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针灸歌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志杰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6905769
- 页数:337 页
二、经络的内容 1
三、十四经脉的概括分布和走向 1
上篇 总论 1
经络概述 1
一、经络的意义 1
针灸概述 2
五、经络与针灸的关系 2
四、经络的作用 2
1.骨度分寸折量法 3
二、俞穴定位分寸法 3
一、俞穴概论 3
1.俞穴的分类 3
2.俞穴的作用 3
1.选针 4
三、刺法 4
2.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 4
2.针刺前的注意事项 5
4.手法原则 6
3.针刺的深浅度 6
四、灸法 7
(一)循行概述 8
一、手太阴肺经 8
中篇 各论 8
经络与俞穴 8
(四)肺经俞穴 9
(三)病理症候 9
(二)生理功能 9
(一)循行概述 15
二、手阳明大肠经 15
1.中府 15
2.云门 15
3.天府 15
4.侠白 15
5.尺泽 15
6.孔最 15
7.列缺 15
8.经渠 15
9.太渊 15
10.鱼际 15
11.少商 15
(五)肺经穴分寸歌 15
(三)病理症候 16
(二)生理功能 16
(四)大肠经俞穴 17
(五)大肠经穴分寸歌 24
20.迎香 24
1.商阳 24
2.二间 24
3.三间 24
4.合谷 24
5.阳溪 24
6.偏历 24
7.温溜 24
8.下廉 24
9.上廉 24
10.三里 24
11.曲池 24
12.肘髎 24
13.五里 24
14.臂臑 24
15.肩髃 24
16.巨骨 24
17.天鼎 24
18.扶突 24
19.禾髎 24
(一)循行概述 25
三、足阳明胃经 25
(三)病理症候 26
(二)生理功能 26
(四)胃经穴歌 27
11.原络穴歌 30
(五)胃经穴分寸歌 42
1.承泣 42
2.四白 42
3.巨髎 42
4.地仓 42
5.大迎 42
9.颊车 42
7.下关 42
8.头维 42
9.人迎 42
10.水突 42
11.气舍 42
12.缺盆 42
13.气户 42
14.库房 42
15.屋翳 42
16.膺窗 42
17.乳中 42
18.乳根 42
19.不容 42
20.承满 42
21.梁门 42
22.关门 42
23.太乙 42
24.滑肉门 42
25.天枢 42
26.外陵 42
27.大巨 42
28.水道 42
29.归来 42
30.气冲 42
31.髀关 42
32.伏兔 42
33.阴市 42
34.梁丘 42
35.犊鼻 42
36.足三里 42
37.上巨虚 42
38.条口 42
39.下巨虚 42
40.丰隆 42
41.解溪 42
42.冲阳 42
43.陷谷 42
44.内庭 42
45.厉兑 42
四、足太阴脾经 43
(三)病理症候 44
(一)循行概述 44
(二)生理功能 44
(四)脾经俞穴 45
(五)脾经穴分寸歌 53
1.隐白 53
2.大都 53
3.太白 53
4.公孙 53
5.商丘 53
6.三阴交 53
7.漏谷 53
8.地机 53
9.阴陵泉 53
10.血海 53
11.箕门 53
12.冲门 53
13.府舍 53
14.腹结 53
15.大横 53
16.腹哀 53
17.食窦 53
18.天溪 53
19.胸乡 53
20.周荣 53
21.大包 53
(一)循行概述 54
五、手少阴心经 54
(四)心经俞穴 55
(二)生理功能 55
(三)病理症候 55
六、手太阳小肠经 59
1.极泉 59
2.青灵 59
3.少海 59
4.灵道 59
5.通里 59
6.阴郄 59
7.神门 59
8.少府 59
9.少冲 59
(五)心经穴分寸歌 59
(三)病理症候 60
(一)循行概述 60
(二)生理功能 60
(四)小肠经俞穴 61
七、足大阴膀胱经 68
1.少泽 68
2.前谷 68
3.后溪 68
4.腕骨 68
5.阳谷 68
6.养老 68
7.支正 68
8.小海 68
9.肩贞 68
10.臑俞 68
11.天宗 68
12.秉风 68
13.曲垣 68
14.肩外俞 68
15.肩中俞 68
16.天窗 68
17.天容 68
18.颧髎 68
19.听宫 68
(五)小肠经穴分寸歌 68
(三)病理症候 69
(一)循行概述 69
(二)生理功能 69
(四)膀胱经俞穴 70
(五)膀胱经穴分寸歌 98
1.睛明 98
2.攒竹 98
3.眉冲 98
4.曲差 98
5.五处 98
6.承光 98
7.通天 98
8.络却 98
