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凡成,徐绍勤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117041234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
《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目录

第一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发展史 1

第一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萌芽时期 1

一、耳鼻咽喉科学知识的初步积累 1

二、耳鼻咽喉科学基本理论的萌芽 2

三、耳鼻咽喉科学的奠基—《内经》 3

四、秦汉时代耳鼻咽喉科学领域的进展 4

第二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奠基时期 5

一、五官专科化的形成 5

二、病证认识的进步 5

三、治疗方面的进步 6

第三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发展时期 6

一、发展的一般概况 7

二、金元四大家在耳鼻咽喉科学领域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 8

第四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兴盛时期 9

一、发展的一般概况 9

二、疫喉防治的研究与咽喉科专著的产生 12

第五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的现代发展 12

一、中医耳鼻咽喉科的独立与专科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2

二、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术的继承与发展 13

第二章 中医对耳鼻咽喉解剖与生理的认识 15

第一节 耳的解剖及功能 15

一、耳的解剖及部位名称 15

二、耳的功能 16

第二节 鼻的解剖及功能 17

一、鼻的解剖及部位名称 17

二、鼻的功能 19

第三节 咽喉的解剖及功能 20

一、咽喉的解剖及部位名称 20

二、咽喉的功能 22

第三章 耳鼻咽喉与整体的关系 24

第一节 耳鼻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24

一、耳与脏腑的关系 25

二、鼻与脏腑的关系 28

三、咽喉与脏腑的关系 31

第二节 耳鼻咽喉与清阳的关系 34

一、清窍、清阳的概念 34

二、清阳及清升浊降与整体的关系 34

三、耳鼻咽喉与清阳的生理病理关系 35

第三节 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关系 37

一、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循行络属关系 37

二、耳鼻咽喉与经脉经筋的病理关系 40

第四章 耳鼻咽喉科的独特学说 42

第一节 官窍脏腑相关学说 42

一、整体结构论 42

二、机能协调论 43

三、病证归属论 43

四、脏腑证治论 44

第二节 清窍清阳相关学说 45

一、清阳出上窍论 45

二、清浊升降失调论 45

三、升清降浊论 45

第五章 耳鼻咽喉科病因病理 47

第一节 耳鼻咽喉科病因病理概述 47

一、六淫 47

二、疠气 48

三、七情、饮食、劳逸及外伤 48

四、其他病因 48

五、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失调 49

第二节 耳科病因病理 50

一、邪毒侵袭 50

二、火热上犯 51

三、脏腑虚损 51

四、气血痰浊瘀阻 52

第三节 鼻科病因病理 52

一、邪毒侵袭 52

二、火热上蒸 53

三、脏腑虚损 53

四、气血痰浊瘀阻 54

第四节 咽喉科病因病理 54

一、邪毒侵袭 54

二、火热上犯 55

三、脏腑虚损 55

四、气血痰浊瘀阻 56

第六章 耳鼻咽喉科的辨证方法 57

第一节 八纲辨证 57

一、阴阳辨证 58

二、表里辨证 58

三、寒热辨证 58

四、虚实辨证 59

第二节 脏腑辨证 59

一、耳病的脏腑辨证 60

二、鼻病的脏腑辨证 61

三、咽喉病的脏腑辨证 63

第三节 气血痰火辨证 64

一、气血辨证 65

二、阴阳辨证 66

三、痰湿辨证 67

四、寒热辨证 68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69

一、卫分证 70

二、气分证 70

三、营分证 71

四、血分证 71

第五节 六经辨证 72

一、太阳耳鼻咽喉病 72

二、阳明耳鼻咽喉病 73

三、少阳耳鼻咽喉病 74

四、大阴耳鼻咽喉病 74

五、少阴耳鼻咽喉病 74

六、厥阴耳鼻咽喉病 75

第七章 耳鼻咽喉常见证候的辨病与辨证 76

第一节 耳部常见证候的辨病与辨证 76

一、耳痛 76

二、耳部肿胀 77

三、耳流脓 77

四、耳痒 78

五、耳衄 78

六、耳鸣 79

七、耳聋 80

八、眩晕 81

九、耳膜改变 82

第二节 鼻部常见证候的辨病与辨证 83

一、鼻痛 83

二、鼻塞 84

三、鼻涕 85

四、鼻痒 85

五、喷嚏 86

六、鼻干 86

七、鼻臭 86

八、不闻香臭 87

九、鼻衄 87

十、头痛 88

十一、鼻甲改变 89

第三节 咽喉常见证候的辨病与辨证 90

一、咽喉疼痛 90

二、咽喉作痒 91

三、咽喉干燥 91

四、咽喉肿胀 92

五、咽喉腐烂、腐物 93

六、咽喉异物感、梗阻感 93

