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人自身的宇宙之谜  西方心身学说发展概论
人自身的宇宙之谜  西方心身学说发展概论

人自身的宇宙之谜 西方心身学说发展概论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新民编著
  • 出 版 社: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62204047
  • 页数:459 页
图书介绍:
《人自身的宇宙之谜 西方心身学说发展概论》目录

序 陈修斋 1

导言 1

第一章 心身认识发展的史前史 1

第一节 原始人的心身问题与认识能力 2

世界1、2、 3

第二节 原始灵魂观念的形成与心身的初步分化 10

原始心身认识的主观条件 10

“知道”与心身问题 10

原始灵魂观念的形成与具体内容 21

万物有灵信仰 21

灵魂与肉体 21

第三节 灵魂的冥世境遇与灵魂观念的进一步扩散 21

第二章 古希腊罗马心身学说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27

第一节 古希腊罗马心身学说产生发展的一般进程与历史条件 27

灵魂观念与原始宗教信仰 27

灵魂与冥世 27

第二节 万物成于统一本原的天真信念与朴素的心身同一论 30

米利都学派 40

爱非斯学派 40

毕达哥拉斯学派 40

第三节 “爱憎”“奴斯”与心身的进一步分化 40

心灵与“爱”“憎” 45

“奴斯”与心身相互作用论 45

第四节 “认识你自己”与古典心身二元论的诞生 45

第五节 三重灵魂说与古典二元论的完成 52

灵魂是“单一体” 52

“认识你自己” 52

灵魂与肉体势不两立 52

第六节 灵魂是身体的形式”与心身同一论的发展 58

三重灵魂说 58

灵魂的居中性质与理性的“超凡脱俗” 58

灵魂的本质与种类 67

灵魂的发生与居所 67

心身相互作用与“同族精神” 67

第七节 “灵魂是有形体的”与原子论的心身同一论 67

“说灵魂是无形体的人是瞎说” 70

原子论与心身同一论 70

第八节 “体液论”与心身相互作用论——古代医学家对心身问题的探讨 70

“体液论” 73

第九节 怀疑主义与古希腊罗马心身认识的终结 73

“普纽玛”与心身的联系 73

第三章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心身学说 77

第一节 基督教教义的理论化与灵魂的非物质化——教父哲学的心身学说 78

灵魂非物质化的肇始 85

“认识自我”与灵魂的非物质特性 85

心身的相互作用与“第三实体” 85

第二节 “非物质灵魂”的困难与亚里士多德的复活——正统经院哲学的心身学说 85

灵魂与身体“共为一体” 90

灵魂是可以与身体分离的形式 90

第三节 异端思想与基督教心身理论的危机——十三、四世纪唯名论与拉丁阿维洛伊主义的心身理论 90

第四节 对旧观念的怀疑和向“千回百转的心灵”的进发——人文主义者的心身理论 94

“奥康剃刀”与物质能思维 94

“两重真理论”与心身探讨的独立化 94

对中世纪心身学说的分类与质疑 99

心身园地的拓荒者 99

第五节 沟通古代和近代的桥梁——自然哲学家的心身学说 99

自然、人类和灵魂 105

“对立面一致”与心身关系 105

第四章 十七——十八世纪初的心身学说 105

第一节 笛卡尔的心身二元论和交感论及其相互矛盾 106

心身二元论 117

第二节 海林克斯和马勒伯朗士的“偶因论”的心身平行论 117

心身交感论 117

肉体与广延 117

精神与思维 117

数学是通往其他科学的大门 117

心身相互联系是咄咄怪事 121

心身协调的“偶因”与真正原因 121

第三节 伽森狄和霍布斯的唯物主义的心身同一论 121

笛卡尔=心灵、伽森狄=肉体 126

灵魂与肉体的同一性精神现象也受制于力学规律 126

第四节 斯宾诺莎的心身两面论 126

心身是同一东西的两面 134

矛盾、非难与答辩 134

第五节 莱布尼兹的“前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134

“两时钟”与“前定和谐” 143

第六节 贝克莱的唯心主义的心物同一论 143

笛卡尔主义者的失足及其原因 143

单子与心身的本性 143

洛克与笛卡尔 152

物体和精神 152

异质、同一与“以太” 152

第七节 休谟的心身不可知论 152

精神哲学的现状与“第一原则” 161

“第一原则”与心身问题 161

违背诺言与误入“歧途” 161

第五章 十八世纪的心身学说 161

第一节 神经的“振动”与心理的观念联想——哈特莱的心理生理平行论 163

心理与生理的对应和平行 169

第二节 常识与心灵哲学——苏格兰常识学派的心身学说 169

“联想说”与心理过程 169

“振动说”与生理过程 169

常识与真理源泉 173

常识:心身存在并相互作用 173

心理能力和机能定位 173

第三节 肝脏分泌胆汁与大脑分泌思想——卡巴尼斯的心身学说 173

斩首后的人有无意识? 177

大脑思维与灵魂无用 177

第四节 “从人体的器官中把心灵解剖出来”——“百科全书派”的心身学说 177

