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  2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  2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 2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725939
  • 页数:4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根据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编写而成。
《中国卫生管理和医院经营决策数字依据 2 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目录

目录 1

内容摘要 1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

一、调查目的 1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1

三、质量控制 3

四、调查数据质量与代表性的检验与评价 4

第二部分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的描述性分析 7

第一章 调查人口基本情况 8

一、调查人口的一般情况 8

1.调查地区和调查人口 8

2.调查人口的性别构成 8

3.调查人口的年龄构成 8

4.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的婚姻状况及其构成 9

5.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的文化程度及构成 10

6.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的职业状况 11

二、调查住户经济状况 12

1.调查住户的收入及支出情况 12

2.被调查住户生活用房建筑面积 13

3.被调查住户电视机拥有情况 13

4.调查地区贫困或低保户家庭的比例以及致贫原因分析 15

三、调查人口就医可及性 15

1.调查住户离基层卫生组织的距离与时间 15

2.被调查人口医疗保障覆盖情况 15

3.农村地区参加合作医疗的费用与意愿 16

4.调查人口购买商业医疗保险比例及其费用情况 17

2.两周患病发病时间构成 18

(一)两周患病情况分析 18

1.两周患病人数、人次数及两周患病率 18

第二章 居民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要 18

一、居民两周患病率及疾病严重程度分析 18

(二)居民两周疾病别患病率及其构成 19

1.疾病系统别两周患病情况 19

2.疾病别两周患病情况 20

(三)影响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因素 20

1.不同性别两周患病率 20

2.年龄别两周患病率 21

3.年龄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2

4.不同文化程度两周患病率 22

(四)疾病严重程度 23

1.千人口两周患病持续天数 23

2.两周患病卧床和休工情况 23

3.两周患病自报严重程度 24

(二)慢性病患病率的疾病构成 25

1.疾病系统别慢性病患病率 25

二、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 25

(一)慢性病患病率 25

2.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 26

(三)影响慢性病患病的主要因素 27

1.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 27

2.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 28

三、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8

(一)被调查者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 29

(二)被调查者身心状况不佳总体情况 29

(三)被调查者身体与心理状态 29

1.被调查者身体状况不佳情况 29

2.被调查者的心理(精神)状况不佳情况 30

1.两周就诊率 32

(二)两周就诊情况 32

(一)两周患病者采取措施情况 32

第三章 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利用及费用 32

一、治疗与就诊情况 32

2.两周就诊单位构成 33

3.疾病系统别两周就诊率 34

(三)影响就诊的主要因素 34

1.不同性别的两周就诊率 34

2.年龄别两周就诊率 34

3.不同文化程度两周就诊率 35

(四)两周未就诊情况 36

1.两周未就诊比例 36

2.不同性别两周未就诊比例 36

3.年龄别两周未就诊比例 36

4.两周患病未治疗的原因 37

2.住院原因构成 38

3.住院医疗机构分布 38

二、调查人口住院情况 38

1.住院率 38

(一)调查地区住院基本情况 38

4.平均住院天数 39

5.住院病人手术情况 39

(二)住院者疾病分类 40

1.疾病系统别住院率 40

2.病种别住院率及其构成 40

(三)影响住院的主要因素 41

1.不同性别住院率 41

2.年龄别住院率 41

3.不同文化程度住院率 42

2.不同性别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 43

1.应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 43

(四)出院者出院原因 43

(五)应住院而未住院情况 43

3.年龄别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 44

4.应住院而未住院原因 44

三、居民医疗服务费用 45

(一)门诊医疗服务费用 45

(二)住院医疗服务费用 45

(三)药店购药及自我处置费用 47

第四章 卫生系统的反应性及居民满意度 48

一、门诊服务反应性 48

1.门诊服务的可及性 48

2.医护人员对就诊者尊重的反应性 48

3.医护人员与就诊者沟通、交流、解释的情况 49

