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经络腧穴 12
第一章 经络学总论 12
第一节 经络概念的起源 12
一、独特的医疗实践是经络概念产生的基础 12
二、气血、筋脉概念的形成是经络名词出现的本源 12
第二节 经络学说的形成及发展概况 14
(二)“外络于支节” 17
(一)“内属于府藏” 17
一、十二经脉 17
第三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概况 17
(三)“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 18
二、奇经八脉 20
三、十二经别 22
四、十五络脉 22
五、十二经筋 24
六、十二皮部 24
第四节 经络的功用 25
(一)经气的组成 26
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26
一、网络周身,联通整体 26
(二)气血营卫 27
(三)营卫的运行规律 29
三、抗御病邪,反映病证 30
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31
第五节 经络的临床应用 32
一、经络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32
(一)经络在四诊中的应用 32
二、经络在治疗学中的应用 34
(二)经络在辨证中的应用 34
(一)在针灸、按摩治疗中的应用 35
(二)在其他各科治疗中的应用 35
(三)在气功、保健方面的应用 36
第二章 经络学各论 37
第一节 十二经脉 37
一、手太阴肺经 37
(一)循行 37
(二)病证 39
(一)循行 41
二、手阳明大肠经 41
(二)病证 42
三、足阳明胃经 43
(一)循行 43
(二)病证 44
四、足太阴脾经 46
(一)循行 46
(二)病证 47
五、手少阴心经 48
(一)循行 48
(二)病证 49
六、手太阳小肠经 50
(一)循行 50
(二)病证 51
七、足太阳膀胱经 52
(一)循行 52
(二)病证 54
(一)循行 55
八、足少阴肾经 55
(二)病证 56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 58
(一)循行 58
(二)病证 58
十、手少阳三焦经 58
(一)循行 58
十一、足少阳胆经 60
(一)循行 60
(二)病证 60
(二)病证 62
十二、足厥阴肝经 64
(一)循行 64
(二)病证 65
第二节 奇经八脉 66
一、督脉 66
(一)分布部位 66
(二)功能与病证 68
(一)分布部位 69
(三)临床运用 69
二、任脉 69
(二)功能与病证 71
(三)临床运用 72
三、冲脉 72
(一)分布部位 72
(二)功能与病证 74
(三)临床运用 74
四、带脉 74
(一)分布部位 75
(二)功能与病证 76
(三)临床运用 76
五、阴阳?脉 76
(一)分布部位 76
(二)功能与病证 78
六、阴阳维脉 79
(一)分布部位 79
(三)临床运用 79
(二)功能与病证 81
(三)临床运用 82
七、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关系 82
(一)八脉交会八穴与十二经脉之经气相通 82
(二)八脉交会八穴与十二经脉在循行部位上的关系 82
二、手阳明络脉 83
一、手太阴络脉 83
第三节 十五络脉 83
(三)按时取穴与经络辨证 83
三、足阳明络脉 84
四、足太阴络脉 84
五、手少阴络脉 84
六、手太阳络脉 85
七、足太阳络脉 85
八、足少阴络脉 85
九、手厥阴络脉 85
十二、足厥阴络脉 86
十三、督之络脉 86
十、手少阳络脉 86
十一、足少阳络脉 86
十四、任之络脉 87
十五、脾之大络 87
第四节 十二经别 87
一、手太阴经别 87
二、手阳明经别 88
三、足阳明经别 89
四、足太阴经别 89
五、手少阴经别 90
六、手太阳经别 90
七、足太阳经别 90
八、足少阴经别 90
九、手厥阴经别 91
十、手少阳经别 91
第五节 十二经筋 92
一、手太阴经筋 92
十一、足少阳经别 92
十二、足厥阴经别 92
二、手阳明经筋 93
三、足阳明经筋 94
四、足太阴经筋 95
五、手少阴经筋 96
六、手太阳经筋 97
七、足太阳经筋 97
九、手厥阴经筋 99
十、手少阳经筋 99
八、足少阴经筋 99
十一、足少阳经筋 100
十二、足厥阴经筋 102
第六节 经络的有关联系和运用 102
一、根结、标本与气街 102
(一)根结与根溜注入 102
(二)标本 103
(三)气街与四海 105
二、六经辨证与关、闽、枢 107
(一)太阳病 107
(四)太阴病 108
(五)少阴病 108
