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钱学森在中央党校的报告  钱学森文集
钱学森在中央党校的报告  钱学森文集

钱学森在中央党校的报告 钱学森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彭学诗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13136619
  • 页数:231 页
图书介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不仅为我国研发“两弹一星”作出杰出贡献,而且为中共中央党校培养高中级领导干部作出重大贡献。1977年以后,他被中央党校聘为名誉教授,曾应邀到中央党校给学员作过9次专题报告。系统介绍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和现状,全面论述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研究当代世界上最新的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趋势,提出要研究和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讲究决策的科学化,強调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帮助学员扩大视野,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决策能力。这些专题报告当时很受学员的欢迎,很快就被传到全国去,成为培养教育党员领导干部的活教材。
《钱学森在中央党校的报告 钱学森文集》目录

现代科学技术(1977年11月4日至5日) 1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概况 1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前身——近代科学技术 1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3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严密综合体系 6

(四)“科学的科学” 11

(五)当代的技术革命——原子能 15

(六)电子计算机是不是技术革命? 16

(七)其他可能出现的技术革命 22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组织工作 24

(一)建立科学技术大军 24

(二)领导的技术参谋部门——总体设计部 29

(三)科学技术现代化要依靠群众 32

(四)要有科学技术大军的司令部和后勤部 35

(五)大规模的探索工作——“尖端的尖端” 38

(六)长远规划的重要性 40

三、现代科学技术对其他领域的影响 42

(一)文艺中的科学技术 42

(二)可能出现的文艺新形式 45

(三)现代科学技术能不能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 47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979年4月23日至24日) 51

一、系统和系统工程 51

(一)系统工程 51

(二)系统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57

(三)社会工程和未来学 60

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 68

(一)科学技术体系学 6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72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系统工程 77

(一)科学学 77

(二)图书、情报、资料工作的现代化 78

(三)文化水平的提高 83

四、人和电子计算机的分工协作 84

(一)电子计算机能办的事 84

(二)思维学 87

结束语 89

研究和创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1982年11月2日) 92

一、能不能建立一种建设和管理国家的科学 92

二、建设和管理国家的科学是社会工程的理论 96

三、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的体系 110

四、参谋科学技术与领导的科学和艺术 114

新技术革命的若干基本认识问题(1984年4月4日) 118

一、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 118

二、产业革命 120

三、为制定对策应研究的问题 122

四、社会主义总体设计的咨询机构 126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战略问题(1985年5月22日) 128

一、什么叫“大战略” 128

二、智力开发问题 129

三、教育问题 133

四、领导人才的培养 13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领导决策的科学化(1985年11月1日) 140

一、世界发展趋势和我们的建设任务 140

二、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 145

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立第四产业 149

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 15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问题(1987年12月1日) 159

一、世界的形势,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 159

(一)实事求是地看世界 160

(二)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 162

(三)社会主义国家 165

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有宏观的长期的考虑 167

(一)农业问题 169

(二)林业问题 170

(三)能源、电力问题 172

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 175

(一)我国的教育事业早有成功的经验,但要改革 176

(二)文化教育 178

(三)科学技术的战略人才 179

(四)中央党校要考虑的问题 181

建立意识的社会形态的科学体系(1988年9月24日) 186

一、研究意识的社会形态的重要性 186

二、建立宏观的意识的社会形态学科——精神文明学 190

三、要区别思想建设与文化建设;要研究社会行为学、行为科学 197

四、研究文化科学和文化学 200

五、研究方法 208

社会主义文明的协调发展需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1989年4月15日) 211

一、社会形态的三个侧面和三个文明建设 211

二、社会形态的整体性和三个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214

三、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 216

四、社会主义文明的目标是人类文明的更高阶段 218

五、我国目前的现实和三个文明建设的现状 222

六、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2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