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手术学全集  总论卷
手术学全集  总论卷

手术学全集 总论卷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6
  • ISBN:7800204618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
《手术学全集 总论卷》目录

前言页 1

1 手术室 1

1.1 总体设计要求 1

1.2 手术`室的规模 1

1.3 手术室的位置 2

1.4 手术室的平面设计 2

1.4.1 手术室的分区 2

1.4.2 手术室的通道 2

1.4.3 手术室的卫生通道 4

1.4.4 手术室的单元组合体 6

1.5 手术室主要工作间的设计 7

1.5.1 手术间的基本设计及布局 7

1.5.2 洗手间 9

1.5.3 麻醉间和复苏间 10

1.5.4 石膏间 10

1.5.5 清创间 10

1.5.6 实验诊断间 10

1.5.10 示教室 11

1.5.9 无菌敷料间 11

1.5.11 洗污间 11

1.5.7 清洗消毒间 11

1.5.8 器械敷料准备间 11

1.5.12 更衣室 12

1.6 手术室的通风 12

1.7 手术室的空气调节 13

1.8 手术室的空气净化 14

1.8.1 洁净度标准 14

1.8.2 净化送气的方式 15

1.8.3 净化过滤器的种类 15

1.9 手术室的减振消音 16

1.10 手术室的照明 16

1.12 手术室的防爆安全措施 17

1.11 手术室的内装修 17

1.13 手术室的闭路电视系统 18

1.14 手术室的对讲系统 18

1.15 手术室主要工作制度和管理 18

1.15.1 手术室一般规则 18

1.15.1 手术室参观制度 19

1.15.3 术中有关的工作制度 19

1.15.4 消毒灭菌制度 20

1.15.5 净化手术室管理 22

2 无菌技术 24

2.1 发展历史 24

2.2.2 监督管理 25

2.2 基本概念与原则 25

2.2.1 无菌概念 25

2.2.3 手术组人员的选择 26

2.2.4 药物预防问题 26

2.2.5 除污染处理 26

2.2.6 消毒剂分类 27

2.2.7 消毒处理分类 27

2.2.8 消毒与灭菌处理原则 27

2.3.2 处理的程序 28

2.3.3 清洗与消毒 28

2.3.1 危险程度 28

2.3 医疗器材处理 28

2.3.4 压力蒸汽灭菌 29

2.3.5 微波灭菌 30

2.3.6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30

2.3.7 甲醛熏蒸灭菌 31

2.3.8 消毒液浸泡灭菌 31

2.3.9 灭菌的监测 32

2.3.10 再污染的防止 32

2.4 皮肤与粘膜的准备 33

2.4.1 手术组人员的术前洗手 34

2.4.2 病人手术部位的消毒 35

2.5.1 手术组人员的穿戴 43

2.5 无菌屏障的建立 43

2.5.2 手术野的覆盖 44

2.5.3 屏障的选材 47

3 手术后的全身反应 55

3.1 手术后的神经系统反应 55

3.1.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56

3.1.2 对交感神经的影响 56

3.2 手术后的内分泌反应 56

3.2.1 下丘脑的反应 56

3.2.2 垂体的反应 57

3.2.3 肾上腺的反应 58

3.2.4 甲状腺的反应 59

3.2.5 前列腺素的变化 59

3.2.6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的变化 60

3.2.7 生长激素的变化 60

3.2.8 性激素的变化 60

3.3 手术对主要器官功能的影响 61

3.3.1 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61

3.3.2 肺的变化 61

3.3.3 肝脏的变化 62

3.3.6 胃肠道的变化 63

3.3.4 肾脏的变化 63

3.3.5 脑的变化 63

3.3.7 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64

3.4 手术后的代谢反应 65

3.4.1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改变 66

3.4.2 蛋白质代谢的改变 67

3.4.3 脂肪代谢的改变 68

3.4.4 维生素代谢的改变 69

4.1 水的平衡 70

4.1.1 缺水(原发性脱水、高张性脱水) 70

4 水和电解质平衡 70

4.1.2 水过多 (水中毒) 71

4.2 电解质紊乱 72

4.2.1 血浆电解质的含量和调节 73

4.2.2 血浆电解质的生理 73

4.2.3 电解质紊乱的原因 76

4.2.4 电解质紊乱的诊断和治疗 77

4.3 酸碱平衡失常 79

4.3.1 酸碱平衡的生理 79

4.3.2 酸碱平衡的调节 79

4.3.3 酸碱平衡失常的原因 81

4.3.4 酸碱平衡失常的判断 82

4.3.5 酸碱平衡失常的治疗 84

5 输血 86

5.1 引言 86

5.2 血液、血液成分及代用品 86

5.2.1 成分输血 86

