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理生化学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向壔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9001763
- 页数:808 页
第十三章 蛋白质代谢 1
第一节概述 1
一、畜体内的蛋白质 1
(一)畜体内蛋白质的种类 1
(二)畜体内蛋白质的含量和存在形式 1
(三)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2
二、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和需要量 2
(一)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3
1.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3
2.全价蛋白质和非全价蛋白质 3
3.蛋白质生理价值的表示方法 5
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6
(二)蛋白质的需要量 6
1.氮平衡 6
2.蛋白质的最低需要量 7
(三)抗氨基酸 8
第二节 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9
一、蛋白质的消化 9
(一)蛋白质在胃中的消化作用 9
(二)蛋白质在肠中的消化作用 9
1.胰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9
2.小肠粘膜细胞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9
二、氨基酸的吸收 9
第三节 蛋白质在消化道内的微生物转化 11
一、瘤胃微生物的氮代谢 11
(一)蛋白质的分解 11
(二)氨基酸的分解 11
(三)瘤胃内的氨循环 13
(四)瘤胃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 13
(五)瘤胃微生物的其它氮代谢 14
二、大肠内的微生物腐败作用 14
(一)胺的生成 15
(二)酚的生成 15
(三)吲哚和甲基吲哚的生成 16
(四)硫化氢的生成 61
(五)氨的生成 17
第四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动态 18
(一)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化和动态平衡 18
(二)氨基酸代谢池的概念 19
(三)血液氨基酸 20
第五节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21
一、脱氨基作用 21
(一)氧化脱氨基作用 21
(二)转氨基作用 22
1.转氨基作用的类型 22
2.转氨基作用的机理 24
3.转氨基作用的生理意义 25
(三)联合脱氨基作用 25
(四)非氧化性脱氨基作用 27
二、脱羧基作用 27
三、氨的代谢 30
(一)尿素的生成和排出 30
(二)谷氨酰胺的生成和分解 33
(三)直接生成铵盐排出 34
(四)用于合成代谢 34
四、α-酮酸的代谢 34
(一)α-酮酸的氨基化作用 34
(二)α-酮酸的氧化分解 34
(三)α-酮酸转变成糖和脂肪 35
1.氨基酸在代谢上的分类 35
2.氨基酸的糖元异生作用 35
3.生糖氨基酸转变成脂肪 35
4.生酮或生糖兼生酮氨基酸转变成脂肪 35
第六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 36
(一)α-酮酸的氨基化作用 36
(二)非必需或半必需氨基酸的互相转变 38
(三)由必需氨基酸转变成非必需或半必需氨基酸 39
第七节 各种氨基酸的特殊代谢 39
一、一碳单位的代谢 39
(一)亚氨甲酰基的生成和转移 40
(二)羟甲基的生成和转移 41
(三)甲基的生成和转移 41
二、丙氨酸、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代谢 42
(一)谷氨酸的代谢 42
(二)天门冬氨酸的代谢 43
(三)丙氨酸的代谢 43
三、甘氨酸和丝氨酸的代谢 43
(一)甘氨酸的代谢 43
(二)丝氨酸的代谢 43
四、苏氨酸的代谢 43
五、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代谢 44
六、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46
(一)蛋氨酸的代谢 46
(二)半胱氨酸与胱氨酸的代谢 46
(三)硫酸根的代谢 46
七、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谢 48
(一)苯丙氨酸的代谢 48
(二)酪氨酸的代谢 50
八、赖氨酸的代谢 53
九、组氨酸的代谢 53
十、色氨酸的代谢 56
第八节 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调节 56
一、激素对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的调节 56
(一)生长素 56
(二)胰岛素 57
(三)性激素 57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57
(五)甲状腺素 57
(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 57
二、蛋白质代谢的障碍 58
(一)蛋白质代谢的一般性障碍 58
(二)蛋白质中间代谢的障碍 59
(三)蛋白质代谢终末阶段的障碍 59
第九节 蛋白质、糖和脂类代谢的联系 59
一、蛋白质与糖代谢的互相转变 60
二、蛋白质与脂类代谢的互相联系 60
三、糖与脂类代谢的互相联系 60
四、蛋白质、糖和脂类分解代谢的联系 60
第十四章 核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62
第一节 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62
一、核蛋白和核酸的水解 62
二、单核苷酸的水解和吸收 62
三、核苷的分解及其分解产物的吸收 63
(一)核苷在肠内的分解 63
(二)核苷分解产物在肠内的吸收 63
第二节 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64
一、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65
(一)合成嘌呤核苷酸的原料 65
(二)嘌呤核酸的主要合成途径 65
(三)嘌呤核苷酸的次要合成途径 66
(四)嘌呤核苷酸的互相转变 69
(五)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生成 69
二、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和控制 70
(一)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反馈馈调节 70
(二)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反馈调节 71
(三)抗代谢物对嘌呤核苷酸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 72
1.氨基酸拮抗物 72
2.叶酸拮抗物 72
3.嘌呤拮抗物 72
三、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72
第三节 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74
一、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74
(一)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原料 74
(二)尿嘧啶核苷酸的主要合成途径 74
1.尿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74
2.胞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76
3.dUMP和dCMP的生物合成 76
4.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MP)的合成 76
(三)嘧啶核苷酸的其它合成途径 76
1.尿嘧啶核苷酸的其它合成途径 76
2.胞嘧啶核苷酸的其它合成途径 76
3.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其它合成途径 77
二、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调节和控制 79
(一)嘧啶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反馈调节 79
1.UMP生成的反馈调节 79
2.嘧啶核苷转变为嘧啶核苷酸的反馈调节 79
