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全书 辽宁卷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农业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全书·辽宁卷》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09061663
- 页数:398 页
概述 1
一、地理风貌与主要资源 1
(一)地理风貌 1
(二)主要资源 2
1.气候资源 2
2.土地资源 2
3.海洋、水产资源 2
4.水资源 2
5.矿产资源 2
6.旅游资源 2
7.交通、邮电设施 2
二、农业发展历程 2
三、主要成就 3
(一)种植业 3
(二)林业 3
(三)畜牧业 3
(四)水产业 4
(五)乡镇企业 4
(六)农产品出口 4
四、基本经验 4
(一)必须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 4
(二)必须坚持落实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 5
(三)必须坚持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5
(四)必须坚持下大气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5
(五)必须坚持不断推动科技进步 5
第一章 农业自然资源 7
第一节 土地资源 7
一、地形、地貌 7
(一)辽西丘陵山地 7
(二)辽东山地丘陵 7
(三)中部下辽河平原 7
(四)海岸地带 8
二、土壤 8
(一)棕壤 8
(二)褐土 8
(三)暗棕壤 8
(四)黑土 8
(五)火山灰土 8
(六)红粘土 8
(七)风沙土 8
(八)新积土 8
(九)石质土 8
(十)粗骨土 8
(十一)草甸土 9
(十二)潮土 9
(十三)山地草甸土 9
(十四)沼泽土 9
(十五)泥炭土 9
(十六)盐土 9
(十七)滨海盐土 9
(十八)碱土 9
(十九)水稻土 9
三、耕地 10
(一)土壤肥力衰减 10
(二)水土流失严重 10
(三)水资源的缺乏限制了土地的利用 10
四、非耕地资源 10
(一)园地 10
(二)林地 10
(三)牧草地 10
(四)水域 11
五、土地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 11
(一)未利用土地的潜力 11
(二)现有耕地的可挖掘潜力 11
(三)土地资源的保护 12
第二节 气候资源 12
一、气候基本特征 12
二、气候地区差异 12
(一)辽东山区 12
(二)辽南地区 12
(三)中部地区 12
(四)辽北地区 12
(五)辽西地区 12
三、光照、温度与降水 13
(一)光照 13
1.天文太阳辐射 13
2.太阳总辐射 13
3.农业生长季的生理辐射 13
4.日照 13
(二)热量 13
1.平均温度 13
2.农业界限温度 14
3.农业界限温度间的积温 14
4.无霜期 14
(三)降水 14
1.大气降水 14
2.湿润度 15
3.水面蒸发 15
四、农业气候资源分析及评价 15
(一)温度对作物产量的贡献 15
(二)水分对作物的满足程度 15
(三)气候生产力 15
第三节 水资源 15
一、概况 15
(一)水资源量 15
1.地表水资源量 15
2.地下水资源量 15
(二)水质 16
(三)水能资源 16
二、水资源分布特征 16
(一)地区分布不均 16
(二)径流年内分配不均 16
(三)径流年际变化大 16
(四)地下水资源分布不均 16
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17
(一)供水能力 17
(二)需求状况 17
四、水资源分析与评价 18
(一)水资源贫乏 18
(二)供需矛盾突出 18
(三)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18
(四)水资源利用程度高 19
(五)损失浪费严重 19
五、水资源展望 19
第四节 海洋资源 20
一、海洋资源 20
(一)海洋渔业资源 20
1.辽东湾渔场 20
2.海洋岛渔场 20
(二)海洋港址资源 20
1.大连湾渔港 20
2.大连商港 20
3.营口商港 20
(三)滨海旅游资源 21
(四)海洋油气资源 21
(五)海洋能资源 21
二、海洋资源分析与评价 21
(一)海洋资源综合分析 21
1.海洋资源人均拥有量不高 21
2.辽东湾海洋资源的综合丰度高于黄海北部 21
3.沿海各县(区)海洋资源丰度不均 21
(二)海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1.资源和保护问题突出 21
2.港址资源开发利用跟不上 21
3.对旅游和盐业资源保护不力 21
4.不同资源之间开发利用矛盾突出 21
5.工业排污对海域生态环境和资源损害严重 21
第五节 生物资源 21
一、农作物资源 22
(一)粮食作物 22
1.玉米 22
2.水稻 22
3.高粱 22
4.小麦 23
5.谷子 23
6.其他杂粮 23
(二)油料作物 23
1.大豆 23
2.花生 24
3.向日葵 24
4.芝麻 24
(三)经济作物 24
1.棉花 24
2.甜菜 25
3.烟草 25
4.亚麻 25
(四)园艺作物 25
1.蔬菜 25
2.水果 26
(五)其他作物 28
1.大麻 28
2.绿肥 28
3.牧草 28
二、林木资源 28
(一)林种面积与蓄积量 28
(二)优势树种与其他树种 28
(三)名贵树种面积及分布 29
三、畜禽品种资源 29
(一)本地品种 29
1.辽宁绒山羊 29
2.昌图豁鹅 29
3.复州牛 29
(二)引进品种 29
四、水产生物资源 29
(一)海洋水产生物 29
1.鱼类 29
2.虾蟹类 29
3.贝类 29
4.藻类 30
5.其他海洋动物 30
(二)淡水水产生物 30
五、蚕业资源 30
(一)柞蚕品种 30
1.省内现行柞蚕品种 30
2.从外省引用的柞蚕品种 30
3.现行柞蚕杂交组合品种 31
(二)柞树品种 31
1.辽东栎 31
2.蒙古栎 31
3.麻栎 31
六、野生动植物资源 31
(一)野生动物 31
(二)野生植物 32
1.药用类 32
2.食用野果类 32
3.芳香油类 32
4.油脂类 32
5.观赏类 32
6.纤维类 32
7.鞣料类 32
8.其他 32
七、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的分析与评价 32
第六节 旅游资源 32
一、资源状况 33
(一)山岳 32
(二)江河湖泊(水库) 33
(三)溶洞 33
(四)海岸海岛 33
(五)史前文物遗迹和历史遗迹 33
(六)近代殖民统治和殖民战争遗迹 33
(七)民国历史纪念地 33
(八)现代人文景观和参观场所 33
(九)民族风情 33
(十)旅游气候 33
二、主要游览区 33
(一)沈阳怪坡 33
(二)大连冰峪旅游度假区 33
(三)旅顺蛇岛 33
(四)鞍山千山名胜风景区 33
(五)鞍山汤岗子温泉 34
(六)本溪水洞风景名胜区 34
(七)丹东凤凰山游览区 34
(八)丹东青山沟游览区 34
(九)锦州笔架山游览区 34
(十)营口望儿山游览区 34
(十一)阜新海棠山游览区 34
(十二)辽阳参窝水库自然风景区 34
(十三)铁岭龙首山游览区 35
(十四)朝阳槐树洞游览区 35
(十五)盘锦鹤乡苇海红滩涂 35
(十六)葫芦岛兴城海滨 35
三、主要名胜古迹 35
(一)沈阳故宫博物院 35
(二)福陵 35
(三)昭陵 35
(四)“九·一八”事变陈列馆 35
(五)张氏帅府 36
(六)旅顺日俄监狱旧址 36
(七)抚顺新宾清前史迹游览区 36
(八)抚顺战犯管理所 36
(九)本溪五女山游览区 36
(十)丹东虎山长城 36
(十一)义县奉国寺(大佛寺) 36
(十二)义县万佛堂石窟 36
(十三)朝阳佑顺寺 36
(十四)葫芦岛绥中九门口长城 37
(十五)碣石秦汉遗址群 37
第七节 农业环境 37
一、农业环境演变 37
二、农业环境现状 38
(一)东部山林环境区 38
(二)西部低山丘陵环境区 38
(三)中部平原环境区 38
(四)沿海环境区 39
三、农业环境保护工作展望 39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9
(二)将农业环境规划纳入综合平衡计划 39
(三)建立完善保护农业环境的法律体系 39
(四)加强农业环保的基础工作 39
(五)积极发展农业环境保护产业 39
第八节 农业自然灾害 40
一、灾害类型 40
(一)气象灾害 40
(二)生物灾害 40
(三)地质灾害 40
(四)地震灾害 40
二、灾害分布 40
(一)气象灾害分布 40
1.暴雨洪涝 40
2.旱灾 40
3.雹灾 40
4.大风灾害 40
5.低温冷害 40
6.霜冻 40
(二)生物灾害分布 40
1.作物病虫害分布 40
2.农田杂草(维锭束植物)分布 40
