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高等学校教材  包装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包装物流概论
高等学校教材  包装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包装物流概论

高等学校教材 包装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包装物流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廷美,张英主编
  • 出 版 社:化学工业出版社;教材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258644X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包装物流系统设计的方法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高等学校教材 包装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包装物流概论》目录

第1章 包装物流系统构架 1

1.1 包装 1

1.1.1 包装的定义 1

1.1.2 包装的等级及类型 1

1.1.3 包装的功能 3

1.1.4 包装的性能 8

1.1.5 包装的市场 9

1.2 物流 14

1.2.1 物流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14

1.2.2 现代物流理念 15

1.2.3 物流概念的界定 16

1.2.4 物流的市场 16

1.2.5 物流的作用 16

1.2.6 在物流中的包装 17

1.3 包装物流 21

1.3.1 包装物流的定义 21

1.3.3 包装物流的研究范围 22

1.3.2 包装供应链 22

1.4 包装物流的发展趋势 23

1.4.1 生态循环的社会 23

1.4.2 新的配送结构 27

1.4.3 标准化 29

1.4.4 工作环境 30

参考文献 30

2.1.1 纸基材料 32

2.1 柔性材料 32

第2章 包装材料与容器的选用 32

2.1.2 铝箔 33

2.1.3 塑料薄膜 33

2.1.4 复合材料 35

2.2 半刚性材料 35

2.2.1 纸基材料 35

2.2.2 塑料基材料 35

2.3 刚性材料 35

2.3.1 纸基材料 35

2.3.3 金属 36

2.3.2 木质材料 36

2.3.4 玻璃材料 37

2.4 包装容器 37

2.4.1 包装袋 37

2.4.2 包装盒、罐 39

2.4.3 包装箱 41

2.4.4 包装桶 42

2.4.5 托盘 43

2.4.6 集装箱 44

2.5 包装生产中的能源消耗 46

2.5.1 玻璃和金属包装生产中的能量消耗量 46

2.5.2 木材、纸和塑料包装生产中的能量消耗量 47

参考文献 47

第3章 物流中的包装技术 48

3.1 防霉腐包装技术 48

3.1.1 化学药剂防霉腐包装技术 48

3.1.3 气调防霉腐包装技术 49

3.1.4 低温冷藏防霉腐包装技术 49

3.1.2 气相防霉腐包装技术 49

3.1.5 干燥防霉腐包装技术 50

3.1.6 电离辐射防霉腐包装技术 50

3.1.7 紫外线、微波、远红外线和高频电场防霉腐包装技术 50

3.2 防湿包装技术 51

3.2.1 防止被包装物品失去水分的防湿包装方法及其设计 51

3.2.2 防止被包装物品增加水分的防湿包装方法及其设计 52

3.3.3 电离辐射防虫害包装技术 53

3.3.2 低温防虫害包装技术 53

3.3.1 高温防虫害包装技术 53

3.3 防虫害包装技术 53

3.3.4 微波与远红外线防虫害包装技术 54

3.3.5 化学药剂防虫害包装技术 54

3.4 防锈包装技术 54

3.4.1 防锈油脂封存包装 54

3.4.2 气相缓蚀剂 55

3.4.3 可剥性塑料封存包装 55

3.4.4 封套防锈封存包装 55

3.4.5 防锈包装方法的选用及实例 55

3.5.1 充气包装 56

3.5 保鲜保质包装方法 56

3.5.2 真空包装 57

3.5.3 脱氧包装 57

3.5.4 泡罩包装与贴体包装 57

3.6 防震包装技术 57

3.6.1 常用的防震包装材料及其性能要求 57

3.6.2 防震包装方法 57

3.6.3 防震包装设计 58

3.7.1 收缩包装技术 59

3.7 收缩包装与拉伸包装技术 59

3.7.2 拉伸包装技术 61

3.7.3 收缩包装与拉伸包装的比较 62

3.8 集合包装技术 63

3.8.1 集合包装的作用 63

3.8.2 集合包装方法 64

3.9 易爆、有毒及放射性物质的包装 65

3.9.1 危险品包装设计要求 65

3.9.2 防护包装方法 66

3.10.2 油墨技术在防伪包装中的应用 67

3.10 防伪包装技术 67

3.10.1 在产品包装设计中使用的防伪技术 67

3.11 物流包装标识 68

3.11.1 销售物流包装标识 68

3.11.2 运输物流包装标识 70

参考文献 70

第4章 包装物流系统的研究方法和评价工具 71