3.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生成的反馈调节 79
(二)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诱导调节 79
(三)嘧啶和嘌呤核苷酸生成的互相制约 79
(四)抗代谢物对嘧啶核苷酸生成的抑制作用 80
三、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80
(一)胞嘧啶和尿嘧啶的分解代谢 81
(二)胸腺嘧啶的分解代谢 81
第四节 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 83
一、遗传信息的传递 84
二、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 84
(一)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84
(二)参与DNA分子复制的各种物质 85
1.三砱酸脱氧核糖核苷 85
2.DNA聚合酶 85
3.连接酶 86
4.解链蛋白和解曲蛋白 87
5.RNA引物 87
(三)DNA复制的过程 87
1.辨识起始点 87
2.DNA双链的解开 87
3.RNA引物的生成 88
4.在RNA引物上合成DNA片段 88
5.RNA引物的脱落和降解 88
6.DNA片段的修补和连接 89
(四)线粒体中的DNA复制 89
三、脱氧核糖核酸的修复 89
(一)DNA分子的突变和诱变剂 89
(二)DNA的修复 90
四、RNA指导的DNA酶促合成作用(反向转录) 91
第五节 核糖核酸的生物合成 92
一、转录 92
(一)转录的基本过程 92
1.DNA的模板作用 90
2.RNA聚合酶和有关因子 93
3.转录过程 93
(二)哺乳动物中的RNA合成和成熟 94
1.rRNA的合成与成熟 94
2.tRNA的合成与成熟 95
3.mRNA的合成与成熟 96
4.线粒体中RNA的合成 97
二、RNA的复制 97
第六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98
一、三类RNA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 98
(一)tRNA的主要作用 98
(二)mRNA的主要作用 99
(三)rRNA的主要作用 99
二、翻译的一般过程 100
(一)氨基酸的活化和转运 100
(二)核蛋白体循环 100
1.起动阶段 100
2.肽链延长阶段 101
3.终止阶段 104
三、肽链的转变和修饰 106
(一)肽链的切断 106
(二)肽链的聚合 107
(三)辅基的掺入 107
(四)肽链的修饰 107
四、线粒体蛋白质合成的特点 107
第七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的调节 108
一、调节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生理意义 108
二、转录过程的调节 109
(一)原核生物调节蛋白质合成的操纵子学说 109
(二)哺乳动物对基因转录过程的调节 110
1.DNA分子上组蛋白的脱落与去阻抑 110
2.DNA分子上特异性阻抑蛋白的脱落与去阻抑 111
三、翻译过程的调节 112
(一)mRNA稳定性与活性的控制 112
(二)合成蛋白质的各种酶系活性的控制 113
(三)原料供应对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113
(四)影响蛋白质合成的其它因素 113
第十五章 肝脏的代谢功能 114
第一节 肝脏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的特点 114
一、肝脏的结构特点 114
二、肝脏化学组成的特点 116
第二节 肝脏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17
一、肝脏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117
二、肝脏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118
三、肝脏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119
四、肝脏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119
第三节 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 120
一、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和机理 120
(一)第一相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121
1.氧化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121
2.还原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123
3.水解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123
(二)第二相反应的类型和机理 124
二、氧化、还原和水解作用 124
(一)氧化作用 124
1.微粒体羟化酶系催化的氧化作用 124
2.线粒体氧化酶系催化的氧化作用 128
3.胞浆氧化酶系的氧化作用 129
(二)还原作用 130
(三)水解作用 131
1.脂类水解反应 131
2.酰胺类水解反应 132
3.糖苷类水解反应 132
4.多肽类水解反应 133
三、结合作用 133
(一)葡萄糖醛酸结合 133
(二)硫酸结合 134
(三)乙酰化 135
(四)甲基化 136
(五)甘氨酸结合和其它氨基酸结合 137
(六)谷胱甘肽结合 137
(七)水化 138
四、生物转化作用的特点 138
(一)生物转化反应的连续性 138
(二)反应类型的多样性 139
(三)解毒与致毒的两重性 140
五、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141
(一)毒物或药物对生物转化的抑制作用 141
(二)毒物或药物对生物转化的诱导作用 141
(三)营养物质对生物转化的影响 142
1.糖、脂类和蛋白质的影响 142
2.维生素的影响 142
3.无机质的影响 142
(四)激素对生物转化的影响 143
(五)年龄对生物转化的影响 143
(六)动物种类对生物转化的影响 144
第四节 肝脏的清滤作用和排泄功能 144
一、肝脏的清滤作用 144
(一)枯否细胞的形态和生理 145
(二)肝脏的清滤功能 145
(三)肝脏清滤功能的生理意义 145
1.肝脏清滤功能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145
2.肝脏清滤功能与脂类代谢的关系 146
3.肝脏清滤功能与免疫复合物肾炎的关系 146
4.肝脏清滤功能与血液凝固的关系 146
二、肝脏的排泄功能 147
第五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147
一、胆色素代谢 147
(一)胆红素和胆绿素的化学及生物学特性 147
(二)胆色素的来源和生成过程 148
1.胆色素的来源 148
2.胆色素的生成过程 148
(三)胆色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150
(四)肝脏对胆色素的摄取 150
(五)肝脏对胆红素的结合作用 151
(六)肝脏对胆红素的排泄作用 152
(七)胆红素在肠道内的转化和肠肝循环 152
二、黄疸 154
(一)血清胆红素及其定性试验 154
(二)新生幼畜的生理性黄疸 155
(三)黄疸的分类 156
(四)黄疸的发生机理 156
1.胆红素形成过多 156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 156
3.胆红素在肝外的排泄障碍 156
(五)新生幼畜的溶血性黄疸 156
第六节 肝功能试验 157
一、肝功能试验的理论基础 157
二、常用的肝功能试验 157
(一)与蛋白质代谢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158
1.血清蛋白电泳 158
2.血清浊度和絮状试验 158
(二)与肝细胞病变有关的血清酶类试验 158
1.转氨酶 159
2.乳酸脱氢酶 159
3.碱性磷酸酶 159
4.γ-谷氨酰转肽酶 160
5.单胺氧化酶 160
(三)与排泄功能有关的肝功能试验 160
1.溴酚酜排泄试验 160
2.靛青绿排泄试验 161
3.血清胆汁酸测定 162
(四)有关胆色素代谢的肝功能试验 162
1.血清黄疸指数 162
2.血清胆红素定性试验 162
3.血清胆红素定量试验 162
4.尿中胆红素、胆素元和胆素的测定 163
三、肝功能试验的选择 164
四、肝功能试验的评价 164
第十六章水、无机质代谢与酸碱平衡 166
第一节 体液 167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167
(一)体液的容量 167
(二)体液的分布 168
(三)水在体液内的存在形式 169
二、体液的化学组成 169
(一)体液中电解质浓度的表示方法 169