3.农田鼠害分布 41
4.森林病虫害分布 41
(三)地质灾害分布 41
1.泥石流 41
2.水土流失 41
3.其他地质灾害 41
(四)地震灾害分布 41
三、自然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 41
(一)气象灾害的一般规律 41
1.暴雨洪涝规律 41
2.旱灾规律 41
3.雹灾规律 41
4.大风规律 42
5.低温冷害规律 42
6.霜冻规律 42
(二)生物灾害的一般规律 42
1.作物主要病害规律 42
2.作物主要虫害规律 42
3.农田鼠害规律 43
4.农田草害规律 43
(三)地震一般规律 43
第九节 农业区划 50
一、农业区划发展历程 50
二、制定农业区划的依据和原则 50
三、综合农业区划 51
(一)中部平原农业区 51
1.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 51
2.农业发展潜力 51
3.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51
(二)东部山地农业区 52
1.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 52
2.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52
(三)西部低山丘陵农业区 53
1.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 53
2.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53
(四)滨海农业区 53
1.自然地理及区位优势 53
2.农业发展方向与途径 54
第二章农村社会经济条件 55
第一节 农业人口与农村劳动力 55
一、农业人口 55
(一)农业人口变化情况 55
1.新中国成立初期缓慢增长 55
2.三年困难时期负增长 55
3.调整时期补偿性增长 55
4.十年动乱期间迅猛增长 55
5.改革开放后稳步增长 55
(二)农业人口地域分布状况 55
二、农村计划生育 56
(一)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 56
1.由粗放式管理走向规范管理(70—80年代) 56
2.由行政管理走向依法管理(1985—1990年) 56
3.由单纯管理走向管理和服务并举(1991—1997年) 56
(二)生育状况 56
三、农村劳动力 57
(一)劳动力结构 57
(二)劳动力分布 58
1.地区分布 58
2.行业分布 58
(三)劳动力素质 58
四、农村人口与劳动力的分析与评价 58
(一)农村人口压力仍大 58
(二)劳动力供给量剩余严重 58
(三)解决农村人口和剩余劳动力问题的途径 58
第二节 农业资金投入 59
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59
二、财政支农资金 60
(一)国家财政预算内资金投入的渠道及方向 60
(二)国家财政资金的投入 60
1.三年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 60
2.“一五”时期(1953—1957年) 60
3.“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 61
4.“二五”时期(1961—1965年) 61
5.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5年) 61
6.“五五”时期(1976—1980年) 61
7.“六五”时期(1981—1985年) 62
8.“七五”时期(1986—1990年) 62
9.“八五”时期(1991—1995年) 62
三、信贷资金投入 62
(一)农业信贷 62
1.农户贷款 63
2.集体农业贷款 63
3.国营农业企业贷款 63
(二)乡镇企业信贷 64
(三)农村商业信贷 64
四、农村集体与农户资金投入 65
(一)集体资金投入 65
(二)农民个人投入 65
五、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分析与评价 65
第三节 农业物资投入 66
一、农业物资供应 66
(一)化肥供销 66
1.货源 66
2.供应 66
3.配套服务 66
(二)农药供销 67
1.货源 67
2.供应 67
3.配套服务 67
(三)农膜供销 67
1.货源 67
2.供应 67
(四)柴油供销 67
二、农业物资使用 68
(一)化肥使用 68
1.有机肥与氮肥配合使用阶段 68
2.有机肥与氮、磷化肥配合使用阶段 68
3.有机肥与氮、磷、钾肥及微量元素配合使用阶段 68
(二)农药使用 68
1.杀虫剂 68
2.杀菌剂 69
3.除草剂 69
4.杀鼠剂 69
(三)农膜使用 69
1.水稻育苗 69
2.作物地膜覆盖栽培 69
3.蔬菜和水果的棚室栽培 70
(四)柴油使用 70
三、农业物资投入的评价与分析 70
第四节 农业机械 71
一、发展历程 72
(一)初办时期(1953—1957年) 72
(二)发展时期(1958—1970年) 72
(三)大办时期(1971—1978年) 72
(四)改革时期(1978年12月—1997年) 72
二、所有制和经营形式的演变 73
(一)国家所有和国家经营 73
(二)集体所有和集体经营 74
(三)个体所有和个体经营 75
三、农业机械化发展评价 75
第五节 农田水利建设 76
一、农田水利建设历程 76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年) 76
(二)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76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8年) 77
(四)新的历史发展时期(1978年以后) 77
二、农田水利建设 78
(一)建设大型水利骨干蓄水工程 78
(二)治理重大河流 78
(三)改造中低产田 78
1.涝区治理 78
2.发展农田灌溉 79
(四)治理水土流失 79
三、“大禹杯”竞赛 79
(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79
(二)引入竞争手段 79
(三)注重建设实效 80
四、农田水利建设展望 80
第六节 农村电气化 80
一、农村电业发展历程 80
二、农村电气化建设 81
(一)农电电源建设 81
(二)农电送变电建设 81
(三)农电配电建设 81
(四)农村电网改造 81
三、农村电气化水平 82
第七节 农村能源 82
一、农村能源规模及构成 82
(一)资源总量及品种构成 83
1.农作物秸秆 83
2.薪柴 83
3.粪便 83
4.小煤矿 83
5.小水电 83
6.荒草 83
7.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83
(二)消费总量及品种构成 83
二、农村能源建设 83
(一)沼气试验阶段 83
(二)沼气推广阶段 83
(三)能源综合建设时期 84
1.加强单项技术研究推广 84
2.用试点县的经验推动农村能源建设 84
3.能源综合建设走向规模化 84
三、农村能源建设成效 85
1.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85
2.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 85
3.推动了农村社会进步 85
4.闯出一条辽宁农村能源建设之路 85
第八节 农用工业 85
一、农用机械工业发展历程 85
(一)仿制及初创阶段(1949—1957年) 86
(二)创新阶段(1958—1979年) 86
(三)改革与发展阶段(1980—1999年) 86
二、农用化学工业 87
(一)农用薄膜 87
1.蔬菜大棚覆盖膜 87
2.地面覆盖膜 87
3.水稻育秧膜 87
(二)化肥工业 87
(三)农药工业 88
三、农用饲料工业 88
(一)饲料加工工业 88
(二)饲料原料工业 88
(三)饲料添加剂工业 88
(四)饲料机械制造工业 88
四、重点工业企业 89
(一)沈阳柴油机厂 89
(二)沈阳拖拉机制造厂 89
(三)沈阳金牛机械总厂 89
(四)鞍山红旗拖拉机制造厂 89
(五)辽宁机引犁厂 89
(六)大连农牧机械制造厂 89
(七)大连化学工业公司 90
(八)锦西天然气化工总厂 90
(九)盘锦辽河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90
(十)抚顺有机化工厂 90
(十一)沈阳市好猫鼠药厂 90
五、农用工业的分析与评价 90
第九节 农村交通 91
一、农村道路建设历程 91
二、农村交通现状 92
三、农村交通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92
