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世纪的三大改革 卷2 金融体制改革及运作全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国光,邢贲思,杨启先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03517816
- 页数:1160 页
第一篇 国有企业改革的跨世纪战略 3
第一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概述 3
一、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3
二、市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4
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5
第二节 我国现阶段采取市场经济形式的历史必然性 11
一、经济形式发展演变的自然规律 11
二、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的必然 12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 13
第三节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3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4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22
第二章 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30
第一节 国有企业的概述 30
一、国有企业的概念 30
二、国有企业的特征 33
第二节 国有企业的重要地位 34
一、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导 34
二、国民经济的中枢 35
三、改革成本的承担者 36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历程的回顾 37
四、社会安定的基石 37
一、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阶段 38
二、试行经济责任制阶段 38
三、试行利改税阶段 39
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进行股份制及税利分流试点的阶段 39
五、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重点的深化企业改革阶段 40
六、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深化企业改革阶段 40
第四节 国有企业传统制度的弊端 41
一、产权关系不明 41
二、政企不分问题 42
三、“内部人控制”问题 42
四、缺乏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 43
五、国有企业中监督机制的缺陷 44
第五节 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经济的潜在优势 46
一、中国走向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国有企业的潜在优势 46
二、国有企业潜在优势的表现 46
第六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48
一、构造市场主体,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49
二、促进政府转变职能,实现政企职责分开 49
三、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49
四、促进宏观调控的进行 50
第七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 51
一、根据企业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改革途径 51
二、理顺企业产权关系 52
三、国有企业改革的其他难点和改革途径 53
第一节 战略概述 55
一、战略的概念 55
第三章 国有企业改革跨世纪战略 55
二、战略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56
三、战略的要素与结构 56
四、战略决策 57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的跨世纪战略 61
一、党的十五大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跨世纪战略部署 61
二、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跨世纪战略部署 62
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 67
一、一般意义的企业概念 67
第一章 现代企业制度 67
第二篇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7
二、经济学家眼中的企业 68
三、企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72
第二节 现代企业制度 74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 74
二、企业经济思想的演变 76
三、企业经营思想的演变 77
第三节 企业制度的历史演变 78
一、从独资业主制企业到股份公司制度 78
二、现代公司的历史追溯 80
三、现代企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82
第四节 现代企业制度基本内容 84
一、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架构 84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产权结构剖析 85
第五节 西方主要国家现代企业制度比较 86
一、美国的企业制度 86
二、德国的企业制度 88
三、日本的企业制度 90
第二章 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92
第一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92
一、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企业效益 92
二、全面对外开放使企业置身于国际竞争 96
三、我国企业应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101
第二节 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 104
一、约束条件分析 104
二、中国现代企业制度模式选择及其主要特征 105
三、现代企业制度在中国的特殊运用 107
第三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思路构想 107
一、出发点与基本原则 108
二、总体思路的基本框架 109
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供选择的方案 113
第四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途径 115
一、大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途径 115
五、进行公司制改造,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其保值增值 116
四、解决企业历史债务负担 116
三、对于新开工建设项目,一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 116
二、对小型国有企业进行租售为主的改革 116
六、统筹考虑职工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 117
第三篇 推进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121
第一章 产权理论概述 121
第一节 产权概念及相关问题探讨 121
一、西方的产权观 121
二、马克思的产权观 122
三、我国学者的产权观 123
四、我们对产权问题的探索 124
五、产权概念的内涵 125
六、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127
七、产权的表现形态 128
第二节 产权的划分 129
一、产权内容上的划分 129
二、产权层次上的划分 130
三、经营权的界定 130
第三节 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溯源 131
一、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的渊源、产生与发展 131
二、现代西方产权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32
第四节 产权分类与产权保护 135
一、知识产权的分类 135
二、产权保护 136
三、关贸总协定关于产权保护相关内容 137
第二章 产权制度概论 140
第一节 产权制度的一般理论 140
一、产权制度的概念 140
二、产权制度的功能 140
三、产权制度的基本类型 141
四、产权制度的变更 142
第二节 公司产权制度 143
一、公司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143
二、公司财产的有限责任制度 145
三、公司产权的运行 146
一、法人产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148
