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现代临床心理学
现代临床心理学

现代临床心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青萍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0444818
  • 页数:48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现代临床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技能,并结合国内外临床心理学的最新观念和知识对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矫治和预防做了深入分析。本书突出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思路,是学习临床心理学的入门书、专业书,也是一般读者维护身心健康的保健书。
上一篇:流行性出血热下一篇:体内药物分析
《现代临床心理学》目录

第一章 临床心理学概论 1

第一节 临床心理学概述 1

一 临床心理学的概念 1

二 临床心理学的特性 3

三 学习临床心理学的意义 6

四 如何学习临床心理学 7

第二节 临床心理学发展简史 8

一 临床心理学的起源及发展 8

二 我国临床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1

一 临床心理学的任务及内容 15

第三节 临床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 15

二 临床医学的任务及内容 19

三 临床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 20

第四节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 23

一 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与策略 23

二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25

三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二——问卷调查法 27

四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三——测验法 28

五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四——个案法 29

六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五——相关法 32

七 临床心理学研究方法六——实验法 32

第二章 临床心理学基础理论 36

一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37

第一节 精神分析理论 37

二 弗洛伊德的性欲本能论 40

三 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41

四 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理论 42

五 弗洛伊德的梦理论 43

第二节 心理生理理论 43

第三节 行为理论 45

一 行为理论的基本观点 45

二 行为理论的基本依据 46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49

二 心理控制源的部位 50

一 观察学习 50

三 学习无力感 53

四 自我效能感与自我有能感 55

第五节 人本理论 56

一 人本学说的观点 56

二 人本学说的重要理论 57

第六节 人际关系理论 60

一 人际关系中的认知因素 61

二 人际关系中性格的认知 61

三 人际关系中态度的认知 62

第七节 中国临床心理学理论观点 64

一 心身统一的观点 64

四 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65

二 人与社会和谐的观点 65

三 认知与自我评价作用的观点 65

第三章 神经心理学 67

第一节 神经心理学概述 67

一 神经心理学的概念 67

二 神经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68

三 神经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70

第二节 神经心理学理论——有关心理、行为与脑关系的理论 72

一 机能定位学说 72

二 多相等势学说 72

三 总体活动定律学说 72

五 机能交替学说 73

四 脑功能整体论学说 73

六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学说 74

七 大脑半球双势理论 75

第三节 神经心理学基础 76

一 神经元、突触和信息传导 76

二 反射活动与反射弧 77

三 神经系统构造 78

四 脑的结构与机能 80

第四节 大脑与心理、行为的关系 83

一 大脑解剖特点 83

二 大脑各叶的主要心理、行为功能 83

三 大脑功能区的主要心理、行为功能 84

四 脑产生复杂心理、行为活动的过程 87

第五节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 88

一 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性的概念 88

二 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差异 89

三 大脑两半球感觉的差异 90

四 大脑两半球情绪的差异 91

五 大脑两半球记忆的差异 92

六 大脑两半球性别的差异 92

第六节 脑生理机制与情绪活动 93

一 下丘脑与情绪 94

二 边缘系统与情绪 95

四 神经介质与情绪 96

三 大脑皮层与情绪 96

第七节 神经—内分泌对心理活动的调节 97

一 内分泌器官 97

二 神经—内分泌对心理生理活动的调节 99

第四章 应激心理学 101

第一节 应激的概述 101

一 应激的概念 101

二 应激理论及研究发展过程 102

三 应激源 107

四 决定应激发生的机体因素 110

第二节 应激的生理反应 113

一 应激生理反应的表现 114

