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简史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吉惠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43837730
- 页数:406 页
目录 1
绪论我的中国儒学观 1
第一章 儒学产生与发展的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 23
第一节 儒学产生与发展的自然与人文环境 23
一、自然与人文环境对儒学的影响 23
二、社会结构对儒学的影响 26
三、农业经济对儒学的影响 29
四、历史传统对儒学的影响 32
第二节 春秋时期的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学术下移 35
一、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35
二、士阶层的分化,从巫、卜、史到儒的演变 39
三、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44
四、经济发展为儒学产生提供了社会土壤 46
第二章 儒学的形成及早期儒家思想 50
第一节 儒家创始人孔子及其学说 50
一、孔子的家世、生平与《六经》 50
二、《论语》的成书与版本的演变 57
三、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思想 59
第二节 孔门弟子对儒学的阐扬与传播 83
一、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号称儒家 83
二、子夏居西河为魏文侯师,儒学始兴 85
三、曾子阐扬“孝道”作《孝经》 85
四、子思发挥“中庸之道”作《中庸》 86
五、孔门后学论“内圣外王”之道著《大学》 87
六、孔门后学论“大同理想”著《礼运》 88
一、奠定了儒学的理论基础 90
第三节 孔子在中国儒学史与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90
二、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基础 93
第三章 战国时期儒家的分化,儒学经孟子阐扬更加理论化 100
第一节 早期儒家的分化与思孟学派 100
一、早期儒家的分化与思孟学派 100
二、孟子的生平与《孟子》一书 103
第二节 孟子思想及其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 106
一、“仁政”学说与民本主义 106
二、“性善论”是儒家伦理学说的哲学基础 114
三、“万物皆备于我”的宇宙观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117
四、“先知先觉”的天才史观与历史循环论 118
第三节 荀子对儒、道、法各派思想的整合与超越 121
一、审视荀子学术思想的走向 121
二、学术渊源与思想特点 122
三、荀学与孔孟儒学、黄老道学 125
四、历代学者的评述与反思 135
一、《周易》的《经》、《传》及其作者 141
第四节 儒学的进一步哲理化与《易传》的儒家思想 141
二、《易传》的儒家思想 143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焚书坑儒”、“独尊儒术”、儒学经学化与魏晋时期的儒学玄学化 148
第一节 秦始皇“焚书坑儒”与西汉前期儒道思想的新冲突 148
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与“焚书坑儒” 148
二、西汉前期的“黄老”政治与儒道思想的冲突 153
第二节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儒学经学化 157
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改造先秦儒学 157
二、儒学经学化,经今古文学之争 163
三、班固纂《白虎通义》,经学法典化、谶纬流行 166
第三节 魏晋玄学兴起,经学衰落,儒学玄学化 168
一、经学衰落,玄学兴起,儒道合流 168
二、正始之音,何晏、王弼以道解儒 170
三、竹林七贤越名教而任自然 173
四、裴頠、郭象批评“贵无”,协调儒道 174
第五章 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道教对儒学的冲击与儒学开始复兴 177
第一节 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对儒学的冲击 177
一、佛教、道教对儒学的冲击 177
二、儒家对佛教、道教的批判 185
三、形神之辩与范缜的《神灭论》 189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复兴儒学与《五经正义》 193
一、隋代的复兴儒学与王通的“三教可一” 193
二、唐代的统一儒学与《五经正义》 202
三、韩愈、李翱的攘斥佛老、重振儒学 206
第六章 宋明时期的新儒学——理学与心学 217
第一节 北宋的儒学复兴与理学奠基 217
一、宋初三先生的复兴儒学 217
二、周敦颐的“濂学”及《太极图说》为理学奠基 221
第二节 张载“关学”及其“气本论”形成的理学体系 222
一、张载的生平著述及其思想特色 222
二、“太虚即气”的本体论 225
三、“天理”与“人欲”之辩 226
四、“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228
第三节 程颢、程颐与理学体系的完成 230
一、“理”与“天理”概念的内涵 230
二、“存天理,灭人欲”的本义与引申义 233