第三节 法人产权制度 148
二、法人财产 149
三、法人财产权 149
第四节 西方企业产权制度的沿革 150
一、自然人企业制度 150
二、法人企业制度 151
第五节 发达国家的产权制度概况 152
一、美国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152
二、日本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156
三、国有企业发展完善的方向是产权改革 159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现状及分析 162
一、传统国有企业和产权 162
第三章 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 162
二、传统国有企业低效率的原因 163
三、传统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的概况 165
第二节 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方向 166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精髓是产权明晰 166
二、公有制条件下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途径 166
三、产权明晰与市场竞争的关系 167
第三节 法人资产制度的建立 170
一、法人资产制度的内涵 170
二、建立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要素 170
一、股份公司的基本特征 172
第四节 公司的基本组织形式 172
二、股份公司的组织管理机构 173
第五节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基本思路 175
一、“两权分离”的思路分析 175
二、股份制思路 176
三、控股公司思路 176
四、利润分享思路 177
第六节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方案 177
一、理顺产权关系,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77
二、国有产权制度结构调整的思路 179
三、理顺产权关系的途径 182
第一节 我国企业产权重组的原则和目标 185
一、重组原则和重组目标 185
第四章 产权重组 185
二、不同企业类型产权重组趋势分析 187
第二节 产权重组实现的基本途径 190
一、实现的步骤和措施 190
二、环境系统的建立与完善 194
第四篇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 203
第一章 股份制概论 203
第一节 股份制的起源和发展 203
一、股份制的起源与发展 203
二、当代股份制的新发展 208
第二节 股份制的性质 211
二、股份制和国有制、集体所有制一样都具有公有的本质规定 212
一、股份制具有公有性质 212
三、股份制的公有性质不改变其终极产权性质 213
四、股份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214
第三节 股份制的特点和作用 215
一、股份制的特点 215
二、股份制的作用 217
第四节 股份制的基本类型 217
一、按照公司股东对公司承担的债务清偿责任来划分 218
二、按照经营范围和市场垄断程度来划分 219
三、按照股本来源及经营地域范围划分 219
四、按照股份所有性质来划分 220
第二章 股份制与国有企业改造 221
第一节 股份制在中国的发展 221
二、我国股份制的积极作用 223
一、我国股份制的特点 223
第二节 股份制对中国企业的改造 225
一、现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主要目的 225
二、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基本原则 226
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一般方法 228
第三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现实意义 229
一、股份制触动了传统体制深层问题 229
二、股份制真正转换了企业经营机制 233
一、股份制改造需要良好的法律环境 236
第一节 股份制改造与法律 236
第三章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法律依据 236
二、我国股份制改造有关立法的现状 238
第二节 法律法规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有关规定 241
一、关于股份公司发起人的法律事项 241
二、股权结构确定中的有关法律规定 246
第三节 有关股份制改造中的其他法律问题 251
一、企业重组中的法律问题 251
二、法律适用问题 252
三、股份制企业的法律监督控制机制问题 253
一、设立股份公司的基本条件 255
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程序 255
第四章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操作实务 255
第一节 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条件及程序 255
第二节 发起人协议书 258
一、发起人 258
二、发起人协议 259
第三节 申请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 261
一、申请书 261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 265
第四节 公司章程 277
一、公司章程的内容 278
二、实例范文 278
一、招股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286
第五节 招股说明书 286
二、招股说明书实例 287
第五章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相关机构 292
第一节 会计师事务所 292
一、会计师事务所概述 292
二、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公司组建中的有关业务 293
三、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293
第二节 律师事务所 293
一、律师事务所概述 293
二、律师事务所在公司组建或改建过程中的作用 294
三、律师事务所在公司的组建和改建过程中的服务内容 294
第三节 资产评估机构 295
一、公司股份制改造与资产评估 295
四、律师事务所及其律师在公司的组建、改建过程中的责任 295
二、资产评估机构概述 296
三、资产评估机构的责任 297
第四节 证券承销商 297
一、承销商概述 297
二、承销商的资格与条件 298
三、承销商的服务内容 298
四、对承销商的限制与惩罚 299
第六章 股份合作制 300
第一节 股份合作制的理论基础 300
一、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合作制思想 300
二、马克思主义的合作制思想 301
三、党和国家领导人论股份合作制 303
第二节 股份合作制的历史发展 303
一、合作制发展的早期阶段 303
二、合作制发展的成熟阶段 305
三、我国股份合作制的产生与发展 312
第三节 股份合作制概论 313
一、股份合作制的概念 313
二、股份合作制的特点 313
三、股份合作制与股份制关系 314
四、股份合作制与合作制的关系 315
五、股份合作制与传统集体经济的关系 316
六、股份合作制在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317
第四节 股份合作制操作原理 319
一、股份合作企业运行机制的设立 319
二、股份合作企业领导体制的建立 320
三、股份合作企业的股份设置 321
四、股份合作企业的股份管理 322
五、股份合作企业的收益分配 322
六、股份合作企业管理的优化 323
七、股份合作企业监督机构的建立健全 324
第五节 股份合作制在我国的实际运作 324
一、股份合作制在我国运作的现状 324
二、我国现行股份合作制的弊端 326
三、对我国现行股份合作制的思考 328
第七章 控股公司 330
第一节 控股公司概述 330
一、控股公司的概念 330
二、关于控股公司的性质探讨 331
三、组建控股公司的重要意义 333
第二节 控股公司组建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334
一、控股公司组建的原则 334
二、控股公司设立的步骤和方法 337
第三节 控股公司组建的途径 339
一、专业经济部门改组成为控股公司 340
二、全国行业性总公司改组成为控股公司 344
三、企业集团改组为控股公司 348
一、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的建立 354
第四节 深圳控股公司组建经验 354
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思路 355
三、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想 357
第五节 控股公司的财务管理 358
第五篇 加快国有企业改组和调整 363
第一章 国有企业破产 363
第一节 破产制度与破产法概论 363
一、破产的概念和破产制度的必要性 363
二、破产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364
三、破产制度的社会功能 368
四、破产制度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作用 370
一、西方破产制度的历史发展 372
第二节 破产制度的历史发展 372
二、我国破产制度的历史发展 377
第三节 国有企业破产操作程序 378
一、企业破产的申请与受理 378