4.1 价值增加方法 71

4.2 价值增加模型 72

4.3.2 通讯和连接 73

4.3 包装物流的简易模型 73

4.3.1 前景和战略的转化 73

4.3.3 计划和目标设定 74

4.3.4 反馈和战略学习 74

4.3.5 平衡记分卡在包装物流中的应用 74

4.3.6 包装记分卡的应用案例 75

4.4 图形和图像工具 77

4.4.1 供应链响应模型 77

4.4.4 需求放大图 78

4.4.2 产品多样化漏斗 78

4.4.3 质量过滤图 78

4.4.5 价值增加时间分析图 79

4.4.6 过程图 79

4.4.7 视频技术 80

4.5 设计结构矩阵 81

4.6 包装物流策略 82

4.6.1 包装物流的折中选择 82

4.6.2 包装物流策略 83

4.6.3 包装系统创新 84

4.7 在零售链中包装物流性能的评价方法 85

4.7.1 包装系统矩阵 85

4.7.2 包装基本要求矩阵 86

4.7.3 包装供应链矩阵 86

4.7.4 包装物流性能矩阵 87

4.7.5 建议的包装物流分析过程 87

4.8 决策支持工具 89

4.8.1 CAPE PACK 89

4.8.3 VisionPack 91

4.8.2 Truckfill 91

4.8.4 TOPS系列软件产品 92

4.8.5 其他软件工具 95

参考文献 96

第5章 包装物流系统的管理 97

5.1 组织机构和权威机构 97

5.2 包装管理 97

5.2.1 战略水平 97

5.2.2 策略水平 99

5.4.1 包装物流系统的器具加工与采购 105

5.4.2 包装物流系统的器具回收和重复使用 105

5.3 商业能力——成功的预要求 105

5.4 包装物流系统的器具管理 105

5.4.3 集装容器的管理 106

5.5 包装物流系统的设备管理 106

5.5.1 设备和过程效率 106

5.5.2 包装物流系统的设备选择及管理 108

5.6.1 与包装相关的成本 114

5.6.2 与物流相关的成本 114

5.6 包装物流系统的成本管理 114

5.6.3 包装成本与物流成本的关系 115

5.6.4 与包装物流性能相关的成本 116

5.6.5 ABC成本分析方法 116

5.6.6 包装物流系统的成本效益分析 119

参考文献 119

6.1 零售供应链中的包装物流活动 120

6.1.1 制造厂 120

第6章 零售链的包装物流活动及案例研究 120

6.1.2 运输 121

6.1.3 配送中心 122

6.1.4 零售卖场 123

6.2 零售供应链包装物流活动的案例研究 125

6.2.1 零售链概况 126

6.2.2 配送中心 126

6.2.3 零售卖场 130

6.3 沿着供应链的包装物流系统分析 132

6.3.2 包装系统对市场的影响 133

6.3.1 包装系统对物流的影响 133

6.3.3 物流市场折中选择效果 134

6.3.4 影响供应链的包装物流因素 134

参考文献 136

第7章 包装物流信息系统 137

7.1 包装物流生命周期的信息 137

7.1.1 信息的分享和交换 137

7.1.2 包装物流信息与包装开发 138

7.1.3 在零售链中可行的包装物流信息 138

7.2 包装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实现方式 140

7.2.1 包装物流信息系统的结构 140

7.2.2 包装物流信息系统的实现方式 140

7.3 包装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与实施 141

7.4 基于RFID技术的包装物流系统 142

7.4.1 RFID技术概述 142

7.4.2 RFID技术在包装物流系统中的概念模型 145

7.4.3 RFID技术在包装物流系统中的模拟模型 154

参考文献 158

7.4.4 结论 158

第8章 包装物流系统与产品的集成开发 160

8.1 包装物流的系统方法 160

8.1.1 问题状况的表达 160

8.1.2 包装物流系统中根的定义 161

8.1.3 包装物流系统的概念模型 164

8.2 面向包装物流的概念设计 166

8.2.1 案例研究 166

8.2.2 面向包装物流的设计方法 167

8.3.2 面向包装物流系统设计的概念框架 169

8.3 包装物流系统的并行建模方法 169

8.3.1 并行工程 169

8.3.3 面向包装物流系统的设计建模方法 177

8.3.4 面向包装物流系统的并行设计的优点和相关关系 180

8.3.5 包装物流系统的集成设计模型 181

参考文献 181

第9章 包装物流系统的计算机仿真 182

9.1 计算机仿真在包装物流系统中的研究概况 182

9.2.1 Arena 184

9.2 常用的包装物流系统仿真软件介绍 184

9.2.2 ProModel 185

9.2.3 Witness 186

9.2.4 Extend 187

9.2.5 Automod 188

9.2.6 SIMAnimation 190

9.2.7 ShowFlow 190

9.2.8 软件的比较与选用 191

参考文献 191

10.1.1 包装和物流要求 192

第10章 包装物流系统的案例研究 192

10.1 1KEA的包装物流活动 192

