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电话交换网传输规划  下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电话交换网传输规划  下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电话交换网传输规划 下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邮电部设计技术》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邮电部设计院设计院技术情报室
  • 出版年份:1978
  • ISBN:
  • 页数:226 页
图书介绍: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电话交换网传输规划 下》目录

第三章 电路和电话局的传输特征 1

第一节 中继线、长市中继线和长途电路的传输特征 1

1.1 概述 1

1.2 衰减失真 2

1.3 阻抗 2

1.4 噪声和串音 2

1.5 信号处理能力 3

第二节 市话局和长途局的传输特征 3

2.1 馈电桥路 3

2.2 介入损耗 5

2.3 阻抗 5

2.4 串音 6

2.5 噪声 6

2.6 信号音 7

2.7 线性 7

附件1 空分制交换系统的传输规划概貌 8

1.局内交换设备的复杂性 8

2.传输规划 8

3.在中间交换点的阻抗失配 11

4.以四线电路中的增益来补偿二线电路中的损耗 12

5.在二线交换点上因阻抗失配造成传输上的附加损耗 14

6.R假线的数值的计算 16

附件2 在现有通信网的二线失配点减少反射的方法 18

1.北美 18

2.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0

3.爱立克森公司 20

4.英国邮政总局 21

5.法国 24

附件3 如何用电话接续各组成部分的镜象参数来计算接续的传输特性(稿源:英国邮政总局) 26

1.问题的性质 26

1.1 阻抗失配的反射 26

1.2 多次反射 27

1.3 举一个复杂的例子 30

2.矩阵解法 32

2.1 方法提要 32

2.2 将接续分段 32

3.接续的总传输特性的计算 35

3.1 一个实用的例子 35

3.2 按续参数 39

4.计算方法的简单推导 43

4.1 一般变换矩阵 43

4.2 特殊段的变换矩阵 46

5.稳定度考虑 49

5.1 稳定度标准 49

5.2 极值的计算 51

6.对实际线路、电路等求需要的参数 52

6.1 稳定的、双向四端网络的镜象参数 52

6.2 测量自动电话电路参数的一个实际测试装置 55

6.3 关于话机的矩阵 56

6.4 变量器矩阵 59

附件4 电话音节压缩扩张器的注释 61

1.概述 61

1.1 为什么及怎样采用压缩扩张器 61

1.2 压缩扩张器如何工作 63

1.3 压缩扩张器与话频信号方式 64

1.4 压缩扩张器对数据传输或话频电报的影响 64

2.数字计算 65

2.1 不受影响电平 65

2.2 动态范围 66

2.3 压缩扩张器的作用 66

2.4 不讲话时噪声改善 67

2.5 讲话时噪声改善 68

2.6 主观噪声改善 69

2.7 对电路负载的影响 70

2.8 配备有压缩扩张器电路的稳定性 71

2.9 全程系统性能示例 72

参考文献 73

附件5 关于增音二线电路的注释(稿源:英国邮政总局) 74

1.一般原理 74

1.1 惯用的二线放大器 74

1.2 负阻抗四端网络 75

1.3 具有四线放大的二线电路 77

2.为遵守稳定度标准和回声标准引起的传输附加损耗 78

2.1 假设 78

2.2 具有四线放大的二线电路 79

2.3 终端连接的负阻抗四端网络 82

2.4 终端连接的常用的二线放大器 83

2.5 回声标准与传输附加损耗 84

附件6 关于回声抑制器和回声消除器(稿源:澳大利亚邮政总局) 85

1.回声抑制器 85

2.回声消除器 87

3.回声消除和回声抑制以外的技术措施 88

4.回声的主观容限 88

参考文献 89

第四章 市话网路规划 91

第一节 设计市话交换区网路的实用方法 91

1.1 方法 91

1.2 市话交换区限值与国内系统中剩余部分传输损耗值之间的关系 94

1.3 市话电路参考当量的组成部分 96

1.4 用于市话线路规划的简易图解法的原理 98

1.5 适合于市话交换区的实用设计法则 100

1.6 特殊情况 100

第二节 市话交换区设计 101

2.1 范围 101

2.2 信号和传输限值的影响 101

2.3 郊区 102

第三节 大城市的传输规划 103

3.1 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影响 103

3.1.1 传输技术中的新发展 103

3.1.2 交换技术的进展 105

3.1.3 新业务 105

3.2 常用的规划方法 105

3.2.1 概述 105

3.2.2 城市内的话务路由 106

3.2.3 有几个市话局和汇接局的大城市的规划例子 107

3.2.4 郊区局的话务 107

3.3 多局制网路参考当量的分配 110

3.3.1 概述 110

3.3.2 参考当量容限的分配 111

3.3.3 实用方法 112

3.3.4 典型的市区话务传输规划 112

3.4 一个特殊的多局制网路的具体例子,假定仅采用实线中继线 113

3.4.1 网路的一般假设 113

3.4.2 计算参考当量 114

3.4.3 计算长市中继线的标称传输损耗 115

3.4.4 计算直达和市话——汇接中继线的标称传输损耗 116

3.4.5 计算市内通话的全程参考当量 117

附件1 计算市话交换区和市话局最佳容量的日本标准(稿源: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118

