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针灸歌诀
中国针灸歌诀

中国针灸歌诀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志杰主编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6905769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宫颈癌下一篇:运动处方
《中国针灸歌诀》目录

二、经络的内容 1

三、十四经脉的概括分布和走向 1

上篇 总论 1

经络概述 1

一、经络的意义 1

针灸概述 2

五、经络与针灸的关系 2

四、经络的作用 2

1.骨度分寸折量法 3

二、俞穴定位分寸法 3

一、俞穴概论 3

1.俞穴的分类 3

2.俞穴的作用 3

1.选针 4

三、刺法 4

2.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 4

2.针刺前的注意事项 5

4.手法原则 6

3.针刺的深浅度 6

四、灸法 7

(一)循行概述 8

一、手太阴肺经 8

中篇 各论 8

经络与俞穴 8

(四)肺经俞穴 9

(三)病理症候 9

(二)生理功能 9

(一)循行概述 15

二、手阳明大肠经 15

1.中府 15

2.云门 15

3.天府 15

4.侠白 15

5.尺泽 15

6.孔最 15

7.列缺 15

8.经渠 15

9.太渊 15

10.鱼际 15

11.少商 15

(五)肺经穴分寸歌 15

(三)病理症候 16

(二)生理功能 16

(四)大肠经俞穴 17

(五)大肠经穴分寸歌 24

20.迎香 24

1.商阳 24

2.二间 24

3.三间 24

4.合谷 24

5.阳溪 24

6.偏历 24

7.温溜 24

8.下廉 24

9.上廉 24

10.三里 24

11.曲池 24

12.肘髎 24

13.五里 24

14.臂臑 24

15.肩髃 24

16.巨骨 24

17.天鼎 24

18.扶突 24

19.禾髎 24

(一)循行概述 25

三、足阳明胃经 25

(三)病理症候 26

(二)生理功能 26

(四)胃经穴歌 27

11.原络穴歌 30

(五)胃经穴分寸歌 42

1.承泣 42

2.四白 42

3.巨髎 42

4.地仓 42

5.大迎 42

9.颊车 42

7.下关 42

8.头维 42

9.人迎 42

10.水突 42

11.气舍 42

12.缺盆 42

13.气户 42

14.库房 42

15.屋翳 42

16.膺窗 42

17.乳中 42

18.乳根 42

19.不容 42

20.承满 42

21.梁门 42

22.关门 42

23.太乙 42

24.滑肉门 42

25.天枢 42

26.外陵 42

27.大巨 42

28.水道 42

29.归来 42

30.气冲 42

31.髀关 42

32.伏兔 42

33.阴市 42

34.梁丘 42

35.犊鼻 42

36.足三里 42

37.上巨虚 42

38.条口 42

39.下巨虚 42

40.丰隆 42

41.解溪 42

42.冲阳 42

43.陷谷 42

44.内庭 42

45.厉兑 42

四、足太阴脾经 43

(三)病理症候 44

(一)循行概述 44

(二)生理功能 44

(四)脾经俞穴 45

(五)脾经穴分寸歌 53

1.隐白 53

2.大都 53

3.太白 53

4.公孙 53

5.商丘 53

6.三阴交 53

7.漏谷 53

8.地机 53

9.阴陵泉 53

10.血海 53

11.箕门 53

12.冲门 53

13.府舍 53

14.腹结 53

15.大横 53

16.腹哀 53

17.食窦 53

18.天溪 53

19.胸乡 53

20.周荣 53

21.大包 53

(一)循行概述 54

五、手少阴心经 54

(四)心经俞穴 55

(二)生理功能 55

(三)病理症候 55

六、手太阳小肠经 59

1.极泉 59

2.青灵 59

3.少海 59

4.灵道 59

5.通里 59

6.阴郄 59

7.神门 59

8.少府 59

9.少冲 59

(五)心经穴分寸歌 59

(三)病理症候 60

(一)循行概述 60

(二)生理功能 60

(四)小肠经俞穴 61

七、足大阴膀胱经 68

1.少泽 68

2.前谷 68

3.后溪 68

4.腕骨 68

5.阳谷 68

6.养老 68

7.支正 68

8.小海 68

9.肩贞 68

10.臑俞 68

11.天宗 68

12.秉风 68

13.曲垣 68

14.肩外俞 68

15.肩中俞 68

16.天窗 68