(一)发挥了公路的连接纽带功能 92
(二)发挥了公路网的整体牵动功能 92
(三)发挥了公路交通的基础功能 93
(四)发挥了公路设施的载体功能 93
第十节 农村邮电通讯 93
一、农村邮电通讯建设历程 94
二、邮电通讯建设的分析与评价 95
1.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了农村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95
2.采用新技术促进了农村邮电通讯业的发展 95
3.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村通讯业的发展 95
4.经济发达地区先行一步带动了全省农村通讯建设 95
第三章 农业生产水平 97
第一节 农村产业结构 97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 97
二、农林牧渔业结构 98
三、种植业结构 98
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评价 98
(一)结构调整的速度快于全国 99
(二)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 99
(三)结构调整加速了农业跃迁进程 99
(四)结构调整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99
(五)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99
第二节 种植业 99
一、发展历程 99
二、生产水平 100
(一)粮食作物 100
1.玉米 100
2.水稻 100
3.小麦 101
(二)经济作物 103
1.棉花 103
2.烤烟 103
3.甜菜 103
4.芦笋 103
5.麻类 103
(三)蔬菜 103
(四)水果 103
1.水果产量居全国领先水平 103
2.栽培结构得到很大优化 104
3.建设了一批果品生产基地 104
4.保鲜加工能力明显提高 104
(五)柞蚕 104
第三节 林业 105
一、发展历程 105
(一)恢复阶段(1949—1957年) 105
(二)徘徊阶段(1958—1978年) 105
(三)复兴阶段(1976—1990年) 105
(四)发展阶段(1991—1997年) 105
二、生产水平 105
(一)造林绿化 105
(二)林业产业 106
(三)林业科技 106
(四)防护林工程 106
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06
2.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 106
三、森林资源保护 107
(一)建立了森林防卫体系 107
(二)建立健全了森林防火体系 107
(三)建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 107
(四)建立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 107
第四节 畜牧业 107
一、发展历程 107
(一)自给半自给生产阶段(1949—1978年) 108
(二)商品生产阶段(1978年以来) 108
二、生产水平 108
(一)供给量 108
(二)畜牧业结构 108
(三)畜产品加工 109
三、畜牧业现代化建设 109
(一)良种繁育体系 109
(二)基地建设 110
(三)饲料工业 110
(四)动物防检疫 110
1.畜禽疫病得到了控制和消灭 110
2.完善了防检疫体系 110
3.推进兽医防疫科技不断进步 111
4.强化了动物防检疫法制 111
第五节 渔业 111
一、发展历程 111
1.恢复发展阶段(1949—1957年) 111
2.徘徊阶段(1958—1968年) 111
3.捕养结合发展阶段(1969—1978年) 111
4.新发展阶段(1979年以来) 111
二、生产水平 112
(一)水产品产量 112
(二)海洋捕捞 112
1.作业装备水平 112
2.远洋捕捞 112
(三)海水养殖 112
(四)淡水养殖 113
(五)渔场和渔港建设 113
(六)水产加工 113
三、渔政渔港管理 114
四、发展评价 114
第六节 乡镇企业 114
一、发展历程 114
(一)起步阶段(1949—1960年) 114
(二)徘徊阶段(1961—1977年) 114
(三)发展阶段(1978—1990年) 115
(四)发展新时期(1991—1997年) 115
二、生产水平 115
(一)经济总量 115
(二)产业和产品结构 115
1.产业结构 115
2.产品结构 115
(三)主要产品产量 115
(四)外向型经济 116
(五)大中型乡镇企业和企业集团 116
(六)国际质量标准认证 116
(七)重点乡镇企业选介 117
1.大连渤海企业集团 117
2.大杨企业集团 117
3.中国门王——盼盼集团 117
4.西洋耐火材料公司 117
5.金州一建 117
6.辽河饲料集团公司 117
三、发展评价 118
第七节 国有农场 118
一、发展历程 118
二、生产水平 118
(一)农业 118
(二)工业 119
(三)第三产业 119
三、发展评价 120
第八节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120
一、“双江田”和“吨粮田” 120
二、特色农业 121
(一)特色畜牧 121
(二)特色果品 121
1.大扁杏 121
2.南果梨 121
3.大枣 121
4.丹东板栗 122
5.绥中白梨 122
(三)中药材 122
(四)食用菌 122
(五)花卉 122
(六)林蛙 123
(七)特色水产 123
1.盘锦河蟹 123
2.本溪虹鳟鱼 123
3.东港贝类养殖 124
4.浮筏海藻养殖 124
5.蛤蜊养殖 124
6.大连海珍品养殖 124
三、绿色食品 124
四、生态农业 125
五、农业精品工程 125
(一)东北葡萄鲜储第一镇 125
(二)台安黄牛工程 125
(三)全国养狐第一户 125
(四)獐子岛海底庄园 125
(五)于洪区大于蔬菜基地 125
(六)后二十里堡精品菜园 126
(七)金州区连丰大樱桃园 126
(八)金星奶牛场 126
(九)杨树房银杏园 126
(十)营口鲁冰花集团有限公司 126
(十一)沈阳隆迪粮食制品有限公司 126
(十二)黄海大道精品农业展示带 126
第四章 农业综合开发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第二节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128
一、第一期农业综合开发 128
(一)区域范围 128
(二)立项依据 128
(三)开发情况 129
(四)验收 129
二、第二期农业综合开发 129
(一)区域范围 129
(二)立项依据 129
(三)开发情况 129
(四)验收 130
三、第三期农业综合开发 130
(一)区域范围 130
(二)立项依据 130
(三)开发情况 130
(四)验收 130
四、1997年度农业综合开发 131
五、其他方面的农业综合开发 131
(一)大洼小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 131
1.区域概况 131
2.开发情况 131
(二)大连地区农业综合开发 131
(三)国家有关部门立项的农业综合开发 131
六、项目管理 132
(一)制定开发规划 132
(二)确定开发项目 132
(三)组织项目实施 132
(四)做好项目验收 132
(五)做好管护工作 132
第三节 农业综合开发投资 132
一、资金来源 132
二、资金使用 133
三、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建设 133
(一)土地治理投资建设 133
1.水利工程 133
2.农业工程 133
3.林业工程 134
4.农机措施 134
5.科技推广 134
(二)多种经营投资建设 134
四、资金管理 134
(一)投资方向 134
(二)资金全程管理 134
(三)资金检查和审计 134
第四节 成就与经验 135
一、农业综合开发的成就 135
(一)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135
(二)通过建设基地龙头项目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135
(三)通过促进“三增”取得了显著效益 135
(四)通过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的突破 135
二、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经验 136