附件2 瑞典关于电话交换线路网设计的备忘录(稿源:瑞典) 119

附件3 关于音频电缆的资料(稿源:英国邮政总局) 121

1.非加感电缆线对 121

1.1 二次线路常数 121

1.2 复接电缆线对的复接损耗 124

1.3 介入损耗 126

1 4 串音 128

1.5 非加感电缆线对的R-C阻抗模拟网络的设计 130

2.加感电缆线对 133

2.1 截止频率和相位常数 133

2.2 群速、群迟延和群迟延失真 134

2.3 特性阻抗和衰减常数 138

2.4 加感电缆的阻抗校正网络 139

2.5 加感电缆的平衡网络 144

第五章 用户市话电路的传输特征 145

第一节 用户线的传输特征 145

1.1 线路程式 145

1.2 衰减 145

1.3 串音 146

1.4 阻抗匹配 146

1.5 不平衡 146

第二节 关于用户线提供的参考当量的计算 146

第三节 用户话机的传输特征 146

3.1 送受话灵敏度的频率响应 146

3.2 参考当量 147

3.3 非线性失真(谐波失真) 147

3.4 在线路上呈现的阻抗 147

3.5 侧音参考当量 147

3.6 侧音平衡网络 148

3.7 灵敏度的调节 148

3.8 声震防护 149

附件1 手持送受话器式话机的主要传输参数与轮廓设计(稿源:英国邮政总局) 150

1.编定设计程序的基本原则 150

2.各种量使用的符号 151

3.话机送受话灵敏度总和的确定 154

4.调节损耗/长度函数的确定 156

5.送受话灵敏度单个值的确定 157

6.侧音平衡阻抗 161

7.话机输出阻抗的选择 164

8.失配的容限 164

9.为长距离接续所做的调整 164

10.制造公差的容限 165

11.主要阶段的流程图 166

附件2 靠调节用户市话电路的参考当量减少线路长度的独特性所用的几种办法 167

1.衰减器 167

2.话机按其灵敏度划定的分区 167

3.带有自动调节器的话机 168

附件3 关于对地不平衡阻抗的注释(稿源:英国邮政总局) 169

1.关于对地平衡的若干问题 169

1.1 因不等纵向电压作用于平衡电路而引起的无用信号 169

1.2 因均等纵向电压作用于不平衡电路而引起的无用信号 169

1.3 串音效应 171

1.4 聚束线对的效应 173

1.5 衰减器的效应 174

2.术语命名方案的各项原则 176

2.1 各项原则 176

2.2 已采纳的术语和符号的记要 177

3.供单口网络用的定义与测量技术 179

3.1 共态变换比 179

3.2 纵向阻抗函数 181

3.3 共态信号电压 182

4.供双口网络用的定义与测量技术 184

4.1 复合增益比 184

4.2 共态传输增益比 184

4.3 共态变换转移比 185

4.4 横态变换转移比 185

5.振荡器、放大器等的输出信号 185

5.1 输出信号平衡比 185

5.2 共态输出电压 186

6.接收器、放大器等对输入信号的响应 187

6.1 输入共态灵敏度比 187

6.2 共态干扰电压 189

6.3 共态抑制比 189

附件4 市话电路的阻抗特性 191

1.概述 191

2.阻抗轨迹 192

3.回损/频率曲线 194

4.稳定度回损与回声回损 196

5.回损的分布状况 197

6.R—X平面上回损的计算 198

附件5 日本为高损耗用户线所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稿源:日本电报电话公司) 201

1.供高损耗用户线用的600—L型话机 201

2.供用户线用的负阻抗增音机 203

3.线圈加感 206

4.各种新技术措施的应用范围 208

附件6 用户线的参考当量的计算方法(稿源:澳大利亚邮政总局) 210

1.定义与约定 210

2.明线线路的情况 210

3.非加感电缆内均匀线路的情况 210

4.均匀加感电缆内某条线路的情况 212

5.电缆内非均匀线路的情况 212

6.用图解法计算电缆线对所提供的参考当量 212

附录 本书译名英汉对照表 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