对过去心身研究的唯物主义检阅 185

“人是机器”,灵魂是机器部件 185

心灵与身体的相互关系 185

第五节 近代心身研究的总结与心身问题形式的转换——康德的心身学说 185

第六章 十九世纪的心身学说 193

传统心身问题在伦理学中的死灰复燃 193

理性的批判与传统心身问题的虚假性 193

心身问题的新形式 193

第一节 黑格尔的辩证的心身同一论 194

心身是对立面的统一 205

黑格尔心身学说的性质与作用 205

第二节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心身同一论 205

现象学方法与精神的进化和本质 205

传统灵魂观念的心理起源 213

唯有感性才能解开心身之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看“人”灵魂的逻辑学与物理学在排泄时,心身都必须“在场”第三节 庸俗唯物主义的心身理论 213

庸俗否? 220

思维运动与精神成果 220

大脑褶皱与精神才能 220

第四节 海克尔的心身一元论 220

“电报系统”与心身的相互作用 231

心理与“心理模型” 231

第五节 副现象论 231

灵魂的个体和系统发生 231

各种心理形式考释 231

研究灵魂的方法 231

心理是生理的无用的伴随现象 236

互为副现象论 236

第七章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心身理论 236

第一节 实证主义的心身学说 236

实证原则与心身问题 246

可解的心身问题与心身平行原理 246

第二节 新实在论的心身合一论 246

“突创论”与心物的起源心身合一与意识的三要素意识的存在形式及其本质“内在说”与心身的相互作用第三节 罗素的中立一元论 254

所谓“常识的”观点分 262

析方法与心物分析心身的部分同一与“信→理解→吃饭”第四节 逻辑实证主义的“认识论的平行论” 262

“认识论的平行论” 276

因果链的“封闭”与“开放” 276

第五节 波普的“三个世界”理论与心脑相互作用论 276

传统心身问题“叫人头痛” 276

突现进化论与精神的起源 287

上向因果作用与下向因果作用 287

第六节 语言哲学中的心身理论 287

日常语言哲学的双重语言论 296

普通语义学的“安全方法” 296

第七节 唯意志主义的心身理论 296

身体与意志的同一论 305

第八节 新托马斯主义的“非等同论” 305

意志翻身与精神王国的改组 305

“旧的灵魂论”与新的世界图景 305

所谓“等同假设” 315

人脑不能思维 315

精神的起源、构成、功能和本质 315

思维与大脑、其他精神形式的关系 315

第八章 心理学的发展与心身学说的进步 315

第一节 构造主义的平行论 316

心身问题的科学性质与研究方法 325

经验的心身平行论两类因果系列的平行论 325

第二节 机能主义的心身一元论 325

第三节 行为主义驱除心灵的一元论 336

机能的机能 336

詹姆斯的心物同质论 336

意识是有机体的机能 336

对传统心理学的造反与心身问题的“变形” 346

心理是有机体的一种行为 346

相互作用问题与“中介变量” 346

第四节 格式塔心理学的同型论 346

对传统心身学说的清算 356

心理格式塔 356

心身同型与相互作用 356

心身同型论的性质特点 356

第五节 精神分析学的心身理论 356

心理是“有机体发展的最后结晶” 371

第六节 心理学中的其他心身学说举隅 371

心身关系问题上的矛盾态度 371

“本我”与心理系统的动力性质 371

“潜意识”与心理空间的拓展 371

精神分析法与心身问题 371

麦独孤为泛灵论的辩护 383

波林的“意识的物理维度”说 383

一元论的转化论 383

功能主义 383

新功能主义 383

第九章 脑科学的发展与心身研究的最新进展 383

第一节 斯佩里的突现论的心理生理相互作用论 385

第二节 艾克尔斯的二元论的相互作用论 395

超越传统与重蹈复辙 395

意识是大脑动力系统的突现特性 395

传统心身理论应该“修改” 395

意识可以移动大脑中的物质 395

清算二元论的仇敌——同一论 406

所谓“得到特殊发展” 406

“更坚定更明确”的相互作用论 406

第三节 心理生理等同论及其新变种 406

J·斯马特等人的等同论 416

普特南的功能主义 416

史蒂文逊的“异态一元论” 416

第四节 邦格的突现论的唯物论 416

基本特点和历史地位 427

第五节 先塔戈泰的“动力模式”论 427

“成功”有赖于系统论的“策略” 427

所谓“纲领性假说” 427

对各种心身理论的系统考察 427

完善的心脑理论及其接近方法 435

“动力模式”论“动力模式”论符合“完善性”的标准吗?第六节 拉兹洛的双重透视论 435

系统方法与心身问题 447

所谓“人类沙文主义” 447

“关于精神的系统阐述” 447

肉体与“排阵” 447

双重透视所显现的事件的关系 447

结束语 447

主要参考文献 4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