(一)统一认识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前提 136
(二)实行区域规模开发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途径 136
(三)依靠科技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保障 137
(四)农民群众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依靠力量 137
(五)部门协作是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措施 137
第五章 农村生产关系变革与完善 139
第一节 农村土地改革 139
一、土改前的土地占有关系 139
二、土地改革 140
(一)发动土改斗争 140
(二)实施《土地法大纲》 140
1.整顿队伍 140
2.划分阶级与平分土地 140
3.纠正偏差 141
4.发放地照 141
三、土地改革的政策 141
(一)对工商业者的政策 142
(二)对开垦荒地者的政策 142
(三)对待特殊土地的政策 142
(四)对几类人员的土地政策 142
四、土地改革的意义和成果 142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142
一、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与形式 143
(一)农业生产互助组 143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43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44
二、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政策 145
(一)对土地的政策 145
(二)对股金、投资和积累的政策 145
(三)对耕畜、农具的政策 145
(四)对林木、果树、牲畜的政策 145
(五)几项具体政策 145
三、农业合作化的作用与成效 145
(一)推动了农村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45
(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146
(三)加快了农业基本建设的进程 146
第三节 农村人民公社 146
一、人民公社的产生与发展 146
(一)人民公社的建立 146
(二)人民公社化运动 146
1.实行“政社合一” 147
2.实行“一大二公” 147
3.实行劳动组织军事化 147
4.实行生活集体化 147
(三)人民公社的调整 148
二、“四清”运动 149
三、农业学大寨 149
第四节 农村供销合作和信用合作 151
一、农村供销合作 151
二、农村信用合作 153
第五节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53
一、建立健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154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与完善 154
1.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55
2.完善土地承包办法 155
3.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55
4.做好延长土地承包期工作 155
(二)统营层次服务功能的完善与强化 155
1.建立健全村合作经济组织 155
2.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155
3.提高村统营层次服务功能 155
二、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 156
(一)历史沿革 156
(二)试验成果 156
1.巩固了已有改革成果 156
2.探索出改革的新路子 156
3.突破了一些改革难点 156
4.带动了面上改革的深化 157
5.提供了必要的政策储备 157
三、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57
(一)村级服务组织 157
(二)乡级服务组织 157
(三)中介服务组织 157
(四)农民协会 157
四、农村固定观察点工作 157
(一)农村固定观察点的产生 157
(二)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发展 158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工作 158
(一)加快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159
(二)发展龙头企业 159
(三)完善市场体系 159
(四)培育服务载体 159
第六节 基本经验 160
一、必须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160
二、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160
三、必须始终注意调动好农民的积极性 161
四、必须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目标 161
第六章 农业科学技术 162
第一节 农业科学研究 162
一、发展历程 162
(一)科研机构和队伍 162
(二)研究任务和成果 163
二、基础研究 163
(一)种质资源 163
1.动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163
2.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 164
3.国外种质资源的引进 164
4.新物种的研究发现 164
(二)杂种优势机理研究 164
1.水稻 164
2.高粱 164
3.其他作物 164
(三)作物生理生化及其调控技术 164
(四)作物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164
(五)农业宏观经济和管理科学 164
三、应用研究 165
(一)农业技术 165
1.遗传育种 165
2.耕作栽培技术 166
3.植物保护技术 166
4.土壤肥料技术 166
5.蔬菜种植技术 167
6.果树栽培技术 168
(二)蚕业技术 168
1.柞蚕育种 168
2.柞蚕保护 169
3.柞蚕保种、制种与放养 169
4.蚕场建设 169
(三)林业技术 169
1.林业育苗 169
2.造林技术 169
3.森林经营 169
4.森林保护 169
(四)畜牧兽医技术 169
1.畜禽繁殖技术 170
2.饲养技术 170
3.疫病防治 170
4.行业标准及操作规程的研究 170
(五)水产技术 170
1.海水养殖技术 170
2.淡水养殖技术 170
(六)水利技术 171
1.农田水利 171
2.水土保持 171
3.水利工程 171
(七)农机技术 171
四、高新技术研究 171
(一)生物技术 171
1.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 171
2.基因工程 171
(二)核技术 171
1.核辐射育种技术 171
2.贮藏保鲜技术 172
3.其他技术 172
(三)电子计算机技术 172
(四)设施农业技术 172
1.初级设施农业 172
2.中级设施农业 172
3.高级设施农业 172
(五)农副产品加工技术 172
1.天然色素 172
2.柞蚕素及其他产品 172
3.种子包衣技术 173
4.其他技术 173
第二节 农技推广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73
一、农业技术推广 173
(一)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新技术 173
(二)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173
(三)坚持改革创新拓宽服务领域 174
二、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建设 174
(一)种子管理机构 174
(二)品种选育和引种 174
(三)品种区域试验和审定体系 174
(四)良种繁育体系 175
1.杂交种的良种繁育体系 175
2.常规品种的良种繁育体系 175
3.蔬菜良种繁育体系 175
(五)种子质量检测体系 175
(六)种子生产专业化、商品化 175
