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叶天士原著;孙玉信,赵国强点校
- 出 版 社: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606182
- 页数:785 页
中风 1
肝肾虚,内风动 1
卷一 1
阳升热蒸液亏 2
液虚风动 2
阴阳并虚 3
阴中阳虚 3
卫虚络痹 4
胃虚表疏 4
阳虚卫疏 4
胃虚阳升 5
风阳燥热 5
气虚 5
胞络热邪阻窍 6
肝胃同治 6
肾阴虚,肝风动 7
脱 7
风湿中脾络 7
艾灸络热 7
痰火阻络 13
肝阴虚 15
肝风 15
肝肾阴虚 17
阳升血热 18
风阳扰神 19
心营热 19
络热窍阻痹 20
风阳阻窍 20
血去阳升 20
胃虚表疏 21
肝胃阴虚 21
痰热阻窍 21
泄肝安胃 22
滋肝和胃 22
胃虚痰滞 22
风阳扰胃 23
惊怒动肝 23
怒劳伤肝,结疝瘕 23
内风挟痰 25
痰火 25
眩晕 25
络热 26
肝风 26
下虚 27
营血虚 27
阴虚阳升 27
木火上炎 28
暑热上蒙清窍 28
头风 28
胃虚风,阳上逆 29
阴中阳虚 29
阴虚 30
虚劳 30
阴虚阳浮 33
阳虚 36
阴阳并虚 38
阳虚奇脉兼病 38
上损及胃 40
脾肾兼虚 41
下损及中 41
阴虚阳浮,兼胃阴虚 43
胃虚呕泻 43
营虚 44
中虚 45
劳伤心神 45
肾气不纳 47
劳力伤脾胃 48
肝肾冲任皆虚 48
气血滞,升降阻 48
劳动伤经脉 49
寒包热 51
寒 51
卷二 51
咳嗽 51
风温 52
风邪阻窍 52
风 52
风温化燥 53
温邪 54
风温化燥伤胃阴 54
气分热 55
阴虚感温邪 55
暑 56
热郁成毒 56
暑湿 57
暑风 57
湿热痰火 58
湿痰阻气 58
湿 58
湿热 58
燥 59
胃阴虚 61
胆火犯肺 62
营热 63
郁火伤胃 63
劳嗽 64
肾阴胃阴兼虚 66
阴虚火炎 66
中气虚 67
肝犯胃肺 70
胃咳 70
劳倦阳虚 70
肝风 71
大肠嗽 71
胁痛 72
风温 73
寒邪 73
吐血 73
温热 74
冬温 74
上焦气分蓄热 75
寒热郁伤肺 75
热 75
暑热郁肺阻窍 76
暑热 76
木火升逆,扰动阳络 77
火气逼肺 77
阴虚 78
阴虚阳升 80
阴虚肝风动 86
阴阳血虚 87
下损及中 88
阴中阳虚 88
阴阳并虚,肾气上逆 88
肾胃兼虚 89
脾肾兼虚 89
劳伤中气虚 90
胃阳虚卫疏 93
营虚 94
劳心过度阳升 95
胃阴虚 96
心营热 96
肝胃不和 99
胃虚气逆 99
血络阻痹 101
肝气 101
血络痹,胸胁痛 103
劳力伤 105
怒劳血痹 105
郁 106
寒热客邪迫肺 108
失音 108
阴虚 109
失血津液亏 109
胆火烁喉 109
气分燥,津液亏 109
苦辛散邪,伤肺胃津液 110
肺痿 110
肺气不降 111
液伤卫虚 111
阴虚阳动 113
遗精 113
卷三 113
阴虚湿热 114
下损及中兼治脾胃 115
心肾兼治 117
肾气不摄 119
兼失血 120
湿热 122
淋浊 122
阴虚湿热 123
气闭 124
心火不陷 124
下焦阳不流行 124
肾气不摄 125
精浊阴虚 125
膀胱热血淋 125
败精浊瘀阻窍 126
奇脉病 128
劳心过度 130
心肾不交 130
阳痿 130
郁 130
卫阳虚 131
汗 131
胃阴虚 132
劳伤心神 132
营卫虚 132
阳脱 134
脱 134