二、债权人会议 381
三、和解程序 382
四、企业破产宣告 384
五、破产清算 386
六、破产程序的终结 388
七、破产企业的注销登记 389
二、企业兼并的第二次浪潮 391
一、企业兼并的第一次浪潮 391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兼并的三次浪潮 391
第二章 国有企业兼并 391
三、企业兼并的第三次浪潮 392
四、企业兼并三次浪潮透视 393
第二节 国有企业兼并原理 395
一、兼并的概念及特点 395
二、企业兼并的类型 396
三、国有企业兼并的原则 397
四、国有企业兼并的程序 397
五、企业兼并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地位 398
六、西方发达国家扫描 400
一、兼并策划 401
第三节 国有企业兼并操作实务 401
二、交易价格的确定 402
三、国有企业兼并的融资 403
四、兼并协议书的签订 405
五、企业兼并后的协同与整合 407
六、企业兼并中的政府行为 408
七、银行在企业兼并中的重要作用 409
第四节 企业兼并的规范化与市场化 410
一、培育和完善企业兼并市场 410
二、加速培育企业兼并的中介机构 411
三、严格遵循自愿、有偿、公开、公平的原则,防止行政性兼并 411
一、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历史的选择 413
第一节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是大势所趋 413
第三章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413
二、我国企业现状与组建企业集团的必要性 415
第二节 企业集团概述 417
一、企业集团的概念 417
二、企业集团的主要特征 417
三、组建和发展企业集团的探索过程 418
四、组建企业集团的重要意义 424
第三节 企业集团的组建 425
一、企业集团的模式选择 426
二、组建企业集团的条件 428
三、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 430
四、组建企业集团的一般程序与过程 431
五、政府在组建企业集团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432
第四节 企业集团的管理与经营 434
一、企业集团国有产权管理的实质 434
二、国有企业集团产权管理中的政府作用 435
三、母公司对成员企业的产权管理 436
四、企业集团产权管理的信息体系 437
五、企业集团管理的规范化 438
六、国有企业集团资产的授权经营 439
七、企业集团的经营机制 440
第五节 企业集团与股份制改造 441
一、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的背景 441
二、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原则 443
三、企业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优点 444
四、股份制企业集团的股权结构 445
五、股份制企业集团的组织机构 447
六、企业集团股份制改造的途径 448
第四章 企业承包经营 451
第一节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451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概念 451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内容 451
三、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操作实务 453
第二节 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 455
一、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455
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实施 457
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的分配形式 458
第三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分析 459
一、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作用 459
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弱点 459
第五章 企业租赁经营 462
第一节 企业租赁经营概述 462
一、租赁经营的发展史 462
二、租赁经营的概念 462
三、租赁经营的范围 463
四、租赁经营的形式 464
第二节 企业租赁经营的操作原理 465
一、企业租赁经营的实施步骤 465
二、企业租赁经营合同 466
四、租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468
三、租金的确定 468
五、租赁企业的国有资产产权管理 469
第三节 企业租赁经营的评价 470
一、企业租赁经营的作用 470
二、企业租赁经营的弊端 471
第六篇 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75
第一章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概论 475
第一节 国有资产概述 475
一、国有资产的概念 475
二、国有资产的划分 476
一、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478
第二节 国有资产管理 478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基本特征 479
三、国有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480
四、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模式 481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482
一、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482
二、国有资产管理的国际经验 485
三、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布及其组织形式 486
四、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类型和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487
五、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490
六、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体制改革 491
七、国有资产的微观管理模式变革 493
第四节 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494
一、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基本原则 494
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类型 495
三、调整各级政府现有管辖范围,实行分级所有 497
第二章 加强国有资产投资与收益管理 499
第一节 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改革 499
一、国有资产投资概述 499
二、传统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 500
三、国有资产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历程 501
四、构造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新体制 504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 507
第二节 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管理 507
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形式 508
三、加强国有资产收益监缴工作 508
四、加强国有资产收益使用的管理 508
五、改善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 509
第三章 国有资产评估 510
第一节 国有资产评估一般原理 510
一、企业资产及其分类 510
二、资产评估的科学内涵 510
三、资产评估的特征 511
四、资产评估的分类 512
三、资产评估的客体 513
二、资产评估的主体 513
一、资产评估的目的 513
第二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基本要素 513
四、资产评估的标准 514
五、资产评估的依据 514
六、资产评估的方法 514
七、资产评估的范围 514
八、资产评估的程序 514
九、资产评估的原则 515
第三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目的 516
一、为深化产权制度的改革服务 516
五、满足融资业务的需要 517
四、单项资产交易的需要 517
三、为企业的技术进步服务 517
二、满足税收的需要 517
六、为建立和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服务 518
第四节 国有资产评估的标准 518
一、历史成本标准 518
二、重置成本标准 519
三、现行市价标准 519
四、收益现值标准 520
五、清算价格标准 520
第五节 资产评估的基本方法 521
