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鸿修;黄体钢主编(河北省医学科院)
  • 出 版 社: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43315491
  • 页数:998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讲述了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同时介绍了起搏、旁路移植、心脏移植、PTCA、各种旋切术。
《实用冠心病学 第4版》目录

目录 1

第1章 冠脉循环血管的解剖 1

第一节 冠状动脉 1

第二节 冠脉循环的静脉 5

第三节 毛细血管 5

第2章 冠脉循环的生理 7

第一节 冠状血管的功能解剖 7

第二节 冠脉血流与心肌耗氧量 8

第三节 冠脉血流的调节 10

第四节 心脏的血流分布 20

第五节 冠脉阻力分布和药物作用 21

第六节 冠脉侧支循环 22

第七节 人体冠脉灌注的限制因素 23

第3章 心肌细胞的结构与代谢 25

第一节 心肌细胞的结构 25

第二节 正常心肌的代谢 28

第三节 冠心病的心肌代谢 30

第4章 心肌的生理学特点 34

第一节 心肌的五大生理学特点 34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离子活动变化与膜电位 36

第三节 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机制 39

第5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与致病原理 46

第一节 正常的动脉壁结构 46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病变 48

第三节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重要细胞 50

第四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理论 51

第五节 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些因素 53

第六节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害 54

第七节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消退问题 55

第6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织病理改变及其与临床的联系 57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分期和分型 57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形成 59

第三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类型与临床的联系 64

第7章 内皮功能失常与心血管疾病 68

第8章 心肌缺血损害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72

第一节 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活化 72

第二节 儿茶酚胺在心肌缺血损害中的作用 74

第9章 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在心肌缺血性损害中的作用 77

第10章 实验性心肌缺血 82

第一节 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 82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形成与发展 86