1.毫克百分浓度 169
2.毫当量浓度 169
3.毫渗量浓度 170
(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组成 170
1.血浆的电解质组成 170
2.组织间液的电解质组成 171
3.转移细胞液的电解质组成 171
(三)细胞内液的电解质组成 172
三、体液间的交换 173
(一)消化道与体液之间的交换 173
(二)血浆与组织间液之间的换交 173
(三)组织间液与细胞内液之间的交换 173
第二节 水代谢 174
一、水的生理功用 174
(一)调节体温 174
(二)保证生化反应正常进行 174
(三)运输物质 174
(四)其它作用 175
二、水平衡 175
(一)体内水分的来源 175
(二)体内水分的去路 175
(三)水摄入与排出的平衡 177
(四)水的更新率 177
三、水平衡的调节 178
(一)饮水的调节 178
(二)肾脏排水的调节 179
四、水平衡失常 179
(一)脱水或体液过少 179
(二)家畜对缺水的适应 180
(三)体液过多 180
第三节 无机质代谢总论 181
一、无机质的种类、存在形式和重要性 181
二、无机质的一般生理功用 181
(一)构成原生质和组织成分 181
(二)构成酶的成分或影响酶的活性 181
(三)构成维生素和激素等活性物质的成分 182
(四)调节水平衡和维持渗透压 182
(五)调节酸碱平衡 182
(六)维持神经肌肉和其它组织的兴奋性 182
三、无机质研究的发展趋势 183
第四节 主要无机质的代谢 183
一、钠、钾和氯的代谢 183
(一)钠的代谢 183
1.钠的含量、分布、存在形式和需要量 183
2.钠的吸收和排泄 184
3.钠的生理功用 184
4.钠代谢的调节 184
5.钠代谢紊乱 185
(二)钾的代谢 186
1.钾的含量、分布、存在形式和需要量 186
2.钾的吸收和排泄 186
3.钾的生理功用 187
4.钾代谢的调节 187
5.钾代谢紊乱 188
(三)氯的代谢 189
1.氯的含量、分布和存在形式 189
2.氯的吸收和排泄 189
3.氯的生理功用 189
4.氯代谢的调节 190
5.氯代谢障碍 190
二、钙和磷的代谢 190
(一)钙和磷的含量、分布和需要量 190
1.骨胳中的钙和磷 190
2.血液中的钙 190
3.血液中的磷 191
4.钙和磷的需要量 192
(二)钙和磷的生理功用 193
1.钙的生理功用 193
2.磷的生理功用 193
(三)钙和磷的吸收与排泄 194
1.钙的吸收 194
2.钙的排出 194
3.磷的吸收 195
4.磷的排出 195
(四)钙和磷在骨中的沉积与动员 196
1.骨的生成 196
2.骨的吸收 197
(五)钙和磷代谢的调节 197
1.甲状旁腺素的调节作用 197
2.降钙素的调节作用 198
3.维生素D的调节作用 199
4.其它激素的调节作用 199
(六)钙和磷代谢失常 200
1.高血钙和低血钙 200
2.高血磷和低血磷 200
3.产后瘫痪 200
4.佝偻病和骨软化症 200
5.骨质疏松症 200
三、镁的代谢 200
(一)镁的含量、分布、存在形式和需要量 200
(二)镁的吸收和排泄 201
1.镁的吸收 201
2.镁的排出 201
(三)镁的生理功用 202
(四)镁代谢的调节 203
1.甲状旁腺激素的调节作用 203
2.甲状腺素的调节作用 203
3.肾上腺皮质激素的调节作用 203
4.生长素和维生素D的调节作用 203
5.其它 203
(五)镁代谢障碍 204
四、硫的代谢 204
第五节 微量元素代谢 205
一、微量元素代谢概论 205
(一)微量元素的定义与分类 205
(二)微量元素的吸收与排泄 205
(三)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206
二、铁的代谢 206
(一)铁的含量、分布、存在形式和需要量 206
(二)铁的吸收和排泄 206
1.铁的吸收 206
2.铁的排泄 208
(三)铁的生理功用 208
(四)铁的转运和储存 208
1.铁的转运 208
2.铁的储存 208
(五)铁代谢障碍 209
1.缺铁性贫血 209
2.铁过多 209
三、铜的代谢 210
(一)铜的含量、分布和需要量 210
(二)铜的吸收和排泄 210
(三)铜的生理作用 211
(四)铜代谢障碍 211
1.铜缺乏症 211
2.铜中毒 211
四、锌的代谢 212
(一)锌的含量、分布和需要量 212
(二)锌的吸收和排泄 212
(三)锌的生理功用 212
(四)锌代谢障碍 213
五、锰的代谢 213
(一)锰的含量、分布和需要量 213
(二)锰的吸收和排泄 213
(三)锰的生理功用 213
(四)锰代谢障碍 214
六、碘的代谢 214
(一)碘的含量、分布和需要量 214
(二)碘的吸收和排泄 215
(三)甲状腺中的碘代谢 215
1.碘化物的浓聚作用 215
2.有机碘化物的形成 215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储存、运输和降解 215
(四)碘代谢的障碍 216
七、氟的代谢 216
(一)氟的生理功用和吸收、排泄 216
(二)氟中毒 217
八、硒的代谢 217
(一)硒的生理功用 217
1.硒的抗氧化作用 217
2.参与机体的多种代谢活动 217
3.参与视觉活动 218
4.硒的抗癌作用 218
5.对重金属中毒的保护作用 218
(二)缺硒病 218
(三)硒中毒 219
九、钴的代谢 219
(一)钴的生理功用和需要量 219
(二)缺钴症 219
十、钼的代谢 220
(一)钼的生理功用和需要量 220
(二)钼代谢异常 220
十一、其它微量元素 221
(一)其它必需微量元素 221
(二)毒性微量元素 221
1.砷 221
2.铅 222
3.镉 222
十二、微量元素的相互作用 222
第六节 酸碱平衡 223
一、体内酸性和碱性物质的来源 223
(一)酸性物质的来源 223
1.碳酸(挥发性酸) 223
2.固定酸(非挥发性酸) 224
(二)碱性物质的来源 224
二、体液的缓冲作用 224
(一)体液中的缓冲体系及其缓冲原理 225
1.缓冲体系的缓冲原理 225
2.血液中的缓冲体系 225
(二)对固定酸的缓冲作用 226
(三)对挥发性酸的缓冲作用 226
(四)对碱的缓冲作用 226
三、肺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227
四、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227
(一)肾脏中的H+-Na+交换 227
1.碳酸氢钠的重吸收 228
2.排泌可滴定酸 228
(二)氨的排泌 229
1.通过谷氨酰胺酶生成氨 229
2.通过谷氨酸脱氢酶生成氨 230
(三)影响肾小管H+-Na+交换的因素 230
1.血液的H2CO3浓度 230
2.血浆K+浓度 230
3.管腔液中磷酸盐和NH3的浓度 231
4.血浆氯离子的浓度 231
5.盐皮质激素 231
6.甲状旁腺激素 231
(四)排出多余的碱 231
五、细胞内液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 231
第七节 酸碱平衡失调 232
一、酸碱平衡失调的概念 232
二、代谢性酸中毒 233
(一)发生原因 233
(二)代偿机理 233
三、呼吸性酸中毒 233
(一)发生原因 233
(二)代偿机理 233
四、代谢性碱中毒 234
(一)发生原因 234
(二)代偿机理 234
五、呼吸性碱中毒 234
(一)发生原因 234
(二)代偿机理 234
六、酸碱平衡失常的生化指标 235
(一)pH 235
(二)二氧化碳张力(PCO2) 235
(三)二氧化碳结合力 235
(四)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 236
(五)缓冲碱(B.B.)和剩余碱(B.E.)或碱欠缺(B.D.) 236
第十七章 肾脏与排泄 238
第一节 概述 238
一、排泄的一般概念 238
(一)排泄及其生理意义 238
(二)排泄的途径 238
(三)肾脏在排泄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238
二、肾脏结构的特点 239
(一)肾单位 239
1.肾小体 239
2.肾小管 241
(二)肾小球旁器 243
1.近小球体 243
2.致密斑 243
(三)肾脏的血液循环 243
(四)肾脏的神经支配 244
第二节 尿 245
一、尿量 245
二、尿的理化性质 246
(一)尿的混浊度 246
(二)尿的颜色 246
(三)尿的比重 246
(四)尿的渗透压 246
(五)尿的酸碱度 246
三、尿的化学成分 248
(一)尿中的无机质 248
(二)尿中的非蛋白含氮物 248
(三)尿中的无氮有机物 251
(四)尿中的色素 252
(五)尿中的酶和激素 252
四、尿的异常成分 253
(一)糖 253
(二)蛋白质 253
(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253
(四)胆红素和尿胆素元 254
(五)酮体 254
(六)脂肪 254
第三节 尿生成过程 254
一、肾小体的滤过作用 254
(一)肾小球滤过率 254
(二)肾小球滤过作用的机理 255
1.滤过膜的高度通透性 255
2.广大的滤过表面 256
3.较高的滤过压 256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257