一、资产评估方法 521
二、无形资产及其评估方法 524
一、资产评估的组织机构 525
第六节 资产评估的组织机构和程序 525
二、资产评估的程序 526
第四章 加强各类国有资产的管理 529
第一节 加强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 529
一、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与内涵 529
二、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类 530
三、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原则 531
四、经营性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 542
第二节 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 546
一、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概念 546
三、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功能 547
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主要特征 547
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分类 548
五、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使用的基本原则 548
六、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 549
第三节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 553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概念 553
二、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特征 554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划分 554
四、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原则 555
五、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556
六、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557
一、社会保障及其功能 563
第一节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563
第七篇 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563
第一章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63
二、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 564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566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现状 566
一、现行社会保障体制阻碍了企业的改革 567
二、现行社会保障体制的弊端 567
三、管理体制的根源 568
四、合理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统筹使用有限资金的重要手段 569
三、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569
二、建立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的要求 569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环境保证 569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569
第二章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569
五、计划生育和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要求 570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570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 570
二、建立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 572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573
一、剥离与分流 573
二、住房改革、小企业改革与保障基金的筹集 574
三、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和运行 574
四、从企业改革的角度看社会保障项目的安排及优先顺序 575
第一节 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577
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577
二、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 577
第三章 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577
第二节 养老保险改革制度的基本思路 578
一、建立一个多重社会目标并重的养老保障制度 578
二、建立一个养老保障和经济发展双重功能的制度 579
三、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 579
四、建立一个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制度 580
五、建立一个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养老保障制度 581
一、养老保障的基本模式选择问题 582
第三节 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考与展望 582
二、养老金制度管理及基金经营问题 583
三、其他有关的制度建设和发展问题 583
四、1995年改革中出现的偏差及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584
五、1997年的改进措施及其局限性 589
六、新体制建设中需要讨论的两个问题 590
第四章 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 594
第一节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594
一、劳保医疗制度 594
二、公费医疗制度 595
第二节 医疗保险制度的现存弊端 596
一、医疗经费开支增长过快 596
四、免疫和疾病预防网络的建立 596
三、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596
二、医疗保险社会化程度低 597
三、医疗费用严重不足 597
第三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及其分析 597
一、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历程 597
二、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分析 598
第四节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599
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与原则 599
二、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完善的基本思路 600
一、失业与失业保险概念 603
第一节 失业保险制度概述 603
第五章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603
二、企业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605
第二节 传统的失业保险制度的弊端 606
第三节 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 607
一、根据国情,中国不宜通过保险方式解决失业保障问题 607
二、在清除体制障碍的基础上强化社会救济 609
第六章 实施再就业工程 611
第一节 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情况 611
第二节 再就业的难点问题 613
一、国民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与促进再就业的需要不相适应 614
二、再就业工程资金严重短缺 615
三、难以建立切实可行的再就业机制 618
四、职工对失业或下岗的承受能力较低 619
第三节 进一步推进再就业工程 621
一、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引导企业下岗职工向新的产业转移 622
二、提高职业介绍机构的数量和工作质量 624
三、实行在职职工的全员轮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和转业能力 624
四、全方位发挥失业保险的作用 624
五、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立足于最大限度地保护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 625