第三节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病理生理学 88

第四节 实验性缺血性心力衰竭模型 90

第11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预处理 96

第一节 再灌注损伤的表现 96

第二节 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97

第三节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 99

第四节 心肌缺血预适应 99

第12章 心与脑缺血及其相互关系 105

第13章 冠心病的流行情况 111

第一节 概述 111

第二节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112

第三节 我国冠心病流行的特点 117

第四节 国外冠心病的流行概况 119

第五节 冠心病的易患因素 122

第14章 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125

第一节 增龄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125

第二节 性别差异与性激素 126

第三节 关于冠心病的家族聚集、地区和种族差异 129

第15章 脂质代谢异常与冠心病 132

第一节 脂质的一般介绍 132

第二节 脂蛋白与载脂蛋白 135

第三节 高脂蛋白血症的分型和诊断 137

第四节 血脂异常与冠心病 141

第五节 治疗血脂异常的药物 143

第六节 血脂异常的防治 151

附件 血脂检测、标准化及异常防治 155

A.血脂异常防治建议 155

B.血脂测定技术及其标准化的建议 160

C.高脂血症的膳食治疗 162

第16章 脂蛋白(a)与冠心病 165

第一节 脂蛋白(a)的结构及理化特性 165

第二节 脂蛋白(a)的合成及代谢 166

第四节 脂蛋白(a)的生理功能 167

第三节 脂蛋白(a)的血浆水平 167

第五节 脂蛋白(a)的促血栓形成作用 168

第六节 脂蛋白(a)的检测 168

第17章 控制高血压,防治冠心病 170

第一节 高血压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170

第二节 高血压与冠心病的病因联系 173

第三节 控制高血压,防治冠心病 174

第四节 高血压病的诊断 174

第18章 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 181

第一节 高血压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181

第二节 高血压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183

第一节 高血压与冠心病互相关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86

第19章 高血压与冠心病 186

第二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188

第三节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降压治疗 189

第20章 膳食营养与冠心病 192

第一节 膳食营养与冠心病有关的历史回顾 192

第二节 膳食营养对血脂和体重与冠心病的影响 193

第三节 我国膳食营养变化趋势及其对冠心病发病的影响 203

第21章 糖尿病与冠心病 209

第一节 糖尿病的流行概况 209

第二节 糖尿病致冠心病的机制 210

第三节 糖尿病的诊断 212

第四节 2型糖尿病的治疗 213

第五节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特点 218

第22章 吸烟与冠心病 221

第一节 国外概况 221

第二节 吸烟对我国冠心病的影响 222

第三节 吸烟危害的作用机制 223

第四节 控烟与戒烟预防冠心病 224

第23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儿科问题 227

第一节 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及致病危险因素 227

第二节 儿童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 230

第一节 胰岛素抵抗的历史回顾、发生机制和判断 233

第24章 代谢综合征 233

第二节 胰岛素抵抗与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血脂异常 235

第三节 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 237

第四节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 239

第五节 胰岛素抵抗与促凝状态 243

第25章 冠心病的人群防治 245

第一节 概述 245

第二节 我国冠心病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247

第三节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 248

第四节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249

第五节 防治点(区)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社区示范点 250

第一节 心肌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253

第26章 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 253

第二节 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限度 256

第三节 心肌缺血的其他原因 257

第四节 引起ST-T改变的其他原因 258

第27章 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其他方法 260

第一节 心电图负荷试验 260

第二节 双嘧达莫试验 267

第三节 腺苷试验 268

第四节 排除假阳性的试验 269

第一节 动态心电图 272

第28章 其他心电图仪诊断冠心病 272

第二节 电话传输心电图 274

第三节 无线电遥测心电图 276

第29章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 277

第一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病理的关系 277

第二节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期 279

第三节 不同部位梗死的心电图诊断 282

第四节 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288

第五节 心电图诊断心肌梗死的评价 295

第一节 心电图对急性心肌梗死部位的判断和再灌注病人入选标准 298

第30章 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 298

第二节 再灌注疗效的评估 299

第三节 方法的局限性和展望 304

第31章 冠心病心向量图的分析方法 306

第一节 心向量图基础知识简介 306

第二节 正常心向量图的特点 308

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向量图特点 309

第四节 心肌梗死心向量图诊断中的特殊问题 314

第五节 心肌缺血向量分析的主要参数 317

第32章 心室晚电位 320

第一节 发展史 320

第三节 记录方法 321

第二节 病理生理 321

第四节 临床应用 324

第五节 评价与展望 329

第33章 超声心动图在冠心病诊断上的应用 332

第一节 超声的基本原理与检查方法 332

第二节 心肌缺血与室壁运动异常 334

第三节 缺血左室整体功能的评价 337

第四节 负荷超声心动图 339

第五节 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的检查 341

第六节 冠心病超声检查的新进展 344

第七节 冠状动脉的检查 347

第34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在冠心病的应用 351

第一节 心肌显像 351

第二节 临床应用 354

第35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浆心脏性标志物诊断价值 367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浆心脏性标志物活性的改变 367

第二节 心脏性标志物测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评价 370

第三节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脏性标志物测定与预后关系 373

第36章 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 377

第一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377

第二节 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准备 378

第三节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方法和步骤 380

第四节 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判定 387

第五节 左心室造影 394

第六节 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400

第37章 冠心病的定义和类型 407

第一节 冠心病的定义 407

第二节 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 407

第三节 冠心病命名和诊断标准的应用及发展 410

第38章 隐性冠心病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414

第一节 隐性冠心病的定义及类型 414

第二节 隐性冠心病的患病率与发病率 415

第三节 隐性冠心病的临床意义 417

第四节 隐性冠心病的防治 419

第39章 冠心病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 422

第一节 概述 422

第二节 心绞痛的病理生理 423

第三节 心绞痛的分级 427

第四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点 428

第五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431

第六节 与心绞痛鉴别的疾病 433

第七节 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434

第40章 X综合征(心脏X综合征、微血管性心绞痛) 443

第一节 发病机制 443

第二节 临床表现与诊断 444

第三节 鉴别诊断 445

第四节 治疗 446

第五节 预后 446

第41章 不稳定型心绞痛 448

第一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名称历史沿革 448

第二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因素 449

第三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类和危险分层 450

第四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454

第五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456

第七节 变异型心绞痛 460

第六节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及出院后治疗 460

附件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466

第42章 急性心肌梗死 472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概况 472

第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生理 473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475

第四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478

第五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 479

第六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评估分类 480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482

第八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再灌注治疗 486

第九节 冠状动脉成形术与冠状动脉内支架 489

第十节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术 491

第十一节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491 )第十二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 492

第十三节 出院前评估与继续治疗 497

第43章 冠心病监护病室的设置与基本治疗 500

第一节 冠心病监护病室的设计与设备 500

第二节 冠心病监护病室中的医护人员 502

第三节 冠心病监护病室中治疗的基本原则 504

第44章 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508

第一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508

第二节 血流动力学测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514

第一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及其调节 525

第45章 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 525

第二节 溶栓药物种类和溶栓治疗的适应证 528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再灌注成功临床判断和与其他药物联用 532