9.玉枕 98
10.天柱 98
11.大杼 98
12.风门 98
13.肺俞 98
14.厥阴俞 98
15.心俞 98
16.督俞 98
17.膈俞 98
18.肝俞 98
19.胆俞 98
20.脾俞 98
21.胃俞 98
22.三焦俞 98
23.肾俞 98
24.气海俞 98
25.大肠俞 98
26.关元俞 98
27.小肠俞 98
28.膀胱俞 98
29.中膂俞 98
30.白环俞 98
31.上髎 98
32.次髎 98
33.中髎 98
34.下髎 98
35.会阳 98
36.附分 98
37.魄户 98
38.膏肓 98
39.神堂 98
40.譩譆 98
41.膈关 98
42.魂门 98
43.阳纲 98
44.意舍 98
45.胃仓 98
46.肓门 98
47.志室 98
48.胞肓 98
49.秩边 98
50.承扶 98
51.殷门 98
52.浮郄 98
53.委阳 98
54.委中 98
55.合阳 98
56.承筋 98
57.承山 98
58.飞扬 98
59.跗阳 98
60.昆仑 98
61.仆参 98
62.申脉 98
63.金 98
门 98
64.京骨 98
65.束骨 98
65.通谷 98
67.至阴 98
(一)循行概述 100
八、足少阴肾经 100
(三)病理症候 101
(二)生理功能 101
(四)肾经俞穴 102
(五)肾经穴分寸歌 114
1.涌泉 114
2.然谷 114
3.太溪 114
4.大钟 114
5.水泉 114
6.照海 114
7.复溜 114
8.交信 114
9.筑宾 114
10.阴谷 114
11.横骨 114
12.大赫 114
13.气穴 114
14.四满 114
15.中注 114
16.肓俞 114
17.商曲 114
18.石关 114
19.阴都 114
20.通谷 114
21.幽门 114
22.步廊 114
23.神封 114
24.灵墟 114
25.神藏 114
26.彧中 114
27.俞府 114
(三)病理症候 115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 115
(一)循行概述 115
(二)生理功能 115
(四)心包络经俞穴 116
(五)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120
1.天池 120
2.天泉 120
3.曲泽 120
4.郄门 120
5.间使 120
6.内关 120
7.大陵 120
8.劳宫 120
9.中冲 120
(三)病理症候 121
十、足少阳三焦经 121
(一)循行概述 121
(二)生理功能 121
(四)三焦经俞穴 122
(五)三焦经穴分寸歌 132
1.关冲 132
2.液门 132
3.中渚 132
4.阳池 132
5.外关 132
6.支沟 132
7.会宗 132
8.三阳络 132
9.四渎 132
10.天井 132
11.清冷渊 132
12.消泺 132
13.臑会 132
14.肩髎 132
15.天髎 132
16.天牖 132
17.翳风 132
18.瘈脉 132
19.颅息 132
20.角孙 132
21.耳门 132
22.和髎 132
23.丝竹空 132
(二)生理功能 133
十一、足少阳胆经 133
(一)循行概述 133
(四)胆经俞穴 134
(三)病理症候 134
(五)胆经穴分寸歌 152
1.瞳子髎 152
2.听会 152
3.上关 152
4.颔厌 152
5.悬颅 152
6.悬厘 152
7.曲鬓 152
8.率谷 152
9.天冲 152
10.浮白 152
11.窍阴 152
12.完骨 152
13.本神 152
14.阳白 152
15.临泣 152
16.目窗 152
17.正营 152
18.承灵 152
19.脑空 152
20.风池 152
21.肩井 152
22.渊液 152
23.辄筋 152
24.日月 152
25.京门 152
26.带脉 152
27.五枢 152
28.维道 152
29.居髎 152
30.环跳 152
31.风市 152
32.中渎 152
33.膝阳关 152
34.阳陵泉 152
35.阳交 152
36.外丘 152
37.光明 152
38.阳辅 152
39.悬钟 152
40.丘墟 152
41.临泣 152
42.地五会 152
43.侠溪 152
44.足窍阴 152
(一)循行概述 153
十二、足厥阴肝经 153
(三)病理症候 154
(二)生理功能 154
(四)肝经俞穴 155
(三)病理症候 161
1.大敦 161
2.行间 161
3.太冲 161
4.中封 161
5.蠡沟 161
6.中都 161
7.膝关 161