(七)种子管理规范化 176
(八)种子对外贸易 176
三、作物良种重要项目的开发推广 176
(一)辽粳5号 176
(二)玉米杂交种丹玉6号 176
(三)玉米杂交种丹玉13号 176
(四)杂交高粱辽杂1号 177
(五)锦谷11号 177
(六)孙家湾5号白菜 177
第三节“丰收计划”和“星火计划” 177
一、丰收计划 177
(一)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 177
(二)省级农业丰收计划 177
二、星火计划 178
(一)发展历程 178
(二)主要成就 178
(三)发展前景 179
第七章 农产品市场与农村金融 180
第一节 农产品市场 180
一、历史上的农产品市场 180
二、改革前30年间的农产品市场 181
(一)恢复发展时期(1949—1952年) 181
(二)限制发展时期(1953—1965年) 181
(三)基本停滞时期(1966—1977年) 181
三、改革以来的农产品市场 181
(一)恢复发展时期的农产品市场(1978—1989年) 181
(二)新发展阶段的农产品市场(1990年以来) 182
第二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 182
一、粮食流通体制 182
(一)自由购销阶段(1949—1952年) 182
(二)统购统销阶段(1953—1984年) 182
1.统购体制 183
2.统销体制 183
(三)合同定购计划销售阶段(1985—1992年) 183
(四)向市场化流通迈进阶段(1993年以来) 183
二、畜产品流通体制 183
三、蔬菜流通体制 184
四、果品流通体制 185
第三节 农产品价格 186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农产品价格 186
二、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产品价格 187
(一)收购价格 187
(二)销售价格 187
三、改革时期的农产品价格 189
(一)价格体制改革 189
(二)价格体系改革 189
四、农产品的加价、差价和价格指数 191
(一)粮棉油超购加价 191
(二)主要农产品差价 192
(三)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 192
第四节 农村金融 195
一、农村金融组织及历史沿革 195
(一)中国农业银行辽宁省分行 195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辽宁省分行 196
(三)辽宁省农村信用社 196
1.试办阶段 196
2.整社建制阶段 197
3.改革中发展完善阶段 197
二、农村金融业务的发展及其作用 197
(一)农村金融的存款业务 197
(二)农村金融对农业的贷款支持 198
第八章 农业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进出口贸易 199
第一节 利用外资 199
一、外商直接投资 199
(一)投资方式 199
(二)投资地区 199
(三)投资的行业分布 199
(四)外资来源 199
(五)投资规模 199
(六)重要项目介绍 199
1.辽宁大成农牧实业有限公司 199
2.辽宁东亚国际种苗有限公司 200
3.金州北乐镇北乐村苹果原汁生产 200
4.大连信达水产有限公司 200
二、外国政府贷款 200
(一)观音阁水库 200
(二)铁岭淀粉加工项目 200
三、积极作用 200
(一)促进了辽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 200
(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 200
(三)改善了农牧业产品的品种结构 200
(四)推动了农业集约化和现代化经营 200
第二节 技术引进 201
一、引用人才 201
二、引用良种 201
第三节 进出口贸易 201
一、进出口贸易概况 201
二、历年进出口商品总额 202
三、农产品大宗出口商品和创汇 203
四、农副产品出口商品基地 204
(一)发展速度较快 204
(二)布局日趋合理 204
(三)正在形成规模 204
第九章 农村经济收益分配 205
第一节 集体经济经营的收入与分配 205
一、合作化时期的收入与分配(1949—1957年) 205
二、人民公社时期的收入与分配(1958—1978年) 206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收入与分配(1979—1997年) 207
第二节 农业经济效益分析 208
一、投入产出分析 208
(一)第一个时期的分析(1957—1978年) 208
(二)第二个时期的分析(1979—1997年) 208
二、劳动生产率分析 208
(一)劳动生产率情况 208
(二)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 208
1.政策因素 208
2.科技因素 208
三、生产效益分析 208
(一)时期对比分析(“六五”与“七五”) 208
1.劳动工值费用的增加 209
2.农用物资费用的增长 209
3.其他直接或间接费用的变化 209
(二)成本、价格、产量年际变动对效益的影响 209
第三节 农户经济收支 210
一、农户收入 210
(一)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时期(1949—1957年) 210
(二)“大跃进”和“三年调整”时期(1958—1965年) 210
(三)“文化大革命”期间(1966—1976年) 210
(四)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后) 210
(五)农民收入变化特点 210
1.由集体分配为主转向家庭经营收入为主 210
2.由单一产业收入向多元化收入转变 211
3.由实物收入为主向货币收入为主转变 211
4.由平均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211
二、农户支出 211
(一)生存型消费向生存和发展并重型消费转变 211
(二)自产自用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变 211
(三)单一的生活消费向生产和生活双重消费转变 212
第四节 农民生活 212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民生活 212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民生活 213
(一)农民食品消费 213
1.食品消费支出 213
2.食品消费结构 213
3.食品消费质量 213
(二)农民衣着消费 213
(三)农民居住消费 214
(四)农民耐用品消费 214
(五)农民文化生活消费 214
(六)农民储蓄 214
三、小康建设 215
1.人均收入 215
2.物质生活 215
3.精神生活 215
4.人口素质 215
5.生活环境 215
6.社会安保 215
第五节 农村社会保障 215
一、政府救济 215
(一)自然灾害救济 215
1.组织领导 215
2.救济项目 215
3.生产自救 216
(二)农村社会性救济 216
1.国家救济 216
2.扶持贫困户 216
3.集体补助 216
二、五保户供养 217
三、优待抚恤工作 217
(一)优待工作 217
1.土地改革时期 217
2.合作化时期 217
3.改革时期 217
(二)补助工作 217
(三)伤亡抚恤 218
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18
第十章 扶贫开发 219
第一节 扶贫工作回顾 219
一、扶贫工作的发展历程 219
(一)救济式扶贫阶段 219
(二)开发式扶贫阶段 219
(三)扶贫攻坚阶段 220
二、扶贫开发的成就 220
(一)贫困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 220
(二)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 220
(三)基础设施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可喜变化 220
(四)农村贫困面大幅度减少 220
(五)农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 220
第二节 贫困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21
一、资源优势 221
(一)土地资源 221
(二)生物资源 221
(三)矿产资源 221
(四)水资源 221
(五)劳力资源 221