17.天容 68

18.颧髎 68

19.听宫 68

(五)小肠经穴分寸歌 68

(三)病理症候 69

(一)循行概述 69

(二)生理功能 69

(四)膀胱经俞穴 70

(五)膀胱经穴分寸歌 98

1.睛明 98

2.攒竹 98

3.眉冲 98

4.曲差 98

5.五处 98

6.承光 98

7.通天 98

8.络却 98

9.玉枕 98

10.天柱 98

11.大杼 98

12.风门 98

13.肺俞 98

14.厥阴俞 98

15.心俞 98

16.督俞 98

17.膈俞 98

18.肝俞 98

19.胆俞 98

20.脾俞 98

21.胃俞 98

22.三焦俞 98

23.肾俞 98

24.气海俞 98

25.大肠俞 98

26.关元俞 98

27.小肠俞 98

28.膀胱俞 98

29.中膂俞 98

30.白环俞 98

31.上髎 98

32.次髎 98

33.中髎 98

34.下髎 98

35.会阳 98

36.附分 98

37.魄户 98

38.膏肓 98

39.神堂 98

40.譩譆 98

41.膈关 98

42.魂门 98

43.阳纲 98

44.意舍 98

45.胃仓 98

46.肓门 98

47.志室 98

48.胞肓 98

49.秩边 98

50.承扶 98

51.殷门 98

52.浮郄 98

53.委阳 98

54.委中 98

55.合阳 98

56.承筋 98

57.承山 98

58.飞扬 98

59.跗阳 98

60.昆仑 98

61.仆参 98

62.申脉 98

63.金 98

门 98

64.京骨 98

65.束骨 98

65.通谷 98

67.至阴 98

(一)循行概述 100

八、足少阴肾经 100

(三)病理症候 101

(二)生理功能 101

(四)肾经俞穴 102

(五)肾经穴分寸歌 114

1.涌泉 114

2.然谷 114

3.太溪 114

4.大钟 114

5.水泉 114

6.照海 114

7.复溜 114

8.交信 114

9.筑宾 114

10.阴谷 114

11.横骨 114

12.大赫 114

13.气穴 114

14.四满 114

15.中注 114

16.肓俞 114

17.商曲 114

18.石关 114

19.阴都 114

20.通谷 114

21.幽门 114

22.步廊 114

23.神封 114

24.灵墟 114

25.神藏 114

26.彧中 114

27.俞府 114

(三)病理症候 115

九、手厥阴心包络经 115

(一)循行概述 115

(二)生理功能 115

(四)心包络经俞穴 116

(五)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120

1.天池 120

2.天泉 120

3.曲泽 120

4.郄门 120

5.间使 120

6.内关 120

7.大陵 120

8.劳宫 120

9.中冲 120

(三)病理症候 121

十、足少阳三焦经 121

(一)循行概述 121

(二)生理功能 121

(四)三焦经俞穴 122

(五)三焦经穴分寸歌 132

1.关冲 132

2.液门 132

3.中渚 132

4.阳池 132

5.外关 132

6.支沟 132

7.会宗 132

8.三阳络 132

9.四渎 132

10.天井 132

11.清冷渊 132

12.消泺 132

13.臑会 132

14.肩髎 132

15.天髎 132

16.天牖 132

17.翳风 132

18.瘈脉 132

19.颅息 132

20.角孙 132

21.耳门 132

22.和髎 132

23.丝竹空 132

(二)生理功能 133

十一、足少阳胆经 133

(一)循行概述 133

(四)胆经俞穴 134

(三)病理症候 134

(五)胆经穴分寸歌 152

1.瞳子髎 152

2.听会 152

3.上关 152

4.颔厌 152

5.悬颅 152

6.悬厘 152

7.曲鬓 152

8.率谷 152

9.天冲 152

10.浮白 152

11.窍阴 152

12.完骨 152

13.本神 152

14.阳白 152

15.临泣 152

16.目窗 152

17.正营 152

18.承灵 152

19.脑空 152

20.风池 152

21.肩井 152

22.渊液 152

23.辄筋 152

24.日月 152

25.京门 152

26.带脉 152

27.五枢 152

28.维道 152

29.居髎 152

30.环跳 152

31.风市 152

32.中渎 152

33.膝阳关 152

34.阳陵泉 152

35.阳交 152

36.外丘 152

37.光明 152