(一)重吸收作用的生理特性 257
(二)重吸收作用的机理 260
1.被动重吸收 260
2.主动重吸收 261
(三)肾小管各段及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261
1.近曲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61
2.髓袢的重吸收作用 261
3.远曲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261
4.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262
(四)重吸收的结构基础 262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 262
第四节 肾脏对各类物质的排泄和重吸收 262
一、肾脏对水的排泄以及尿的稀释与浓缩 263
(一)近曲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63
(二)髓袢的逆流交换和逆流倍增 263
(三)远曲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265
(四)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265
(五)影响尿浓缩和稀释的因素 265
1.肾髓质组织的情况 265
2.髓袢的重吸收情况 266
3.直小血管的血流情况 266
4.肾小球滤过率和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情况 266
二、肾脏对电解质的排泄 266
(一)肾脏对Na+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66
(二)肾脏对K+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67
(三)肾脏对C1-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68
(四)肾脏对Ca+1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68
(五)肾脏对无机磷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68
三、肾脏对代谢终产物的排泄 269
(一)肾脏对尿素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69
(二)肾脏对肌酐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70
(三)肾脏对尿酸和尿囊素的排泄及其影响因素 270
四、肾脏对营养物质的重收 270
(一)葡萄糖的重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270
(二)氨基酸的重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271
(三)蛋白质的重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271
第五节 肾功能的调节 272
一、肾脏血液循环的调节 272
(一)肾脏血液循环的自动调节 272
(二)肾脏血液循环的神经调节 272
(三)肾脏血液循环的体液调节 272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活动的调节 272
(一)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调节作用 273
1.抗利尿激素的化学组成、分泌和代谢 273
2.影响抗利尿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 273
3.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机理 274
4.抗利尿激素的生理效应 274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的调节作用 275
1.醛固酮的化学组成和代谢 275
2.醛固酮的生理效应 275
3.醛固酮的分泌及其影响因素 275
(三)甲状旁腺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的调节作用 278
1.甲状旁腺素 278
2.降钙素 278
3.维生素D 278
第六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定量测定 279
一尿浓缩和稀释试验 279
(一)尿浓缩试验 279
(二)尿稀释试验 279
二、酚红排泄试验 280
三、肾清除率试验 280
(一)肾清除率试验和原理 280
(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测定 280
(三)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和肾有效血液流量(ERBF)的测定 282
(四)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的测定 282
(五)肾小管最大重吸收量和最大排泄量(Tm) 283
第七节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283
一、促红细胞生成素 284
(一)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化学性质 284
(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 284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理作用 285
(四)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 285
二、活性维生素D 285
(一)活性维生素D的生成 285
(二)活性维生素D生成的调节 287
1.血钙浓度的调节作用 287
2.甲状旁腺素的调节作用 287
3.血磷浓度的调节作用 287
4.降钙素的调节作用 288
5.其它因素的作用 288
(三)1,25-(OH)2D3的临床意义 288
三、肾脏的前列腺素 288
(一)肾脏前列腺素的种类和生物合成 288
(二)肾前列腺素的生理作用 290
1.舒血管作用 290
2.排钠利尿作用 290
(三)肾前列腺素分泌的调节 290
(四)肾前列腺素与肾素的关系 291
四、肾脏的激肽 291
(一)肾脏的激肽及其生成 291
(二)肾脏激肽生成的调节 291
(三)肾脏激肽的生理作用 292
第八节 尿的排出 292
一、输尿管生理 292
(一)输尿管的结构特点 292
(二)输尿管的神经支配 293
(三)输尿管的蠕动 293
二、膀胱生理 294
(一)膀胱的结构特点 294
(二)膀胱和括约肌的神经支配 294
1.膀胱和括约肌的运动神经 294
2.膀胱、尿道和会阴部的感觉神经 295
(三)排尿的反射中枢和节段上通路 295
(四)膀胱的充盈和节制力 296
(五)正常排尿活动 297
第十八章 体温调节和环境生理 299
第一节 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299
第二节 家畜的体温及其正常变动 300
一、各种家畜的正常体温 300
(一)身体各部的温度梯度 300
(二)直肠温度 300
二、家畜体温的正常变动 301
(一)体温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301
(二)体温的昼夜变动 301
(三)影响体温的其它因素 302
第三节 体温调节的原理 302
一、热能的产生、储存和散失 303
(一)热能的产生 303
(二)热能的储存 303
(三)热能的散失 303
1.辐射散热 304
2.传导和对流散热 304
3.蒸发散热 305
(四)三种散热方式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305
二、家畜对热和冷的生理反应 306
(一)皮肤血液循环 306
(二)血管的逆流热交换 306
(三)内分泌活动 307
(四)出汗 307
(五)呼吸急促和喘息 308
(六)唾液分泌 308
(七)颤抖 308
(八)竖毛状态 309
(九)行为变化 309
三、产热和散热的调节 309
(一)产热的调节(化学性体温调节) 309
(二)散热的调节(物理性体温调节) 310
第四节 体温调节的机理 311
一、温度感受器及其传入通路 311
(一)外周温度感受器 311
(二)中枢温度感受器 312
二、体温调节中枢 312
(一)体温调节中枢的定位 312
(二)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313
(三)体温调节中枢的传递物质 313
三、散热和产热调节的机理 314
(一)体温调节的传出神经和神经体液通路 314
(二)皮肤血管运动的调节机理 314
(三)汗腺活动的调节机理 314
(四)颤抖的调节机理 315
四、大脑皮层在体温调节中的作用 315
第五节 动物对高温和低温环境的反应 316
