467
(三)掌指关节交锁 468
七、近位指间关节骨折脱位及韧带损伤 469
(一)侧副韧带损伤(侧方脱位) 469
(二)近位指间关节背侧脱位(掌侧板损伤) 469
(五)近位指间关节背侧骨折脱位 470
(四)近位指间关节旋转脱位 470
(三)近位指间关节掌侧脱位 470
八、远位指间关节脱位 471
九、近节及中节指骨骨折 471
(一)关节外骨折 472
(二)关节内骨折 472
(三)指骨髁骨折 472
(四)近节指骨基底撕脱骨折 473
十、远节指骨骨折 473
(一)末节指骨基底横骨折伴甲床损伤 473
(二)末节指骨基底骨折伴锤状指 473
(三)末节指骨基底掌侧撕脱骨折 473
第二十四章 胸部创伤崔甲荣 475
第一节 总论 475
一、解剖生理 475
二、原因与分类 476
三、症状与诊断 476
四、早期处理 477
第二节 胸壁(廓)损伤 479
(一)胸壁软组织损伤 479
(二)肋骨骨折 479
(三)胸骨骨折 480
第三节 胸腔内脏器损伤 480
(一)肺挫伤 480
(五)大血管、心脏损伤 481
(四)食管损伤 481
(三)气管、支气管损伤 481
(二)肺撕裂伤 481
第四节 胸部损伤的合并症 482
(一)闭合性气胸 482
(二)张力性气胸 482
(三)开放性气胸 482
(四)皮下气肿,纵隔气肿 482
第五节 胸锁关节脱位 482
一、生理解剖 482
三、分类 483
二、原因与机制 483
四、症状与体征 484
五、X线检查 484
六、治疗 484
七、合并症 485
第二十五章 脊柱损伤冯雨亭 487
第一节 脊柱解剖结构和功能特点 487
一、脊柱的解剖结构 487
二、椎骨与椎间盘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 490
三、脊髓的血液供应 491
四、脊髓和脊神经根 492
五、脊髓的内部结构 492
六、脊柱的功能解剖 495
(一)脊柱的功能活动 496
(二)脊柱的动力学 497
(三)体位和负重对腰椎的影响 497
(五)矫形支其对脊柱负荷的影响 498
(四)运动对脊柱负荷的影响 498
第二节 脊柱损伤的创伤病理和分类 499
一、颈椎骨折脱位的分类和稳定性 502
(一)颈椎屈曲型损伤 502
(二)屈曲旋转型损伤 503
(三)伸展型损伤 503
(四)伸展旋转损伤 505
(五)垂直压缩骨折 505
(一)成角应力损伤 506
二、胸腰椎骨折脱位的创伤病理和分类 506
(六)火器伤 506
(二)非成角应力损伤 508
第三节 脊髓损伤 510
一、脊髓损伤的创伤病理和研究进展 510
二、常见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脊柱骨折 513
(一)脊柱的不稳定损伤 513
(二)高位颈椎损伤 513
(三)颈3~7部位损伤 513
三、脊髓损伤的症状和体征 514
(四)胸腰椎骨折 514
(五)脊髓火器伤及冲击伤 514
四、急性颈髓损伤综合征 515
五、脊柱脊髓损伤时的合并损伤 515
六、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和进展 516
七、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问题 517
八、脊髓损伤的护理及并发症 518
(一)脊髓损伤的护理问题 518
(二)脊髓损伤后的并发症 519
九、脊髓损伤膀胱的处理 520
十、晚期康复治疗 521
(一)防止痉挛和关节挛缩 521
(二)训练独立生活的能力 522
(三)对截瘫患者作适当的职业性训练 522
第四节 颈椎骨折脱位 522
一、颈椎骨折脱位的诊断 522
(一)诊断 522
(一)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牵引复位 523
(二)颈椎骨折脱位的误诊及鉴别诊断 523
二、颈椎损伤的治疗 523
(二)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 525
第五节 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 531
一、单纯椎体楔形骨折 532
二、伸展型及牵开型腰椎骨折 535
三、无脊髓损伤的椎体爆裂型骨折或脱位 535
四、合并脊髓损伤的骨折脱位 536
五、无神经损伤的不稳定骨折脱位 536
第六节 椎体附件骨折及骶尾骨骨折 537