三、“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 234
四、“格物致知”、“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235
第四节 朱熹集理学之大成与《四书集注》 237
一、朱熹的生平著述与“理一分殊” 237
二、人为万物之灵、人与物异的性论 238
三、《四书集注》在儒学史上的地位 241
第五节 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的心学理论 243
一、“宇宙便是吾心”的本体论 243
二、朱陆之争与“鹅湖之会” 246
一、王阳明的生平著述与王学三变 248
第六节 王阳明“心外无理”、“致良知”的心学体系 248
二、“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本体论 249
三、“知行合一”与“意念的发动” 250
四、“格物致知”与“致良知” 251
五、王门“四句教”与王学宗旨 252
第一节 明清实学思潮的兴起及其理论体系 256
一、“实学”概念的历史定位 256
第七章 明清儒学的实学思潮与今文经学之复兴 256
二、张载关学奠定了明清实学的思想基础 260
三、南宋湖湘之学、浙东功利派学术对明清实学形成的贡献 265
四、实学范畴系统与理论体系 272
第二节 顾炎武、戴震、章学诚的“考据”与“明道”,李颙的“明体适用”之学 280
一、顾炎武对理学清谈心性的批判,开复兴汉学之先河 280
二、戴震的“考据”与“通经” 282
三、章学诚调和“汉学”与“宋学”,主张“通经”在于“明道” 285
四、李颙的“明体适用”之学与孔孟儒学的回归 288
一、刘逢禄治经务通大义,专治春秋公羊学 292
第三节 清末今文经学的复兴与清代整理儒家文献的重要成果 292
二、龚自珍、魏源以“经术”为“治术”,改革时弊,变古师夷 294
三、清代汇刻《皇清经解》、重刻《十三经注疏》 298
第八章 清末至五四运动时期西学对儒学的冲击,儒学解体与康有为的复兴儒学 306
第一节 清末西学对儒学的冲击,儒学走向解体 306
一、西学对儒学的冲击,儒学走向解体 306
二、儒学与西学的冲突,“中体西用”之辨 311
一、康有为、陈焕章的孔教会、“尊孔读经” 315
第二节 康有为、陈焕章的孔教会、“尊孔读经”与章太炎、刘师培的弘扬“国粹” 315
二、章太炎、刘师培的弘扬“国粹”与经学时代走向终结 325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经学时代终结与儒学解体 330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330
二、经学时代终结,传统儒学解体 336
第九章 现代新儒学的兴起与理论困境 340
第一节 现代新儒学的发生、发展及历史评价 340
一、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340
二、现代新儒学的理论纲领 343
三、对现代新儒学的历史评价 346
一、现代新儒学的困境 349
第二节 现代新儒学理论的困境与解构 349
二、儒学主流说的消解 350
三、新内圣外王之道、良知自我坎陷说的困惑 354
四、儒学复兴论的衰熄 357
五、走出学院,走向社会 361
第一节 废除“尊孔读经”,全面批判儒学 364
一、废除“尊孔读经”,视儒学为历史文化遗产 364
第十章 儒学在现代中国的命运 364
二、儒学研究的“百家争鸣”及政治化倾向 369
三、全面否定孔子,粗暴批判儒学 374
第二节 儒学研究的新时期,重新肯定儒学价值 379
一、儒学研究的新时期,重新肯定儒学价值 379
二、儒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儒学走向世界 382
结束语 儒学发展的规律性与儒学的普世性 390
一、儒学发展演变的几个规律性问题 390
二、儒学的现代价值与普世性问题 398
后记 405
- 《地球简史》(英)戴维·贝克(David Baker) 2020
- 《世界简史》(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2018
- 《图说时间简史》楚丽萍编著 2019
- 《日本简史》陈恭禄 2018
- 《多元视角下的康有为问题 现代儒学 3》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编 2018
- 《超图解中国哲学简史》玮丽斯责任编辑;(中国)王宇琨,董志道 2019
- 《大脑与精神简史 我们如何得知如何感受如何思考》王柄燚译;(德国)马提亚斯·埃科尔特 2019
- 《写给孩子的宇宙简史 宇宙从哪里来》(美)摩根著 2016
-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马伯庸著 2019
- 《时间哲学简史》楚人著 2018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成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中国)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9
-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剧本系列 白露》刘国华,马鹏程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上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钢琴谱》聂耳编 2019
- 《湖南考古辑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