阴阳并虚 135
肺胃阴虚 137
胃阴虚不饥不纳 137
脾胃 137
胃阳虚 138
脾胃阳虚 139
脾阳虚 139
脾胃阳虚 140
湿伤脾胃 140
食伤 141
饥伤 141
中气虚 141
肝胃 142
木乘土 142
肝脾胃 150
肝脾 150
胆脾 151
肝胆胃 151
胃阳虚 153
肿胀 153
脾阳虚 154
脾胃阳虚 155
脾肾阳虚 156
肾胃阳虚 156
肝胃不和 157
肾阳虚 157
肝郁犯胃兼湿 158
木郁气滞血涩 160
肝犯胃阳虚 160
肝郁犯脾 161
木火犯土 162
肝脾不和挟暑邪 162
肝犯脾胃 162
肝脾不和,清阳痹结 163
肝犯脾胃,阳虚有湿 163
湿浊凝滞、小溲不行,当开太阳 164
湿壅三焦,肺气不降 165
湿热壅塞经隧 166
下焦寒湿流经 166
湿郁疮蛊 167
湿热脚气 167
阳虚单胀,浊阴凝滞 168
气逆入络 168
木火入络 168
脾胃气窒不和 170
脾胃伤气分结痞 172
木犯土,虚中挟滞 172
卷四 172
积聚 172
脉络凝痹 173
痰凝脉络 173
气滞湿热腑聚 173
湿热食滞 173
伏梁 174
热邪里结 175
痰热内闭 175
痞 175
暑湿伏邪夹食 176
热邪入厥阴 176
气闭化热 176
湿阻气分 177
湿热伤胃 177
暑邪阻气 177
胸次清阳不运 178
胃寒 178
中阳不运 178
寒热客邪互结 179
肺气不降,胸脘痹阻 179
阳结于上、阴衰于下,关格 180
噎膈反胃 180
烦劳阳亢,肺胃津液枯 181
肝阴胃汁枯 181
酒热郁伤肺胃 182
肝郁气逆 182
液亏气滞 182
肺胃气不降 182
胃阳虚 183
忧郁痰阻 183
阳衰脘痹血瘀 185
阳虚阴浊凝滞 185
胃阳虚 187
脾肺郁 187
噫嗳 187
胃虚客气上逆 187
肝犯胃 188
呕吐 188
脾胃不和 188
厥阴浊逆 191
胃阳虚,浊阴上逆 192
中阳虚 194
呕伤胃中,邪热劫津 195
阳虚吸受秽浊气 195
胃阳虚,邪伏不食 195
暑秽内结 196
热邪内结 196
肝肾虚,冲脉气上逆 196
肝火刑金 197
胃虚肝乘 198
吐蛔 198
湿热结于厥阴 200
上焦湿热阻气 201
胃阴虚 201
不食 201
胃阳虚 201
肺气不开降 202
肠痹 202
湿火 204
大便闭郁,热燥结 204
便闭 204
湿热小肠痹 205
火腑不通 205
血液枯燥 206
虚风便闭 206
肾燥热 206
湿壅三焦 208
小便闭 208
血结 208
肾阳不通 209
湿热肺气不降 210
湿热小肠痹 210
二便俱闭,小肠火结 210
血液枯燥 211
火腑不通 211
湿热壅腑 211
腑阳不行 211
厥阴热闭 212
气血结痹 212
上焦气分壅热,肺不开降 214
肺痹 214
怒劳气逆 216
湿热伤肺 216
胸脘清阳不运 217
胸痹 217
脾胃阳虚 218
寒湿郁痹 218
寒 219
哮 219
血络痹痛 219
气虚 220
哮兼痰饮 220
肝升饮邪上逆 221
肺郁水气不降 221
喘 221
肾气不纳 222
肾阳虚,浊饮上逆 222
中气虚 222
胃虚 222
阳虚浊阴上逆 225
肺气郁痹 225
呃 225
谷疸 226
疸 226
脉络瘀热 227
湿热郁蒸 227
酒疸 227
脾液外越 228
疸后郁损心脾 228
疸变肿胀 228
体虚感风 230
风伤营卫误治 230
卷五 230
风 230
风伤卫 230
寒邪客肺 231
寒 231
劳倦阳虚感寒 232
寒客太阳膀胱经气逆 232