一、横突骨折 537
二、颈胸段棘突骨折 537
三、骶尾骨骨折 537
四、其他附件损伤及骨折 537
(一)后关节突骨折 537
二、胸椎部肋脊横突关节扭伤 538
第七节 脊柱肌肉韧带损伤 538
一、颈椎关节韧带扭伤 538
(四)椎弓根骨折 538
(三)关节突之间峡部骨折 538
(二)关节突跳跃交锁 538
三、腰部扭伤 539
四、棘突部韧带劳损及接吻棘突 540
五、腰臀部皮神经痛 540
第八节 脊柱脊髓开放性损伤 540
一、骨盆骨与骨连结 541
第一节 骨盆的结构与生物力学 541
第二十六章 骨盆骨折牟德昌 541
二、盆腔与盆腔内脏器 543
三、骨盆的生物力学 544
第二节 骨盆骨折的类型与处理 548
一、无损于骨盆环完整的骨折(Ⅰ型) 548
(一)髂骨翼骨折 548
(二)一侧或两侧单一耻骨枝或坐骨枝骨折 549
(三)骨盆撕脱骨折或骨骺分离 549
(二)耻骨联合轻度分离 550
(一)一侧耻骨上下枝骨折 550
(四)骶椎2~3以下横断骨折 550
二、骨盆环一处骨折(Ⅱ型) 550
(三)骶髂关节半脱位 551
三、骨盆环两处以上断裂骨折(Ⅲ型) 551
(一)双侧耻骨上下枝骨折 551
(二)骨盆环前后联合损伤 552
四、髋臼骨折(Ⅳ型) 555
第三节 骨盆骨折并发症 557
一、骨盆骨折合并出血 557
二、尿道损伤 560
三、膀胱损伤 561
四、直肠损伤 563
五、神经损伤 564
六、阴道损伤 564
(三)股骨颈 565
(二)股骨头 565
(一)髋臼 565
一、骨骼 565
第二十七章 髋部损伤蔡汝宾 565
第一节 功能解剖 565
(四)股骨近端的内部骨结构 566
二、关节囊、韧带与血供应 567
三、肌肉 568
(一)屈髋肌 568
(二)伸髋肌 568
(三)外展髋肌 568
四、受力与运动 569
(一)股骨近端的生理负荷 569
(四)内收髋肌 569
(六)内旋髋肌 569
(五)外旋髋肌 569
(二)股骨近端的生理应力 570
(三)髋关节的运动 571
(四)临床意义 572
(三)疲劳骨折 573
(二)青、壮年患者 573
第二节 股骨颈骨折 573
(一)老年患者 573
一、伤因 573
二、分类 574
(一)按骨折部位分型 574
(二)按骨折线走行分型 574
(三)按骨折错位程度分型 575
(四)按骨折段之间的关系分型 575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576
四、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576
(一)年龄 576
(二)治疗时间 576
(三)骨折错位程度 576
(四)颈后方粉碎骨片 577
五、治疗 577
(一)错位型骨折的治疗 577
(三)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581
(二)无错位骨折的治疗 581
(四)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应用 584
六、儿童股骨颈骨折的特点 585
(一)伤因 585
(二)治疗 585
一、粗隆间骨折 586
(一)伤因 586
(二)类型 586
第三节 股骨粗隆部骨折 586
(三)预后 586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587
(四)治疗 587
二、大粗隆骨折 591
(一)直接外力 591
(二)间接外力 591
三、小粗隆骨折 591
第四节 髋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 591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592
(二)类型 592
(一)伤因 592
一、髋关节后脱位 592
(四)治疗 593
二、髋关节前脱位 595
(一)伤因 595
(四)治疗 596
三、合并损伤 596
(一)神经损伤 596
(三)临床表现与诊断 596
(二)类型 596
(二)同侧股骨干骨折 597
四、后遗症 597
(一)股骨头缺血坏死 597
(二)创伤性关节炎 597
(三)关节周围钙化 598
五、陈旧性脱位 598
(二)修复期 599
(一)坏死期 599
一、组织学基础 599
第五节 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塌陷 599