8.曲泉 161
9.阴包 161
10.五里 161
11.阴廉 161
12.急 161
脉 161
13.章门 161
14.期门 161
(五)肝经穴分寸歌 161
十三、任脉 161
(一)循行概述 161
(二)生理功能 161
(四)任脉俞穴 162
十四、督脉 172
1.会阴 172
2.曲骨 172
3.中极 172
4.关元 172
5.石门 172
6.气海 172
7.阴交 172
8.神阚 172
9.水分 172
10.下脘 172
11.建里 172
12.中脘 172
13.上脘 172
14.巨阙 172
15.鸠尾 172
16.中庭 172
17.膻中 172
18.玉堂 172
19.紫宫 172
20.华盖 172
21.璇玑 172
22.天突 172
23.廉泉 172
24.承浆 172
(五)任脉穴分寸歌 172
(四)督脉俞穴 173
(一)循行概述 173
(二)生理功能 173
(三)病理症候 173
(五)督脉穴分寸歌 184
1.长强 184
2.腰俞 184
3.阳关 184
4.命门 184
5.悬枢 184
6.脊中 184
7.中枢 184
8.筋缩 184
9.至阳 184
10.灵台 184
11.神道 184
12.身柱 184
13.陶道 184
14.大椎 184
15.哑门 184
16.风府 184
17.脑户 184
18.强间 184
19.后顶 184
20.百会 184
21.前顶 184
22.囟会 184
23.上星 184
24.神庭 184
25.素髎 184
26.水沟 184
27.兑端 184
28.龈交 184
(四)交会穴位 185
十五、冲脉 185
(一)循行概述 185
(二)生理功能 185
(三)病理症候 185
(二)生理功能 186
十六、带脉 186
(一)循行概述 186
(二)生理功能 186
(三)病理症候 186
(四)交会穴位 186
十七、阴跷脉 186
(一)循行概述 186
十九、阴维脉 187
(三)病理症候 187
(四)交会穴位 187
十八、阳跷脉 187
(一)循行概述 187
(二)生理功能 187
(三)病理症候 187
(四)交会穴位 187
(三)病理功能 188
(一)循行概述 188
(二)生理功能 188
(三)病理症候 188
(四)交会穴位 188
二十、阳维脉 188
(一)循行概述 188
(二)生理功能 188
(四)交会穴位 189
一、治疗的意义与目的 190
下篇 临床证治 190
概论 190
二、“论治”必先“辨证” 191
三、治疗法则 192
一、急症 202
临证应用 202
二、传染病 206
1.休克 206
2.一氧化碳中毒 206
3.中暑 206
4.晕车晕船 206
三、内儿科疾病 210
1.流行性感冒 210
2.流行性腮腺炎 210
3.小儿麻痹症 210
4.百日咳 210
5.肺结核 210
6.结核性胸膜炎 210
7.颈淋巴结结核 210
8.急性肝炎 210
9.细菌性痢疾 210
10.疟疾(防治) 210
四、妇产科疾病 257
1.支气管炎 257
2.支气管哮喘 257
3.支气管扩张 257
4.肺炎 257
5.急性单纯性胃炎 257
6.慢性胃炎 257
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57
8.神经性胃痛 257
9.胃脘痛 257
10.胃下垂 257
11.胃扩张 257
12.胃肠神经官能症 257
13.神经性呕吐 257
14.胃酸过多与胃酸缺乏症 257
15.肠痉挛及肠神经绞痛 257
16.习贯性便秘 257
17.腹泻 257
18.膈肌痉挛 257
19.消化不良 257
20.急性肠炎 257
21.慢性肠炎 257
22.慢性肝炎 257
23.急性、慢性血管球肾炎 257
24.肾盂炎和肾盂肾炎 257
25.水肿 257
26.膨胀 257
27.遗尿症 257
28.遗精、阳痿 257
29.糖尿病 257
30.高血压 257
31.高血压性心脏病 257
3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57
33.低血压 257
34.贫血 257
35.癫痫 257
36.癔病 257
37.神经衰弱 257
38.精神分裂症 257
39.失眠 257
40.头痛 257
41.心脏神经官能症 257
42.慢性心力衰弱 257
43.三叉神经痛 257
44.面神经麻痹 257
45.脑血管意外 257
46.肋间神经痛 257
47.坐骨神经痛 257
48.多发性神经炎 257
49.单纯性甲状腺肿 257
50.甲状腺肌能亢进 257
51.关节炎 257
52.黄疸 257