一、动物对高温环境的反应 316
(一)动物的耐热能力 316
(二)空气湿度对动物耐热能力的影响 317
(三)水分消耗对动物耐热能力的影响 317
(四)营养水平对动物耐能力的影响 317
二、动物对低温环境的反应 318
(一)动物的耐寒能力 318
(二)动物对长期低温的反应 318
1.冷服习 318
2.风土驯化 318
3.气候适应 319
(三)空气湿度对动物耐寒能力的影响 319
三、体温过低和冻僵 319
(一)体温过低和冻僵 320
(二)冻伤 320
四、发热 320
(一)发热的过程 321
(二)发热的原因 321
(三)致热原的作用机理 322
第十九章 神经系统与特殊感官 322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322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22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323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324
二、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 324
(一)神经组织的化学组成 324
1、糖类 324
2、脂类 325
3、蛋白质 325
4、核酸 326
5、无机质 326
(二)神经组织的代谢特点 326
1、糖代谢和能量代谢 326
2、脂类代谢 326
3、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 328
4、核酸代谢 329
三、神经元 329
(一)神经元的形态 329
1、神经元的胞体 331
2、神经元的胞突 331
(二)神经元的类型 331
1、按胞突的数目分类 333
2、按胞突的长短分类 333
3、按经神元的功能分类 333
(三)神经元的再生 333
四、神经胶质细胞 334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334
1、星形胶质细胞 334
2、少突胶质细胞 334
3、小胶质细胞 335
4、室管膜细胞 335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化学组成 335
(三)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336
1、形成髓鞘 336
2、营养作用 337
3、血脑屏障作用 337
4、参与神经元的电活动 337
5、吞噬作用 337
五、脑脊液 337
(一)脑脊液的性状和化学组成 337
1、脑脊液的理化特性 338
2、脑脊液中的无机质含量 338
3、脑脊液中的有机物含量 338
4、脑脊液中的酶 338
5、脑脊液中的有形成分 348
(二)脑脊液的生成、吸收和循环 340
1、脑脊膜的结构 340
2、脑脊液的生成和吸收 341
3、脑脊液的循环 341
(三)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342
1、保持颅腔内压力的相对恒定 342
2、缓冲保护作用 342
3、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恒定内环境 342
4、参与脑脊髓的物质代谢 342
5、参与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342
六、血脑屏障 342
(一)血脑屏障的结构特点 343
1、脑毛细血管的超微结构特点 343
2、脑毛细血管周围的超微结构特点 343
3、脉络丛的超微结构特点 344
(二)血脑屏障的通透性 344
1、被动扩散 345
2、易化扩散 345
3、主动转运 346
4、分泌活动 346
(三)影响血脑屏障的因素 346
1、物质分子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 346
2、屏障系统的生物转化作用 346
3、屏障系统的病理变化 346
第二节 神经纤维 347
一、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分类 347
(一)神经纤维的结构 347
(二)神经纤维的分类 348
二、神经纤维的兴奋性 349
(一)兴奋性的概念 349
(二)刺激与神经纤维兴奋的关系 349
1、电刺激 349
2、刺激强度与神经纤维兴奋的关系 350
3、刺激作用时间与神经纤维兴奋的关系 350
4、强度时间曲线 350
5、兴奋性的衡量指标 351
(三)神经纤维兴奋性的变化 351
三、神经纤维的生物电现象 352
(一)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 352
1、静息电位的概念 352
2、产生静息电位的机理 352
(二)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 353
1、动作电位的过程 353
2、双相和单相动作电位 354
3、神经干的复合动作电位 355
4、产生锋电位的机理 357
5、产生后电位的机理 358
四、神经纤维的兴奋传导 358
(一)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特征 359
1、冲动传导的生理完整性 359
2、传导冲动的绝缘性 359
3、传导冲动的不衰减性 359
4、传导冲动的双向性 359
(二)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机理 360
1、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学说 360
2、跳跃传导 361
(三)神经纤维传导冲动的速度 361
1、影响冲动传导速度的因素 361
2、各种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速度 362
五、神经纤维的代谢和再生 363
(一)神经纤维的代谢 363
1、钠、钾泵运转和能量消耗 363
2、神经纤维代谢的热能变化和耗氧量 364
(二)神经纤维的损伤变性和再生 364
1、外周神经纤维的变性 364
2、感受器和效应器的变性 365
3、外周神经纤维的再生 365
4、中枢神经纤维的变性和再生 366
第三节 突触传递 366
一、突触的分类和结构 366
(一)突触的分类 366
(二)化学传递性突触的结构 368
1、突触前成分 368
2、突触后成分 369
3、突触裂隙 369
4、突触囊泡生成的膜再循环学说 369
(三)电传递性突触的结构 370
1、紧密连接或裂隙连接 370
2、桥粒状连接或粘合斑 370
二、突触传递的电生理学 371
(一)神经元的静息电位 371
(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71
(三)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371
1、侧支性抑制 373
2、反回性抑制 373
(四)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和后超极化 373
1、神经元的动作电位 373
2、神经元的后超极化 374
(五)突触前抑制 374
(六)电传递性突触的冲动传递 375
三、突触传递的特征和条件 376
(一)突触传递的特征 376
1、单向传递 376
2、突触延搁 376
3、总和作用 676
4、对药物的特异敏感性 376
5、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 376
(二)突触传递的必需条件 377
1、突触在空间分布上必须有一定密度 377
2、突触活动在时间上必须集中 377
四、神经介质 377
(一)神经介质的检定标准和分类 377
1、神经介质的检定标准 377
2、神经介质的分类 377
(二)乙酰胆碱 378
1、乙酰胆碱的分布和含量 378
2、乙酰胆碱的合成 378
3、乙酰胆碱的储存和释放 379
4、乙酰胆碱的灭活 380
(三)儿茶酚胺 381
1、儿茶酚胺的分布与含量 381
2、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途径 382
3、儿茶酚胺生物合成的调节 383
4、儿茶酚胺的储存、释放和摄取 384
5、儿茶酚胺的分解代谢 386
6、儿茶酚胺的生理功能 387
(四)5-羟色胺和组胺 389
1、5-羟色胺和组胺的分布与含量 389
2、5-羟色胺的生物合成和代谢 389
3、5-羟色胺的生理功能 390
4、组胺的代谢和功能 390
(五)抑制性氨基酸类介质 392
1、抑制性氨基酸的种类和活力 392
2、γ-氨基丁酸(GABA,γ-氨酪酸) 392
3、甘氨酸 394
(六)兴奋性氨基酸类介质 394
(七)p物质(生物活性肽) 395
1、p物质的化学和代谢 395
2、p物质的分布 395
3、p物质的中枢径路 396
4、p物质的生理功用 396
(八)神径介质的相互作用 396
1、5-羟色胺系统与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的交互抑制作用 396
2、多巴胺与乙酰胆碱的相互作用 397
3、γ-氨基丁酸与多巴胺的相互作用 397