(三)股骨头塌陷 600
二、发生因素 600
(一)年龄 600
(二)骨折本身的条件 600
(三)复位质量 600
(五)关节内压力的改变 601
(六)负重的影响 601
(四)内固定方法 601
三、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 602
(一)闪烁摄影(scintigraphy) 602
(二)X线检查 603
(三)其他方法 603
四、股骨头塌陷的诊断 603
(一)“钉痕”出现 603
(二)股骨头高度递减 604
(二)手术治疗 605
(一)非手术治疗 605
五、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治疗 605
(三)硬化透明带 605
六、坏死股骨头塌陷的治疗 606
(一)截骨术 607
(二)异体骨软骨移植 608
(三)关节融合术 608
(四)人工关节置换术 609
第二十八章 股骨干骨折刘沂 610
第一节 解剖特点 610
(一)股骨干的解剖力学特点 610
(二)股骨干骨折移位的解剖因素 610
(三)股骨的血液供应特点 610
(四)大腿的主干神经血管解剖 611
第二节 股骨干骨折的诊断和治疗 611
(一)牵引和外固定疗法 612
(二)内固定疗法 614
(三)外固定架 618
和治疗 619
第三节 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特点 619
(一)青枝和骨膜下骨折 620
(二)移位骨折 620
第四节 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 621
(一)再骨折 621
(二)固定器材的并发症 621
(三)神经血管损伤 622
(四)骨折迟延愈合不愈合和畸形愈合 622
(六)股骨干骨折后的膝关节功能障碍 623
(五)感染 623
第五节 股骨干骨折的合并损伤 624
第二十九章 膝关节损伤王亦璁 626
第一节 膝关节结构及运动的特点 626
王亦璁 626
一、关节结构 626
二、关节运动 627
(二)屈膝肌组 629
(一)伸膝肌组 629
三、运动膝关节的肌肉及其作用 629
(三)旋转肌组 630
(四)同时作用于髋关节及膝关节的双关节肌肉在运动时的相互关系 630
四、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 630
第二节 膝关节的载荷传导 631
一、滑膜关节传导载荷的机理 631
二、膝关节的接触面及其载荷传导 632
(一)股胫关节的接触面及其载荷传导 632
(二)髌股关节的载荷传导 633
第三节 半月板损伤 634
一、半月板的功能 634
(一)传导载荷 634
(二)维持稳定 634
(三)协助润滑关节 635
二、半月板损伤机制及类型 636
三、诊断 636
(一)病史 636
(二)体征 637
(三)X线照相及关节造影 638
(四)关节镜检查 639
四、治疗 639
五、预后 640
第四节 盘状软骨及其损伤 641
一、盘状软骨形成的原因 641
二、分型 642
三、盘状软骨损伤 642
四、诊断 643
五、治疗及预后 644
第五节 膝关节韧带损伤及不稳定 646
一、维持膝关节稳定的因素 646
(一)骨骼结构 646
(二)半月板 647
(三)脂肪垫 647
(四)韧带与关节囊 647
(五)肌肉 648
二、韧带损伤引起的不稳定 649
(一)检查方式 650
(二)各向不稳定形成的因素 653
(三)诊断 654
(四)早期不稳定与晚期不稳定 656
(五)治疗 657
第六节 外伤性膝关节脱位贾海江 663
二、早期并发症 664
三、治疗 664
一、膝关节脱位的分类及损伤机制 664
第七节 滑膜皱襞综合征王亦璁 665
第八节 膝关节镜翟桂华 667
一、关节镜发展的简介和展望 667
二、膝关节镜的种类及其附属设备 667
三、膝关节镜检查的适应证和应用价值 668
四、镜检前准备及关节镜操作方法 669
五、镜检顺序及正常所见 670
八、关节镜的临床应用 671
七、术后处理及合并症 671
六、操作注意事项及镜检失败原因 671
第三十章 膝部骨折郭子恒 674
第一节 股骨下端骨折陈展辉 674
一、股骨髁骨折 674
(一)损伤机制 674
(二)股骨远端骨折的分类 675
(三)临床表现及诊断 675
(四)治疗 675