4.医生向病人征求治疗方案意见的反应性 50

7.门诊服务费用查询方便的反应性 51

5.就诊及相关设施的反应性 51

6.门诊服务投诉方便的反应性 51

二、住院服务反应性 52

1.住院服务中医护人员对病人尊重的反应性 52

2.医护人员对住院者交流解释的反应性 53

3.住院服务医生向病人征求治疗方案意见的反应性 54

4.住院服务的环境和相关设施的反应性 54

5.住院服务的病人与外界联系可得性的反应性 54

6.住院服务投诉方便的反应性 55

7.住院服务费用查询方便情况的反应性 55

8.出院病人在住院期间给医生送钱物情况 56

三、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57

(一)门诊的满意度评价 57

(二)住院的满意度评价 57

1.15岁及以上居民吸烟率 59

(一)吸烟 59

第五章 主要健康行为因素 59

一、吸烟、戒烟与控制吸烟 59

2.吸烟严重程度及变化 60

(二)戒烟 61

1.戒烟比例 61

2.戒烟时间及戒烟意愿 61

3.戒烟原因 62

4.复吸原因 63

(三)环境禁烟情况 63

二、饮酒情况 63

1.调查人群饮酒情况构成 64

2.经常饮酒率 64

3.饮酒率的变化 65

4.经常饮酒人群的持续时间 65

1.主动体育锻炼率 66

三、体育锻炼情况 66

2.体育锻炼类型及锻炼时间 67

第六章 计划免疫与疾病控制 68

一、计划免疫 68

1.儿童计划免疫建卡比例 68

2.计划免疫接种率 68

二、饮用水类型与农村改水 69

三、住户厕所类型及农村改厕 70

四、健康教育及其渠道 70

五、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 71

六、结核病防治情况 71

1.结核病检查及患病情况 72

2.抗结核病治疗情况 72

1.产前检查率及孕早期检查率 74

二、孕产妇保健 74

一、妇女健康检查与生育情况 74

第七章 孕产妇和儿童保健 74

2.产前检查地点构成 75

3.高危孕产妇 75

4.产后访视率 76

三、分娩地点及费用分析 76

1.分娩地点构成及住院分娩率 76

2.农村在家分娩的原因及接生者 77

3.分娩费用 79

四、出生体重及母乳喂养 79

1.出生体重 79

2.母乳喂养 80

第三部分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专题分析 81

1.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的人群分布 82

二、不同收入人群的基本特征 82

一、收入分组原则与方法 82

第八章 不同收入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情况 82

2.不同收入人群受教育程度的分布 83

3.不同收入居民收入状况与医疗卫生支出情况 83

4.不同收入居民医疗保障状况及变化 85

三、不同收入组居民卫生服务需要 86

四、不同收入居民医疗服务利用情况 86

1.不同收入居民的两周就诊率和未就诊比例 86

2.不同收入居民的住院率和未住院率 88

五、不同收入居民的医疗服务费用 88

六、不同收入居民妇幼卫生保健情况 90

1.不同收入组妇女接受产前保健情况 90

2.不同收入组妇女分娩与接生情况 91

3.不同收入组妇女接受产后保健情况 91

1.不同医疗保险人群及其性别年龄构成 93

一、调查人群医疗保障覆盖情况 93

第九章 不同医保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及利用 93

2.不同医疗保险人群的文化程度(15岁及以上) 94

3.不同医疗保险人群的职业分布(15岁及以上) 94

二、不同医疗保险人群的健康与卫生服务需要 95

1.两周患病率 95

2.慢性病患病率 96

三、卫生服务利用 97

1.两周就诊率 97

2.就诊机构的选择 98

3.两周未就诊率 99

4.未治疗的比例及原因 100

5.住院率 101

6.住院机构的选择 101

7.应住院而未住院比例及原因 102

四、医疗费用 103

1.两周就诊医疗费用 103

2.住院医疗费用 104

五、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105

1.门诊病人 105

2.住院病人 105

六、孕产妇保健 106

1.产前检查 106

2.孕产妇保健及分娩 107

第十章 不同职业状况人群的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 108

一、不同职业状况人群的基本情况 108

二、不同职业状况人群健康与卫生服务需要 109

(一)两周患病率及患病严重情况 109

三、不同职业状况人群就诊率与治疗情况 110

1.不同职业状况两周就诊率 110

(三)不同职业状况自我健康评价 110

(二)不同职业状况慢性病患病率 110

2.不同职业状况两周患病就诊机构分布 111

3.不同职业状况两周患者未治疗情况 111

4.不同职业状况者门诊就诊医药费 112

四、不同职业状况人群住院率与治疗情况 113

1.不同职业状况住院率 113

2.不同职业状况的住院机构分布 114

3.不同职业状况的未住院率 114

4.不同职业状况的未住院原因 114

5.不同职业状况的住院费用情况 116

第十一章 影响医疗服务利用的多因素分析 119

一、医疗卫生服务利用多变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9

1.医疗服务利用过程的“四步模型”分析法 119

2.影响患者就诊行为因素的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 120

3.研究变量和解释变量 121

二、影响城乡患者就诊和住院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122

(一)影响城市和农村患者门诊就诊概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122

1.城市15岁及以上患者就诊概率模型及其结果 122

2.农村15岁及以上患者就诊概率模型及其结果 122

(二)影响城市和农村门诊就诊费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124

1.影响城市居民就诊费用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结果 124