(二)阳明病 108
(三)少阳病 108
(六)厥阴病 109
三、药物归经 110
第三章 腧穴学总论 114
第一节 腧穴的起源及发展 114
一、经穴 116
二、奇穴 116
第二节 腧穴的分类 116
三、阿是穴 118
第三节 腧穴的命名 120
一、腧穴的命名和释义 120
二、有关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 123
三、对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的不同看法 125
第四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128
一、骨度分寸法 128
(一)中指同身寸 131
三、手指比量法 131
(二)活动标志 131
(一)固定标志 131
二、体表标志法 131
(二)拇指同身寸 132
(三)直指同身寸 132
(四)横指同身寸 132
四、简便取穴法 132
第五节 腧穴的治疗作用 133
一、近治作用 133
二、远治作用 134
三、特殊作用 143
第六节 特定穴的分类及意义 144
一、五输穴 144
(一)五输穴的含义及内容 144
(二)五输穴与阴阳五行的配合 146
(三)五输穴的分布和排列 146
(四)五输穴的主治作用 147
(五)五输穴的临床应用 149
二、下合穴 152
三、原穴 153
四、络穴 155
五、郄穴 157
(一)阴经郄穴多治血证 157
(二)阳经郄穴多治痛证 157
六、俞募穴 159
(一)俞、募穴的含义 159
(二)背俞穴的取法 159
(三)俞、募穴主治特点 160
(四)临床应用 161
七、八会穴 162
(一)八会穴的穴名 163
(二)八会穴的含义 164
(三)八会穴的主治和临床应用 165
八、八脉交会穴 166
(一)八脉交会穴的含义 167
(二)八脉交会八穴的途径 167
(三)八脉交会穴的临床应用 169
九、交会穴 170
1.中府 176
一、手太阴肺经经穴 176
第四章 腧穴学各论 176
第一节 手三阴经经穴 176
2.云门 177
3.天府 178
4.侠白 178
5.尺泽 179
6.孔最 180
7.列缺 180
8.经渠 181
9.太渊 181
10.鱼际 182
11.少商 183
本经小结 184
二、手少阴心经经穴 184
1.极泉 184
2.青灵 185
3.少海 185
5.通里 186
4.灵道 186
6.阴郄 187
7.神门 187
8.少府 188
9.少冲 189
本经小结 189
三、手厥阴心包经经穴 190
1.天池 190
3.曲泽 191
2.天泉 191
4.郄门 192
5.间使 192
6.内关 193
7.大陵 194
8.劳宫 195
9.中冲 196
本经小结 196
手三阴经取穴分部小结 197
一、手太阳小肠经经穴 199
第二节 手三阳经经穴 199
2.前谷 200
1.少泽 200
3.后溪 201
4.腕骨 202
5.阳谷 202
6.养老 203
7.支正 203
8.小海 204
11.天宗 205
9.肩贞 205
10.臑俞 205
12.秉风 206
13.曲垣 206
14.肩外俞 207
15.肩中俞 207
16.天窗 207
17.天容 208
4.颔厌 209
19.听宫 209
18.颧谬 209
1.商阳 210
本经小结 210
二、手阳明大肠经经穴 210
2.二间 212
3.三间 212
4.合谷 213
5.阳溪 214
6.偏历 215
7.温溜 215
8.下廉 216
9.上廉 216
10.手三里 217
11. 曲池 217
12.肘髎 218
13.手五里 219
14.臂臑 219
15.肩髃 220
16.巨骨 220
17.天鼎 221
18.扶突 221
19.禾髎 222
20.迎香 222
本经小结 223
三、手少阳三焦经经穴 224
1.关冲 224
2.液门 225
3.中渚 226
4.阳池 226
5.外关 227
6.支沟 228
7.会宗 228
8.三阳络 229
9.四渎 229
10.天井 230
11.清冷渊 230
12.消泺 231
13.臑会 231
16.天牖 232
14.肩髎 232
15.天髎 232
17.翳风 233
18.瘈脉 234
19.颅息 234
20.角孙 235
21.耳门 235
22.和髎 236
23.丝竹空 236
本经小结 237
手三阳经取穴分部小结 237
第三节 足三阳经经穴 240
一、足太阳膀胱经经穴 240
1.睛明 240
2.攒竹 242
3.眉冲 243
4.曲差 243
5.五处 243
6.承光 244
7.通天 244
8.络却 245
10.天柱 246
9.玉枕 246
11.大杼 247
12.风门 248
13.肺俞 248
14.厥阴俞 249
15.心俞 250