4、5-羟色胺与多巴胺、乙酰胆碱的相互作用 397
5、p物质与中枢介质的相互作用 397
五、受体学说 397
(一)神经介质受体概述 398
1、受体的变构学说 398
2、介质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398
(二)胆碱能受体 399
1、胆碱能受体的分类 399
2、胆碱能受体的结构和性质 399
3、 N型胆碱能受体的作用机理 400
4、M型胆碱能受体的作用机理 401
(三)肾上腺素能受体 401
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类和分布 401
2、肾上腺素能受体的结构和性质 403
3、儿茶酚胺的分子结构与α-、β-受体的关系 403
4、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作用机理 403
(四)多巴胺受体和其它受体 404
1、多巴胺受体 404
2、其它受体 405
(五)突触前受体 405
1.突触前α-接体 405
2.突触前β-受体 405
3.突触前多巴胺受体 406
4.突触前胆碱能受体 406
5.其它突触前受体 406
第四节 β反射 407
一、反射的基本概念 407
(一)反射学说 407
(二)反射弧 408
1、反射弧的概念 408
2、感受器 408
3、神经中枢 408
4、效应器 410
(三)神经中枢内的神经元联系 410
1、辐散式联系 410
2、聚合式联系 410
3、平行式联系 410
4、反馈式联系 410
(四)反射的分类 410
二、反射的基本特征 412
(一)单向传导 412
(二)中枢延搁 412
(三)总和作用 412
(四)冲动节律的改变 412
(五)后放作用 413
(六)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413
三、反射的协调 413
(一)反射协调的概念 413
(二)反射协调的表现形式 414
1、交互抑制 414
2、扩散 414
3、反馈 414
4、优势原则 415
5、最后公路原则 415
6、感受器的冲动对反射协调的作用 415
7、大脑皮层在反射协调中的作用 416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416
一、感觉的基本规律 416
(一)感受器及其基本生理特性 416
1、感受器的选择性敏感性 416
2、感觉单位和感受野 417
3、感受器的分类 417
4、感受器的能量转换器作用 417
(1)刺激强度与感受器反应的关系 418
(2)感觉单位的募集效应 418
(3)适应作用 419
(4)感受器的冲动发放 419
(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前行传导系统 420
1、脊髓内的前行传导径路 420
2、脑干内的前行传导径路 420
3、丘脑在前行传导系统中的作用 421
4、特异性投射系统 421
5、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422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功能 423
1、大脑皮层的结构特点 423
2、大脑皮层内的神经元联系 423
3、大脑皮层的感觉区 425
二、皮肤感觉 428
(一)触觉 428
1、皮肤机械感受器 428
2、触觉的特点 429
3、痒和搔 429
(二)皮肤温度感觉 430
1、皮肤温度感受器及其活动规律 430
2、皮肤温度感觉的特点 430
(三)皮肤触觉和温度觉的传入径路 431
1、皮肤温度觉的传入径路 431
2、皮肤触觉的传入径路 431
3、头部皮肤感觉的传入径路 431
(四)皮肤痛觉 432
1、痛感受器(伤害感受器) 432
2、痛觉传导 433
(1)特异学说 433
(2)型式学说 433
(3)闸门控制学说 433
3、中枢痛敏神经元 434
4、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和吗啡受体 434
三、本体感觉 435
(一)肌梭与肌觉 435
1、肌梭的结构 435
2、肌梭的生理功能 437
(二)腱梭与腱觉 437
(三)关节小体与关节觉 438
(四)肌肉的高阈值感受器 438
(五)本体感觉的传入径路 439
(六)前庭迷路感觉 439
1、前庭器官的结构 439
2、前庭器官中的感受器 440
3、壶腹嵴的生理功能 441
4、囊斑的生理功能 441
5、前庭感受器的传入径路 442
四、内脏感觉 442
(一)内脏感受器 442
1、消化管粘膜中的化学感受器 442
2、中空脏器的牵张感受器 443
3、流量感受器 443
4、压力感受器 443
(二)内脏感觉的特点 443
(三)内脏痛觉 444
1.浆膜痛和脏器痛 444
2.内脏痛觉的感受野和传入径路 444
3.内脏感觉的皮层代表区 444
4.牵涉性疼痛 445
第六节 视觉 445
一、眼的结构 445
(一)纤维膜 446
(二)血管膜 446
(三)视网膜 447
(四)屈光系统 448
二、眼屈光系统的功能 449
(一)光的折射和眼内物象形成的原理 449
(二)视觉调节 450
1.晶状体的调节 450
2.瞳孔的调节 451
3.眼球会聚 451
三、眼感光系统的功能 451
(一)视细胞和光感受器的结构 451
(二)视色素 453
1.视色素的分类 453
2.视色素的化学组成 453
3.视色素的光化学反应 454
(三)光觉 455
1.光觉的敏感度 455
2.光觉的适应 455
(四)色觉 456
1.颜色的基本特征 456
2.色觉的敏感度 456
3.色觉学说 456
四、视网膜的电活动 450
(一)视网膜电图 458
(二)感受器电位 458
(三)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和无足细胞的电活动 459
(四)神经节细胞的电活动 459
(五)神经节细胞的抑制现象 460
(六)视网膜内的突触传递 450
五、视觉传导径路和皮层视觉区 461
(一)视觉传导径路 461
(二)视网膜中的传出性纤维 461
(三)皮层视觉区 462
六、双眼视觉 463
(一)视野和双眼视野 463
(二)视网膜的相称点 454
(三)立体视觉 464
(四)视敏度 464
第七节 听觉 464
一、耳的结构 465
(一)外耳的结构 465
(二)中耳的结构 496
(三)耳蜗的结构 466
(四)螺旋器的结构 466
二、耳的传音系统 468
(一)鼓膜的作用 468
(二)听小骨和听肌的作用 468
三、耳的感音系统 469
(一)听觉的行波学说 469
(二)耳蜗的电生理活动 470
1.耳蜗静息电位 470
2.耳蜗感受器电位 471
3.耳蜗神经的动作电位 471
四、听觉传导径路和皮层听觉区 472
(一)听觉传导径路 473
(二)中枢对耳蜗的传出性控制 472
(三)皮层听觉区 473
五、听觉的敏感度 473
(一)听觉阈 473
(二)差别阈 473
(三)听觉的空间定位 473
(四)复杂声音的听觉 474
(五)听觉的适应和疲劳 474
(六)聋 474
第八节 味觉和嗅觉 475
一、味觉 475
(一)味蕾的结构和分布 475
1.味蕾的结构 475
2.味蕾的分布 476
(二)味觉的传入径路 476
(三)味觉的作用机理 476
(四)味觉的个体差异 477
(五)味觉的种间差异 478
1.鸟类 478
2.反刍动物 478
3.猪 478
4.猫和狗 479
5.马和兔 479
(六)味觉的敏感度和生理意义 479
1.味觉的敏感度 479
2.味觉的生理意义 479
二、嗅觉 480
(一)嗅觉感受器的结构 480
(二)嗅觉的传入径路 481
(三)嗅觉的作用机理 481
(四)嗅觉的敏感度和生理意义 482
1.嗅觉敏感度 482
2.嗅觉的生理意义 482
第九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83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83
(一)牵张反射 483
1.腱反张 483
2.肌紧张 484
(二)伸长反射 484
(三)屈反射 484
(四)对侧伸肌反射 485
(五)伸肌推冲反射 485
(六)脊髓的节间反射 485
二、脑干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85
(一)脑干网状结构对牵张反射的调节 485
1.脑干网状结构的构造 485
2.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抑制系统 486
3.脑干网状结构的后行易化系统 486
(二)脑干对姿势反射的调节 487
1.状态反射 487
2.翻正反射 488
3.静位运动反射 489
三、小脑及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89
(一)小脑的结构 489
1.小脑的分叶 489
2.小脑皮层的结构 491
3.小脑皮层内的神经联系 491
4.小脑中央核及其传入纤维 492
(二)小脑与脑其它部位的神经联系 493
1.小脑的传入纤维 493
2.小脑的传出纤维 494
(三)小脑的功能 494
1.原始小脑的功能 494
2.旧小脑的功能 494
3.新小脑的功能 494
四、纹状体及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96