2.影响农村居民就诊费用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结果 125

(三)影响城乡居民住院概率主要因素分析 128

1.城市15岁及以上居民住院概率模型及其结果 128

2.农村15岁及以上居民住院概率模型及其结果 129

(四)影响城乡居民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分析 129

1.影响城市居民住院费用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结果 129

2.影响农村居民住院费用的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及其结果 130

三、影响居民就诊单位选择的多变量分析 133

1.影响城市患者选择就诊单位的因素分析 133

2.影响农村患者选择就诊单位的因素分析 133

四、小结 136

第四部分 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138

第十二章 调查地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及其卫生资源 139

一、样本县(市、区)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39

二、样本县(市、区)卫生事业费来源及支出 140

1.卫生事业经费的来源 140

2.卫生事业经费使用情况 140

三、样本县(市、区)卫生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基本情况 142

1.样本县(市、区)拥有卫生机构及卫生人力资源情况 142

2.主要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覆盖区域和人群情况 144

(一)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资产与设备状况 145

2.医院设备与床位 145

1.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资产 145

一、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 145

第十三章 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概况及其服务提供 145

(二)医院人力资源 146

1.人力资源数量 146

2.卫生技术人员主要职称和学历构成 147

(三)医院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48

1.收入来源 148

2.医院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149

3.医院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150

(四)医院服务提供 150

1.总诊疗以及门急诊 150

2.住院及手术服务 150

3.医院机构工作效率 150

二、卫生院 151

1.卫生院资产 152

(一)卫生院资产与设备状况 152

2.卫生院设备与床位 153

(二)卫生院人力资源 153

1.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153

2.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和学历构成 153

(三)卫生院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55

1.收入来源 155

2.卫生院总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155

(四)卫生院服务提供 156

1.总诊疗以及门、急诊 156

2.住院及手术服务 156

3.卫生院机构工作效率 156

三、妇幼保健院 156

2.妇幼保健院设备与床位 157

(一)妇幼保健院资产与设备状况 157

1.妇幼保健院资产 157

(二)妇幼保健院人力资源 159

1.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数量 159

2.妇幼保健院卫生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和学历构成 159

(三)妇幼保健院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60

1.收入来源 160

2.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161

3.妇幼保健院支出及其构成情况 162

(四)妇幼保健院服务提供 162

1.总诊疗以及门、急诊 162

2.住院及手术服务 162

3.机构工作效率 163

1.预防控制机构人员规模、管理和工勤人员构成 164

2.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和学历构成 164

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64

(一)资源状况 164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支情况 165

五、其他医疗机构 166

(一)中医医院 166

1.中医医院资源状况 166

2.中医院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69

3.中医院服务提供 170

(二)专科医院 171

1.专科医院资源状况 171

2.专科医院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 171

3.专科医院服务提供 172

第五部分 调查结果的总体估算、主要发现和有关问题讨论 174

第十四章 我国城乡居民主要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指标的总量估算 175

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主要疾病,但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不容忽视 177