16.督俞 250
17.膈俞 251
18.肝俞 252
19.胆俞 252
20.脾俞 253
21.胃俞 254
22.三焦俞 254
23.肾俞 255
24.气海俞 255
26.关元俞 256
25.大肠俞 256
27.小肠俞 257
28.膀胱俞 257
30.白环俞 258
29.中膂俞 258
31.上髎 259
32.次髎 259
33.中髎 260
34.下髎 260
35.会阳 261
36.承扶 261
37.殷门 262
38.浮郄 262
39.委阳 262
40.委中 263
41.附分 264
42.魄户 265
43.膏盲俞 265
45.譩譆 266
44.神堂 266
46.膈关 267
47.魂门 267
49.意舍 268
48.阳纲 268
50.胃仓 269
51.盲门 269
52.志室 270
53.胞盲 270
54.秩边 270
55.合阳 271
56.承筋 271
57.承山 272
58.飞扬 273
59.跗阳 274
60.昆仑 274
61.仆参 275
62.申脉 275
63.金门 276
64.京骨 277
65.束骨 278
66.足通谷 278
67.至阴 279
本经小结 280
二、足阳明胃经经穴 281
1.承泣 281
2.四白 282
3.巨髎 282
4.地仓 283
5.大迎 283
7.下关 284
6.颊车 284
8.头维 285
9,人迎 286
10.水突 286
11.气舍 287
12.缺盆 287
13.气户 288
14.库房 288
15.屋翳 289
16.膺窗 289
17.乳中 289
19.不容 290
20.承满 291
21.梁门 291
22.关门 291
23.太乙 292
24.滑肉门 292
25.天枢 293
26.外陵 293
27.大巨 294
28.水道 294
29.归来 295
30.气冲 295
18.乳根 296
31.髀关 296
32.伏兔 296
33.阴市 297
34.梁丘 298
36.足三里 298
35.犊鼻 298
37.上巨虚 300
38.条口 301
39.下巨虚 301
40.丰隆 302
41.解溪 303
42.冲阳 303
43.陷谷 304
44.内庭 304
46.厉兑 305
本经小结 306
三、足少阳胆经经穴 307
1.瞳子髎 308
2.听会 308
3.上关 309
6.悬厘 310
5.悬颅 310
7.曲鬓 311
8.率谷 311
9.天冲 311
10.浮白 312
11.头窍阴 312
12.完骨 313
13.本神 313
15.头临泣 314
14.阳白 314
16.目窗 315
17.正营 315
18.承灵 316
19.脑空 316
20.风池 317
21.肩井 318
22.渊腋 319
23.辄筋 319
25.京门 320
24.日月 320
26.带脉 321
27.五枢 321
28.维道 322
29.居髎 322
30.环跳 323
31.风市 323
32.中渎 324
33.膝阳关 325
34.阳陵泉 325
35.阳交 326
36.外丘 326
37.光明 327
38.阳辅 327
39.悬钟 328
40.丘墟 329
42.地五会 330
41.足临泣 330
43.侠溪 331
44.足窍阴 331
本经小结 332
足三阳经取穴分部小结 332
第四节 足三阴经经穴 334
一、足太阴睥经经穴 334
1.隐白 334
2.大都 335
4.公孙 336
3.太白 336
5.商丘 337
6.三阴交 338
7.漏谷 339
8.地机 340
9.阴陵泉 340
10.血海 341
11.箕门 342
12.冲门 342
14.腹结 343
13.府舍 343
15.大横 344
16.腹哀 344
17.食窦 344
18.天溪 345
19.胸乡 345
20.周荣 346
21.大包 346
本经小结 346
1.涌泉 347
二、足少阴肾经经穴 347
2.然谷 349
3.太溪 350
4.大钟 351
5.水泉 352
6.照海 352
7.复溜 353
8.交信 354
10.阴谷 355
9.筑宾 355
11.横骨 356
12.大赫 357
13.气穴 357
14.四满 358
15.中注 358
16.肓俞 359
17.商曲 359
19.阴都 360
18.石关 360
20.腹通谷 361
21.幽门 361
22.步廊 361
23.神封 362
24.灵墟 362
25.神藏 363
26.彧中 363
27.俞府 363
本经小结 364
1.大敦 365
三、足厥阴肝经经穴 365
2.行间 366
3.太冲 367
4.中封 368
5.蠡沟 369
6.中都 370
7.膝关 370
8.曲泉 371
10.足五里 372
9.阴包 372
11.阴廉 373
12.急脉 373
13.章门 374
14.期门 374
