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游文章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122089106
- 页数:507 页
第1部分 化学原理 1
第1章 气体 1
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
1.1.1波义耳定律 1
1.1.2盖·吕萨克定律 1
1.1.3化合体积定律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2
1.1.4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
1.1.5气体常数 3
1.2理想气体混合物 4
1.2.1道尔顿分压定律 4
1.2.2阿马格分体积定律 5
思考题 6
习题 6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8
2.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8
2.1.1热力学中常用的术语 8
2.1.2热力学第一定律 12
2.1.3常见化学反应的过程 13
2.1.4化学反应热效应 14
2.1.5热效应的计算 16
2.2化学反应的方向 20
2.2.1焓变判据 20
2.2.2熵变判据 21
2.2.3吉布斯自由能变判据 25
思考题 27
习题 28
第3章 化学反应的限度 31
3.1化学反应限度的判据 31
3.1.1摩尔反应吉布斯自由能与化学平衡 31
3.1.2化学平衡常数 32
3.2标准平衡常数的应用 34
3.2.1非平衡状态化学反应的方向 34
3.2.2化学平衡组成及理论转化率的计算 35
3.3化学平衡的移动 37
3.3.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7
3.3.2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8
3.3.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0
3.3.4吕·查德理原理 41
思考题 41
习题 43
第4章定量分析概论 45
4.1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45
4.1.1误差的分类及产生的原因 45
4.1.2误差的减免方法 46
4.1.3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47
4.1.4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50
4.1.5可疑测定值的取舍方法 52
4.2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54
4.2.1有效数字的意义及位数 54
4.2.2有效数字修约规则 55
4.2.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55
4.2.4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的应用 56
4.3滴定分析法概论 56
4.3.1滴定分析法简介 56
4.3.2标准溶液 58
4.3.3滴定分析的计算 60
思考题 65
习题 67
第5章 酸碱平衡 69
5.1电解质溶液 69
5.1.1强电解质溶液 69
5.1.2弱电解质溶液 71
5.2酸碱理论 72
5.2.1酸碱理论的发展 72
5.2.2酸碱质子理论 73
5.3水的离解平衡 75
5.3.1水的离子积 75
5.3.2水溶液中的酸碱性和pH值 75
5.4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76
5.4.1分子型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76
5.4.2离子型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 81
5.5缓冲溶液 85
5.5.1同离子效应 86
5.5.2缓冲溶液的组成及缓冲作用 86
5.5.3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87
5.5.4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 87
5.5.5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制 89
思考题 90
习题 91
第6章 酸碱滴定法 93
6.1酸碱指示剂 93
6.1.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93
6.1.2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及变色点 93
6.1.3混合指示剂 95
6.1.4几点注意事项 96
6.2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96
6.2.1强碱(酸)滴定强酸(碱) 96
6.2.2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 99
6.2.3多元酸(碱)的滴定 102
6.3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103
6.4酸碱滴定的应用 104
思考题 107
习题 108
第7章 沉淀-溶解平衡 110
7.1溶度积原理 110
7.1.1溶度积 110
7.1.2溶度积与溶解度 110
7.2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111
7.2.1同离子效应 111
7.2.2盐效应 112
7.2.3酸效应 112
7.2.4配合效应 112
7.3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112
7.3.1溶度积规则 112
7.3.2沉淀生成 113
7.3.3沉淀溶解 114
7.3.4分步沉淀 116
7.3.5沉淀的转化 117
思考题 117
习题 119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120
8.1概述 120
8.2莫尔法 120
8.2.1基本原理 120
8.2.2滴定条件 120
8.2.3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122