53.眩晕 257
54.咳嗽 257
55.小儿哮喘 257
56.喉气管支气管炎 257
57.婴幼儿腹泻 257
58.慢性营养紊乱 257
59.小儿惊厥 257
60.鹅口疮 257
61.婴幼儿疝气 257
62.小儿发热 257
63.小儿瘫痪 257
64.脐风 257
65.脏躁 257
五、外科疾病 265
1.痛经 265
2.闭经 265
3.月经过多 265
4.白带 265
5.妊娠呕吐 265
6.胎位不正 265
7.滞产 265
8.胎盘不下 265
9.产后流血 265
10.产后缺乳 265
11.子宫脱垂 265
12.功能性子宫出血 265
13.人工流产 265
14.产后血晕 265
15.产后腹痛 265
六、五官科疾病 284
1.阑尾炎 284
2.急性肠梗阻 284
3.胆囊炎 284
4.胆石症 284
5.胆道蛔虫症 284
6.急性胰腺炎 284
7.尿道炎 284
8.膀胱炎 284
9.血尿 284
10.泌尿系统结石病 284
11.尿潴留 284
12.前列腺炎 284
13.急性乳腺炎 284
14.甲状腺肿 284
15.痔疮 284
16.直肠脱垂 284
17.关节痛 284
18.颈椎综合症 284
19.落枕 284
20.慢性腰痛 284
21.扭伤 284
22.腰椎间盘脱出症 284
23.肩软组织疾病 284
24.肱骨外上髁关节炎 284
25.狭窄性腱鞘炎 284
26.腕管综合症 284
27.足底痛 284
28.破伤风 284
29.丹毒 284
30.疔疮 284
31.荨麻疹 284
32.湿疹 284
33.疥疮 284
34.秃发 284
35.神经性皮炎 284
36.麻风 284
37.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284
3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84
39.肾绞痛 284
40.冻伤 284
5.脚气八处灸歌 298
1.睑缘炎 298
2.上睑下垂 298
3.结膜炎 298
4.角膜炎 298
5.角膜溃疡 298
6.虹膜睫状体炎 298
7.白内障 298
8.青光眼 298
9.视神经萎缩 298
10.脉络膜视网膜炎 298
11.电光性眼炎 298
12.近视 298
13.色盲 298
14.斜视 298
15.视网膜出血 298
16.眶上神经痛 298
17.急性扁桃腺炎 298
18.牙痛 298
19.急性中耳炎 298
20.耳病性眩晕 298
21.耳聋与聋哑 298
22.急性鼻炎 298
23.嗅觉失灵 298
24.酒糟鼻 298
25.慢性鼻窦炎 298
26.梅核气 298
27.口噤 298
28.口腔溃疡 298
附录:历代针灸歌赋 298
1.十二井穴歌 298
2.四总穴歌 298
3.六之灸歌 298
4.十三鬼穴歌 298
8.六十六穴与五行十干的配合歌 299
6.中风七穴歌 299
7.四花灸歌 299
10.五俞穴歌 300
9.补母泻子法歌 300
12.俞募穴歌 301
13.八脉交会歌 301
15.百症赋 303
14.郄穴歌 303
16.玉龙歌 305
17.金针赋 312
18.灵光赋 315
19.拦江赋 316
20.席弘赋 318
21.胜玉歌 320
22.肘后歌 322
23.十二穴主治杂病歌 324
24.禁针歌 325
25.禁灸歌 326
26.通玄指要赋 327
27.杂病穴法歌 328
28.杂病十一穴歌 330
29.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332
30.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333
32.针内障要歌 334
31.针内障秘歌 334
34.行针指要歌 335
33.回阳九针歌 335
- 《图解针灸穴位速查手册》睢明河主编 2018
- 《最新国家标准 针灸穴位使用详解 第2版》睢明河 2018
- 《针灸学 本科中医药类 第3版》赵吉平,李瑛主编;常小荣,倪光夏,崔瑾等副主编 2016
- 《翦伯赞全集 第10卷 中外历史年表 主编》翦伯赞著 2008
- 《针灸独特疗法聚英》吴耀持 2018
- 《针灸人生》刘敏勇主编 2018
- 《针灸特色疗法学》严兴科,赵中亭主编 2018
- 《高中英语词汇背记歌诀》郑德才 2016
- 《江南程氏针灸经验集》陈章妹,张琪,张建明主编 2018
- 《春华秋实 50载针灸研究征程中的苦与乐》韩济生,万有主编 2018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