(六)旅游资源 221
二、资源开发 221
(一)“两高一优”农业生产基地 221
(二)畜牧业生产基地 222
(三)果品生产基地 222
1.辽西走廊果树带生产基地 222
2.朝阳果品基地 222
3.辽东干鲜果基地 222
(四)矿产基地 222
(五)出口创汇基地 222
三、资源开发原则和产业政策 222
(一)确立资源开发的原则 222
(二)强化宏观调控 222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 223
第三节 扶贫开发的基本做法和经验 223
一、走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 223
二、强化“造血”功能 223
三、提高干群科技素质 224
(一)强化领导班子的科技决策能力 224
(二)开展大面积科技承包活动 224
(三)帮助贫困地区培养科技人才 224
四、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济困 224
(一)派扶贫开发工作队 224
(二)建立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 224
(三)开展对口支援活动 225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25
(一)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 225
(二)加强对干部的培训工作 225
六、实行优惠政策和强化投入并举 225
第四节 扶贫开发工作展望 226
一、对解决温饱后贫困状况的估计 226
(一)贫困面逐步缩小但扶贫难度加大 226
(二)部分解决温饱的乡村还不稳定 226
(三)部分农户难以扩大再生产 226
(四)部分乡村缺乏自我发展能力 226
二、今后扶贫开发的目标和主要措施 226
(一)工作目标 226
(二)主要措施 226
1.通过完善政策增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活力 226
2.把贫困地区的经济纳入全省计划予以重点扶持 226
3.加大开发力度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227
4.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扶贫济困 227
5.加强领导抓好责任制 277
第十一章 农村基层组织及精神文明建设 228
第一节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228
一、新中国成立前 228
二、新中国成立后 229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3年) 229
(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4—1957年) 229
(三)“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年) 229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 230
(五)粉碎“四人帮”至中共十四大召开(1976年10月—1992年) 230
(六)中共十四大以后(1992年10月以后) 230
第二节 农村基层政权建设 231
一、村公所 231
二、村人民政府 231
三、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 232
(一)乡人民政府 232
(二)民族乡人民政府 232
(三)镇人民政府 233
四、人民公社、农场政权 233
(一)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233
(二)农场管委会和办事处 233
五、村民委员会 234
第三节 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234
一、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234
二、专业生产合作社(协会) 235
三、其他合作经济组织 235
四、合作经济体制的成效 235
(一)推动农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35
(二)推动农村经济实力大幅增强 235
(三)经营层的服务功能正在体现出来 236
(四)推动农民走上富裕道路 236
第四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36
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 236
(一)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 236
(二)农村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238
二、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238
(一)文明村镇(乡)创建活动 238
(二)文明村镇示范点创建活动 238
(三)文明户创建活动 239
三、民主与法制建设 239
(一)发展历程 239
1.起步时期 239
2.恢复与发展时期 239
(二)农村依法治理活动 240
(三)建立乡镇法律服务机构 240
(四)农村社会治安整治 240
1.50年代至70年代 240
2.80年代后 240
第五节 村镇建设 241
一、发展历程 241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 241
(二)50年代初中期 241
(三)人民公社及“文化大革命”时期 241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242
二、发展水平 242
(一)农民住宅 242
(二)农村供水 242
(三)农村道路 242
(四)公用服务设施 242
(五)文教卫生 242
三、村镇建设作用 242
(一)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242
(二)促进了城乡物资交流 242
(三)吸引和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42
(四)促进了城乡文明建设 242
第十二章 农业教育与农村文体卫生 244
第一节 农业教育 244
一、高等农业教育 244
(一)新中国成立前 244
(二)新中国成立后 244
二、中等农业教育 245
(一)新中国成立前 245
(二)新中国成立后 245
三、成人教育 245
(一)管理干部培训 246
1.岗位培训教育 246
2.学历教育 246
3.证书教育 246
4.继续教育 246
(二)专业技术干部培训 246
(三)农村各类技术培训 247
1.岗位职业技术培训 247
2.“绿色证书”培训 247
3.“科技之冬”和“科技之春”培训 247
四、农业教育发展成就 247
(一)结构完整的农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247
(二)有了比较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 247
(三)教育科研成果累累 247
(四)成人农业教育业绩颇丰 248
第二节 农村教育 248
一、扫盲教育 248
二、农村基础教育 249
(一)农村幼儿教育 249
(二)农村小学教育 249
(三)农村中学教育 250
三、农民业余初中等教育 250
第三节 农村文化 251
一、发展历程 251
二、农村电影和广播电视 251
(一)电影 251
(二)广播电视 252
三、群众性艺术活动 252
四、少数民族文艺活动 253
(一)满族 253
(二)蒙古族 253
(三)朝鲜族 254
(四)锡伯族 254
五、农村文化名人 254
第四节 农村体育 255
一、发展历程 255
二、体育普及及体育成就 255
(一)体育活动与体育赛事 255
(二)农民体育组织 255
(三)社会办体育 256
(四)农村体育先进地区 256
(五)农民运动技术水平 256
三、体坛名将 256
第五节 农村卫生 256
一、发展历程 257
二、主要成就 257
(一)健康卫生水平 257
(二)合作医疗的发展 257
(三)妇幼保健 257
(四)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 258
第十三章 地区农村经济 259
第一节 各市农村经济 259
一、沈阳市 259
(一)概况 259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60
