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好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06727595
  • 页数:40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反映了体内药物分析的技术水平和学科前沿,介绍最新的文献资料,是编者多年以来的教学、科研的结晶。
《体内药物分析》目录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性质、对象和任务 3

一、体内药物分析的意义 3

二、体内药物分析的性质 3

三、体内药物分析的对象和任务 3

第二节 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与要求 4

一、体内药物分析的特点 4

二、分析方法的新要求 5

第三节 体内药物分析的发展概况及学科热点问题 5

一、发展概况 5

二、学科热点问题 7

第四节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文献 8

一、临床化学方面 8

二、药动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 9

三、分析技术方面 9

第二章 体内药物分析相关的基础理论概述 11

第一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1

一、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 11

(一)胃肠道吸收 11

(二)注射部位的吸收 13

(三)粘膜与皮肤吸收 13

(四)其他部位的吸收 13

二、药物的分布(Distribution) 14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14

(二)血流量与膜通透性 14

(三)体内特殊屏障 16

(四)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18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代谢(Metabolism) 19

(一)药物代谢的反应类型及过程 20

(二)药物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 22

(三)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23

四、药物的排泄(Excretion,Elimination) 26

(一)肾排泄 26

(二)胆汁排泄 27

(三)其他排泄途径 28

第二节 血药浓度与临床效应的关系 29

一、药物临床效应的个体差异性 29

(一)药效学及其与血药浓度的关系 29

(二)造成药物临床效应个体差异的因素 30

二、游离型药物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31

三、活性代谢物与药效的关系 31

四、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32

第三节 血药浓度与合理用药 34

一、血药浓度的临床意义 34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作用强度 34

(二)与血药浓度密切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参数 35

二、血药浓度的临床应用 37

(一)根据血药浓度选择适当的药物 37

(二)根据血药浓度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 38

(三)根据血药浓度指导选择药物剂量 39

(四)根据血药浓度的半衰期确定给药次数 39

第四节 治疗药物监测 41

一、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给药方案个体化 42

(一)给药方案个体化 42

(二)血药浓度监测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地位 43

(三)血药浓度监测实现给药方案个体化的要素 44

(四)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调整 45

二、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原则 46

三、监测的药物种类 47

四、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与展望 49

第五节 血药浓度测定种类 52

一、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总浓度的测定 52

二、游离型药物浓度的测定 52

三、药物活性代谢物的测定 54

四、对映体药物的测定 55

五、内源性活性化合物的测定 56

第三章 生物样品与样品制备 60

第一节 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制备与贮存 60

一、生物样品的种类、采集和制备 60

(一)血液 60

(二)尿液 62

(三)唾液 64

(四)组织 67

(五)头发 67

(六)其他液体样品 69

二、生物样品的贮存与处理 70

第二节 生物样品的预处理与制备 71

一、生物样品预处理的目的 71

二、样品制备时应考虑的问题 72

三、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技术 73

(一)经有机破坏的方法 74

(二)去除蛋白质 75

(三)分离、纯化与浓集 77

(四)缀合物的水解 103

(五)化学衍生化 104

第四章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118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设计依据 118

一、待测药物的理化性质及体内存在状况 118

二、分析测定的目的与要求 119

三、生物样品的类型与样品制备方法 119

四、实验室条件 119

第二节 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骤 120

一、分析方法的选择 120

二、分析方法的建立 120

第三节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与要求 122

一、特异性 122

二、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123

三、准确度 126

四、精密度 127

五、定量限 128

六、稳定性 129

七、提取回收率 130

八、质量控制 131

九、其他 131

第四节 体内药物分析方法的应用示例 132

一、文献调研情况 132

二、分析方法设计 133

三、实验方法 133

四、分析方法验证 134

五、试验结果 136

第二篇 分析方法 141

第五章 光谱分析法 141

第一节 比色法 141

一、概述 141

二、应用 142

(一)尿中异烟肼及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 142

(二)血清钙的比色法测定 142

(三)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血清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144

第二节 紫外分光光度法 145

一、概述 145

二、方法与应用 145

(一)直接紫外分光光度法 145

(二)差示分光光度法 146

(三)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147

(四)导数分光光度法 148

第三节 荧光分析法 150

一、概述 150

二、基本原理 150

(一)荧光的发生 150

(二)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151

(三)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 151

(四)激发波长λex与荧光波长λem的选择 151

(五)荧光强度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152

(六)定量分析方法 152

(七)影响荧光强度的因素 152

三、方法与应用 153

(一)常规荧光分析法 153

(二)胶束增溶增敏荧光分析法 155

(三)荧光探针分析法 157

(四)荧光淬灭分析法 158

第四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59

一、基本原理 159

(一)原子能级与原子光谱项 159

(二)原子在各能级的分布 160

(三)原子谱线的轮廓和宽度 160

(四)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的关系 161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特点 161