风寒伤卫 232
寒邪兼湿 232
风温化燥热 234
风温伤肺 234
风温 234
风温伤阴 235
少阳风火 235
温邪劫津 236
温邪入肺 236
温热 236
热入心营 237
热伤胃津 237
热邪入心胞 238
热邪闭窍神昏 239
热陷血分 240
误治伤胃津液 241
误下热陷成结胸 241
热入厥阴 241
阴虚感温邪 242
气血两伤 242
冬温伤液 242
热毒壅结上焦 243
病退胃不和 243
劳倦感温,阴液燥 243
劳倦感温,营卫、胃阳兼虚 243
阴虚邪伏 244
暑伤气分,上焦闭郁 245
暑 245
邪热兼酒热伤阴 245
暑风伤肺 248
暑热阻气,中痞不运 249
暑风入营 251
暑入心营 251
烦劳伤暑胃虚 251
暑湿弥漫三焦 252
暑热深入劫阴 252
暑病久延伤液 252
暑兼血症 255
暑邪入厥阴 255
暑厥 255
暑瘵 255
湿 257
湿阻上焦,肺不肃降 257
湿热秽气阻窍 258
湿温阻肺 258
湿郁脾阳 259
湿热内陷 259
湿热伤胃津 259
湿温邪入心胞 259
湿阻中焦阳气 260
湿邪弥漫三焦 263
肝胃湿热 264
阳衰湿伤脾肾 264
酒湿伤阳,以致郁生胃痈 264
湿郁经脉痛 265
湿热入经络为痹 265
湿郁肢节冷痛 265
气分热 266
燥 266
胃阴虚 267
心阳过动伤液 267
肺胃津液虚 267
火郁上焦 267
热劫阴液 268
疠邪入膻渐干心胞妙论 269
疫 269
湿温 270
三焦伏热 270
癍、痧、疹、瘰 270
温热郁肺 271
热邪入胞络 271
风温 271
湿邪内陷 272
阳明血热 272
痧后阴伤 272
外寒内热 272
风湿 273
胆火胃湿郁蒸 273
痰火 274
痰 274
湿热蒸痰 275
郁痰 275
痰热内闭神昏 275
木火犯中,胃虚生痰 276
肾虚痰多 277
肝肾虚,上有痰火 277
外寒引动,宿饮上逆 278
痰饮 278
饮上逆,肺气不降 279
脾胃阳虚 280
脾阳不运 281
脾肾阳虚 282
脾胃阳虚,饮逆咳呕 283
脾肾阳虚,饮逆咳呕 284
肾阳虚,伏饮逆喘、咳呕 285
肾阳虚,膀胱气化不通降 286
中虚湿热 287
肺胃湿痰 287
寒饮浊邪,上冲膻中 287
气火不降 288
痰饮挟燥 288
中焦痰热 288
支脉结饮 289
胸次清阳少旋,支脉结饮 289
哮喘伏饮 289
饮伏经络 289
悬饮 290
心下痞结 293
心脾气结,神志不清 293
卷六 293
郁 293
郁损心阳 293
肝脾气血郁 294
肝郁 294
郁损心脾,营内热 294
肝胆郁热 295
胆脾气血郁 296
肝郁风火升 296
肝犯胃,气逆血郁 296
郁热先清上焦 297
木火上升,肺不肃降 297
木火上升,喉肿痹 297
郁损脉络,痰饮阻气 298
郁伤胃 298
阴火上炎 298
郁热 298
经络气血郁痹 299
肝肾液涸,阳升喉痹 299
血络郁痹,右胁痛 299
郁热伤肝阴 299
肝肾郁热 299
郁劳 300
风火上郁 301
肝火 301
劳心阳动,木火上蒙 302
络热 303
肝肾阴虚,风阳上升 303
气火郁脘痛 303
怒动胆火 303
阳蹻脉虚 304
胆火 304
不寐 304
心火 304
胆液亏,阳升虚烦 305
脾营虚 305
阳升 306
嘈 306
肝肾阴亏阳浮 306
肝阴虚 307
血虚 307
心阳热 307
烦劳心营热 308
郁火 308
三消 308
肾阴虚,胃火旺 309
肾消 309
肝阳犯胃 309
阳动烁津 309