10.1.2 混合单元装载以满足新的物流要求 193

10.1.3 IKEA案例研究的结论 195

10.2 Tetra Pak的包装物流活动 196

10.2.1 包装和物流要求 196

10.2.2 包装和物流如何受市场的影响 197

10.2.3 结论 198

10.3 Thorn Lighting AB的包装物流活动研究 198

10.3.2 改变运输包装对包装和物流的生产率的影响 199

10.3.1 包装和物流要求 199

10.3.3 结论 200

10.4 IKEA茶点蜡烛的产品包装并行设计 200

10.4.1 背景和研究问题 200

10.4.2 并行设计的方案 202

参考文献 203

第11章 包装物流系统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 204

11.1 法律和法规 204

11.1.1 食品和药品接触的包装材料的立法 204

11.1.4 危险品法规 205

11.1.2 食品包装的标签法规 205

11.1.3 生态标签 205

11.1.5 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法规 206

11.2 试验、材料、尺寸和搬运设备标准 210

11.2.1 ISO国际标准 210

11.2.2 其他国家标准 214

11.2.3 其他规则和技术指导 215

参考文献 215

12.2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216

12.1 可持续发展 216

第12章 包装物流与环境评价 216

12.2.1 生命周期评价的定义 217

12.2.2 生命周期评价的技术框架 217

12.2.3 目标和范围的确定 217

12.2.4 清单分析 217

12.2.5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218

12.2.6 改进评价 219

12.3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219

12.3.1 包装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及应用 219

12.3.2 包装生命周期分析的内容及步骤 221

12.3.3 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的环境影响评价 223

12.3.4 酸奶酪产品的包装物流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 224

12.4 简化的生命周期分析方法 236

参考文献 237

第13章 绿色包装物流系统与资源的综合利用 238

13.1 概述 238

13.1.1 相关的术语 238

13.1.2 包装废弃物 239

13.2 包装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 241

13.1.3 绿色包装物流 241

13.2.1 包装物流资源的危机 242

13.2.2 包装物流资源的合理利用 242

13.3 包装废弃物物流(反向物流) 243

13.3.1 包装废弃物物流的基本概念 243

13.3.2 包装废弃物物流的意义 243

13.3.3 包装废弃物的物流渠道 244

13.3.4 反向物流活动 244

13.3.5 反向物流系统的设计 245

13.3.6 包装废弃物物流体系 245

13.3.7 包装废弃物物流的合理化 246

13.4 废旧包装的回收和利用 247

13.4.1 废弃纸包装的回收利用 247

13.4.2 废弃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 247

13.4.3 玻璃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248

13.4.4 废弃金属包装的回收利用 249

13.5 国内外包装废弃物的综合治理 249

13.5.1 为了节约资源和减少废弃物,反对过度包装 249

参考文献 250

13.5.5 制定完善的包装废弃物管理法规 250

13.5.3 塑料由“包装革命”的主角到环保的众矢之的 250

13.5.2 综合治理包装废弃物应从包装设计开始 250

13.5.4 建立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机构,提高回收处理技术 250

第14章 包装废弃物的反向物流系统案例研究 251

14.1 案例研究的范围 251

14.2 废纸的反向物流系统 252

14.2.1 渠道功能 252

14.2.2 技术结构 254

14.2.3 驱动力和障碍 256

14.3.1 计算结构 258

14.2.4 废纸 258

14.3 成本计算 258

14.3.2 初始化 262

14.3.3 结果分析 264

14.3.4 灵敏度 267

14.3.5 在参与者中的成本分配 271

14.3.6 案例研究的结论 273

参考文献 27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