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学习主体分析
学习主体分析

学习主体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文光,曹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03416386
  • 页数:38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学习的主体——学生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对教育工作者很有帮助。
《学习主体分析》目录

第一章 成就学业的基石——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 1

第一节 学习主体的心理发展概述 2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2

二、心理发展的特征 3

三、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6

第二节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9

一、遗传因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础 9

二、环境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10

三、心理发展是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12

第三节 学生的心理发展 13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13

二、心理发展主要阶段的特征 14

三、学习主体的认知发展 16

第四节 学习心理发展理论的意义 19

一、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是其从事学习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学习准备的必要条件,是教学准备性原则的理论依据 19

二、心理发展是创造最近发展区的前提条件 21

三、心理和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 22

第五节 身心状态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25

一、疲劳 25

二、疲劳与学习效率 26

第二章 获取知识的工具——认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0

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 30

一、感觉概述 30

二、知觉概述 34

三、学习主体感觉、知觉的特点与教学 37

第二节 记忆 43

一、记忆的概述 43

二、学习主体的记忆特点与教学 48

第三节 思维 54

一、思维的概述 54

二、学习主体的思维特点与教学 60

第三章 完善自我的起点——学习过程分析 65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 65

一、学习的概念 65

二、人类学习的特点 68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69

第二节 学习的过程 71

一、学习活动的构成要素 71

二、学习过程中教与学的关系 75

三、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79

第三节 学习的分类 84

一、加涅的学习分类 84

二、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 85

三、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 85

四、我国的学习分类 86

五、从知识观的角度对学习进行分类 86

第四节 学习理论流派 88

一、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88

二、认知学习理论 89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90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91

第四章 主客互动的产物——认知结构形成及其作用 94

第一节 认知结构的概述 95

一、认知结构的实质及其特征 95

二、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的关系 98

第二节 认知结构基本理论 100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00

二、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101

三、奥苏伯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104

第三节 认知结构的优化 107

一、认知结构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107

二、优化认知结构的途径和手段 109

第五章 学习状态的调节器——情感与学习的关系 117

第一节 情感概述 117

一、态度与情感 117

二、情感及其特性 120

第二节 情感的分类 126

一、按情感状态分类 127

二、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分类 128

第三节 情感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130

一、情感的品质与学习 131

二、情绪与学习效率 132

三、情绪、情感与智力活动 132

四、情感与学习效果 132

五、焦虑与学习动机 133

六、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成就 134

第四节 情绪和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 136

一、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 136

二、情感的效能和良好情感的培养 138

第六章 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意志对学习活动的作用 144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144

一、意志及其特征 144

二、意志与认识、情绪和个性的关系 146

三、学习意志 148

第二节 意志过程和结构 156

一、意志过程 156

二、意志的心理结构 157

第三节 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 160

一、良好的意志品质 160

二、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一般方法 161

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与学习 166

一、意志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166

二、意志品质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168

第七章 畅游学海的动力——学习动机分析 171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71

一、学习动机 171

二、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174

三、学习动机的分类 175

第二节 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177

一、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 177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 178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 179

第三节 有关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180

一、强化理论 180

二、成就目标理论 181

三、成就动机理论 182

四、归因理论 183

五、习得性无力感理论与自我效能感理论 185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187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88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92

第八章 扬长避短 成才立业——个性差异与学习 198

第一节 个性概述 198

一、个性及其特征 198

二、个性的结构 201

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203

一、个性倾向性的结构 203

二、个性倾向性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207

第三节 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218

一、个性心理特征结构 218

二、个性心理特征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214

第九章 提高学习效率的“金点子”——学习策略分析 245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246

一、学习策略及其特征 246

二、学习策略的构成及其层次 248

三、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元认知、学习方法的关系 249

第二节 通用学习策略体系 251

一、选择性注意策略 251

二、元认知学习策略 252

三、阅读理解学习策略 253

四、记忆学习策略 255

五、精加工学习策略 258

六、组织学习策略 259

第三节 学习策略对学习活动的影响 261

一、学习主体掌握学习策略的过程分析 261

二、影响学习策略获得因素分析 262

三、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的途径 263

第十章 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71

第一节 问题解决概述 271

一、问题解决的含义及其特点 271

二、问题解决的阶段性理论 272

三、认知结构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和影响 276

第二节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分析 278

一、影响问题解决的客观因素 278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观因素 280

第三节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285

一、帮助学生掌握问题解决的一般原理 285

二、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程序 287

三、通过“问题解决”教学,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89

第十一章 个性在学习活动中集中展示——学习风格分析 297

第一节 学习风格概述 297

一、学习风格及其特征 297

二、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 299

三、学习风格与学习策略、认知风格的关系 300

四、研究学习风格的教学意义 300

第二节 学习风格的个别差异 302

一、学习风格的认知要素差异 302

二、学习风格的情感、意动要素差异 306

三、学习风格的生理要素差异 309

四、学习风格和生活风格 310

第三节 学习风格类型与教学策略 311

一、教学策略应与学生的认知风格相匹配 311

二、教学策略应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匹配 318

第十二章 学习活动的终极追求——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 323

第一节 创造力概述 323

一、创造与创造力 323

二、关于创造力的研究 329

第二节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分析 331

一、遗传和生理因素 331

二、环境与教育因素 332

三、学生自身特点对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335

第三节 创造力的培养 337

一、培养创造力的教学活动 337

二、帮助学生掌握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技能 347

三、努力营造有利于创造力发展的良好的教学和社会环境 348

第十三章 张开思维的羽翼——学习主体非逻辑认识能力分析 351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学习活动 352

一、形象思维概述 352

二、形象思维的高级形式——想象 357

三、形象思维的训练 361

第二节 直觉思维与学习活动 364

一、直觉思维概述 364

二、直觉的特殊表现形式——灵感 371

三、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376

主要参考文献 3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