中虚伏热 310
脾瘅 310
肾阴虚,心火亢 310
瘅疟 312
疟 312
温疟 313
暑疟 314
湿疟 315
湿热 316
阳虚 317
胃阳虚湿聚 319
阴虚 320
脾胃阳虚 320
阴虚热伏血分 321
热邪痞结肺痹 322
热邪痞结 322
脾疟 323
肺疟 323
心经疟 323
厥阴疟 324
胃逆不降 325
胃阴虚 325
肝胃 326
脾胃 328
痞 330
肝风 330
劳疟 331
气血凝络 332
疟兼热痢 332
疟母 333
邪扰心营 334
三日疟阳虚 334
脾阳虚 335
肝胃 335
疟母 336
气血凝络 336
暑湿热 338
泄泻 338
湿热 340
中阳湿滞 341
中暑 341
寒湿 342
肝犯胃 343
肝犯脾胃 344
脾胃阳虚 345
胆郁伤脾 345
脾阳虚 346
脾肾阳虚 347
食伤 349
中虚腹痛 349
暑湿热 351
痢 351
卷七 351
湿热 352
厥阴伏热 354
血痢 355
协热痢 355
阳虚气滞 356
阳虚 357
脾肾兼虚 359
阳明不阖 359
脾营虚寒 359
痢伤阴液 360
久痢伤肾,下焦不摄 361
气虚下陷 362
疟变痢 363
噤口痢 364
肠风 364
湿热 366
便血 366
阳虚寒湿 367
郁怒木火犯土 368
中虚湿下陷 368
大肠血热 369
木郁土中 369
心脾营损 370
脾胃阳虚 370
阳明不阖 370
脾胃气滞 370
血去阴伤,虚阳上冒 371
脾不统血 371
脾肾虚 372
劳伤营卫 372
阴虚血涩 372
肾阴虚 373
肾阳虚 373
奇脉伤 374
血瘀在络 375
劳力伤络 375
气虚下陷 376
湿热气虚下陷 376
脱肛 376
肾气不摄 377
湿火 378
肺热叶焦 378
痿 378
邪风入络 379
胃气窒筋骨不利 379
湿热蒸烁筋骨 379
胃阳督肾皆虚 380
肝胃虚 380
阳明虚营,络热内风动 380
肝胃虚,内风动 380
湿热肝肾虚 381
冲脉虚寒 382
肝肾虚 382
脾肾阳虚 382
骨痿 383
下焦阴虚 383
肾阳奇脉兼虚 383
督阳虚 384
周痹 385
痹 385
肢痹 386
行痹 386
寒湿 387
风湿 389
湿热 390
痰血壅塞经络 392
湿热入血络 392
肝阴虚,疟邪入于络 393
卫阳疏,风邪入络 393
暑伤气,湿热入络 393
气滞热郁 394
风寒湿,入下焦经隧 394
热入下焦血分 394
血虚 395
肝胆风热 395
肝胃虚滞 395
血中气滞 396
筋痹 396
气虚 396
营虚 396
营中热 397
血虚络涩 397
煎厥 398
痰火上闭 398
痉厥 398
膻中热郁,心窍蒙 399
肾厥 399
温邪劫液,风阳上逆 400
暑邪内陷,胞络闭结 401
厥阴寒厥 402
肝风 402
厥阴热邪 403
肝逆胃虚 405
肝风烁阴 405
奇脉虚风阳动 406
怒 406
阴涸欲绝 407
蛔厥呕吐 407
心营热 407
疟厥 408
痛厥 408
肝肾虚,冲气逆 408
脏躁阳浮 410
痰火阻窍 410
惊 410
气逆阳泄 410
肝肾阴虚阳浮 411
阳气郁,窍络阻 412
惊恐痰火升 412
癫癎 412
火郁心肾不交 413
肝肾阳升 413
木火动,心神虚 413
木火郁血滞 413
劳心太过 414
风阳阳亢 414
胆火上升,心营热 416
湿热胃火上蒸 416
卷八 416
衄 416
温邪 416
风温 416
酒热伤胃 417
阴虚阳冒 417
督任阳虚 418
疝 418