(一)发生机制 678
第二节 股骨髁骨软骨骨折陈展辉 678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679
(三)治疗 680
第三节 髌骨骨折王亦璁 680
一、类型和机制 681
二、诊断 681
三、治疗 682
(一)保守治疗 682
(二)手术治疗 683
四、预后 686
(一)功能恢复 686
(二)髌骨变形 687
(三)创伤性关节炎 687
(四)髌骨再骨折 687
(五)髌骨缺血性坏死 687
第四节 胫骨髁骨折雍宜民 687
一、受伤机转 687
二、骨折分类 688
三、症状和体征 689
四、治疗方法 690
第三十一章 胫腓骨骨折聂强德 692
第一节 闭合性胫腓骨骨折 692
一、局部解剖 692
(一)前间隔区 692
(六)小腿的后外侧入路 693
(五)小腿的前方入路 693
(四)胫骨的血液供应 693
(三)后侧间隙区 693
(二)外侧间隔区 693
二、受伤机制和创伤分类 694
三、骨折的诊断 694
四、骨折的治疗 696
(一)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 696
(二)牵引治疗 697
(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698
五、胫腓骨骨折的预后 700
第二节 开放性小腿骨折 701
一、胫腓骨开放骨折的治疗 701
(一)全身治疗 702
(二)局部治疗 702
二、胫腓骨开放骨折的并发症 705
(一)气性坏疽 705
(二)骨折感染 706
第三节 小腿筋膜间隔区综合征 708
一、诊断 709
二、治疗 710
第四节 小腿血管损伤 711
一、临床特点 711
二、诊断 712
三、治疗 712
(一)小腿血管修复术的步骤 713
(二)小腿血管修复术后的处理 713
一、迟延愈合和不愈合 714
第五节 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714
二、骨折畸形愈合 715
三、再骨折 716
四、骨折继发神经损伤 716
五、Sudeck骨萎缩 717
六、关节僵硬或强直 717
七、爪状趾畸形 717
(二)闭合性跟腱损伤 718
一、分类和诊断 718
(一)开放性跟腱损伤 718
八、截肢 718
第六节 跟腱断裂 718
二、治疗 719
(一)新鲜损伤 719
(二)陈旧性损伤 720
第三十二章 踝部损伤荣国威 721
第一节 踝关节功能解剖 721
一、骨性结构 721
二、韧带与关节囊 721
三、肌肉 722
四、踝关节的运动 722
五、踝关节的负荷 724
第二节 踝关节韧带损伤 724
(一)前距腓韧带损伤 725
(二)跟腓韧带损伤 725
一、外踝韧带损伤 725
(三)后距腓韧带损伤 726
二、三角韧带损伤 726
第三节 踝关节骨折脱位 726
一、闭合性骨折脱位 727
(一)旋后-内收型 727
(二)旋前-外展型 728
(三)旋后-外旋型 729
(四)旋前-外旋型 730
(五)垂直压缩型 732
二、踝关节开放性骨折脱位 736
(一)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适应证 736
(二)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并发症 737
第四节 创伤性腓骨肌腱滑脱 739
第五节 足球踝 740
(二)肌肉 742
(一)骨骼及关节 742
(三)神经及血管 742
第一节 足的结构及功能 742
第三十三章 足部损伤门振武 742
一、足的基本构造 742
二、足部关节及其活动 744
(一)踝关节 744
(二)距下关节 744
(三)跗横关节(Chopart关节) 744
(四)蹠跗关节(Lisfranc关节)及跗骨间关节 744
(二)小腿后侧间隔肌肉 745
(四)足内在肌 745
(三)小腿外侧间隔 745
(六)趾间关节 745
(一)小腿前间隔肌肉 745
三、控制足部活动的肌肉及其功能 745
(五)蹠趾关节 745
四、足稳定性的维持 746
第二节 距骨骨折及脱位 746
一、距骨的简要解剖 746
(二)距骨全脱位 747
二、足内翻蹠屈应力损伤 747
(一)距下关节或距骨周围脱位 747
三、背伸应力损伤 748
(一)距骨颈垂直骨折 748
(二)距骨体垂直骨折 748
(三)距骨颈骨折伴距下关节半脱位 748