5.2.2 全血 87

5.2.3 红细胞制品 89

5.2.4 浓缩白细胞 91

5.2.5 血小板制品 92

5.2.6 血浆制品 93

5.2.7 血浆蛋白制品 95

5.2.8 凝血因子制品 96

5.2.9 血浆代用品与血液代用品 98

5.3 输血适应证和方法 102

5.3.1 输血原则 102

5.3.2 输血适应证和血液成分的选择 102

5.3.3 输血禁忌证 103

5.3.4 输血方法 103

5.3.5 输血量 106

5.3.6 输血速度 108

5.4.1 发热反应 109

5.4 输血不良反应 109

5.4.2 荨麻疹 110

5.4.3 过敏反应 111

5.4.4 细菌污染血液 112

5.4.5 急性溶血反应 114

5.4.6 迟发性溶血反应 117

5.4.7 大量输血并发症 119

5.5 输血传染的疾病 122

5.5.1 输血后肝炎 122

5.5.2 艾滋病 123

5.5.3 梅毒 124

5.5.4 疟疾 125

6 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 126

6.1 营养状态的评定 126

6.1.1 人体测量 126

6.1.2 实验室参数 127

6.2 营养不良的类型 127

6.3 预后营养指标 128

6.4 营养需要量 128

6.5.1 手术前营养支持 129

6.5.2 术后营养支持 129

6.5 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129

6.5.3 营养支持的时间及方法的选择 130

6.5.4 营养支持的方法 130

7 围手术期的处理 139

7.1 引言 139

7.2 手术分类 139

7.3 对手术耐受力(安全性)的估计 140

7.3.1手术耐受力良好 140

7.3.2 手术耐受力较好 140

7.2.3 择期手术 140

7.2.2. 限期手术 140

7.2.1 急症手术 140

7.3.3 手术耐受力较差 141

7.3.4 手术耐受力很差 141

7.4 手术前一般准备 141

7.4.1 精神准备 141

7.4.2 体质准备 142

7.4.3 其他准备 145

7.5 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及范围 146

7.5.1 皮肤准备的方法 146

7.5.2 皮肤准备范围 146

7.6.2 卧位 152

7.6.1 观察病情 152

7.6 手术后一般处理 152

7.5.3 备皮注意事项 152

7.6.3 饮食 154

7.6.4 早期活动 155

7.6.5 手术后常见的症状及处理 155

7.7 切口愈合的记录方法 159

7.7.1 切口愈合的分类 159

7.7.2 切口愈合的等级 159

7.8 特殊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159

7.8.1 急症病人 159

7.8.2 婴幼儿病人 160

7.8.3 老年病人 162

7.8.4 糖尿病病人 162

7.8.5 高血压病人 163

7.8.6 心脏病病人 164

7.8.7 呼吸功能障碍病人 167

7.8.8 肝脏病病人 168

7.8.9 肾脏病病人 169

7.8.10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病人 171

7.9.1 休克 172

7.9.2 出血 172

7.9 手术后并发症 172

7.9.3 深静脉血栓形成 173

7.9.4 黄疸 175

7.9.5 肺不张 175

7.9.6 肺水肿 176

7.9.7 肺部感染 177

7.9.8 肺栓塞 177

7.9.9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178

7.9.10 急性胃扩张 178

7.9.11 急性肾功能不全 179

7.9.13 切口感染 180

7.9.12 尿路感染 180

7.9.14 切口裂开 181

7.9.15 急性化脓性腮腺炎 183

7.9.16 脂肪栓塞综合征 184

7.9.17 多器官衰竭 185

8 复苏 187

8.1 手术中失血 187

8.1.1 有效循环血容量的生理及病理生理 187

8.1.2 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代偿 188

8.1.3 术中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原因 188

8.1.6 低血容量的治疗 189

8.1.5 低血容量的诊断和估计 189

8.1.4 低血容量的症状和体征 189

8.2 心脏疾病导致手术中心跳骤停 192

8.2.1 心脏的生理 192

8.2.2 心脏骤停的原因 192

8.2.3 手术前对病人的估计和准备 193

8.2.4 手术中监测 194

8.2.5 手术中紧急处理 194

8.3 麻醉和手术中意外 195

8.3.1 麻醉意外 195

8.3.3 预防原则 196

8.3.2 手术意外 196

8.4 心脑复苏的处理 197

8.4.1 病因处理 197

8.4.2 心肺立即复苏 198

8.4.3 药物治疗 203

8.4.4 心室纤颤的治疗 204

