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数理化
仪器分析解题指南与习题
仪器分析解题指南与习题

仪器分析解题指南与习题PDF电子书下载

数理化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施荫玉,冯亚非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040064391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
《仪器分析解题指南与习题》目录

第1章 色谱分析法 1

1.1 保留值和载气流量的计算 1

1.1.1 气相色谱的有关术语 1

目录 1

1.1.2 区域宽度和保留值的有关公式 2

1.1.3 载气流量及其校正 3

1.2 有关气相色谱基本理论的计算 5

1.2.1 塔板理论 5

1.2.2 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式 8

1.2.3 分离度 10

1.2.4 选择性、柱效能、分离度三者间的关系 11

1.2.5 完成分离所需的时间 12

1.3 检测器性能指标的计算 14

1.3.1 灵敏度 14

1.3.3 最小检测量 16

1.3.2 检出限 16

1.4 保留指数的计算 18

1.5 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9

1.5.1 定量校正因子的计算 19

1.5.2 定量分析结果计算 20

1.6 液相色谱分析 24

1.6.1 离子对色谱法 24

1.6.2 空间排阻色谱法 26

1.6.3 离子交换色谱法 28

习题 29

一、有关保留值和载气流量校正的计算 29

二、有关分配比、分配系数的计算 31

三、有关理论塔板数和理论塔板高度的计算 32

四、有关分离度和柱长的计算 34

五、有关速率理论——范第姆特方程式——的计算 37

六、有关检测器性能指标的计算 39

七、有关保留指数的计算 40

八、有关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42

九、液相色谱分析 48

第2章 电位分析法 51

2.1 电池电动势及有关常数的计算 51

2.2 直接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 54

2.2.1 测定溶液pH值的理论依据 54

2.2.2 电池电动势与溶液pH值的关系 54

2.2.3 pH标度 54

2.3 离子选择性电极 56

2.3.1 膜电位 56

2.3.2 选择性 56

2.3.3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依据 58

2.3.4 测定离子活度的方法 59

2.4 电位滴定 63

2.4.1 确定终点的方法 64

习题 67

一、有关电极电位及电动势的计算 67

二、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 69

三、溶液pH值的计算 72

四、离子浓度的计算 74

五、选择性系数及相对误差的计算 77

六、电位滴定 80

第3章 伏安分析法 86

3.1 极谱分析法 86

3.2 尤考维奇方程式 87

3.3 极谱波方程式 88

3.3.1 简单金属离子还原为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 88

3.3.2 金属配位离子还原为金属并生成汞齐的极谱波方程式 90

3.4.3 标准加入法 92

3.4.2 直接比较法 92

3.4.1 标准曲线法 92

3.4 极谱定量分析结果计算 92

3.4.4 内标法 94

3.5 单扫描极谱法 95

3.6 差分脉冲极谱法 96

3.7 循环伏安法 97

3.8 溶出伏安法 99

3.9 伏安滴定法 100

3.9.1 单指示电极安培滴定(极谱滴定) 100

3.9.2 双指示电极安培滴定(永停终点法) 101

习题 103

一、有关尤考维奇方程式的计算 103

二、极谱波方程式 107

三、极谱定量分析结果计算 111

四、其他伏安分析法 118

第4章 电解及库仑分析法 124

4.1 电解方程式 124

4.2 控制电位电解法 125

4.3 法拉第电解定律 128

4.4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法 129

4.4.1 利用气体库仑计(氢氧库仑计)求电量 129

4.4.2 利用i-t曲线求电量 130

4.5 恒电流库仑分析法(库仑滴定) 131

习题 132

一、电解分析 132

二、控制(恒)电位库仑分析 137

三、库仑滴定 141

第5章 发射光谱分析法 149

5.1 辐射能量与频率、波长、波数之间的关系 149

5.2.1 棱镜摄谱仪 150

5.2.2 光栅摄谱仪 150

5.2 摄谱仪的色散率和分辨率 150

5.3 光谱定性分析 153

5.3.1 线性内插法 153

5.3.2 哈德曼公式计算法 153

5.4 光谱定量分析 155

5.4.1 谱线强度与试样浓度的关系 155

5.4.2 内标法 155

5.4.3 内标法实际应用的关系式 156

5.4.4 乳剂特性曲线的绘制 157

5.4.5 定量分析结果计算 158

5.5 火焰光度分析 160

习题 161

一、有关激发电位、波长、频率等的计算 161

二、有关色散率和分辨率的计算 162

三、定性波长测定法 164

四、光谱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65

五、火焰光度分析 171

第6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75

6.1 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的关系 175

6.2 多普勒变宽的计算 177

6.3 单色器的通带宽度 178

6.4 灵敏度、特征浓度和检出限 179

6.4.1 灵敏度和特征浓度 179

6.4.2 检出限 179

6.5 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81

6.5.1 标准曲线法 181

6.5.2 标准加入法 182

6.5.3 内标法 184

习题 186

一、有关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数分配的计算 186

二、有关多普勒变宽的计算 187

三、有关通带宽度的计算 188

四、有关灵敏度、特征浓度和检出限的计算 189