3.农村居民正面临着感染性疾病与慢性疾病的双重负担 177

第十五章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177

1.人口数量增加、结构老年化、城镇化,对卫生服务需要不断增加 177

一、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要量持续增加,疾病负担日益加重,对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新的挑战 177

二、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呈明显下降趋势,有效需求发生转移 178

1.医疗保障覆盖水平不高 178

2.医疗费用增加过快 178

3.低收入人群、边远农村地区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 178

4.居民健康知识增强、时间价值观念改变使更多的居民采取自我医疗 179

三、城乡公共卫生状况有所改善,但任务仍然艰巨 179

1.居民的健康知识逐步提高,健康行为得到改善 179

2.妇幼卫生保健取得了明显进展 179

3.改水改厕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农村安全饮用水仍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179

2.城乡不同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在扩大 180

1.城乡之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别明显 180

5.结核病在部分地区患病率仍然较高,防控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180

4.儿童计划免疫覆盖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近年来基础性工作有所减弱 180

四、城乡间卫生服务利用的差异明显,城市或农村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逐步扩大 180

3.贫困地区、低收入人群、弱势人群公共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181

五、卫生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配置不合理、效率低下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181

1.国家对卫生机构投入增加,卫生资源总量增加,但投入方向不尽合理 181

2.我国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不论是卫生机构的规模,还是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所增加和提高 181

3.病人流向不合理,进一步刺激了卫生资源不合理配置 181

4.医疗服务系统整体效率下降 181

5.医疗机构业务收入增加明显,群众满意度有待提高 182

2.建立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183

4.加强执法监督,规范医疗服务市场和行为 183

3.改革医疗卫生体系,促进多元化和公平竞争 183

1.投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183

一、如何界定政府的卫生职责,明确政府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和功能 183

第十六章 相关政策建议 183

二、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卫生服务体系,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服务需要和需求 184

1.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84

2.改革基层卫生服务管理,减少基层专业性机构 184

3.规范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的服务内涵,建立与社区卫生服务双向转诊制度 184

4.加快现代医院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途径 184

5.多渠道举办医疗卫生机构,扩大卫生筹资来源,促进卫生领域各行业的公平竞争 184

三、如何改革和完善卫生经济政策,保障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185

1.认真研究目前卫生经济政策的不合理性,为制定和出台新的医疗服务补偿政策和价格体系打下基础 185

2.加快“四降一升”的试点,推进卫生经济政策的改革 185

3.积极探讨建立以“病种费用”为基础、多种收费制度相结合的方法 185

4.加大财政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逐步减少公共卫生服务收费项目 185

四、如何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卫生服务的差距 185

5.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内部运行机制 186

4.加快落实城市对口支持农村的政策 186

五、如何全面提高全社会的健康意识、广泛倡导科学的健康行为,将被动预防变为主动的综合预防 186

1.突出一级预防,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186

3.建立农村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卫生人才的培养 186

2.稳步推进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工作,积极探索多种医疗保险的实现形式 186

1.继续加强农村卫生事业的基本建设,体现卫生工作以农村为重点 186

2.明确政府的公共卫生责任,加强重大传染病的控制 187

3.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和巩固计划免疫、妇幼卫生保健等基础性公共卫生工作 187

