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

临床药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怀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40154757
  • 页数:461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为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之一。全书约65万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反映临床药理学学科基本知识结构。各论按系统介绍主要疾病的药物治疗学,每章中包括关于疾病研究进展简介、相关治疗药物分类、常用的防治药物以及该章所列疾病的临床合理用药等内容。本教材侧重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与基础药理学的内容重复。本教材为适合临床医学、预防、口腔、医学情报及药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使用的高等医药院校教材,适应全国大多数医药院校确定的教学时数和教学要求。同时也可作为各类临床医师、药师日常工作的参考书
《临床药理学》目录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临床药理学的发展概况 3

第一篇 临床药理学总论 3

三、市场药物的再评价 4

二、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 4

第二节 临床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4

一、教学与培训 4

六、技术与咨询服务 5

五、临床药理服务 5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察 5

第四节 药物治疗学 6

三、临床药效学研究 6

第三节 临床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6

一、安全性研究 6

二、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6

第五节 临床药理学与药物治疗学的学习方法 7

二、药物治疗原则 7

一、药物治疗学的内容 7

第一节 药物的效应和作用 10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10

第三节 时效关系与时效曲线 11

二、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11

第二节 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 11

一、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11

四、作用于特定的靶位 12

三、影响内源性神经递质和激素 12

第四节 药物作用机制 12

一、药物作用的理化机制 12

二、补充机体缺乏的各种物质 12

二、受体学说 13

一、受体的定义及特征 13

第五节 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13

三、药物的分类 14

四、受体的类型 15

六、受体与疾病的关系 16

五、受体的调节 16

七、受体与临床用药 17

一、机体方面的因素 18

第六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8

二、药物方面的因素 19

一、吸收 23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3

第三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23

二、分布 24

三、生物转化 26

四、排泄 28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29

第二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及其参数的计算 29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及其基本计算方法 30

二、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的应用 32

一、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32

第三节 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 32

二、肾脏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33

一、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33

第四节 疾病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33

三、充血性心力衰竭对药物代谢动力学的影响 34

第一节 药物代谢酶 37

第四章 药物代谢与临床合理用药 37

二、氧化代谢酶CYP2C9 38

一、氧化代谢酶CYP1A2 38

四、氧化代谢酶CYP2D6 40

三、氧化代谢酶CYP2C19 40

五、氧化代谢酶CYP3A4 41

六、酯酶 42

八、N-乙酰基转移酶 43

七、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43

九、谷胱甘肽S-转移酶 44

一、CYP450诱导和抑制 45

第二节 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45

三、首过代谢 46

二、肝功能损伤 46

四、活性代谢物 48

五、前药 49

六、新生儿药物代谢 50

七、饮食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51

一、新药概念和分类 54

第一节 新药研究 54

第五章 新药研究与新药临床试验 54

二、新药发现途径 56

三、中药新药研制思路 57

五、新药开发过程 58

四、未来新药研究模式 58

二、新药临床试验原则 61

一、新药临床试验基本要求 61

第二节 新药临床试验 61

三、新药临床试验有关规定 62

一、新药药学评价 65

第三节 新药评价 65

二、新药药效学评价 66

三、新药上市后再评价 67

一、药品注册与新药申请 69

第一节 新药申报与审评 69

第六章 新药审评与药品管理 69

二、新药审评程序与技术要求 70

二、新药监测期管理 71

一、新药临床研究管理 71

第二节 新药管理 71

一、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和机构 72

第三节 我国药品管理法规和安全性评价规范 72

三、新药技术转让 72

二、我国药品安全性评价规范 73

一、国家基本药物 75

第四节 药品管理 75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76

三、特殊药品管理 77

二、遗传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关系 79

一、遗传药理学的定义 79

第七章 遗传药理学 79

第一节 遗传药理学与药物代谢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关系 79

第三节 抗精神病药的遗传药理学 80

二、氟尿嘧啶 80

第二节 肿瘤化疗的遗传药理学 80

一、巯嘌呤 80

第四节 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遗传药理学 81

二、精神病的药物治疗 81

一、迟发性运动障碍 81

二、心血管药物代谢的遗传药理学 82

一、心血管疾病的遗传药理学 82

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85

一、药物不良反应概念 85

第八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85

第一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85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构成 86