浊阴凝聚肝络 419
郁怒肝疝肿胀 420
奇脉阳虚 420
膀胱寒湿凝滞 420
筋疝 420
肝疝犯胃 421
久疝湿热郁 422
疝兼疟母 423
疏泄伤卫阳 423
肝风 425
风火 425
头痛 425
肝阳犯胃上逆 426
血虚阳浮 426
伏暑 426
胆胃伏邪 427
厥阴气血邪痹 427
脾寒厥 428
劳伤血滞 428
心痛 428
惊伤 428
肝犯胃 429
胃脘痛 429
营络伤急心痛 429
肝犯胃,兼痰饮胸痹 431
肝风犯,胃液虚 431
阳虚 432
郁伤脾胃阳虚 432
肝郁化火犯胃 432
营络胃阳兼虚 433
阳虚痰滞 434
胃阳虚气滞血痹 434
血络瘀痹 435
阳虚阴浊凝阻 435
气逆不降 436
气火郁 436
肝郁 437
胁痛 437
营络虚寒 438
痛兼痰饮 438
金不制木 438
湿热壅滞 438
血络瘀痹 439
寒入络脉气滞 439
肝肾皆虚 441
胆络血滞 441
肝肾阴虚 441
肝风入络 441
郁伤脾阳 442
阳气不通 442
腹痛 442
上中二焦气阻 442
郁伤肝脾,络血凝瘀 443
肝郁血滞 443
秽浊阻气 443
阴浊内阻,腑阳不通 443
肝气郁 443
郁怒饮气入络 444
营分虚寒 444
劳伤中阳 444
痛绕耳后 445
肩臂背痛 445
暑伤中气 445
肩臂痛 446
背痛 447
腰痛 448
腰腿足痛 448
膝腿足痛 449
腰膝痛 449
足痛 450
血络瘀痹 451
诸痛 451
肝肾虚,下焦痛 453
肝肾奇经,脉络不和 453
阴分伏热 453
风温上郁 454
耳 454
暑 455
郁伤心肾,胆火上炎 456
胆火上郁 456
肾虚 457
气闭 457
暑湿郁蒸 458
燥热 458
目 458
风温 458
脾肺蕴湿 459
木火上郁 459
营阴虚 460
胃虚肝风 460
血络虚热 460
阴虚火郁 460
肝肾虚 461
肝阴虚 461
热壅肺气 463
清邪郁久,肺气窒塞 463
鼻 463
精虚鼻渊 464
脑热鼻渊 464
牙痈后络痹 465
阴虚火炎 465
牙 465
温邪 465
火 465
肺燥热 466
风火 466
风热 466
咽喉 466
阴虚火炎 467
气分热毒 467
秽浊上受,喉肿痹 467
疮 469
疮疡 469
风热项肿 471
疖 471
瘿 472
瘰疬痰核 472
疔 472
暑疡 473
流注 473
乳 473
溃疡 474
疡 474
疡漏 475
痔 476
肠痈 476
肝痈 476
后期郁伤,久嗽肺气虚 478
愁郁气血滞 478
卷九 478
调经 478
郁伤肝脾 479
肝犯胃 479
肝肾虚寒 480
奇脉虚寒滞 480
血络郁热腹痛 480
肝肾奇脉阴虚 481
冲脉肝阴虚 481
痛经郁伤,气血滞 482
阴虚 482
经闭木火郁热 483
食酸气血滞 483
气分热 483
湿滞腹痛泻 484
胃阳不运 484
胃阳虚 484
脾胃阳虚 484
气血虚滞兼湿 485
气滞湿凝肿胀 485
血蛊 486
气滞血涩 486
郁劳阴虚 487
阴虚风阳动 487
郁损营阴 487
脏躁 487
营虚干血劳 488
阴虚肝风动,干血劳 488
血痹成劳 488
倒经 489
风阳乘土 491
胃虚 491
淋带 491
温邪伤阴 491
阴虚阳浮 492
液涸风动 492
血虚脉络滞痛 492
奇脉虚 493
阴阳并虚 494
肝风胃虚 495
郁损肝脾 495
崩漏 495
冲任胃皆虚 496
奇脉虚血滞 496
营阴伤,脏燥热 496
冲任阴虚 497
冲任阳虚 497