本经小结 376
足三阴经取穴分部小结 376
一、督脉经穴 378
1、长强 378
第五节 奇经八脉(督任脉)经穴 378
2、腰俞 380
3、腰阳关 380
4、命门 381
5、悬枢 381
6.脊中 382
7.中枢 382
8.筋缩 382
10.灵台 383
11.神道 384
12.身柱 384
9.至阳 385
13.陶道 385
14.大椎 385
15.哑门 386
16.风府 387
17.脑户 388
18.强间 388
19.后顶 389
20.百会 389
21.前顶 390
22.囟会 391
23.上星 391
24.神庭 392
25.素髎 393
26.水沟 393
27.兑端 394
28.龈交 395
1.会阴 396
二、任脉经穴 396
躯干部取穴法 396
本经小结 396
2.曲骨 398
3.中极 398
4.关元 399
5.石门 400
6.气海 401
7.阴交 402
8.神阙 403
9.水分 403
11.建里 404
10.下脘 404
12.中脘 405
13.上脘 406
14.巨阙 407
15.鸠尾 407
16.中庭 408
17.膻中 409
18.玉堂 409
20.华盖 410
19.紫宫 410
21.璇玑 411
22.天突 411
23.廉泉 412
24.承浆 413
本经小结 414
第六节 奇穴 414
一、头颈部 414
1.神聪 414
3.鼻交頞中 415
(一)质量和选择 415
2.印堂 415
4.太阳 416
5.鱼腰 416
6.球后 416
7.内迎香 417
8.上迎香 417
9.牵正 417
10.夹承浆 418
11.金津、玉液 418
12.聚泉 419
13.颊里 419
14.耳尖 419
18.新设 420
17.上廉泉 420
15.翳明 420
19.颈臂 421
20.百劳 421
二、躯干部 421
21.胃上 421
22.脐中四边 422
23.脐旁 422
24.利尿穴 422
25.气门 423
26.提托 423
27.子宫穴 423
28.血压点 423
31.巨阙俞 424
32.接脊 424
30.崇骨 424
35.腰奇 425
34.十七椎穴 425
36.肘椎 425
33.下极俞 425
40.夹脊 426
39.腰眼 426
16.安眠 426
37.胃管下俞 426
38.痞根 426
三、四肢部 427
41.十宣 427
42.四缝 428
43.八邪 428
44.虎口 429
45.大骨空 429
46.小骨空 429
47.中魁 429
48.五虎 430
49.拳尖 430
52.中泉 431
53.二白 431
59.威灵、精灵 431
51.外劳宫 431
54.手逆注 432
55.肘尖 432
57.肩前 433
58.气端 433
59.八风 434
60.独阴 434
56.夺命 435
61.里内庭 435
62.女膝 435
63.阑尾穴 435
64.胆囊穴 435
65.陵后 436
66.膝眼 436
67.百虫窝 436
68.鹤顶 437
第二节 砭石——针的起源 438
第一节 刺灸的意义 438
中篇 刺灸学 438
第五章 刺灸概论 438
第三节 九针——《内经》针具介绍 439
第四节 刺法的发展 440
一、针具的演变 440
二、针刺方法的发展 442
三、针具的演变与各种疗法的关系 443
第五节 灸法和火罐的起源与发展 443
一、灸法的起源 443
二、灸法的发展 443
三、火罐的起源和发展 444
一、毫针的结构 445
二、毫针的规格 445
三、毫针的选择和检查 445
第六章 毫针刺法 445
第一节 毫针的结构、规格和保养 445
(二)检查 446
(二)保养 447
(一)指力练习法 447
第二节 针刺前的准备 447
一、指力和手法练习 447
(一)修理 447
四、毫针的维修和保养 447
(二)手法练习 448
(三)自身试针 448
二、选择体位了 448
(一)选择体位的原则 448
(二)常用体位 449
一、刺手和押手 450
第三节 毫针的基本刺法 450
(三)施术部位消毒 450
(一)针具器械消毒 450
(二)医者手指消毒 450
三、消毒 450
二、进针法 451
(一)双手进针法 451
(二)单手进针法 452
三、针刺的角度和深浅 452
(一)针刺的角度 452
(二)针刺的方向 453
(三)针刺的深度 453
四、针刺手法 454
(一)基本手法 454
(二)辅助手法 454
(四)行气 456
(三)不得气的原因及促使气至的方法 456
(二)得气与疗效的关系 456
(一)得气的概念 456
五、得气与行气 456
六、留针与出针 457
(一)留针 457
(二)出针 457
(三)辨形神 458
(二)辨脉象 458
(一)辨经络 458
一、针刺补泻的原则和依据 458
第四节 针刺补泻 458
二、决定针刺补泻效果的因素 459