8.4.5 心律失常治疗 206

8.4.6 脑复苏 207

9.1 SICU概况 216

9.1.1 ICU的历史及发展 216

9 外科加强监护治疗病房及术后病人监护 216

9.1.2 ICU的概念及原则 217

9.1.3 ICU的组织和建设 218

9.2 术后危重病人的监护和治疗 220

9.2.1 循环系统的监测及治疗 221

9.2.2 呼吸系统监测和治疗 231

9.2.3 肾功能监测及治疗 241

9.2.4 肝脏功能监测及治疗 245

9.2.5 中枢神经监测及治疗 249

9.2.6 ICU评分—APACHE系统的发展及应用 258

10.1.1 手术刀 264

10 常用外科手术器械及应用 264

10.1 常用手术器械 264

10.1.2 手术剪 266

10.1.3 血管钳及组织钳 267

10.1.4 胃钳及肠钳 269

10.1.5 手术镊 269

10.1.6 缝合针及持针钳 270

10.1.7 结扎及缝合材料 271

10.1.8 海绵钳,申钳 273

10.1.9 探针、探条和刮匙 274

10.1.10 拉钩 274

10.2.1 高频电刀 275

10.2 特种手术器械 275

10.2.2 氩气刀 276

10.2.3 微波组织凝固器 276

10.2.4 消化道吻合器 277

11 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279

11.1 切开与止血 279

11.2 结扎与缝合 280

11.2.1 打结法 280

11.2.2 缝合法 284

11.3.1 牵开器的应用 285

11.3 手术野的显露 285

11.3.2 内脏外置 286

11.3.3 解剖剥离 286

11.4 引流及引流物的使用 287

12 外科常用的基本手术 290

12.1 急救手术 290

12.1.1 静脉切开术 290

12.1.2 中心静脉压测定 292

12.1.3 动脉输血 293

12.1.4 气管切开术 296

12.1.5 胸内心脏按摩 299

12.2 清创术 302

12.3.1 浅表脓肿切开引流术 309

12.3 脓肿切开引流术 309

12.3.2 深部脓肿切开引流术 310

12.4 痈切开引流术 310

12.5 甲沟炎切开术 312

12.6 拔甲术 312

12.7 手感染切开引流术 314

12.7.1 化脓性指头炎切开引流术 314

12.7.2 化脓性腱鞘炎和滑囊炎切开引流术 315

12.7.3 手掌筋膜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 317

12.8.1 皮脂囊肿摘除术 318

12.8 体表囊肿、肿瘤摘除术 318

12.8.2 脂肪瘤摘除术 319

12.8.3 腱鞘囊肿摘除术 320

12.9 细针穿刺活组织采取 321

12.9.1 体表肿物穿刺活检术 321

12.9.2 腹腔肿物穿刺活检术 322

12.9.3 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323

12.10 包扎技术 325

12.10.1 绷带包扎 325

12.10.2 三角巾包扎 327

12.11.1 铁丝夹板固定 329

12.10.3 四头带包扎 329

12.11 固定技术 329

12.11.2 托马(Thomas)夹板固定 330

12.11.3 石膏固定 330

13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333

13.1 围手术期常见微生物的种类及特征 333

13.1.1 化脓性致病菌 334

13.1.2 厌氧性细菌 335

13.1.3 真菌 336

13.1.4 放线菌 336

13.2.1 青霉素类 337

13.2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类型、特点及用法 337

13.2.2 头孢菌素类 339

13.2.3 氨基甙类 341

13.2.4 四环素类 343

13.2.5 氯霉素类 343

13.2.6 大环内酯类 343

13.2.7 其他抗生素 344

13.2.8 抗真菌药物 345

13.3 围手术期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345

13.3.1 预防性应用 346

13.3.2 治疗性应用 348

14.1 概述 353

14 麻醉 353

14.2 麻醉方法分类 354

14.3 全身麻醉 355

14.3.1 吸入麻醉 356

14.3.2 静脉麻醉 362

14.3.3 肌肉松驰药 366

14.4 局部麻醉 371

14.4.1 局部麻醉药物 371

14.4.2 局麻药分类 372

14.4.3 麻醉方法 372

14.4.4 常用的局麻药物 375

14.5 椎管内麻醉 376

14.5.1 椎管的解剖 376

14.5.2 椎管内麻醉作用点 377

14.5.3 蛛网膜下腔阻滞 378

14.5.4 硬膜外阻滞麻醉 383

14.6 麻醉监护 387

14.6.1 循环系监护 387

14.6.2 呼吸与换气监护 391

14.6.3 其它监测 392

汉英索引 3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