髓虚筋痛 497
肝肾冲任虚寒 498
奇脉不和 498
苦寒辛散伤中阳 498
阴虚阳亢 499
液伤络热风消 499
奇脉阴虚风阳动 500
阳虚 502
肝气 503
恶阻 503
胎前 503
热邪伤阴 504
胃虚咳逆 504
肝虚滑胎 504
热伤肺阴 504
肝风 505
气滞血热 505
肝风犯脾胃 505
闪动络脉 505
热壅上焦 505
郁热 506
热伤肺阴 506
营虚火炎 507
寒邪厥 507
时邪发热 507
吐泻伤热阳 507
泄泻 507
胎漏 508
热邪下痢脓血 508
痢伤胃阴 508
热邪伤阴 508
殒胎不下 509
触胎下血 509
新产恶露瘀滞 510
产后 510
郁冒 511
体虚兼瘀 511
败血入经络为疡 513
营络虚寒,恶露未清 513
血虚寒滞 514
阴虚阳浮汗泄 514
阴虚风阳动 514
阴虚挟暑 515
气滞胀泻 515
气血滞兼湿 515
阳虚欲脱 516
暑伤营阴 516
冲任虚,气上逆,脘痛胀 517
产后阴虚,阳浮发厥 517
阳维病寒热 518
阴虚风阳动 518
气血寒滞结瘕 519
营络虚寒,腰腹痛 519
下损及胃,奇脉虚 519
阴损及阳,肝风犯胃 520
阳虚胃痛,血络瘀滞 520
胞损 520
营卫兼虚 520
阴虚、阳浮、经漏 521
胃虚下焦虚寒 521
虚寒瘕泄 522
奇脉虚淋带 522
阳虚肿胀 523
督任虚寒 523
中虚 523
奇脉虚,肾气不摄肿胀 525
风湿 525
温热肿胀 525
肝肾虚,兼痰饮 526
下焦脉络,寒滞肿痛 526
气滞脘痞胀 526
风温客肺,饮邪上逆 527
下虚饮浊上逆 527
燥伤肺气,水气痹阻 527
痰饮阻气,不寐不便 527
木火盛,心营热 528
暑伤上焦气分 528
湿浊踞膈,肺不肃降 528
蓐劳(一) 529
营血虚阳升 530
小产郁冒 530
奇脉虚淋带 531
奇脉阳虚,不升固 531
胃阳虚,肝风动,呕吐欲脱 531
阴虚阳冒成癫癎 531
蓐劳(二) 532
阳气虚久泻 532
下虚上受风温 532
液虚风动 533
肝虚血滞 533
营络气聚结瘕 535
癥瘕 535
气血凝络,脘痛经阻 536
气血凝络,肝逆胃痛呕 537
肾气不摄,经阻腹痛胀 537
木火郁,气滞血瘀 537
郁伤液涸,阳升痛胀 538
肝逆犯胃,奇络虚滞 538
肝郁犯胃 539
厥阴寒滞呕泻 539
湿热腹胀 540
湿热结癥 540
胆克脾,暑伤气 540
痰气凝结 540
寒热,食减,干血劳 541
蓄血 542
邪热内陷,液伤发痉 542
热入血室 542
幼科要略 544
幼科 544
卷十 544
伏气 545
风温 546
备用方 546
受热厥逆 547
夏热 547
备用方 547
胀 548
口疳 548
疳 548
食瓜果泄泻 549
吐泻霍乱 549
疟 550
痢 551
秋燥 552
看三关法 553
冬寒 553
痧疹 554
痘 555
惊 562
春温风温 563
疳 563
暑热 564
热邪内陷 565
热邪留肺 565
痧疹 565
温邪 565
疠邪 566
风温发疹 566
毒火未清 566
肝肾蕴毒闷症 567
见点闷症 567
痘 567
内伤夹滞虫积 578
脾胃虚,腑气不和 578
疳 578
食伤脾胃 579
胃阳伤 580
暑湿 580
吐泻 580
温邪 580
胃阳虚 581
郁热内伏 581
食伤脾胃 581
久痢伤阴,积滞未清 582
湿热 582
胃不和 582
胃虚气逆 582
阴风入脾络 583
热邪阻窍 583
癎痉厥 583
热邪伤阴,肝风动 584