四、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 87

五、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88

二、其他常见药源性疾病 89

一、药源性变态反应 89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 89

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91

二、药物滥用的危害 93

一、药物滥用概念 93

第九章 药物滥用及药物依赖性 93

第一节 药物滥用 93

第二节 药物依赖性 94

第三节 精神活性物质毒理学 95

二、依赖性药物分类 95

一、药物依赖性定义 95

一、阿片类 96

第四节 常见的依赖性药物 96

三、大麻 97

二、可卡因 97

六、致幻剂类 98

五、苯丙胺类 98

四、镇静催眠药 98

一、脱毒期治疗药 99

第五节 戒毒治疗 99

七、乙醇 99

一、国际药物滥用管制 100

第六节 药物滥用的管制 100

二、防复发治疗药 100

二、我国药物滥用的管制 101

一、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 104

第一节 概述 104

第十章 药物相互作用 104

二、不良药物相互作用的预防 105

一、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06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106

二、药效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09

三、药物体外的相互作用 110

一、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111

第三节 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111

二、呼吸系统不良反应 112

五、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113

四、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13

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113

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变化 115

一、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115

第十一章 老年人的临床药理学 115

第一节 老年人生理特征 115

七、消化系统功能的改变 116

六、呼吸系统功能的改变 116

三、内分泌系统功能的改变 116

四、免疫系统功能的改变 116

五、肾脏功能的改变 116

一、药物吸收 117

第二节 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 117

八、运动系统功能的改变 117

三、药物代谢 118

二、药物分布 118

三、药物耐受性改变与药效动力学 119

二、心血管系统功能改变与药效动力学 119

四、药物排泄 119

第三节 老年人药效动力学 119

一、神经系统功能改变与药效动力学 119

第四节 老年人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 120

四、老年人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下降 120

一、心血管系统常用药 121

四、消炎止痛药和镇痛药 122

三、抗生素 122

二、中枢神经系统常用药 122

五、药物相互作用 123

一、胎盘药物代谢动力学 125

第一节 围生期药物代谢动力学 125

第十二章 围生期药理学 125

二、胎儿药物代谢动力学 126

三、新生儿药物代谢动力学 128

一、药物的致畸作用 129

第二节 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反应 129

二、药物对胎儿危险度的分类 130

三、具有致畸作用的药物(X类) 131

四、药物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 133

一、分娩期用药 134

第三节 分娩期及哺乳期用药 134

二、哺乳期用药 135

第一节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药物治疗 141

第十三章 急性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 141

第二篇 神经与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 141

三、脑血管扩张药物治疗 142

二、抗凝血药和纤维蛋白溶解药 142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急性期的药物治疗 142