附:家庭健康询问调查结果 188

附表1-1 调查户数、人数及其男女人口比例、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188

附表1-2 调查人口年龄构成(%) 190

附表1-3 调查男性人口年龄构成(%) 192

附表1-4 调查女性人口年龄构成(%) 194

附表1-5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婚姻状况及文化程度构成(%) 196

附表1-6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职业构成(%) 198

附表1-7 调查住户人均年收入和支出(元)、消费结构及基尼系数 200

附表1-8 调查住户住房面积(平方米)、拥有电视机情况构成(%) 202

附表1-9 调查住户贫困户所占比例及其致贫原因构成(%) 204

附表1-10 调查住户享受国家或集体某种形式补助的比例(%)及平均金额(元) 206

附表1-11 调查住户到最近医疗点距离和时间构成(%) 208

附表1-12 调查人口医疗保障状况构成(%) 210

附表1-13 调查人口参加合作医疗情况及农村人口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意愿构成 212

附表2-1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发病时间构成(%) 214

附表2-2 调查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别居民两周患病率(‰) 216

附表2-3 调查地区年龄别男性居民两周患病率(‰) 218

附表2-4 调查地区年龄别女性居民两周患病率(‰) 220

附表2-5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婚姻状况别、文化程度别两周患病率(‰) 222

附表2-6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职业别两周患病率(‰) 224

附表2-7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两周患病率(‰) 226

附表2-8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疾病系统别构成(%) 228

附表2-9 不同类型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2

附表2-10 不同类型调查地区男性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3

附表2-11 不同类型调查地区女性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4

附表2-12 调查地区不同年龄组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5

附表2-13 调查地区不同年龄组男性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6

附表2-14 调查地区不同年龄组女性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7

附表2-15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8

附表2-16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的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39

附表2-17 调查地区不同职业居民疾病别两周患病率(‰) 240

附表2-18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患病自感身体不适症状、自感疾病严重程度构成(%) 241

附表2-19 调查地区每千人口两周因病持续天数、卧床、休工休学天数和休工休学率 243

附表2-20 调查地区年龄别每千人口两周因病持续天数 245

附表2-21 调查地区疾病别每千人口两周因病持续天数、卧床、休工休学天数和休工休学率 247

附表2-22 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人数、患病例数和慢性病患病率(‰) 248

附表2-23 调查地区居民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 250

附表2-24 调查地区居民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 252

附表2-25 调查地区居民婚姻状况别、文化程度别慢性病患病率(‰) 254

附表2-26 调查地区居民职业别慢性病患病率(‰) 256

附表2-27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慢性病患病率(‰) 258

附表2-28 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疾病系统别构成(%) 260

附表2-29 不同类型调查地区居民慢性病疾病别患病率(‰) 264

附表2-30 调查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居民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 265

附表2-31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的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 266

附表2-32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的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 267

附表2-33 调查地区不同职业居民疾病别慢性病患病率(‰) 268

附表2-34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自报各种健康状况比例(%) 269

附表2-35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分性别自报各种健康状况比例(%) 271

附表2-36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躯体、精神状况不佳情况(%) 273

附表2-37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人口不同程度、性别和年龄别身心状况不佳比例(%) 277

附表3-1 调查地区居民两周就诊率、平均就诊次数、自我医疗和未就诊率 279

附表3-2 调查地区患者两周就诊医疗机构及就诊科别构成(%) 281

附表3-3 调查地区患者两周选择就诊单位的原因构成及医患行为(%) 283

附表3-4 调查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别居民两周就诊率(‰) 285

附表3-5 调查地区性别、年龄别居民两周就诊率(‰) 287

附表3-6 调查地区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民两周就诊率(‰) 291

附表3-7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两周就诊率(‰) 293

附表3-8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职业别两周就诊率(‰) 295

附表3-9 调查地区居民就诊人次、门诊医疗及非医疗费用(元) 297

附表3-10 不同类型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299

附表3-11 调查地区不同年龄组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300

附表3-12 调查地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301

附表3-13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302

附表3-14 调查地区不同职业居民疾病别两周就诊率(‰) 303

附表3-15 调查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别居民患病两周未就诊率(%) 304

附表3-16 调查地区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民两周患病未就诊率(%) 306

附表3-17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两周未就诊率(%) 308

附表3-18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职业别两周未就诊率(%) 310

附表3-19 调查地区患者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就诊和自我医疗)的人数和原因构成(%) 312