(一)机体的机能状态 459
(二)腧穴特性 459
(三)针刺手法 459
(四)迎随补泻 460
(三)疾徐补泻 460
(二)提按(提插)补泻 460
(一)旋转补泻 460
三、《内经》补泻法(单式补泻手法) 460
(五)呼吸补泻 461
(六)开阖补泻 461
(七)导气法 461
四、烧山火与透天凉(复式补泻手法) 461
(一)烧山火 461
(二)透天凉 462
第五节 针刺异常情况的处理及预防 463
一、晕针 463
二、滞针 463
三、弯针 464
四、断针(折针) 464
五、血肿 464
(一)创伤性气胸 465
(二)心、肝、脾、肾等脏器损伤 465
六、刺伤重要脏器组织 465
(三)脑脊髓损伤 466
(四)神经、血管损伤 466
七、针刺注意事项 467
附一 《灵枢·官针》篇刺法 467
一、九刺 468
二、十二刺 469
三、五刺 471
附二 《金针赋》论针法 474
一、下针十四法 474
二、调气、运气法 475
三、飞经走气四法(催气法) 476
四、治病八法(复式补泻手法) 477
(三)回阳固脱 479
(四)消瘀散结 479
(二)温通经络 479
(五)防病保健 479
第七章 灸法 479
一、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479
第一节 灸法的作用及适应证 479
(一)温散寒邪(温中散寒) 479
二、灸用材料 480
第二节 常用灸法 480
一、艾炷灸 481
(一)直接灸 481
(二)间接灸 482
(一)艾条温和灸 483
(二)艾条雀啄灸 483
二、艾条灸 483
(三)太乙灸 484
(四)雷火灸 484
三、温针灸 484
四、温灸器灸 485
五、其他灸法 485
(一)灯草灸 485
(二)天灸 485
第三节 灸法注意事项 486
一、施灸量的多少及疗程 486
(一)艾炷大小 486
(二)壮数多少 486
(三)疗程 486
(二)施灸补泻 487
(一)施炙程序 487
四、施灸的禁忌 487
(三)防止烧灼痛的方法 487
二、关于直接灸的烧伤程度及灸疮 487
三、施灸程序及补泻 487
(一)病情禁忌 488
(二)部位禁忌 488
附 拔罐法 488
一、罐的种类 488
二、拔罐的方法 489
三、各种拔罐法的运用 490
四、适应范围 491
五、注意事项 491
一、三棱针 492
(三)操作方法 492
(二)针具 492
(一)概述 492
第一节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芒针 492
第八章 其他针法 492
(四)适应范围 493
(五)注意事项 493
二、皮肤针 493
(一)概述 493
29.定喘 494
(二)针具 494
(三)操作方法 494
(四)适应范围及方法 495
(五)注意事项 496
三、皮内针 496
(一)概述 496
(二)针具 496
(三)操作方法 496
(二)针具 497
(一)概述 497
(三)操作方法 497
(五)注意事项 497
(四)适应范围 497
四、芒针 497
(四)适应范围 498
(五)注意事项 498
第二节 电针、火针 498
一、电针 498
(一)概述 498
(二)电针仪器 499
(三)操作方法 500
(四)电针的选穴 500
(五)电针的刺激参数 501
二、火针 502
(一)概述 502
(六)适应范围 502
(七)注意事项 502
(五)注意事项 503
一、耳针 503
(一)概述 503
(四)适应范围 503
(三)操作方法 503
(二)针具 503
(二)耳廓的结构和分布 504
(三)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505
(四)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506
第三节 耳针、头针、腕踝针 508
(五)耳穴探查方法 511
(六)耳穴在辅助诊断上的应用 512
(七)耳穴在治疗上的应用 512
(八)注意事项 514
二、头针 514
(一)概述 514
(二)刺激区的定位及主治 515
(四)适应范围 517
(五)注意事项 517
附 头皮针的标准线——头皮针的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草案) 517
(三)操作方法 517
三、腕踝针 519
(一)概述 519
(二)分区及主病 519
(三)进针点及适应证 521
(四)操作方法 522
(五)注意事项 522
(二)用具及常用药液 523
(三)穴位选择 523
(四)操作方法 523
(一)概述 523
一、水针 523
第四节 水针、穴位埋线、挑治、割治 523
(五)适应范围 524
(六)注意事项 526
二、穴位埋线 527
(一)概述 527