第四节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的疗效评价 533

第46章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537

第一节 技术原理 537

第二节 适应证与禁忌证 538

第三节 导管系统 539

第四节 操作方法 541

第五节 疗效判定 544

第六节 并发症 546

第七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PTCA治疗 547

第八节 PTCA后血管再狭窄及预防 547

第47章 急性心肌梗死PTCA的应用及其限度 550

第一节 直接或初始PTCA(Direct or primary,PTCA) 551

第二节 补救或挽救性PTCA 555

第三节 溶栓成功后PTCA 558

第48章 冠状动脉支架和其他介入方法 562

第一节 冠状动脉支架 562

第二节 其他介入治疗技术 570

第一节 冠心病心肌梗死大型随机临床试验的方法与特点 581

第49章 冠心病心肌梗死大型临床试验方法与进展 581

第二节 判断临床试验好坏的标准 582

第三节 如何评价临床试验的结果 582

第四节 大型冠心病心肌梗死临床试验的进展 583

第50章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临床试验研究 589

第一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589

第二节 药物辅助治疗 592

第三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594

附件 大型临床试验目录 597

第51章 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心律失常 599

第一节 对缺血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研究 599

第二节 常见的心律失常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610

第52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 618

第一节 发病机制和血液动力学改变 618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因素 620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 621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治疗 623

第53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 629

第一节 发病机制和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629

第二节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 631

第三节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632

第四节 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监护 633

第五节 心源性休克的预示因素 634

第六节 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636

第七节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 643

第54章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 647

第一节 心脏破裂的概念 647

第二节 心室游离壁破裂 649

第三节 室间隔穿孔 651

第四节 乳头肌断裂 653

第五节 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的预防 655

诊断与危险性评估 657

前言 657

附件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 657

治疗 661

第55章 急性肺栓塞 679

第56章 冠心病猝死 688

第一节 猝死与冠心病猝死 688

第二节 冠心病猝死的发病原理 691

第三节 冠心病猝死的易患者和诱发因素 693

第四节 冠心病猝死前症状 694

第五节 冠心病猝死的防治 695

第六节 冠心病猝死现场抢救——心肺脑复苏 697

第一节 永久起搏的适应证和起搏器的选择 704

第57章 心脏起搏与除颤 704

第二节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技术 707

第三节 生理性心脏起搏和心脏起搏的血流动力学 718

第四节 心脏起搏的新应用 727

第五节 心脏起搏的并发症 736

第六节 心脏起搏的随访程控及检测处理 744

第七节 心脏起搏的进展与展望 767

第八节 临时性体外心脏电起搏 771

第九节 体外心脏电复律除颤 773

第十节 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 778

第一节 冠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 824

第58章 冠心病的外科治疗 824

第二节 心肌梗死并发症的外科治疗 834

第59章 心肌硬化型冠心病 840

第一节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 840

第二节 心律失常型冠心病 845

附件1 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 848

第一节 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评定 849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预防 851

第三节 心力衰竭一般治疗 852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853

第五节 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 864

第六节 心力衰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866

第七节 心力衰竭氧气治疗 866

第八节 心力衰竭治疗建议概要 866

附件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 868

第一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用法 868

第二节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873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Proarrhythmia) 881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 883

第五节 与室性心律失常有关的辅助检查的评价 883

第60章 冠心病的药物治疗 889

第一节 硝酸盐或硝酸酯类(Nitrates) 890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895

第三节 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 903

第四节 钙离子拮抗剂 905

第五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nhibitors)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 Ⅱ receptor antigonists) 912

第六节 抗血栓治疗药物 919

第61章 冠心病的康复医疗 935

第一节 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 935

第二节 冠心病的康复医疗 936

第三节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医疗 941

第一节 基因表达的调节 945

第62章 冠心病的基因治疗 945

第二节 基因治疗的设计原则 946

第三节 基因疗法的选择 948

第四节 基因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950

第五节 展望 955

第63章 冠心病的中医认识简史及范围 958

第64章 冠心病的中医诊治 961

第一节 冠心病心绞痛(厥心痛) 961

第二节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真心痛) 971

第三节 冠心病心律失常 979

第四节 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983

第65章 冠心病的中医其他疗法 9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