一、血液稀释和扩充血容量 142

二、高血压性脑出血 144

一、蛛网膜下隙出血 144

四、防治缺血性脑水肿药物 144

第三节 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 144

第四节 神经保护治疗药 145

一、病理特征 148

第一节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生理机制 148

第十四章 痴呆的药物治疗 148

一、临床表现 149

第二节 临床表现和诊断 149

二、遗传因素 149

一、维持认知功能 150

第三节 药物治疗 150

二、诊断 150

二、改善非认知功能症状 152

三、治疗评估 153

一、偏头痛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第十五章 偏头痛的药物治疗 155

二、抗偏头痛药物分类 156

一、选择性5-HT1受体激动药 158

第二节 常用的偏头痛急性发作治疗药 158

三、抗偏头痛药物的用药原则 158

二、麦角类抗偏头痛药 159

一、5-HT受体阻断药 160

第三节 常用的预防偏头痛发作药物 160

二、钙通道阻断药 161

二、失眠及其治疗 163

一、生理性睡眠与药物性睡眠 163

第十六章 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 163

第一节 概述 163

一、苯二氮?类 164

第二节 常用催眠药 164

三、催眠药的分类和一般特点 164

二、巴比妥类 166

三、其他催眠药 168

二、帕金森病病因与病理学基础 171

一、帕金森病与帕金森综合征 171

第十七章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 171

第一节 概述 171

第二节 常用抗帕金森病药 172

三、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概述 172

二、抗癫癎药概述 177

一、癫癎的临床表现与分类 177

第十八章 癫癎的药物治疗 177

第一节 概述 177

第二节 常用抗癫癎药 178

第三节 抗癫癎药物的合理应用 182

第一节 三环类抗抑郁药 185

第十九章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 185

第二节 NA摄取抑制药 187

第三节 5-HT再摄取抑制药 189

第四节 其他抗抑郁药 190

一、氨酪酸(GABA)受体和5-HT1A受体功能的失调 194

第一节 焦虑症 194

第二十章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 194

一、苯二氮?类 195

第二节 治疗焦虑症的药物 195

二、神经类固醇学说 195

三、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受体及其阻断药 195

四、神经肽受体阻断药 195

二、作用于5-HT系统的药物 198

三、其他抗焦虑药 200

二、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202

一、精神分裂症简介 202

第二十一章 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 202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概述 202

二、临床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 203

一、抗精神分裂症药的分类 203

第二节 临床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 203

第三节 抗精神分裂症的合理用药 207

一、CHF的病因、临床分级和药物治疗概述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第三篇 心血管及血液疾病的药物治疗 213

第二十二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 213

二、CHF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常用药物作用的环节 214

三、CHF药物治疗的发展历史和药物的分类 217

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218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218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 219

第三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220

第四节 利尿药 221

第五节 强心苷 222

第六节 血管扩张药 223

第七节 醛固酮受体阻断药 224

二、cAMP非依赖的正性肌力药 225

一、cAMP依赖的正性肌力药 225

第八节 正性肌力药 225

三、人重组B型利钠肽 226

二、中性内肽酶抑制药 226

第九节 其他正在开发和评价中的药物 226

一、内皮素受体阻断药 226

七、生长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肽 227

六、肿瘤坏死因子α阻断药 227

四、代谢治疗 227

五、辅酶Q10 227

第二十三章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230

一、利尿药 231

第一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231

二、β受体阻断药 232

三、钙阻断药 234

四、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药 236

五、AT1受体阻断药 238

一、中枢性降压药 239

第二节 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239

三、α1受体阻断药 240

二、神经节阻断药 240

五、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241

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断药 241

一、有效治疗与终生治疗 242

第三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则 242

六、钾通道开放药(钾外流促进药) 242

七、5-HT受体阻断药 242

八、肾素抑制药 242

一、老年高血压 243

第四节 高血压特殊人群的治疗原则 243

二、保护靶器官 243

三、平稳降压 243

四、个体化治疗 243

五、联合用药 243

四、其他 244

三、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244

二、妊娠高血压 244

二、肺动脉高压病理机制 246

一、肺动脉高压的分类 246

第二十四章 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246

第一节 概述 246

一、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效果评价 248

第二节 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248

二、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疗效预测 249

三、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 250

一、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 255

第一节 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 255

第二十五章 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治疗 255

二、心肌耗氧量 256

三、心肌缺血的病理生理改变 256

第三节 硝酸酯类 257

第二节 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作用方式 257

第四节 钙通道阻断药 260

第五节 β受体阻断药 262

第六节 抗栓药物 263

第七节 其他药物 264

一、冲动形成障碍 266

第一节 心律失常的生理学基础 266

第二十六章 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266

第三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267

第二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267

二、冲动传导障碍 267

第四节 抗心律失常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273

第五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274

一、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 277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策略 277