(二)器材 527
(三)操作方法 527
(四)适应范围 528
(五)注意事项 529
(六)术后反应 529
附 穴位结扎法 529
三、挑治 531
(一)概述 531
(二)用具 531
(三)部位选择 531
(四)操作方法 532
(一)概述 533
(二)割治部位 533
(六)注意事项 533
(五)适应范围 533
一、穴位磁疗 534
第五节 穴位磁疗、激光穴位照射 534
(一)概述 534
(四)注意事项 534
(三)操作方法 534
(二)使用器材 535
(三)操作方法 536
(四)适应范围 537
(五)剂量及疗程 537
二、激光穴位照射 538
(一)概述 538
(六)注意事项 538
(四)适应范围 539
(三)氦—氖激光医疗机操作方法 539
(五)注意事项 539
(二)氦—氖激光医疗机的结构 539
(一)概述 540
一、面针 540
(二)面针穴位 540
第六节 面针、鼻针、眼针、手针、足针 540
(六)注意事项 541
(五)适应范围 541
二、鼻针 541
(一)概述 541
(四)选穴原则 541
(三)操作方法 541
(二)鼻针穴位 542
(一)概述 543
三、眼针 543
(二)眼球经区的划分及眼针穴位 543
(四)适应范围 543
(三)操作方法 543
(三)看眼察病(眼区诊断) 544
(四)眼针治疗 544
(一)概述 545
四、手针 545
(二)穴位与主治 545
(六)注意事项 545
(五)适应范围 545
(三)操作方法 546
(四)选穴原则 546
(五)注意事项 547
五、足针 548
(一)概述 548
(二)足穴部位及主治 548
(三)选穴原则、取穴方法和操作方法 549
(四)注意事项 549
附一 针刺麻醉 549
一、针麻的特点 549
二、针麻的方法 550
三、针麻的辅助用药 551
四、针麻的适应范围及常用处方 552
五、针麻注意事项 553
四、割治 553
附二 神经刺激疗法 554
一、概述 554
二、常用刺激点 554
三、操作方法 556
四、刺激点的选择 557
五、适应范围及选穴举例 557
六、注意事项 558
下篇 治疗学 559
第九章 治疗总论 559
第一节 针灸的治疗原理 559
一、调和阴阳 559
(一)阴阳失调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559
(二)阴阳失调的治疗原则 559
(三)针灸的治疗作用在于调和阴阳 560
(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有良性调节作用 560
(二)扶正祛邪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法则 561
(一)疾病的发生及转归与邪正斗争 561
二、扶正祛邪 561
(三)针灸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562
(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562
三、疏通经络 562
(一)经络气血失调是疾病产生的重要病理变化 563
(二)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大法 563
(三)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的作用 563
(四)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针灸尚有止痛作用 563
(二)补虚与泻实的应用方法 564
(一)补虚与泻实的基本概念 564
第二节 施治原则 564
一、补虚与泻实 564
二、清热与温寒 566
(一)清热与温寒的基本概念 566
(二)清热与温寒的理论根据 566
(三)清热与温寒的应用方法 566
三、调法 567
(一)调法的概念 567
(二)常用的调法 567
四、治标与治本 568
(一)标本的概念 568
(二)标本在临床上的应用 568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569
(一)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概念 569
(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临床运用 569
六、局部与整体 569
(三)因人制宜 570
(二)因地制宜 570
七、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570
(一)因时制宜 570
一、八纲证治 571
(一)表里 571
(二)寒热 572
(三)虚实 572