1.城郊型农业 260
2.农村工业 260
3.农村第三产业 260
4.农村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事业 261
二、大连市 261
(一)自然与社会概况 261
(二)农村发展成就与水平 262
1.农村经济总体实力 262
2.农业生产水平 262
3.乡镇企业 262
4.农村外向型经济 263
5.农业产业化 263
6.农业科技 263
7.农村生态建设 263
三、鞍山市 263
(一)自然资源概况 264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64
1.农业 264
2.乡镇企业 264
3.农村科技 264
4.外向型经济 265
5.扶贫开发 265
四、抚顺市 265
(一)概况 265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65
1.农牧业 266
2.林业 266
3.山区特产业 266
4.乡镇企业 266
5.农业科技 266
6.农业基础设施 266
7.农民生活 266
五、本溪市 267
(一)自然资源概况 267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67
1.农业生产水平 267
2.农村产业结构 268
3.生态农业建设 268
4.乡镇企业 268
5.农村科技与农业装备 268
6.农村小康建设 268
六、丹东市 269
(一)自然资源概况 269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69
1.粮食生产 269
2.多种经营 269
3.乡镇企业 270
4.创汇农业 270
七、锦州市 270
(一)概况 270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270
1.农业生产 271
2.乡镇工业 271
3.第三产业 271
4.农业科技 271
5.生态环境建设 272
6.农民生活 272
7.扶贫 272
八、阜新市 272
(一)自然资源概况 272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72
1.粮食生产 273
2.畜牧业生产 273
3.经济作物生产 273
4.霜期农业 273
5.果业生产 274
6.乡镇企业 274
7.农业生态建设 274
8.农业机械化 274
9.科教兴农 274
10.农产品加工 275
九、营口市 275
(一)概况 275
(二)农业经济发展状况 276
1.渔业 276
2.果业 276
3.粮食 276
4.林业 277
5.畜牧业 277
十、辽阳市 277
(一)概况 277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78
1.农业 278
2.乡镇企业 278
3.农村产业结构 278
4.农业科技 278
5.农业装备 279
6.山区扶贫开发 279
十一、铁岭市 279
(一)自然资源概况 279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80
1.农村经济总体实力 280
2.农业生产水平 280
3.乡镇企业 280
4.农村经济结构 281
5.农业产业化 281
6.农业科技水平 282
7.农业装备和设施水平 282
8.外向型经济 282
十二、朝阳市 283
(一)概况 283
(二)农村发展成就和水平 283
1.农业 283
2.乡镇企业 284
3.农业科技 285
4.农业装备和设施水平 285
十三、盘锦市 285
(一)自然资源概况 285
(二)农业发展状况 286
1.农村经济总水平 286
2.农业产业化 286
3.科技开发 286
4.生态开发 286
5.农业基本设施建设 286
十四、葫芦岛市 287
(一)自然资源概况 287
(二)农业发展成就 287
第二节 部分县(市、区)农村经济 288
一、海城市 288
(一)自然资源概况 288
(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 288
1.农村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各县首位 288
2.农业生产水平大幅提高 288
3.乡镇企业成为强大支柱 288
4.农村市场建设遥遥领先 288
5.农村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288
6.农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 288
7.体制改革成果突出 288
二、东陵区 289
(一)自然资源概况 289
(二)经济发展状况 289
1.农业 289
2.乡镇工业 289
3.第三产业 290
4.对外贸易 290
5.农村科技 290
三、新民市 290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0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0
1.农业 290
2.农村工业 291
3.农村商贸服务业 291
四、金州区 291
(一)自然概况 291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1
1.“两高一优”农业 291
2.农村对外开放 292
3.农业产业化 292
4.农业科技 292
5.农业设施与装备 292
6.小城镇建设 292
五、庄河市 293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3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3
1.农业 293
2.农业科技 293
3.乡镇企业 293
4.农业装备及设施 294
六、昌图县 294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4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4
1.农业 294
2.农村基础设施 294
3.农业科技 295
4.村级集体经济 295
5.市场建设 295
6.农民生活 295
七、开原市 295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5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5
1.农业生产水平 295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295
3.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296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296
八、新宾满族自治县 296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6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7
1.农业经济实力已相当可观 297
2.农业科技教育长足发展 297
3.农业装备设施显著改善 297
九、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297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7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7
1.粮食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 298
2.多种经营蓬勃发展 298
3.乡镇企业不断前进 298
4.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98
十、绥中县 299
(一)自然资源概况 299
(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299
1.粮、果、菜、畜、林全面发展 299
2.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299
3.县、乡、村、户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形成 300
4.乡镇企业获得重大发展 300
十一、建平县——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发展 300