(一)纹状体的结构 496
1.尾状核 496
2.豆状核 496
(二)纹状体的神经联系 497
1.纹状体的传入纤维 497
2.纹状体的传出纤维 497
(三)纹状体的生理功能 497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499
(一)皮层的主要运动区 499
(二)皮层的辅助运动区 499
(三)皮层的抑制区 500
(四)锥体系统 500
(五)锥体外系统 501
(六)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控制运动的机理 502
第十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03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和结构 503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特征 503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构 504
1.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一般结构 504
2.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 505
3.交感神经系统的结构 506
4.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结构上的差别 507
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 508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轴突反射和神经节反射 508
(二)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 509
(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509
(四)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联系 510
(五)植物性神经末梢释放的介质 513
三、脊髓和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13
(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13
(二)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14
1.调节心率和血压的中枢 514
2.调节呼吸运动的中枢 514
3.调节排尿反射的中枢 515
4.脑干对糖代谢的调节 516
5.脑干内的其它植物性中枢 516
四、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16
(一)下丘脑的结构 516
(二)下丘脑的传入纤维 517
(三)下丘脑的传出纤维 518
五、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20
(一)皮层躯体运动区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20
(二)边缘系统的结构 520
1.边缘系统的组成成分 520
2.边缘系统各部的联系 521
(三)边缘系统的功能 522
1.边缘系统的一般功能 522
2.杏仁核的功能 522
3.海马结构的功能 523
第十一节 觉醒与睡眠 523
一、觉醒和睡眠的电生理学 524
(一)大脑的自发电位 524
(二)脑电图的波形与觉醒和睡眠的关系 524
(三)脑电波形成的机理 525
(四)皮层的诱发电位 525
二、觉醒状态 526
(一)前行激动系统对觉醒的作用 526
(二)弥散性投射系统对觉醒的影响 526
(三)脑其它部位对觉醒的影响 528
三、睡眠 528
(一)睡眠的一般生理变化 528
(二)睡眠的周期性 529
(三)睡眠的时相变化 530
(四)睡眠的发生机理 530
1.抑制扩散学说 530
2.睡眠中枢学说 530
3.神经介质学说 531
4.睡眠化学物质学说 531
(五)睡眠的生理意义 531
第十二节 条件反射 532
一、条件反射及其形成机理 532
(一)形成条件反射的条件 532
(二)自然条件反射和人工条件反射 533
(三)条件反射的抑制 533
1.条件反射的非条件抑制 533
2.条件反射的内抑制 534
(四)条件反射的形成机理 535
1.暂时性联系的接通定位 535
2.暂时性联系的接通机理 536
二、条件反射的生理意义 536
三、动力定型 537
四、神经活动的类型 538
(一)家畜的基本神经型 538
1.兴奋型 538
2.活泼型 538
3.安静型 538
4.抑制型 539
(二)神经型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539
(三)神经型的形成 539
(四)神经型理论的实践意义 539
第二十章 内分泌 541
第一节 概述 541
一、畜禽体内的内分泌器官和组织 541
(一)下丘脑-垂体系统 541
(二)受腺垂体控制的内分泌腺 542
1.甲状腺 542
2.肾上腺皮质 542
3.性腺 542
(三)神经-化学换能器官 542
1.松果腺 542
2.肾上腺髓质 543
(四)不直接受神经系统调控的内分泌腺和组织 543
1.胰岛 543
2.甲状旁腺 543
3.胃肠道内分泌组织 543
4.肾脏内分泌细胞 543
5.胸腺 543
(五)神经系统以外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543
二、激素 544
(一)激素的念概 544
(二)激素的共同特性 544
(三)激素的分类 545
(四)激素的转运、分泌和灭活 546
(五)内分泌活动的周期规律 547
第二节 激素的作用机理 548
一、通过细胞膜受体的作用机理 548
(一)细胞膜受体 548
1.肽类激素细胞膜受体的种类 548
2.激素细胞膜受体的结构和化学本质 548
3.激素对膜受体的调节作用 549
(二)激素与细胞膜受体的相互作用 550
1.激素与细胞膜受体相互作用的基本特性 550
2.激素与细胞膜受体结合的后果 550
3.腺苷酸环化酶 551
(三)第二信使 551
1.环—磷酸腺苷(cGMP) 551
2.环—磷酸鸟苷(cAMP)和鸟苷酸环化酶 552
3.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的第二信使作用 553
4.其它第二信使 554
5.cAMP和cGMP的其它生理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556
(四)蛋白质磷酸化作用 557
1.蛋白质磷酸化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调节方式 557
2.蛋白质磷酸化系统的功能类型 557
3.cAMP-蛋白激酶系统的催化作用 557
4.不依赖cAMP的蛋白磷酸化作用 558
(五)肽类激素在细胞内的作用 559
二、通过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理 559
(一)胞浆受体 559
1.胞浆受体的本质和作用特点 560
2.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变构和转移 560
(二)激素-受体复合物与靶细胞核的反应 560
(三)活性复合物的生理作用 561
(四)活性复合物发挥生理效应的机理 561
第三节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活动 563
一、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结构 563
(一)下丘脑的两个神经内分泌系统 563
1.大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系统 563
2.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系统 563
(二)正中隆起的结构 564
(三)脑室膜细胞和脑室系统与内分泌的关系 564
(四)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 564
二、下丘脑促垂体激素 566
(一)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种类和分布 566
1.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种类 566
2.下丘脑体促垂体激素的分布 566
(二)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化学结构 567
(三)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568
三、下丘脑促垂体激素的生理作用 568
(一)促甲状腺释放素的生理作用 568
(二)促性腺释放素的生理作用 569
(三)生长抑制激素的生理作用 569
四、下丘脑激素的分泌调节 570
(一)反馈性调节 570