第二十七章 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治疗 277

二、动脉粥样硬化防治原则 278

一、调血脂药 279

第二节 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药物 279

二、抗血小板药 283

四、血管内皮保护药 285

三、抗氧化剂 285

二、血栓性疾病的治疗 288

一、血栓性疾病的常见病因 288

第二十八章 血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288

第一节 概述 288

一、肝素类 289

第二节 抗凝血药 289

三、抗凝血酶类 291

二、口服抗凝药 291

一、影响花生四烯酸代谢的药物 293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293

二、TXA2受体阻断药和TXA2合成酶抑制药 294

三、前列腺素类 295

五、作用于血小板膜受体的药物 296

四、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296

一、第一代纤维蛋白溶解药 297

第四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 297

三、第三代纤维蛋白溶解药 298

二、第二代纤维蛋白溶解药 298

一、扩容高分子化合物 299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 299

第五节 蛇毒酶类与蚓激酶 299

一、蛇毒酶类 299

二、蚓激酶 299

二、血红蛋白代用品 300

一、糖尿病的分型 305

第一节 糖尿病的分型和病理过程 305

第四篇 内分泌及内脏疾病的药物治疗 305

第二十九章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305

二、糖尿病的病理变化 306

一、磺脲类降糖药物 307

第二节 口服降糖药的临床应用 307

三、双胍类降糖药 310

二、促胰岛素分泌剂 310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311

第三节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312

六、其他类降糖药 312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312

二、胰岛素的临床应用 313

一、胰岛素的剂型 313

第四节 胰岛素抵抗的防治 316

第五节 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治疗 317

一、抗病毒药物 320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治疗用药 320

第三十章 肝脏疾病的药物治疗 320

二、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 323

三、保护肝细胞的药物 324

第二节 肝性脑病的治疗用药 326

第三节 脂肪肝的治疗用药 328

二、肝性脑病的临床合理用药 330

一、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合理用药 330

第四节 临床合理用药 330

三、脂肪肝的临床合理用药 331

二、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333

一、概述 333

第三十一章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333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药物分类 333

一、常用抗酸药物 334

第二节 抗酸药 334

三、消化性溃疡的治疗及治疗药物的分类 334

一、胆碱受体阻断药 335

第三节 抑制胃酸分泌药 335

二、抗酸药的合理应用 335

二、H2受体阻断药 336

三、H+-K+-ATP酶抑制药 337

二、其他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药 339

一、前列腺素衍生物 339

四、胃泌素受体阻断药 339

第四节 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药 339

第六节 药物治疗的选择 341

二、Hp感染的治疗方案 341

第五节 抗幽门螺杆菌药 341

一、Hp感染的治疗 341

二、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 344

一、急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治疗 344

第三十二章 前列腺疾病和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 344

第一节 前列腺炎综合征的药物治疗 344

二、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药理学基础 345

一、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45

第二节 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345

三、α受体阻断药 346

四、5α-还原酶抑制剂 347

第三节 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348

五、植物药 348

第一节 抗感染药物的发展概况 357

第三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的药物治疗 357

第五篇 感染性疾病与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357

二、病原体耐药性的机制 358

一、病原微生物耐药性的现状 358

第二节 耐药性问题 358

三、防治病原体耐药性应注意的问题 360

二、临床选用抗感染药物的基本原则 361

一、抗感染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61

第三节 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 361

四、抗感染药物的联合应用 362

三、严格控制抗感染药物的预防应用 362

五、抗感染药物体内过程特点与临床合理用药 363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64

第四节 常用的抗感染治疗药物 364

六、给药途径、剂量和疗程的确定 364

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72

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74

四、喹诺酮类 375

五、抗病毒药 376

六、抗真菌药 379

第三十四章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与艾滋病的药物治疗 385

第一节 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 386

第二节 非核苷类似物反转录酶抑制剂 390

第三节 蛋白酶抑制剂 391

第四节 抗HIV药物的临床应用 395

第三十五章 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 407

第二节 烷化剂 408

第一节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408

第三节 抗代谢药 410

第四节 抗肿瘤抗生素 414

第五节 抗肿瘤植物药 417

第六节 其他抗肿瘤药 421

第七节 联合化疗 422

一、干扰素 429

第一节 细胞因子及重组DNA产品 429

第六篇 生物制品的临床应用 429

第三十六章 生物制品及其临床应用 429

二、白介素类 430

三、促红细胞生成素 431

五、肿瘤坏死因子 432

四、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432

四、降钙素 433

三、人重组生长激素 433

第二节 激素类生物制品 433

一、人重组胰岛素 433

二、生长抑素 433

二、神经生长因子 434

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434

第三节 生长因子类 434

一、体内诊断制品 435

第四节 诊断制品 435

一、人血白蛋白 436

第五节 人血液制品 436

二、体外诊断制品 436

第六节 被动免疫制剂 437

二、人免疫球蛋白 437

一、疫苗的概念及分类 438

第七节 疫苗 438

二、基因工程疫苗 439

第八节 微生态调节剂 441

一、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 442

第九节 酶激活剂及酶类生物制品 442

第十节 噬菌体类生物制品 443

三、超氧歧化酶 443

二、尿激酶、链激酶 443

中文索引 445

英文索引 45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