附表3-20 调查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别居民年住院率(‰) 314

附表3-21 调查地区住院者等候时间、年住院次数、住院天数、住院原因构成 316

附表3-22 调查地区住院患者手术比例、手术等候时间(天)、送礼比例及住院病房人数构成(%) 318

附表3-23 调查地区住院患者住院医疗机构及科别构成(%) 320

附表3-24 调查地区居民住院疾病系统别构成(%) 322

附表3-25 调查地区性别、年龄别居民年住院率(‰) 326

附表3-26 调查地区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民年住院率(‰) 330

附表3-27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年住院率(‰) 332

附表3-28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年住院率(‰) 334

附表3-29 调查地区住院者出院原因构成、自己要求出院原因构成(%) 336

附表3-30 调查地区居民住院医疗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 338

附表3-31 不同类型调查地区居民疾病别年住院率(‰) 340

附表3-32 调查地区不同年龄居民疾病别年住院率(‰) 341

附表3-33 调查地区不同婚姻状况、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疾病别年住院率(‰) 342

附表3-34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疾病别年住院率(‰) 343

附表3-35 调查地区不同职业居民疾病别年住院率(‰) 344

附表3-36 调查地区不同性别、年龄别居民年未住院率(%) 345

附表3-37 调查地区不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居民年未住院率(%) 347

附表3-38 调查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医疗保障居民年未住院率(%) 349

附表3-39 调查地区15岁及以上居民职业别年未住院率(%) 351

附表3-40 调查地区居民应该住院而未能住院原因构成(%) 353

附表4-1 调查地区就诊者卫生系统反应性比例(%) 355

附表4-2 调查地区两周就诊者对医疗机构最不满意项目的评价比例(%) 359

附表4-3 调查地区住院者卫生系统反应性比例(%) 361

附表4-4 调查地区住院者对所住医院最不满意项目的评价比例(%) 365

附表5-1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吸烟率、吸烟量构成及与两年前相比变化情况(%) 367

附表5-2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吸烟率、吸烟量构成及与两年前相比变化情况(%)(男性) 369

附表5-3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吸烟率、吸烟量构成及与两年前相比变化情况(%)(女性) 371

附表5-4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戒烟率及戒烟原因构成(%) 373

附表5-5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最近一次戒烟复吸的原因构成(%) 375

附表5-6 调查地区办公场所、公共场所及家中的禁烟规定构成(%) 377

附表5-7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经常饮酒率、饮酒年数和年龄别饮酒率(%) 379

附表5-8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男性经常饮酒率、饮酒年数和年龄别饮酒率(%) 381

附表5-9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女性经常饮酒率、饮酒年数和年龄别饮酒率(%) 383

附表5-10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各类型锻炼率(%)、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间(分) 385

附表6-1 调查地区1~4岁儿童计划免疫建卡及接种率(%) 387

附表6-2 调查地区居民生活饮用水类型构成(%) 389

附表6-3 调查地区居民住户厕所类型构成(%) 391

附表6-4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主动获取保健知识比例及获取知识渠道(%) 393

附表6-5 15岁及以上调查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 395

附表6-6 调查地区居民结核病患病及治疗情况 397

附表7-1 调查地区15~49岁已婚育龄妇女健康检查及生育情况 399

附表7-2 调查地区5年内有活产妇女产前检查次数及时间构成(%) 401

附表7-3 调查地区5年内有活产妇女产前检查地点及高危孕产妇比例(%) 403

附表7-4 调查地区5年内有活产妇女分娩时间及地点构成(%) 405

附表7-5 调查地区5年内有活产妇女在家分娩原因及接生者构成(%) 407

附表7-6 调查地区5年内有活产妇女孩子出生方式构成(%)、出生体重(克)及分娩费用(元) 409

附表7-7 调查地区5年内有活产妇女产后访视、孩子开奶、辅食添加情况 411

全国各地区“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工作人员名单 4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