38.阳辅 152

39.悬钟 152

40.丘墟 152

41.临泣 152

42.地五会 152

43.侠溪 152

44.足窍阴 152

(一)循行概述 153

十二、足厥阴肝经 153

(三)病理症候 154

(二)生理功能 154

(四)肝经俞穴 155

(三)病理症候 161

1.大敦 161

2.行间 161

3.太冲 161

4.中封 161

5.蠡沟 161

6.中都 161

7.膝关 161

8.曲泉 161

9.阴包 161

10.五里 161

11.阴廉 161

12.急 161

脉 161

13.章门 161

14.期门 161

(五)肝经穴分寸歌 161

十三、任脉 161

(一)循行概述 161

(二)生理功能 161

(四)任脉俞穴 162

十四、督脉 172

1.会阴 172

2.曲骨 172

3.中极 172

4.关元 172

5.石门 172

6.气海 172

7.阴交 172

8.神阚 172

9.水分 172

10.下脘 172

11.建里 172

12.中脘 172

13.上脘 172

14.巨阙 172

15.鸠尾 172

16.中庭 172

17.膻中 172

18.玉堂 172

19.紫宫 172

20.华盖 172

21.璇玑 172

22.天突 172

23.廉泉 172

24.承浆 172

(五)任脉穴分寸歌 172

(四)督脉俞穴 173

(一)循行概述 173

(二)生理功能 173

(三)病理症候 173

(五)督脉穴分寸歌 184

1.长强 184

2.腰俞 184

3.阳关 184

4.命门 184

5.悬枢 184

6.脊中 184

7.中枢 184

8.筋缩 184

9.至阳 184

10.灵台 184

11.神道 184

12.身柱 184

13.陶道 184

14.大椎 184

15.哑门 184

16.风府 184

17.脑户 184

18.强间 184

19.后顶 184

20.百会 184

21.前顶 184

22.囟会 184

23.上星 184

24.神庭 184

25.素髎 184

26.水沟 184

27.兑端 184

28.龈交 184

(四)交会穴位 185

十五、冲脉 185

(一)循行概述 185

(二)生理功能 185

(三)病理症候 185

(二)生理功能 186

十六、带脉 186

(一)循行概述 186

(二)生理功能 186

(三)病理症候 186

(四)交会穴位 186

十七、阴跷脉 186

(一)循行概述 186

十九、阴维脉 187

(三)病理症候 187

(四)交会穴位 187

十八、阳跷脉 187

(一)循行概述 187

(二)生理功能 187

(三)病理症候 187

(四)交会穴位 187

(三)病理功能 188

(一)循行概述 188

(二)生理功能 188

(三)病理症候 188

(四)交会穴位 188

二十、阳维脉 188

(一)循行概述 188

(二)生理功能 188

(四)交会穴位 189

一、治疗的意义与目的 190

下篇 临床证治 190

概论 190

二、“论治”必先“辨证” 191

三、治疗法则 192

一、急症 202

临证应用 202

二、传染病 206

1.休克 206

2.一氧化碳中毒 206

3.中暑 206

4.晕车晕船 206

三、内儿科疾病 210

1.流行性感冒 210

2.流行性腮腺炎 210

3.小儿麻痹症 210

4.百日咳 210

5.肺结核 210

6.结核性胸膜炎 210

7.颈淋巴结结核 210

8.急性肝炎 210

9.细菌性痢疾 210

10.疟疾(防治) 210

四、妇产科疾病 257

1.支气管炎 257

2.支气管哮喘 257

3.支气管扩张 257

4.肺炎 257

5.急性单纯性胃炎 257

6.慢性胃炎 257

7.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257

8.神经性胃痛 257

9.胃脘痛 257

10.胃下垂 257

11.胃扩张 257

12.胃肠神经官能症 257

13.神经性呕吐 257

14.胃酸过多与胃酸缺乏症 257

15.肠痉挛及肠神经绞痛 257

16.习贯性便秘 257

17.腹泻 257

18.膈肌痉挛 257

19.消化不良 257

20.急性肠炎 257

21.慢性肠炎 257

22.慢性肝炎 257

23.急性、慢性血管球肾炎 257

24.肾盂炎和肾盂肾炎 257

25.水肿 257

26.膨胀 257

27.遗尿症 257

28.遗精、阳痿 257

29.糖尿病 257

30.高血压 257

31.高血压性心脏病 257