邪逼心胞 584
湿热 586
虫 586
阳明热 587
集方 588
温热论 609
卷一 609
种福堂续选临证指南 609
脾胃痹寒呕 614
疮疡瘰疬 615
噎膈:反胃阳结 615
木乘土呕痢 615
便血:督肾虚寒 615
吐血:中阳不运 616
痞:中阳虚 616
腹痛气滞 616
哮:肾气不纳 616
湿:暑湿 617
舌:营阴虚 617
吐血:阴虚阳升 617
咽喉:温邪伤阴 617
癎:肝火 618
淋带:阴虚 618
头痛:肝肾阳浮 618
虚劳:暑热伤阴 618
吐血:气分热 619
痰:阴虚阳浮 619
吐血:中阳虚 619
噎膈反胃:气滞血瘀 619
产后:下焦阴阳并虚 620
噎膈、反胃、关格 620
郁:心脾 620
吐血:劳伤气逆 620
遗精:劳心损神 621
虚劳:阳虚 621
淋带:阴伤络热 621
产后阴伤神怯 622
调经:肝胃不和 622
泄泻:肾阳衰 622
调经:奇脉阳虚 622
痹:寒湿(二) 623
痿:精血损 623
痹:寒湿(一) 623
三消:肺热 623
湿兼风温 624
郁:木乘土 624
虚:劳伤中阳 624
肝风:下虚不摄 624
阳痿:湿热 625
虚劳:阴虚阳浮 625
痰:气火不降 625
暑:营热 626
胁痛:络热呛血 626
虚劳:肾虚不摄 626
吐血:劳伤心神 626
调经:阴虚热灼 627
疝:肝肾虚寒 627
虚劳:阴虚 627
痰饮:中阳虚 627
淋浊:脾肾阳衰 628
虚劳:奇脉阳虚腰痛 628
郁:气阻血凝 628
痿:精血虚 629
淋浊:阴火 629
泄泻:肾虚 629
遗精:阴虚阳浮 629
中风:水亏风动 630
暑:膀胱热闭 630
痉厥:肝郁 630
虚劳:阴阳两虚 630
产后蓐劳 631
肺痿:劳伤 631
疝:阳气窒 631
目:肝虚 631
吐血:郁 632
疝:精血虚 632
湿:湿伤阳气 632
咽喉:阴火 632
暑湿蕴三焦 633
肝风犯胃 633
暑热伤心胞 633
目:凉散伤胃 633
衄:肝肾阴虚 634
痢:肾虚 634
虚劳:烦劳阳升 634
遗精:阴火动 634
脾胃:暑湿内伏 635
目:阴虚受暑热 635
疟:邪陷厥阴 635
湿:湿热 635
癥瘕:寒凝气结 636
噎膈反胃 636
虚劳:心肾不交 636
痹:湿热 636
疟:湿遏阳气 637
痉厥:湿温邪闭 637
癎:郁怒 637
胃痛:气滞血瘀 637
便血:肝胃不和 638
泄泻:寒湿 638
中风:阴虚阳浮 638
郁;肝火 639
虚劳:阴虚阳升 639
痿:风湿热邪 639
虚劳:营虚 639
痢:脾肾阳虚 640
便血:肝肾虚 640
风温:上焦湿热壅闭 640
调经:经闭肝脾不和 640
痹:劳伤气血痹 641
呕吐:胃阳虚 641
便血:郁热 641
便血:阴伤肝阳风动 642
失音:肺热 642
眩:肝阳升动 643
肝风脾虚 643
燥:肺胃津伤 643
呕:肝犯胃 644
喘:下焦阳虚 644
风热:风阳上升 644
郁怒伤肝 644
劳:阳气伤 644
胃阳虚 645
风湿劫损胃汁 645
阴虚肝阳动 645
瘕:液涸气坠 645
湿 646
风温 646
腑阳不通便难 646
痹:湿热内蕴 646
湿热脾疟 647
瘕:病伤厥阴 647
劳:固摄少阴 647
阳伤便难 648
劳:遗泄 648
痰饮 648
潮湿下痢阳伤 649
痹:湿阻经络 649
瘴:肺失降合 649
厥阴头痛 650
厥:风阳上逆 650
产后冲任虚 650
中恶;吸秽浊气 650
呕吐大便不通 651
湿:防变疟 651
哮喘:肾阴虚 651
便血:努劳血郁 652