(四)阴阳 573
(五)八纲相互关系 573
二、脏腑证治 574
(一)肺 574
(二)大肠 575
(三)脾 575
(四)胃 576
(五)心 576
(六)小肠 577
(七)肾 577
(十)三焦 578
(九)心包 578
(八)膀胱 578
(十一)肝 579
(十二)胆 579
三、经络证治 580
(一)十二经脉证治 580
(二)腧穴压诊 582
(三)经穴电测定法 582
(四)知热感度测定法 583
四、气血证治 583
(一)气的病证 583
(二)血的病证 584
五、风火湿痰证治 585
(一)风 585
(二)火 586
(三)湿 586
第四节 针灸处方 587
一、选穴原则 587
(四)痰(饮) 587
(一)近部选穴 588
(二)远部选穴 588
第三节 辨证论治 591
(三)对症选穴 592
(四)按腧穴的特殊作用选穴(特定穴的应用) 592
(五)结合现代医学知识选取穴位 598
(六)结合临床和实验室科研成果选穴 599
(七)结合现代医学中的生理学、病理学选取穴位 600
二、配穴方法 600
(一)远近配穴法 600
(二)原络配穴法 600
(三)俞募配穴法 602
(四)同名经配穴法 603
(五)五输配穴法 603
(六)上下配穴法 603
(七)左右配穴法 603
三、治疗时间 603
(六)巩固疗效的治疗时间 604
(五)留针时间 604
(四)每次治疗的间隔时间 604
(三)选择施术时间 604
(二)疗程时间与间隔时间 604
(一)总的治疗时间 604
第十章 治疗各论 605
第一节 内科病证 605
一、中风 605
二、眩晕 608
三、头痛 611
四、面痛 614
五、面瘫 616
六、痹证 618
七、漏肩风 621
八、腰痛 622
九、胁痛 625
十、痿证 627
十一、痫证 629
十二、癫狂 631
十三、不寐 634
十四、郁证 635
十五、惊悸、怔忡 637
十六、疟疾 638
十七、感冒 640
十八、咳嗽 642
十九、哮喘 644
二十、肺痨 646
二十一、呕吐 648
二十二、胃痛 649
二十三、腹痛 651
二十四、黄疸 653
二十五、泄泻 654
二十六、痢疾 656
二十七、脚气 657
二十八、便秘 659
二十九、脱肛 661
三十、癃闭 662
三十一、淋证 664
三十二、水肿 665
三十三、遗精 667
三十四、阳痿 668
三十五、疝气 669
第二节 妇、儿科病证 671
一、月经不调 671
二、痛经 673
三、经闭 675
四、崩漏 677
五、带下病 679
七、滞产 681
六、胎位不正 681
八、乳少 683
九、阴挺 684
十、阴痒 685
十一、顿咳 687
十二、急惊风 688
十三、遗尿 690
十四、疳疾 691
十五、小儿痿证 692
第三节 外科病证 694
一、风疹 694
二、丹毒 695
三、蛇丹 696
四、疔疮 698
五、乳痈 699
六、乳癖 701
七、肠痈 702
八、痔疮 703
九、扭伤 705
十、肘劳 706
十一、落枕 707
第四节 五官科病证 709
一、目赤肿痛 709
二、麦粒肿 709
三、聤耳 711
四、耳鸣、耳聋 712
五、鼻渊 713
六、牙痛 714
七、咽喉肿痛 715
八、近视 717
第五节 急症 718
一、晕厥 718
二、虚脱 719
三、高热 720
四、抽搐 722
五、急痛 723
六、出血 725
附篇 730
第十一章 主要针灸医籍简介 730
一、《帛书经脉》 730
二、《内经》中有关针灸内容简介 731
三、《难经》针灸内容简介 735
四、《伤寒杂病论》与针灸 736
五、《针灸甲乙经》简介 736
六、《脉经》有关针灸内容简介 738
八、孙氏针灸经简介 739
七、《肘后备急方》简介 739
九、《外台秘要》针灸内容简介 740
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简介 741
十一、《扁鹊心书》简介 742
十二、《针灸资生经》简介 742
十三、《备急灸法》简介 743
十四、《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针灸内容简介 744
十五、《脾胃论》针灸内容简介 744
十八、《金针指南》简介 746
十七、《丹溪心法》针灸内容简介 746
十六、《儒门事亲》针灸内容简介 746
十九、《十四经发挥》简介 747
二十、《针灸大全》简介 747
二十一、《针灸聚英》简介 748
二十二、《针灸问对》简介 748
二十三、《奇经八脉考》简介 749
二十四、《针灸大成》简介 750
二十六、《类经图翼》针灸内容简介 751
二十七、《医宗金鉴》针灸内容简介 751
二十五、《红炉点雪》针灸内容简介 751
第十二章 现代研究 753
第一节 经络现象的研究 753
第二节 俞穴的研究 754
一、俞穴形态学 754
二、俞穴特异性 755
