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政治经济学  下
政治经济学  下

政治经济学 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董小麟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536123345
  • 页数:392 页
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下》目录

导言 1

一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2

二 中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

三 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7

本章小结 10

第一章 所有制与产权关系 12

第一节 所有制与产权关系的基本原理 12

一 所有制关系的基本原理 12

二 产权关系的基本原理 15

三 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18

第二节 产权的分割与重组 21

一 产权分割 21

二 产权重组 24

第三节 产权制度在经济改革中的地位 29

一 传统产权制度的矛盾和改革尝试 29

二 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 31

本章小结 34

第二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经济 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 36

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地位 36

二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以及在现阶段的特点 37

三 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40

第二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联合所有制 42

一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42

二 社会主义联合所有制经济形式 4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46

一 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改革及实现形式 46

二 城镇集体所有制改革 49

三 我国国家所有制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50

四 国家所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54

本章小结 57

第三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非公有制经济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非公有制经济形式 59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体经济 59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私营经济 60

三 外资经济 62

第二节 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 65

一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客观性 65

二 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6

三 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公平竞争 67

第三节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69

一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69

二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对生产力发展有重要影响 70

三 多种所有制在企业内部的并存与结合 71

本章小结 73

第四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利益关系 75

第一节 物质利益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75

一 获取物质利益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目的 75

二 物质利益差别是市场机制运作的第一推动力 77

三 获得物质利益的约束条件 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的主体 80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主体的基本类型 80

二 个人独立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 81

三 企业的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 83

四 国家的物质利益存在的基础 86

第三节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 87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87

二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着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关系 90

三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原则 93

本章小结 95

第五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7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7

一 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97

二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和弊端 99

三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探索 10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104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的比较 104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比较 105

第三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和要求 107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作用 107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义 109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构成要素 110

四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112

本章小结 11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企业经营管理 117

第一节 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元 117

一 企业的性质、地位、作用 117

二 企业的内部关系 120

第二节 企业的经营成本与经营效益 121

一 企业经营及基本原则 121

二 企业的经营目标 122

三 企业的收益和成本 123

四 企业的资金与盈利 126

五 企业的经济效益 129

第三节 完善企业体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32

一 转变企业经营机制 132

二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35

三 加强企业管理 137

本章小结 139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发展 14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结构与作用 141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与市场结构 141

二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社会基础 144

三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作用 14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育现状及培育重点 150

一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目标模式 150

二 中国现阶段市场体系的发育仍处在初级阶段 151

三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培育 153

第三节 中国现阶段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与完善 155

一 金融市场的运行与完善 155

二 技术市场的运行与完善 159

三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与完善 160

四 产权市场的运行与完善 162

五 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与完善 163

本章小结 166

第八章 中国国民经济结构 168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原理 168

一 国民经济和国民经济结构 168

二 关于国民经济结构的几种重要的分类法 171

第二节 产业结构 174

一 产业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74

二 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及其演变的动因 177

三 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分析 180

四 产业结构的规划和调整 182

第三节 地区经济结构 183

一 地区经济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183

二 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标志 185

三 地区经济结构优化的原则和途径 186

第四节 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 188

一 城市经济 188

二 农村经济 191

第五节 人口与消费结构 195

一 人口与人口构成 195

二 消费结构 198

第六节 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 201

一 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一般评价标准 201

二 影响国民经济结构的主要因素 203

三 国民经济结构合理化的途径 204

本章小结 206

第九章 国民财富的核算与分配 208

第一节 国民财富核算的基本范畴和方法 208

一 国民财富核算的基本范畴 208

二 国民财富核算体系及方法 211

第二节 国民财富的分配途径 217

一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217

二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219

三 国家财政与国民财富的分配 220

四 银行信贷与国民财富的分配 222

第三节 国民财富合理分配的原则 223

一“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 223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26

三“一部分人先富”与“共同富裕” 229

本章小结 230

第十章 社会主义现阶段个人收入的实现 23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按劳分配 233

一 按劳分配的含义 233

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客观性 235

三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3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非按劳分配 239

一 按生产要素分配 239

二 其他带有非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 24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支配与调节 244

一 个人的经济行为 244

二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调节 246

三 社会主义社会的个人消费 249

本章小结 252

第十一章 中国经济增长 254

第一节 经济增长因素 254

一 经济增长的涵义 254

二 经济增长理论概要 254

三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258

第二节 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周期 265

一 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和特征 265

二 对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问题的历史分析 267

三 中国的经济增长周期 269

四 适度经济增长 272

第三节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75

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275

二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76

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和途径 278

本章小结 282

第十二章 中国经济发展 284

第一节 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因素 284

一 经济发展的含义 284

二 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287

第二节 经济发展战略 294

一 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含义 294

二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296

第三节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条件 299

一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99

二 经济效益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01

三 经济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305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战略 308

一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08

二 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 310

本章小结 316

第十三章 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 31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意义 318

一 对外经济关系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318

二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 320

三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322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324

一 对外贸易 324

二 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 326

三 技术进出口贸易 329

四 劳务合作 330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与格局 331

一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内容 331

二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34

三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 335

四 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景展望 336

本章小结 337

第十四章 “一国两制”条件下大陆与港澳台的经济关系 339

第一节“一国两制”理论的形成与基本原理 339

一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 339

二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342

三 “一国两制”理论的主要意义 344

第二节“一国两制”理论的科学依据 346

一 “一国两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346

二 “一国两制”是列宁和平共处思想的运用和发展 347

三 “一国两制”具有经济学的理论依据 348

第三节“一国两制”下大陆与港、澳、台的经济关系 350

一 “一国两制”的实施对大陆与港、澳、台的经济关系的促进作用 350

二 “一国两制”条件下大陆与港澳经济关系发展中的限定因素 354

本章小结 357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宏观经济调控 359

第一节 实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59

一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及其转变 359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 361

第二节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与目标 363

一 宏观经济调控的主体 363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364

第三节 宏观调控的模式和手段 368

一 宏观调控模式 368

二 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 371

本章小结 381

结语 社会主义社会的不断完善和继续发展 383

一 从本国实际出发去研究和发展社会主义 383

二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385

三 社会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实践与发展过程 387

本章小结 389

后记 390

修订后记 3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