1.长反馈调节 570
2.短反馈调节 570
3.超短反馈调节 570
(二)神经性调节 570
第四节 垂体的内分泌活动 572
一、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572
(一)垂体的位置和分部 572
(二)垂体的神经支配 573
1.腺垂体的神经支配 573
2.神经垂体的神经支配 573
(三)垂体的血液供应 573
1.垂体的动脉 573
2.垂体的静脉 573
二、垂体的组织结构 574
(一)远部(前叶)的组织结构 574
1.嗜酸性细胞 574
2.嗜碱性细胞 575
3.嫌色细胞 575
(二)中间部的组织结构 576
(三)神经部的组织结构 576
三、垂体前叶的激素 576
(一)生长激素 576
1.生长激素的化学 576
2.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 577
3.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 578
(二)催乳素 579
1.催乳素的化学 579
2.催乳素的生理作用 579
3.催乳素分泌的调节 579
(三)促甲状腺激素 580
1.促甲状腺激素的化学 580
2.促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581
3.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581
(四)促性腺激素 582
1.促性腺激素的化学 582
2.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582
3.促性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583
(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584
1.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化学 584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585
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585
(六)黑素细胞刺激素 585
1.黑素细胞刺激素的化学 585
2.黑素细胞刺激素的生理作用 586
3.黑素细胞刺激素分泌的调节 586
(七)促脂激素 587
1.促脂激素的化学 587
2.促脂激素的生理作用 587
四、垂体后叶的激素 587
(一)垂体后叶激素的化学 587
(二)垂体后叶激素的合成、转运、储存和释放 588
1.后叶激素的合成 588
2.后叶激素的转运和储存 588
3.后叶激素的释放 588
(三)加压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89
1.加压素的生理作用 589
2.加压素分泌的调节 590
(四)催产素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90
1.催产素的生理作用 590
2.催产素分泌的调节 560
第五节 甲状腺的内分泌活动 590
一、甲状腺的形态和结构 590
(一)甲状腺的结构特点 590
(二)甲状腺的血液供应 691
(三)甲状腺的神经支配 591
二、甲状腺激素 591
(一)甲状腺激素的化学 591
1.甲状腺激素的化学结构 591
2.甲状腺球蛋白的化学结构 592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 592
1.聚碘作用 592
2.碘的氧化 592
3.碘化作用和碘化酪氨酸的缩合 593
(三)甲状腺激素的储存和释放 594
1.甲状腺激素的储存 594
2.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594
(四)甲状腺激素的转运和代谢 594
1.甲状腺激素的转运 594
2.甲状腺激素的代谢 594
三、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596
(一)甲状腺激素的代谢性效应 596
1.对氧化产热和温度调节的作用 596
2.对水和离子转运的影响 596
3.对糖代谢的作用 597
4.对脂类代谢的作用 597
5.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 597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长发育性效应 598
1.对机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598
2.对骨胳和牙齿生长发育的影响 598
3.对皮肤和被毛的影响 598
4.对生殖的作用 598
5.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598
(三)甲状腺功能异常 599
1.甲状腺切除和甲状腺功能减退 599
2.甲状腺功能亢进 599
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600
(一)下丘脑-垂体前叶-甲状腺之间的相互作用 600
(二)甲状腺激素的自身反馈调节 600
(三)碘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600
(四)影响甲状腺功能的其它因素 600
五、降钙素 601
(一)降钙素的化学 601
1.降钙素的化学结构 601
2.降钙素的代谢 601
(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602
1.对骨胳的作用 602
2.对肾脏的作用 602
3.对肠道的作用 603
(三)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603
1.血钙浓度的影响 603
2.胃肠胰激素的影响 603
第六节 甲状旁腺的内分泌活动 603
一、甲状旁腺的形态和结构 603
(一)甲状旁腺的形态和位置 603
(二)甲状旁腺的组织结构 604
二、甲状旁腺激素及其前体的化学 604
(一)前甲状旁腺激素的化学 604
(二)甲状旁腺激素的化学 604
三、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605
(一)对骨胳的作用 605
(二)对肾脏的作用 606
(三)对肠道粘膜的作用 606
四、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调节 606
五、甲状旁腺功能障碍 607
(一)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607
(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607
第七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活动 608
一、肾上腺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608
(一)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 608
(二)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 608
1.球状区或弓状区 608
2.束状区 608
3.网状区 609
(三)肾上腺髓质的组织结构 609
(四)肾上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609
1.肾上腺的血管和淋巴管 609
2.肾上腺的神经 609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 610
(一)肾上腺皮质激
- 《家畜百宝 猪、牛、羊、鸡的综合利用》山西省商业厅组织技术处编著 1959
- 《分析化学》陈怀侠主编 2019
- 《化学反应工程》许志美主编 2019
- 《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李隆庭,徐一星主编 2012
- 《奶制品化学及生物化学》(爱尔兰)福克斯(FoxP.F.)等 2019
- 《有机化学实验》雷文 2015
- 《全国普通高等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第二轮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实验 第2版》池玉梅 2018
- 《生物化学》田余祥主编 2020
- 《长江口物理、化学与生态环境调查图集》于非 2019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指导》郭跃萍主编 2019
- 《PANGTAO 1 COOIIECTION OF EARLY WORKS》庞壔著 2010
- 《庞壔 2》庞壔著 2010
- 《家畜生理生化学 上》向壔编著 1989
- 《家畜生理生化学 下》向壔著 1989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