三、对胃机能的影响 757
二、对食管运动的影响 757
一、对唾液分泌的影响 757
第三节 针灸对消化系统的调整作用 757
四、对肝、胆、胰机能的影响 759
五、对肠机能的影响 760
第四节 针灸对呼吸功能的调整作用 761
第五节 针灸对心血管机能的调整作用 762
第六节 针灸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767
第七节 针灸对泌尿系统功能的调整 769
第八节 针灸对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的调整 771
一、针灸对垂体—甲状腺机能的影响 771
二、钊灸对迷走神经—胰岛系统的影响 772
三、针灸对垂体—肾上腺皮质机能的影响 773
四、针灸对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机能的影响 774
五、针灸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影响 774
六、钊灸对垂体—性腺机能的影响 775
第九节 针刺镇痛原理与神经介质及其代谢物质的关系 776
第十节 针灸对防卫免疫机能的影响 781
一、针灸的抗炎退热作用 781
二、针灸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782
参考文献 786
第十三章 针灸歌赋选注 793
一、周身经穴赋 793
二、玉龙赋 795
三、标幽赋 798
四、通玄指要赋 804
五、席弘赋 807
六、四总穴歌 810
七、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 810
八、百症赋 813
九、金针赋 816
第十四章 子午流注针法 820
第一节 子午流注的意义 820
一、子午的意义 820
二、流注的意义 820
三、子午流注的含义 821
第二节 子午流注的起源与发展 821
第三节 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内容与时间干支 821
一、子午流注针法的基本内容 821
二、子午流注针法的时间干支 822
第四节 子午流注纳干法 825
一、十二经纳干歌 825
二、五输穴配合阴阳五行 825
三、纳干常规开穴法 825
四、纳干闭时开穴法(单氏开穴法) 828
五、纳干辨证开穴法 829
六、六十六穴主治歌 830
七、纳干法问题浅解 832
二、纳支法的气血流注 834
一、十二经纳支歌 834
第五节 子午流注纳支法 834
三、纳支开穴法 835
第六节 灵龟八法 836
一、八脉交会八穴 836
二、九宫八卦 837
三、八法干支代数 837
四、八法临床应用 838
附 飞腾八法 841
一、全身性名称 842
第十五章 古代人体部位名称解释 842
二、头面部名称 844
三、颈项部名称 850
四、胸胁部名称 852
五、腹部会阴部名称 854
六、肩背腰尻部名称 857
七、上肢部名称 859
八、下肢部名称 861
参考书目及简称 866
索引 868
- 《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睢明河主编 2018
- 《最新国家标准 针灸穴位使用详解 第2版》睢明河 2018
-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赵吉平,李瑛主编;常小荣,倪光夏,崔瑾等副主编 2016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针灸独特疗法聚英》吴耀持 2018
- 《针灸人生》刘敏勇主编 2018
- 《针灸特色疗法学》严兴科,赵中亭主编 2018
-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陈章妹,张琪,张建明主编 2018
- 《春华秋实 50载针灸研究征程中的苦与乐》韩济生,万有主编 2018
- 《结构针灸刺法经验》关玲主编;杜金龙,于洋,高志雄副主编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37》路丽明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19》路丽明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民国时期医药卫生文献集成 24》路丽明编 2019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安全用药手册》黎月玲,熊慧瑜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