十二、盘山县——发展河蟹人工增养殖 301
第十四章 农业机构 303
第一节 省级农业管理机构沿革 303
第二节 省级农业管理机构的职责和组成 305
一、辽宁省农村工作办公室 305
二、辽宁省农业厅 305
三、辽宁省林业厅 305
四、辽宁省水利厅 306
五、辽宁省海洋水产厅 306
六、辽宁省乡镇企业管理局 306
七、辽宁省气象局 307
八、辽宁省农机局 307
九、辽宁省畜牧局 307
十、辽宁省农垦局 307
十一、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308
第三节 省直农口各厅局所属企事业单位 308
一、辽宁省农村工作办公室所属企事业单位 308
二、辽宁省农业厅所属企事业单位 308
三、辽宁省林业厅所属企事业单位 309
四、辽宁省水利厅所属企事业单位 309
五、辽宁省海洋水产厅所属企事业单位 310
六、辽宁省乡镇企业局所属企事业单位 310
七、辽宁省气象局所属企事业单位 310
八、辽宁省农机局所属企事业单位 311
九、辽宁省畜牧局所属企事业单位 311
十、辽宁省农垦局所属企事业单位 312
十一、辽宁省供销社所属企事业单位 312
第四节 农业科研机构 312
一、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312
二、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13
三、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313
四、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 313
五、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314
六、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 314
七、辽宁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314
八、辽宁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314
九、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 315
十、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 315
十一、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 315
十二、辽宁省农牧业机械研究所 316
十三、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316
十四、辽宁省杨树研究所 316
十五、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 316
第五节 省级农业学会、协会、研究会 320
第六节 高中等农业院校及成人专业学校 320
一、高等农业院校 320
(一)沈阳农业大学 320
(二)大连水产学院 320
(三)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320
二、中等农业学校 321
三、农村成人中等专业学校 321
第十五章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回顾与展望 322
第一节 辽宁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322
一、恢复和发展时期(1949—1957年) 322
二、曲折发展时期(1958—1977年) 322
三、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1978—1997年) 323
第二节 农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325
一、农业对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影响 325
二、农村经济已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26
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撑作用 326
四、农村发展对全省经济的促进作用 327
五、面向新世纪重塑辽宁农业的基础地位 328
第三节 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328
一、端正指导思想把农业放在首位 329
二、调整结构实现“两个效益互补” 329
三、改善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30
四、挖掘资源潜力发展区域经济 330
五、强化科教兴农推进技术进步 331
六、强化农业投入建立多层次投入机制 331
七、稳定完善政策推进农村改革 332
八、加强基层建设完善服务体系 332
第四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332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目标和内容 333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333
(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容 333
1.生产条件和手段现代化 333
2.生产工艺和过程科学化 333
3.农村经济产业化 333
4.农业经济和社会管理现代化 333
5.城乡一体化 333
6.两个文明建设同步化 333
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途径 333
(一)走好农业产业化道路 333
(二)建设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333
(三)建设好现代化农业园区 334
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骤 334
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334
(一)改革和政策保障 334
(二)“科教兴农”保障 334
(三)农业产业化保障 334
(四)乡镇企业保障 334
(五)投入保障 335
(六)领导保障 335
附录一 地方农业法规、规章 336
附录二 农业大事年表 371
附录三 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资料 394
附录四 辽宁省新旧地名对照表 396
后记 397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自我保健按摩全书 彩图典藏版》张威编著 2018
- 《物联网与嵌入式技术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马德新 2019
- 《昆虫王国 写给孩子们的百科全书》贝贝狗童书馆 2018
- 《罪全书 3》蜘蛛著 2020
- 《普通高等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基础化学实验 农科各专业用 第2版》罗志刚编 2014
- 《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内科学》(中国)刘德培 2019
- 《中国农药研究与应用全书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欧晓明,司乃国,陈杰编 2019
- 《招标采购实用法规全书》王军主编 2019
- 《大众汽车维修资料全书 2008-2018款车型》瑞佩尔主编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国学经典诵读》(中国)严琼燕 2019
- 《思维导图 超好用英语单词书》(中国)王若琳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两京烟云》陈诗泳,赖秀俞责任编辑;(中国)千慧 2019
- 《HTML5从入门到精通 第3版》(中国)明日科技 2019
- 《反常识》张娟责任编辑;(美国)邓肯·J.瓦茨 2019
- 《MBA大师.2020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专用辅导教材 数学考点精讲》(中国)董璞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