六、实行灵活多样的工时制度和缩短劳动时间、增加就业机会 625
七、实行必要的分配政策倾斜政策、引导下岗职工 626
八、政府和民间携手、扩大劳务输出规模 626
一、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溯源 627
第一节 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627
第七章 外国社会保障制度 627
九、呼吁全社会为劳动就业特别是为下岗职工再就业献计出力 627
二、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628
三、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629
第二节 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629
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溯源 629
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630
三、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632
第三节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 633
一、德国社会保障制度溯源 633
二、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634
三、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637
二、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638
第四节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 638
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历史 638
第五节 瑞典的社会保障制度 641
一、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 641
二、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643
第八篇 构造新型政企关系 647
第一章 政企关系概论 647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47
一、政府干预的比较分析 647
二、市场失灵与市场缺陷 649
一、政府与企业职能的经济学分析 651
第二节 政企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651
二、改革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原有的职能颠倒的关系 652
三、借鉴国外经验,校正政府与企业的职能关系 653
第三节 构造新型政企关系 656
一、政企分开的迫切性 656
二、政企不分的危害 657
三、政企分开的探索及经验 658
四、促进政企分开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659
第二章 转换政府职能 661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的转变方向 661
一、市场经济下政府的经济目标 661
二、政府在市场经济下实现经济目标的途径 662
一、企业取向 663
第二节 政府机构职能转变的三大价值取向 663
二、市场取向 667
三、社会取向 668
第九篇 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673
第一章 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概论 673
第一节 领导体制概论 673
一、现代领导体制的概念 673
二、现代领导体制的主要内容 674
第二节 国有企业现行领导体制 676
一、厂长(经理)负责制及其历史渊源 676
二、我国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形成与发展 67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弊端 680
第三节 国有企业现行领导体制存在的问题 68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681
第二章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的改革与建设 684
第一节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的科学化 684
一、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含义及其必要性 684
二、国有企业领导班子人才配备的科学化 686
三、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结构内容 687
四、领导班子结构科学化的基本标志 692
第二节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693
一、因事择人 693
二、合理配置 694
三、相机调整 695
二、搞好国有企业领导层干部后备队伍建设 697
第三节 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途径 697
一、坚持“四化”方针,按照整体解决的方式建设领导班子 697
三、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 698
第三章 公司制企业的领导班子问题 699
第一节 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权力配置 699
一、“新老三会”与“两心”之间的关系问题 699
二、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难点 701
三、权力的分配问题 702
第二节 公司制企业的经理制度 704
一、经理与经理问题的产生 704
二、经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705
三、建立我国经理制度的若干问题 707
四、关于经理效用问题的探讨 708
第三节 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年薪制问题 710
一、概说 710
二、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年薪制的讨论 711
第四章 企业家与现代企业制度 715
第一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现代企业家 716
一、市场经济迫切需要中国企业家 716
二、企业家的评价及其标屑 717
三、企业家的本质特征 720
四、现代企业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723
第二节 现代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725
二、经济学家的经济意识 726
一、政治上的敏锐性 726
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 727
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素养 727
五、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727
六、强烈的公关意识和卓越的公关能力 7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728
一、社会主义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728
二、社会主义企业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实践 729
第四节 加速培养中国式的现代企业家 730
一、提高对培养企业家的紧迫性的认识 730
二、建立促使企业家产生与成长的机制 731
三、加速企业家职业化的进程 732
四、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 733
五、建立企业家经营占有制是造就企业家的条件 736
六、对企业家的几种错误观念的分析纠正 739
第十篇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 743
第一章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概念 743
第一节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原因和意义 743
一、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原因 743
二、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 744
第二节 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容 746
一、企业领导制度的改革 746
四、企业管理机构的改革 747
三、企业组织人事制度的改革 747
二、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 747
五、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 748
六、企业开发体制的改革 748
七、企业质量管理体制的改革 748
第二章 国有企业人事制度和劳动工资制度改革 749
第一节 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749