3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57

33.低血压 257

34.贫血 257

35.癫痫 257

36.癔病 257

37.神经衰弱 257

38.精神分裂症 257

39.失眠 257

40.头痛 257

41.心脏神经官能症 257

42.慢性心力衰弱 257

43.三叉神经痛 257

44.面神经麻痹 257

45.脑血管意外 257

46.肋间神经痛 257

47.坐骨神经痛 257

48.多发性神经炎 257

49.单纯性甲状腺肿 257

50.甲状腺肌能亢进 257

51.关节炎 257

52.黄疸 257

53.眩晕 257

54.咳嗽 257

55.小儿哮喘 257

56.喉气管支气管炎 257

57.婴幼儿腹泻 257

58.慢性营养紊乱 257

59.小儿惊厥 257

60.鹅口疮 257

61.婴幼儿疝气 257

62.小儿发热 257

63.小儿瘫痪 257

64.脐风 257

65.脏躁 257

五、外科疾病 265

1.痛经 265

2.闭经 265

3.月经过多 265

4.白带 265

5.妊娠呕吐 265

6.胎位不正 265

7.滞产 265

8.胎盘不下 265

9.产后流血 265

10.产后缺乳 265

11.子宫脱垂 265

12.功能性子宫出血 265

13.人工流产 265

14.产后血晕 265

15.产后腹痛 265

六、五官科疾病 284

1.阑尾炎 284

2.急性肠梗阻 284

3.胆囊炎 284

4.胆石症 284

5.胆道蛔虫症 284

6.急性胰腺炎 284

7.尿道炎 284

8.膀胱炎 284

9.血尿 284

10.泌尿系统结石病 284

11.尿潴留 284

12.前列腺炎 284

13.急性乳腺炎 284

14.甲状腺肿 284

15.痔疮 284

16.直肠脱垂 284

17.关节痛 284

18.颈椎综合症 284

19.落枕 284

20.慢性腰痛 284

21.扭伤 284

22.腰椎间盘脱出症 284

23.肩软组织疾病 284

24.肱骨外上髁关节炎 284

25.狭窄性腱鞘炎 284

26.腕管综合症 284

27.足底痛 284

28.破伤风 284

29.丹毒 284

30.疔疮 284

31.荨麻疹 284

32.湿疹 284

33.疥疮 284

34.秃发 284

35.神经性皮炎 284

36.麻风 284

37.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284

3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84

39.肾绞痛 284

40.冻伤 284

5.脚气八处灸歌 298

1.睑缘炎 298

2.上睑下垂 298

3.结膜炎 298

4.角膜炎 298

5.角膜溃疡 298

6.虹膜睫状体炎 298

7.白内障 298

8.青光眼 298

9.视神经萎缩 298

10.脉络膜视网膜炎 298

11.电光性眼炎 298

12.近视 298

13.色盲 298

14.斜视 298

15.视网膜出血 298

16.眶上神经痛 298

17.急性扁桃腺炎 298

18.牙痛 298

19.急性中耳炎 298

20.耳病性眩晕 298

21.耳聋与聋哑 298

22.急性鼻炎 298

23.嗅觉失灵 298

24.酒糟鼻 298

25.慢性鼻窦炎 298

26.梅核气 298

27.口噤 298

28.口腔溃疡 298

附录:历代针灸歌赋 298

1.十二井穴歌 298

2.四总穴歌 298

3.六之灸歌 298

4.十三鬼穴歌 298

8.六十六穴与五行十干的配合歌 299

6.中风七穴歌 299

7.四花灸歌 299

10.五俞穴歌 300

9.补母泻子法歌 300

12.俞募穴歌 301

13.八脉交会歌 301

15.百症赋 303

14.郄穴歌 303

16.玉龙歌 305

17.金针赋 312

18.灵光赋 315

19.拦江赋 316

20.席弘赋 318

21.胜玉歌 320

22.肘后歌 322

23.十二穴主治杂病歌 324

24.禁针歌 325

25.禁灸歌 326

26.通玄指要赋 327

27.杂病穴法歌 328

28.杂病十一穴歌 330

29.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332

30.孙真人针十三鬼穴歌 333

32.针内障要歌 334

31.针内障秘歌 334

34.行针指要歌 335

33.回阳九针歌 3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