8.3佛尔哈德法 122
8.3.1直接滴定法测定Ag+ 122
8.3.2返滴定法测定卤素离子 123
8.3.3佛尔哈德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124
8.4法扬司法 124
8.4.1基本原理 124
8.4.2滴定条件 125
8.4.3方法特点及应用范围 125
思考题 125
习题 126
第9章 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 127
9.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27
9.1.1氧化数 127
9.1.2氧化还原反应 128
9.1.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128
9.2原电池 131
9.2.1原电池组成和原电池符号 131
9.2.2电极类型 132
9.2.3电池电动势 133
9.2.4电池电动势与电池反应吉布斯自由能的关系 133
9.2.5标准电动势与电池反应平衡常数 134
9.3电极电势 134
9.3.1电极电势的产生 134
9.3.2标准电极电势 135
9.3.3标准电极电势计算 137
9.4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 138
9.4.1能斯特(Nernst)方程 138
9.4.2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39
9.4.3酸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141
9.5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141
9.5.1电极电势应用 141
9.5.2电池电动势应用 143
9.6元素电势图 145
9.7水的电势-pH图 146
思考题 147
习题 148
第10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 151
10.1氧化还原平衡 151
10.1.1式量电势(条件电势) 151
10.1.2影响条件电势的因素及条件电势的计算 152
10.1.3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153
10.2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154
10.3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155
10.3.1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 155
10.3.2氧化还原指示剂 157
10.4氧化还原滴定法中的预处理 158
10.4.1常用的氧化剂 158
10.4.2常用的还原剂 159
10.5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160
10.5.1高锰酸钾法 160
10.5.2碘法 162
10.5.3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165
10.6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166
思考题 168
习题 168
第11章 原子结构 170
11.1原子的玻尔模型 171
11.1.1经典物理学局限性 171
11.1.2氢原子光谱 172
11.1.3氢原子的玻尔模型 173
11.2原子的量子力学模型 174
11.2.1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74
11.2.2微观粒子测不准关系 175
11.2.3波函数和薛定谔方程 176
11.2.4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177
11.2.5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形 180
11.3多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82
11.3.1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 182
11.3.2鲍林近似能级图 184
11.3.3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85
11.3.4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187
11.4主要原子参数及其变化规律 189
11.4.1原子半径 189
11.4.2电离能 191
11.4.3电子亲和能 192
11.4.4电负性 193
思考题 193
习题 195
第12章 分子结构 197
12.1离子键理论 197
12.1.1离子键的形成 197
12.1.2离子的特征 199
12.1.3离子晶体 201
12.1.4离子极化作用 204
12.2共价键理论 205
12.2.1价键理论 206
12.2.2杂化轨道理论 210
12.2.3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215
12.2.4分子轨道理论 218
12.2.5原子晶体 222
12.3金属键理论 222
12.3.1改性共价键理论 222
12.3.2金属能带理论 223
12.3.3金属晶体 224
12.4分子间作用力 225
12.4.1分子的极性与变形性 226
12.4.2分子间作用力 227
12.4.3氢键 229
12.4.4分子晶体 230
思考题 230
习题 231
第13章 配位化合物 233
13.1基本概念 233
13.1.1配合物的组成 233
13.1.2配合物的命名 235
13.1.3螯合物 236
13.1.4新型配合物 236
13.2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 238
13.2.1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238
13.2.2配合物的磁性 238
13.3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239
13.3.1价键理论 239
13.3.2晶体场理论 244
13.4配合物的稳定性 249
13.4.1配位平衡和平衡常数 249
13.4.2影响配位化合物稳定性的因素 251