痹:汗出阳虚 652
瘕:阳伤呕吐 652
温邪劫伤津液 653
肝犯胃,平肝和胃 653
呕吐:腑阳滞浊 653
脘痛映背:胃气少降 653
梦遗:督任二脉失司 654
疟热伤阴 654
厥:怒伤肝阴 654
冬温:伤肺胃津液 655
遗精:风火劫伤营阴 655
痰饮:支脉结饮 655
遗精:温阳通摄 655
湿热阻气 656
肿胀:肝犯胃 656
肿胀:脾肾阳衰 656
中风 657
卷二 657
补益 658
痨 659
咳嗽 660
盗汗 660
赤白二浊 662
吐血 662
盅 664
痞块 666
膈 668
便闭 669
风寒温痹 670
针灸 674
黄疸 676
消渴 678
瘟疫 679
痧 680
瘰疬 681
疟 685
痢 686
泄泻 686
痔漏 690
脱肛 690
肠风 694
溺血 696
疝气 698
卷三 698
心口胃脘痛 699
咳逆 701
呃逆 701
耳 702
目 703
鼻 707
口 709
舌 710
牙 711
咽喉 712
痈疽 714
疔 715
广疮结毒 718
下疳 720
中毒 721
疮 723
无名肿毒 733
诸丹毒 733
跌打损伤 738
卷四 738
围药 746
提药 749
降药 750
长肉收口 752
代针点头 752
麻药 753
瘤瘿 754
诸疯 755
疥癣 758
雀斑 760
汗斑 760
小儿初生 761
小儿门 761
疣痣 761
小儿无辜卒死 762
脐烂不干 762
小儿雪口 762
小儿脐风 762
救逆痘 764
小儿急惊风 766
砭小儿丹法 774
妇人门 774
经带崩漏 774
胎前 776
产后 777
杂症 778
附录 782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6》王强主编 2017
- 《甘肃省档案馆指南》甘肃省档案馆编 2018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31》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二编 10》王强主编 2017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手工咖啡 咖啡爱好者的完美冲煮指南》(美国)杰茜卡·伊斯托,安德烈亚斯·威尔霍夫 2019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13》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8》王强主编 2014
- 《近代旅游指南汇刊 23》王强主编 2014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东方杂志 第109册 第24卷 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号 1927年11月-1927年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东方杂志 第155册 第32卷 第二十一至二十四号 1935年11月-1935年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编 2012
- 《大学化学实验》李爱勤,侯学会主编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