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简介 161

(一)仪器的主要部件 161

(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63

四、定量分析方法 164

五、应用示例 165

第六章 色谱分析法 168

第一节 薄层色谱法 168

一、概述 168

二、薄层扫描法 168

三、定量分析方法 171

四、应用示例 172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 174

一、概述 174

二、仪器简介 174

三、定量分析方法 177

四、应用示例 181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 185

一、概述 185

二、仪器简介 186

三、常用色谱分离方法及其应用 189

四、反相液-液分配色谱 191

五、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 193

六、直接进样分析法 194

七、定量分析方法 198

八、应用示例 199

第七章 免疫分析法 208

第一节 概述 208

一、基本原理 208

(一)竞争抑制原理 208

(二)竞争抑制曲线 209

(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210

二、基本条件 211

(一)抗原及其制备 211

(二)特异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214

三、方法分类 217

第二节 放射免疫分析 218

一、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抗原 218

(一)放射性同位素 218

(二)标记抗原 219

(三)标记方法 219

二、F与B的分离技术 220

(一)沉淀法 220

(二)吸附法 220

(三)固相法 220

(四)双抗体法 221

三、放射免疫测定仪 221

(一)测量原理 221

(二)仪器简介 222

四、标准曲线的制备与样品测定步骤 223

(一)标准曲线(或称剂量反应曲线)的绘制 223

(二)样品测定步骤 223

五、方法评价 224

六、应用示例 224

第三节 酶免疫分析法 226

一、酶标记抗原 226

(一)标记酶的选择 226

(二)底物的选择 227

(三)酶标药物的制备 227

二、均相EIA 228

(一)测定原理 228

(二)测定方法 229

三、非均相EIA 229

(一)测定原理 229

(二)测定步骤 230

四、方法评价 231

五、应用示例 231

第四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232

一、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原理 232

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232

(一)直接化学发光物质标记法 232

(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 232

三、方法评价 233

四、应用示例 233

第五节 荧光免疫分析 235

一、荧光标记物 235

(一)荧光标记物的基本要求 235

(二)常用荧光标记物 235

二、荧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235

(一)底物标记荧光免疫分析 235

(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 237

(三)荧光淬灭免疫分析 239

(四)荧光增强免疫分析 240

(五)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240

三、方法评价 245

四、应用示例 245

第八章 其他分析法 249

第一节 微生物测定法 249

一、方法分类 249

二、常用的试验菌与菌悬液的制备法 251

三、常用培养基与制备法 251

四、管碟法双碟的制备与检定法 251

五、影响微生物测定法的各种因素 254

六、适用范围与应用 255

第二节 电化学分析法 257

一、电位法 257

二、伏安法 263

第九章 体内药物分析中的现代分析方法与技术 270

第一节 手性药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270

一、概述 270

二、手性分析的方法 271

(一)间接法 271

(二)直接法 272

(三)三类手性HPLC分离方法的比较 276

三、展望 276

第二节 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 277

一、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原理和方法 277

二、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78

(一)样品沉淀蛋白后进样 278

(二)体液直接进样(在线去蛋白) 279

(三)全血或组织匀浆直接进样 279

三、柱切换与其他技术的联合应用 280

第三节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281

一、概述 281

二、基本装置与原理 281

(一)基本装置 281

(二)基本原理 282

三、主要分离模式 283

(一)毛细管区带电泳 284

(二)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287

(三)毛细管凝胶电泳 287

(四)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 288

(五)毛细管电色谱 288

(六)非水毛细管电泳和微乳毛细管电泳 289

四、毛细管电泳法中的预浓缩技术 289

五、毛细管电泳法的优点 291

第四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91

一、概述 291

(一)GC-MS联用技术中要解决的问题 292

(二)GC-MS和其它GC法的区别 292

二、接口装置 292

三、离子源 293

四、质量分析器 294

五、定量分析方法 294

六、应用 294

第五节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296

一、概述 296

二、接口装置与离子化方式 296

三、质量分析器 298

(一)扇形磁场质谱仪 298

(二)四极质谱仪 300

(三)飞行时间质谱仪 302

(四)傅立叶变换质谱仪 303

(五)离子阱质谱仪 303

(六)串联质谱法和多级质谱法 304

四、将现有的HPLC流动相用于LC/MS时的注意事项 304

五、LC/MS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05

(一)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定量分析 305

(二)生物样品中药物代谢物的定性分析 307

第六节 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 317

一、概述 317

二、HPLC-NMR的操作方式 318

(一)连续流动方式 318

(二)驻流方式 318

三、HPLC-NMR的接口及其功能 319

四、HPLC-NMR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319

第七节 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 322

一、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发展 322

二、毛细管电泳免疫分析的原理 323

(一)非竞争性CEIA 323

(二)竞争性CEIA 324

三、免疫分析试剂 325

四、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模式 325

五、毛细管免疫分析与传统免疫分析的比较 326

六、在线免疫 327

七、CEIA的检测方法 328

第三篇 各论 339

第十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分析 339

第一节 代表药物 339

一、化学结构 339

二、理化性质 341

第二节 体内过程 341

第三节 体内分析方法 342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343

(一)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344

(二)化学衍生化 344

(三)应用示例 345

二、免疫分析法 348

(一)酶免疫分析法 349

(二)荧光免疫分析法 350

(三)应用示例 350

第十一章 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354

第一节 代表药物 354

一、化学结构 354

二、理化性质 355

第二节 体内过程 355

一、有效血药浓度 355

二、毒、副反应 356

第三节 分析方法 357

一、紫外分光光度法 357

二、电化学分析法 357

三、荧光分析法 358

四、高效液相色谱法 359

五、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364

第十二章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的分析 368

第一节 代表药物 368

一、化学结构 368

二、主要理化性质 369

第二节 体内过程 370

第三节 分析方法 370

一、样品制备 370

二、测定方法 370

第十三章 组织胺H2受体阻断剂的分析 378

第一节 代表药物 378

一、化学结构 378

二、主要理化性质 379

第二节 体内过程 379

第三节 分析方法 380

一、样品制备 380

二、测定方法 381

第十四章 内源性雌性甾体激素的分析 386

第一节 代表药物 386

一、化学结构 386

二、理化性质 387

第二节 体内过程 387

第三节 体内分析方法 388

一、色谱法 388

二、免疫分析法 393

附表 398

Ⅰ 临床治疗水平时的药物蛋白结合率 398

Ⅱ 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活性代谢物 400

Ⅲ 临床常用药物的治疗有效血药浓度、中毒血药浓度及致死血药浓度表 4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