13.4.3配位平衡的移动 253
13.5配合物的应用 255
13.5.1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255
13.5.2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57
13.5.3在生命科学中的作用 257
13.5.4与生物化学的关系 258
思考题 259
习题 260
第14章 配合滴定法 262
14.1 EDTA及EDTA配合物的特点 263
14.1.1 EDTA的性质 263
14.1.2金属-EDTA配合物的特点 264
14.2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265
14.2.1 EDTA的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αY(H) 266
14.2.2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与副反应系数 266
14.2.3配合物MY的副反应与副反应系数 267
14.2.4条件稳定常数K'稳 268
14.3滴定曲线 269
14.3.1曲线绘制 269
14.3.2影响配合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 270
14.3.3金属离子被准确滴定的条件 271
14.3.4配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272
14.4金属指示剂 273
14.4.1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273
14.4.2金属指示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274
14.4.3金属指示剂的配制 274
14.4.4常见金属指示剂 275
14.5混合离子的滴定 277
14.5.1控制溶液的酸度进行分别滴定 277
14.5.2利用掩蔽和解蔽的方法 278
14.5.3其他配合剂的应用 280
14.6配合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280
14.6.1配合滴定方式 280
14.6.2配合滴定结果的计算 282
思考题 283
习题 284
第2部分 元素化学 286
第15章 主族金属元素(一) 286
15.1 s区元素概述 286
15.2碱金属 287
15.2.1碱金属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87
15.2.2碱金属的氢化物 289
15.2.3碱金属的氧化物 289
15.2.4碱金属的氢氧化物 291
15.2.5碱金属重要盐类的性质 292
15.2.6碱金属配位化合物 292
15.3碱土金属 292
15.3.1碱土金属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292
15.3.2碱土金属的氢化物 293
15.3.3碱土金属的氧化物 294
15.3.4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 294
15.3.5碱土金属的盐类 295
15.3.6碱土金属配位化合物 295
15.4锂、铍的特殊性 296
15.4.1对角线规则 296
15.4.2锂的特殊性及锂、镁的相似性 296
15.4.3铍的特殊性及铍、铝的相似性 296
15.5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生物效应 297
15.5.1碱金属的生物效应 297
15.5.2碱土金属的生物效应 297
思考题 298
习题 299
第16章 主族金属元素(二) 301
16.1 p区元素概述 301
16.2铝 301
16.2.1铝的物理化学性质 301
16.2.2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302
16.2.3铝盐 303
16.3锡、铅 304
16.3.1锡和铅的物理化学性质 305
16.3.2锡和铅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305
16.3.3锡和铅的化合物 307
16.3.4锡(Ⅱ)的还原性和Pb(Ⅳ)的氧化性 308
16.4砷、锑、铋 309
16.4.1砷、锑、铋的物理化学性质 309
16.4.2砷、锑、铋的氧化物和氧化物的水合物 310
16.4.3砷、锑、铋的化合物 311
思考题 313
习题 313
第17章 非金属元素 316
17.1概述 316
17.1.1单质 316
17.1.2化合物 317
17.2卤素 319
17.2.1卤素单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320
17.2.2卤化氢和氢卤酸 323
17.2.3卤化物、卤素互化物和多卤化物 326
17.2.4卤素的氧化物、含氧酸和盐 329
17.2.5拟卤素 334
17.3氧族元素 335
17.3.1氧族元素的通性 335
17.3.2氧和臭氧 337
17.3.3硫及其化合物 340
17.3.4硒、碲及其化合物 350
17.4氮族元素 353
17.4.1氮及其化合物 353
17.4.2磷及其化合物 363
17.5碳、硅、硼 372
17.5.1碳、硅、硼的物理化学性质 373
17.5.2碳的氧化物、含氧酸和盐 375
17.5.3硅的氧化物、含氧酸和盐 377
17.5.4硼的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和盐 379
17.6氢和稀有气体 382
17.6.1氢 382
17.6.2稀有气体 384
- 《市政工程基础》杨岚编著 2009
- 《零基础学会素描》王金著 2019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基础》谢雨飞,田启川编著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分析化学》陈怀侠主编 2019
- 《花时间 我的第一堂花艺课 插花基础技法篇》(日)花时间编辑部编;陈洁责编;冯莹莹译 2020
- 《Photoshop CC 2018基础教程》温培利,付华编著 2019
- 《看视频零基础学英语口语》宋德伟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胃癌基础病理》(日)塚本彻哉编者;宫健,刘石译者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