五、有关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191

第7章 紫外光谱法 198

7.1 紫外光谱吸收定律的计算 198

7.2 共轭烯烃的λmax计算 199

7.3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λmax计算 200

7.3.1 α、β-不饱和醛、酮 200

7.3.2 α、β-不饱和羧酸、酯 201

7.4 多烯,多烯醛、酮、羧酸和酯的λmax计算 202

7.5 芳香族化合物的λmax计算 203

7.5.1 取代苯 203

7.5.2 芳香羰基化合物 204

7.6 定量分析 205

7.7 分子结构的测定 206

7.8 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207

7.9 离解常数的测定 207

一、吸光度、透光度及摩尔吸光系数的计算 208

习题 208

二、共轭烯烃λmax的计算 210

三、不饱和羰基化合物K带的λmax计算 211

四、多烯、多烯醛和多烯酮等K带的λmax计算 213

五、芳香族化合物E2带λmax的计算 215

六、定量分析 216

七、结构的测定 218

八、相对分子质量和离解常数的测定 219

第8章 红外光谱法 220

8.1 振动自由度、振动频率及不饱和度的计算 220

8.1.1 振动自由度 220

8.1.2 振动频率 220

8.1.3 不饱和度的计算 221

8.2 烃类化合物红外光谱的解析 222

8.2.1 烷烃 222

8.2.2 烯烃 223

8.2.3 炔烃 224

8.2.4 芳烃 225

8.3 醇、酚和醚化合物红外光谱的解析 227

8.3.1 醇和酚 227

8.3.2 醚 229

8.4 羰基化合物红外光谱的解析 230

8.4.1 醛 230

8.4.2 酮 231

8.4.3 羧酸 232

8.4.4 酯 233

8.5 含氮化合物红外光谱的解析 234

8.5.1 胺 234

8.5.2 酰胺 235

8.5.3 腈 236

8.5.4 硝基和亚硝基 237

二、烃类化合物分子结构的确定 239

一、振动自由度、振动频率及分子的不饱和度计算 239

习题 239

三、醇、酚和醚类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249

四、羰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257

五、含氮类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264

第9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274

9.1 基本原理 274

9.1.1 共振条件 274

9.1.2 化学位移 274

9.2 化学位移的计算 275

9.2.1 亚甲基、次甲基化学位移的计算 275

9.2.2 CH3,CH2,CH化学位移的经验公式 276

9.2.3 烯氢化学位移的计算 277

9.2.4 取代苯质子化学位移的计算 279

9.2.5 二取代萘化学位移的计算 280

9.3.2 1 ,2,一二取代乙烯偶合常数的计算 283

9.3 偶合常数的计算 283

9.3.1 n+1规则 283

9.3.3 取代苯偶合常数的计算 285

9.4 1 H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287

9.5 1 3C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的计算 292

9.5.1 烷烃碳化学位移的计算 292

9.5.2 烯碳化学位移的计算 294

9.5.3 炔碳化学位移的计算 296

9.5.4 芳碳化学位移的计算 296

9.6 1 3C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298

习题 301

一、基本原理 301

二、1H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的计算 301

三、偶合常数的计算 305

四、脂肪族化合物1H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306

五、芳香族化合物1H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314

六、13C核磁共振谱化学位移的计算 330

七、13C核磁共振谱的解析 331

第10章 质谱法 340

10.1 基本原理 340

10.1.1 阳离子的分离 340

10.1.2 仪器的分辨率 340

10.2 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式的确定 341

10.2.1 分子离子峰 341

10.2.2 同位素峰 341

10.2.3 分子式的确定 342

10.3 裂解规律 343

10.3.1 亚稳离子 343

10.3.2 碎片离子 344

10.3.3 重排离子 345

10.4.1 烷烃 346

10.4 烃类化合物质谱的解析 346

10.4.2 烯烃 347

10.4.3 芳烃 348

10.5 醇、酚和醚化合物质谱的解析 349

10.5.1 醇 349

10.5.2 酚和芳基取代醇 350

10.5.3 醚 351

10.6 羰基化合物质谱的解析 352

10.6.1 醛和酮 352

10.6.2 羧酸和酯 354

10.7 含氮类化合物质谱的解析 355

10.7.1 胺和酰胺 355

10.7.2 硝基和亚硝基 355

10.7.3 腈 356

10.8.1 硫化物 357

10.8 硫化物、卤化物质谱的解析 357

10.8.2 卤化物 358

习题 359

一、基本原理 359

二、相对分子质量与分子式的确定 360

三、裂解规律 362

四、烃类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363

五、含氧类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367

六、羰基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371

七、含氮类化合物结构的确定 378

八、硫化物、卤化物结构的确定 382

第11章 紫外、红外、核磁与质谱的综合分析 385

11.1 图谱解析的一般方法 385

11.2 解析实例 386

习题 393

参考文献 447

习题答案 45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