二 应激生理反应的过程 116

第三节 应激的心理反应 117

一 应激的情绪反应 117

二 应激的认知反应 120

三 应激的行为反应 121

四 应激的综合性反应 122

第四节 应激程度的评估 123

一 根据生活事件评估应激程度 123

二 根据症状反应评估应激程度 125

一 灾难心理反应 128

第五节 灾难性心理应激 128

三 根据各种测验量表评估应激程度 128

二 灾难后影响心理恢复的因素 131

三 灾难后心理障碍的表现 133

第六节 应激的防御策略 135

一 应激的自我心理防御机制 135

二 拉扎勒斯的应对方式 138

三 社会支持的积极利用 139

四 心理危机的干预 139

五 应激后心理障碍的治疗 140

第七节 自杀及其预防 142

二 自杀的类型 143

三 自杀的原因 143

一 自杀的概念 143

四 自杀的心理表现 145

五 自杀的预测与预防 146

第五章 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 149

第一节 心理生理障碍概述 149

一 心理生理障碍的概念 149

二 心理生理障碍研究的发展简史 150

第二节 心理生理障碍发生机制 153

一 情绪与心理生理障碍 153

二 性格与心理生理障碍 154

三 生活事件与心理生理障碍 157

四 生理因素与心理生理障碍 158

第三节 常见的心理生理障碍(心身疾病) 164

一 冠心病 165

二 高血压 168

三 消化性溃疡 170

四 非特异性结肠炎 171

五 胃神经官能症 173

六 支气管哮喘 174

七 头痛 175

八 癌症 177

九 肥胖症 178

十 慢性疼痛综合征 180

一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 182

第六章 变态心理学(心理病理学) 182

第一节 变态心理学概述 182

二 常态与变态的区分 183

三 变态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185

第二节 变态心理形成的原因 187

一 生物因素 187

二 心理因素 188

三 社会因素 190

第三节 变态心理各论一——神经症性障碍 192

一 恐怖性神经症(恐怖症) 193

二 焦虑性神经症(焦虑症) 194

三 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 196

四 抑郁性神经症(抑郁症) 198

五 神经衰弱 200

六 癔病(歇斯底里) 201

第四节 变态心理各论二——人格障碍 203

一 人格的概念 203

二 何谓人格障碍 203

三 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 204

四 人格障碍的分型与表现 206

五 人格障碍的矫正方法 209

第五节 变态心理各论三——性心理障碍 209

一 性心理障碍的概念 209

二 性心理障碍的分类 210

第六节 变态心理各论四——儿童与青少年特殊症状与适应不良 213

一 儿童行为障碍 213

二 儿童心理障碍 216

三 儿童注意缺陷障碍综合征——多动症 219

四 儿童发育障碍——儿童孤独症 222

五 儿童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 223

六 儿童与青少年适应不良性障碍 224

第七节 变态心理各论五——瘾癖 225

一 瘾癖的概念 225

二 瘾癖形成的原因 226

三 瘾癖的类型及表现 228

四 瘾癖的矫正方法 229

第八节 变态心理各论六——精神病 230

一 精神分裂症 230

二 偏执性精神病 231

三 反应性精神病 231

四 器质性精神病与症状性精神病 232

第九节 变态心理各论七——智力发育迟缓 233

一 智力发育迟缓的概念 233

二 智力发育迟缓的原因 234

三 智力发育迟缓的分级 236

四 智力发育迟缓的预防与治疗措施 237

一 迷信、巫术及气功偏差的概念 238

二 发生机制 238

第十节 与迷信、巫术、伪气功相关的心理异常 238

三 表现特点 239

四 治疗 239

第七章 临床心理咨询 240

第一节 临床心理咨询概述 240

一 临床心理咨询的概念 240

二 临床心理咨询的发展简史 242

三 临床心理咨询的特点 245

四 临床心理咨询的范围 247

五 临床心理咨询的意义 248

一 精神分析学派 249

第二节 临床心理咨询理论流派 249

二 行为主义学派 250

三 人本主义学派 251

四 认知学派 252

第三节 临床心理咨询程序 253

一 临床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 253

二 临床心理咨询的步骤 257

第四节 咨询对象的心理反应特点 257

一 焦虑心理 258

二 抑郁心理 258

三 恐惧心理 258

四 疑虑心理 258

八 适应能力降低 259

七 习惯性心理 259

五 伪装心理 259

六 依赖性心理 259

第五节 临床心理咨询形式、原则及注意事项 260

一 临床心理咨询形式 260

二 临床心理咨询原则 261

三 临床心理咨询注意事项 262

第六节 临床心理咨询技巧 264

一 开始咨询时 264

二 继续咨询的要点 265

三 训练和提高咨询能力 266

四 临床心理咨询病案书写要求 266

一 儿童学习困难的心理咨询 268

第七节 异常问题的心理咨询要点 268

二 多动症儿童的心理咨询 269

三 适应不良的心理咨询 270

四 人际关系障碍的心理咨询 271

五 早恋问题的心理咨询 272

六 失恋问题的心理咨询 273

七 婚姻问题的心理咨询 274

第八章 临床心理评估 275

第一节 临床心理评估概述 275

一 临床心理评估的概念 275

二 临床心理评估的发展简史 276

三 临床心理评估的任务 277

第二节 临床心理评估的一般方法 280

一 个案评估法 280

二 会谈评估法 281

三 观察评估法 282

四 测量评估法 283

第三节 智力水平评估 285

一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286

二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287

三 中国比奈测验 287

四 中国幼儿智力量表 288

五 中国成人智力量表 290

第四节 人格测验 293

一 投射性测验 294