(四)距骨颈骨折伴距骨体脱位 749
一、跟骨的简要解剖及功能 750
第三节 跟骨骨折 750
五、距骨的缺血坏死及其治疗 750
四、陈旧性距骨骨折脱位的治疗 750
二、骨折类型及受伤机转 751
(一)垂直压缩应力 752
(二)足内外翻应力 752
(三)撕脱应力 752
(四)其他致伤外力 753
三、跟骨骨折的治疗 753
(一)功能疗法 753
(二)闭合复位疗法 753
(四)关节固定术 754
(三)开放复位术 754
(一)足跟加宽 755
第四节 中跗关节损伤 755
六、跟骨骨折的治疗要点 755
(二)结节关节角变小 755
(三)足外翻畸形和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755
五、跟骨骨折晚期病残的原因 755
(三)前结节骨折 755
(二)跟骨结节垂直骨折 755
(一)跟骨结节撕脱骨折 755
四、距下关节外跟骨骨折的治疗 755
一、中跗关节脱位 756
(一)损伤机转及其分类 756
(二)治疗 756
(三)预后 756
二、足舟状骨骨折 756
(一)舟骨结节骨折 756
一、蹠跗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 757
第五节 蹠跗关节脱位和骨折脱位 757
(二)舟状骨背侧缘骨折 757
(三)舟状骨横形骨折 757
二、损伤机转及分类 758
(一)直接外力致伤 758
(二)间接外力致伤 758
三、X线相的损伤分类 759
(一)同向性脱位 759
(二)单纯性脱位 759
(三)分离性脱位 759
四、治疗 760
(一)闭合复位 760
(二)开放复位 760
(三)软组织损伤 760
(四)陈旧损伤病例的治疗 760
(二)内侧楔骨部分切除术 761
(一)畸形的矫正及关节融合术 761
六、陈旧病例治疗的问题 761
(三)不规则型 761
(二)同向脱位 761
(一)外展型损伤 761
五、有关我院的蹠跗关节损伤病例的治疗分析 761
第六节 蹠趾骨骨折及脱位 762
一、蹠骨骨折 762
(一)蹠骨干骨折 762
(二)蹠骨颈骨折 762
(三)第五蹠骨基底骨折 763
(四)蹠骨干疲劳骨折 763
二、蹠趾关节脱位 763
三、趾骨骨折 763
(一)?趾末节趾骨骨折 763
(二)2~5趾骨闭合骨折 763
(二)诊断 764
(一)足舟状骨脱位或骨折脱位的发生机转 764
一、足舟状骨脱位及骨折脱位 764
第七节 足部少见之损伤 764
五、籽骨骨折 764
四、近侧趾间关节脱位 764
(四)?趾末节趾骨撕脱骨折 764
(三)趾骨开放骨折 764
(三)治疗 765
(四)预后 765
二、舟状骨疲劳骨折 765
第八节 外伤性足部皮肤缺损 766
五、足趾屈曲挛缩 766
四、楔状骨脱位及骨折脱位 766
三、骰骨脱位和骨折脱位 766
一、足背皮肤缺损的治疗 767
(一)游离植皮术 767
(二)二期植皮覆盖创面 767
(三)小腿交叉皮瓣术 767
(四)游离皮瓣移植 767
二、足跟近端及内踝部的皮肤缺损 767
三、足部皮肤撕脱伤 767
四、足部套状皮肤撕脱伤 767
-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自我保健》郑昱新,曹月龙 2019
- 《骨关节影像诊断学》(美)B.J.马纳斯特(B.J.MANASTER)原王振常总主译;谢晟,徐磊,蒋涛,彭芸主译 2019
- 《装备战场损伤建模与仿真技术》石全 2019
- 《多尺度岩石损伤力学》朱其志著 2019
- 《健身操运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以骨关节活力操为例》张铭,王震宇,杨本升,李子军著 2018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EGFR在急性肾损伤后肾脏再生和纤维化中的作用》汤锦花,严海东,庄守纲著 2017
- 《骶骼关节紊乱的理论与临床实践》师宁宁主编 2018
-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国法制出版社编 2013
- 《基于多尺度分析的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理论研究》任晓丹 201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