七、失音 94

八、吞咽困难 95

九、呼吸困难 96

十、声带改变 96

第八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治则治法 98

第一节 内治法 98

一、耳科内治法 98

二、鼻科内治法 100

三、咽喉科内治法 101

第二节 外治法 103

一、耳科外治法 103

二、鼻科外治法 105

三、咽喉科外治法 108

第三节 针灸疗法 111

一、体针法及常用穴位 111

二、水针法 111

三、灸法 111

四、耳针及常用耳穴 112

五、放血疗法 112

第四节 中医其他治法 113

一、擒拿 113

二、导引 113

三、按摩 115

四、提刮 115

五、烙治法 115

第九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预防护理概要 117

第一节 预防概要 117

一、顺应四时 117

二、谨避疫疠 117

三、舒畅情志 118

四、调和饮食 118

五、适度劳逸 118

六、戒除陋习 118

七、讲究卫生 118

八、改善环境 119

九、有病早治 119

第二节 护理概要 119

一、细察病情变化 119

二、重视精神护理 119

三、注意生活起居 120

四、搞好饮食调理 120

五、熟悉外治操作 121

六、注意局部卫生 121

七、合理使用药物 121

第十章 耳科病证 122

第一节 耳损伤 122

一、耳郭及耳道损伤 122

二、耳膜损伤 123

三、爆震性耳窍损伤 124

第二节 耳郭病证 125

一、耳郭冻疮 125

二、耳郭痰结 126

三、耳郭痰包 127

四、断耳疮 128

五、旋耳疮 130

六、耳部疱疮 133

七、耳脓疱疮 135

第三节 先天性耳前瘘管 136

第四节 耳道病证 137

一、耳疖 137

二、耳疮 139

三、耳窍霉痒症 141

四、外耳道胆脂瘤 142

五、肉芽性耳疮 143

六、耵耳 144

七、异物入耳 145

第五节 耳膜病证 146

一、急性耳膜疮 146

二、耳膜疱疮 147

第六节 中耳病证 148

一、耳胀 148

二、耳闭 151

三、气奔耳窍症 153

四、急性脓耳 154

五、小儿急性脓耳 157

六、慢性脓耳 159

七、耳胀耳闭及脓耳后遗症 162

附:耳硬化症 164

第七节 脓耳变证 164

一、耳后疽 164

二、耳下疽 166

三、脓耳眩晕 167

四、黄耳伤寒 169

五、脓耳成痉 171

六、脓耳脑痈 172

第八节 耳鸣耳聋 174

一、暴聋 177

二、久聋 181

三、药毒聋 184

四、老年聋 188

五、热病聋 191

六、噪声聋 193

七、癔病聋 195

第九节 聋哑 196

附:助听器 197

第十节 眩晕 198

一、耳眩晕 199

二、伤风眩晕 205

第十一节 口眼斜及半面痉挛 207

一、伤风口眼斜 207

二、脓耳口眼斜 210

三、半面痉挛 212

第十一章 鼻科病证 214

第一节 鼻损伤 214

第二节 外鼻及鼻前庭病证 216

一、酒齄鼻 216

附:肺风粉刺 218

二、鼻疔 218

三、鼻疮 220

四、鼻疳 222

五、鼻孔痰包 224

第三节 鼻隔病证 225

一、鼻隔偏曲 225

二、鼻隔血肿与痈肿 226

三、鼻隔穿孔 227

第四节 鼻窍病证 228

一、伤风鼻塞 228

二、鼻窒 230

三、鼻燥 233

四、鼻槁 235

五、鼻鼽 238

六、急性鼻渊 242

七、慢性鼻渊 245

八、小儿鼻渊 248

九、鼻息肉 251

十、不闻香臭 253

十一、异物入鼻 255

十二、鼻衄 256

附:行经鼻衄 262

十三、眉棱骨痛 262

第十二章 咽喉病证 265

第一节 咽喉损伤 265

第二节 颃颡病证 267

一、颃颡干燥 267

二、颃颡不开 269

第三节 喉痹 271

一、急喉痹 271

二、慢喉痹 274

三、珍珠喉(痹) 278

第四节 乳蛾 280

一、急乳蛾 280

二、慢乳蛾 284

三、石蛾 287

四、烂乳蛾 288

第五节 喉痈 292

一、喉关痈 292

二、里喉痈 294

三、侧喉痈 296

四、下喉痈 298

第六节 喉风 300

一、急喉风 300

二、小儿弱症喉风 302

第七节 失音 303

一、急喉瘖 304

二、小儿急喉瘖 307

三、慢喉瘖 308

四、喉息肉 312

五、肝郁失音 313

六、经行失音 314

七、子瘖 315

八、产后瘖 316

九、血溢声户 318

十、声户疳 319

十一、声户痹 320

十二、声带瘫痪 322

第八节 咽喉杂病 324

一、梅核气 324

二、异物梗喉 327

三、咽痿 329

四、咽白刺 330

五、颈咽痛 331

第十三章 耳鼻咽喉疫毒及肿瘤 334

第一节 耳鼻咽喉疫毒 334

一、白喉 334

二、疫喉痧 337

三、咽喉癣 340

第二节 耳鼻咽喉梅毒 342

第三节 耳鼻口因喉麻风 344

第四节 耳鼻咽喉艾滋病 346

第五节 耳鼻咽喉常见肿瘤 348

一、良性肿瘤 348

二、恶性肿瘤 351

第十四章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 355

第一节 解表药 355

第二节 清热药 361

第三节 化痰药 368

第四节 温里药 370

第五节 泻下药 372

第六节 祛湿药 373

第七节 补益药 375

第八节 收涩药 380

第九节 平肝熄风药 381

第十节 行气药 383

第十一节 活血药 384

第十二节 止血药 387

第十三节 外用药 389

附录1:针灸穴位索引 393

附录2:方剂索引 400

附录3:作者简介 4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