二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97

三 艾森克人格问卷 300

第五节 神经心理学测验 300

一 霍尔斯蒂德—雷坦的成套测验 301

二 鲁利亚—内布拉斯加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 304

三 个体化测验 306

第六节 临床心理症状评估 307

一 临床心理症状评估量表的概况 307

二 临床心理症状评估量表应用的基本准则 308

三 临床心理症状评估量表举例 310

第九章 临床心理治疗 316

第一节 临床心理治疗概述 316

一 临床心理治疗的概念 316

二 临床心理治疗的发展简史 317

三 临床心理治疗的原则 319

第二节 临床心理治疗机制 320

一 由心理的生理功能所决定 321

二 情绪与生理功能的关系 321

三 条件反射与学习理论的作用 324

四 语言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325

六 神经系统的潜力和可塑性 326

五 认知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326

第三节 心理治疗分类及方法 327

一 支持性心理治疗 327

二 深入性心理治疗 329

第四节 心理治疗各论一——精神分析治疗 331

一 精神分析治疗的机理 331

二 精神分析治疗的步骤 332

第五节 心理治疗各论二——行为治疗 335

一 行为治疗的机理 335

二 行为治疗方法一——系统脱敏疗法 336

三 行为治疗方法二——厌恶疗法 338

四 行为治疗方法三——代币疗法 339

五 行为治疗方法四——生物反馈疗法 341

六 关于行为治疗的问题与比较 343

第六节 心理治疗各论三——人本治疗 344

一 人本治疗的机理 344

二 人本治疗的必要条件 345

三 人本治疗的方法 346

四 人本治疗的程序 348

五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心理治疗 349

第七节 心理治疗各论四——认知治疗 350

一 认知治疗的基本机理 350

二 认知治疗的基本原则 353

三 认知治疗的方法 354

四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治疗 357

附:病案分析 359

五 贝克的认知治疗 362

第八节 国内外流行的其他治疗方法 366

一 认知领悟心理疗法 366

二 森田疗法 367

三 催眠疗法 371

四 音乐疗法 373

五 自我指导疗法 375

六 问题解决疗法 376

七 松弛疗法 376

九 语义疗法 377

八 完形疗法 377

第九节 有关心理治疗问题的讨论 378

一 关于心理治疗的一般疗效 378

二 关于心理治疗疗效的评估 378

三 影响心理治疗效果的因素 381

四 心理治疗方法整合的倾向 382

第十章 个体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学) 383

第一节 健康心理学概述 383

一 健康心理学的概念 383

二 健康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385

三 健康心理的模式 387

四 人生周期的不同阶段 389

二 胎儿的生理心理基础 390

第二节 胎儿期心理健康 390

一 胎儿心理健康的概念 390

三 胎儿心理健康的方法 391

第三节 儿童期心理健康 393

一 乳、婴儿心理健康 393

二 幼儿心理健康 396

三 学龄初期儿童心理健康 399

第四节 青少年与青年期心理健康 402

一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 402

二 青年的心理发展与问题 405

三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方法 406

一 何谓中年期 409

第五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409

二 中年人的生理特征 410

三 中年人的心理特征 411

四 中年人的心理健康方法 414

五 更年期心理健康策略 414

第六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 418

一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418

二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419

三 关于老年人的性问题 421

四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方法 423

第七节 自我心理保健 425

一 自我心理保健的概念 425

二 自我心理保健的方法 428

三 常用的心理保护性措施 430

第八节 个人生活方式的保健 432

一 个人生活方式的概念 432

二 树立健康生活方式的信念 433

三 烟草对健康的危害 435

四 酗酒对健康的危害 436

五 性生活紊乱对健康的危害 437

六 工作和休闲统合失调现象 438

第十一章 群体健康心理学 442

第一节 家庭心理健康 442

一 家庭心理健康的概念 443

二 家庭的功能 444

三 维护家庭心理健康的措施 445

第二节 学校心理健康 447

一 教师的心理健康 448

二 学生的心理健康 451

第三节 职业环境心理健康 457

一 职业环境心理健康的概念 457

二 职业环境的人际关系 458

三 职业环境心理健康的方法 459

第四节 社区心理健康 461

一 社区心理健康的概念 461

二 社区心理健康的发展及任务 462

三 社区心理健康的方法 464

四 社区心理健康的三级预防 465

附:几种临床心理学的诊断测验 466

附录一 简化儿童多动症计量诊断标准量表 466

附录二 生活事件量表 467

附录三 考试焦虑测验量表 469

附录四 恐怖强迫症评定量表 471

附录五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 474

附录六 Beck自杀意念量表 477

附录七 A型行为问卷 480

主要参考文献 484

后记 4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