一、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749
二、新的人事制度与人事管理方法 751
第二节 劳动工资制度的改革 764
一、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764
二、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制度 765
一、会计机构的设置 776
第三章 国有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改革 776
第一节 国有企业会计制度改革 776
二、企业会计工作组织形式 778
三、会计岗位责任制 779
四、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 780
第二节 国有企业财务制度改革 780
一、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 780
二、企业财务管理机构 781
三、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782
四、企业财务制度改革 785
二、企业加强技术改造的措施 792
一、企业技术改造的概念和意义 792
第一节 加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 792
第四章 加强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和质量管理 792
第二节 加强质量管理 795
一、加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795
二、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797
第十一篇 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法规文件 801
一、企业、公司 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 8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803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营期限暂行规定 808
劳动就业服务企业管理规定 80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 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8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实施细则 817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 827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 8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8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条例 843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 8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 85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862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8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889
国家经贸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中若干问题的通知 908
财政部关于国有企业试行破产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909
财政部关于企业兼并有关财务问题的暂行规定 912
国家经贸委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 914
二、国有资产 917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917
外商投资财产鉴定管理办法 921
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 924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 929
三、财务、会计 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931
总会计师条例 934
企业财务通则 937
企业会计准则 943
四、税收、金融 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950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 95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969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97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 9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979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 980
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9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 9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筵席税暂行条例 985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9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98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适用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收暂行条例的决定 99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 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997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1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 1016
五、其他 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1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 10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 1045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1052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1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 10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074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107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 10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11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1151
主要参考书目 1159
- 《体育公共服务改革 理想之美与现实之殇》齐超 2019
- 《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彩图典藏版》张威编著 2018
- 《昆虫王国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贝贝狗童书馆 2018
- 《罪全书 3》蜘蛛著 2020
- 《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探析》李瀛心,吴价宝著 1997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与服务创新丛书 俄罗斯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徐胡乡责编;肖秋会 2019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量子系统的非平衡多体理论》(意)G.斯蒂芬尼茨,(德)R.冯·莱文 2019
- 《高中课程与高考改革 走向多样化》冯生尧主编;崔允潡总主编 2018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新时代基层党校党性教育教学专题实务》郭志龙主编 2019
- 《西单大杂院-北京老舍文学院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小说作品集》北京老舍文学院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